1、 诗词赏析诗词赏析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壕:护城河。寒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咨嗟:叹息、慨叹。新火:旧俗寒食节禁火,后重新点火称新火。 1超然台筑在苏轼曾被贬官去的密州北城上,登台可眺全城,词作中,“一城”与“_”相结合,写出了登台远眺的阔大高远之景,此景与下阙抒情浑然一体。 2有人评价此词“有一股卓立于人间的超然”,请简要分析词人的这种“超然”。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
2、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边塞诗到唐朝发展到顶峰,诗中描写了奇异的战地风光。如“月黑雁飞高”写了雪夜月黑,宿雁惊飞,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请对“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联加以赏析。 (2)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 4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甲】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
3、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释】蒲:香蒲,湖上生长的一种水草。 (1)白居易离任杭州时写道“处处回头尽堪恋”,这从【甲】诗尾联“_”, 【乙】诗尾联“_”两个词语可以直接看出。 (2)【甲】 【乙】两诗都描写了西湖春景,哪首诗描绘的春更早?请结合两诗内容简要分析。 诗词赏析诗词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
4、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凤吹急雨,破纸盲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归来:指淳熙八年(1181 年)冬被劾落职归隐。 5两首词都提到了梦,李词中的“谩”字和辛词中“_ ”字,都表明了词人的梦境被现实所击破。 6梦是痛苦现实的写意,又是美好理想的寄托。两首词虽都提到了梦。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具体分析。 7“舟”是摄影爱好者的“宠儿”,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的常见意象,它承载着人们的纷繁意绪。【甲】 词中的“扁舟”和 【乙】 词中的“轻舟”所承载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
5、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甲】采桑子 宋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乙】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渡 元代周权 离离野树绿生烟,灼灼山花烂欲燃。 酤酒人归春渡寂,柳根闲系夕阳船。 【注释】周权(1275-1343)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今浙江丽水)人。他曾游学京师,为当时文学家袁桷所推重。灼灼:鲜明貌。 8“灼灼山花烂欲燃”中的“烂欲燃”三个字用得极佳
6、,请赏析其妙处。 9“酤酒人归春渡寂,柳根闲系夕阳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五题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准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这首诗作于公元 826 年(唐救宗宝历二年) ,当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石头城:曾为吴、东晋、宋、齐、采、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今为南京市。女墙:翻石头城上的矮城。 借助下表阅读策略,完成各题。 诗歌 阅读策略一 阅读策略二 从诗歌意象角度理解思想感情。 从诗人身世遭际、思想倾向或诗歌的创作背景角度,理解思想感情。 金陵五题 石头城 (1)_ (2)_ (
7、1)从诗歌意象角度理解思想感情。 (2)从诗人身世遭际、思想倾向或诗歌的创作背景角度,理解思想感情。 1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亚夫细柳营图 宋郑思肖 细柳营中作略殊,宁容直入骤先驱。 不因一见入门诀,文帝何曾识亚夫。 【注释】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 【乙】周亚夫 宋徐均 削平吴楚大功成,一旦生疑触怒霆。 自是君王多任刻,非关许负相书灵。 【注释】 削平吴楚: 指周亚夫平定吴楚叛乱、维护西汉统一之事。“一旦”句:指周亚夫触 成部分;字忆翁,表明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
8、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 怒汉 景帝,后被冤下狱一事。任刻:滥施严刑峻法。许负:人名,相传她善于相面,曾给周亚夫看过相, 说他会贵为丞相, 但有纵纹入口,为“饿死之相”。 【甲】 【乙】两首诗都引用了周亚夫细柳营的典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使至塞上 【乙】战城南 王维 杨炯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释】白日:喻
9、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2 【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1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愁 唐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南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疲病虎纵横。 【注释】世情:唐宋人俗语,即世故人情。底:唐宋人俗语,用法同“何”字,相当于“什么”。 愁中的“江草日日唤愁生”与黄鹤楼中的“烟波江上使人愁”都借“愁”来寄情,请简要分析异同。 15古诗阅读。古诗阅读。 春望 唐杜甫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 唐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适远:到远方去。 杜甫常常以和谐融洽的景象反衬深沉积郁的哀愁,写乐景抒哀情。请结合诗句,说说这两首诗是如何以乐景写哀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此诗为杜甫安
11、史之乱时期在成都所作。司徒:指唐军将领李光弼。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诗歌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B颔联第一句描述蜀中草木盛衰变易,承接上句暗示诗人已流落蜀中多年。 C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委婉表达无限情思。 D尾联意为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又担心司徒不乘胜追击而退缩。 17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阅读古诗阅读 病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18标题是题眼,本诗不言牛“病”,又字字含“病”意。请结合第
12、一、二句内容具体说说如何表现牛的“病”? 19古人云:“诗言志”,此诗中的牛亦是诗人自喻。请结合诗中“牛”的形象,评说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 春晚书山家 【唐】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香,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20贯休的诗善用叠词,请赏析“寂寂”“蒙蒙”“泠泠”三个叠词的作用。 21衬托是古诗中常用的手法,请结合这首诗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以下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以下小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卖酒女。压酒:压槽取酒。
13、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觞:古代盛酒的器具。 22诗的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为全诗营造了一个令人陶醉的环境,其中的“香”字既是描写_,又是夸赞_,还暗含了朋友之间情谊的浓厚。 23古人评论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请简析全诗是如何把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的。 24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对雪 杜甫【唐】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释】绿:以
14、酒的绿色来指代酒。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诗题 鉴赏策略 春望 对雪 知人论世 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记录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这两首诗都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 捕捉意象 “花”“鸟”本是春天里热闹喜悦的景物, 通过“溅泪”“惊心”的表现,营造出悲伤恐惧的氛围,从而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伤。 (1)本诗中颔联的意象也很典型:_ 赏析字词 “胜”表示能够承受的意思,前面加个否定词“不”,就是表示稀疏的头发已经承受不住善子的分量,作者的老态沧桑之感跃然纸上。 (2) 我挑选_(字词), _ 把握情感 两首诗歌都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感时
15、伤世而又无可奈何的惆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新秋即事 宋王禹偁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 监里鬓毛衰飒尽,_。 虱蝉历历和枝响,雨燕差差掠地飞。 系滞不如商岭叶,解随流水向东归。 【注释】本诗写于王禹偁抗疏直言触怒太宗,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期。莎:一种草的名称。监:指镜子。 25根据律诗的有关知识,填入本诗颔联空缺处恰当的一项是( ) A日边京国信音稀 B音信杳杳归无期 C久病迁客音信空 26 古人认为诗歌尾联“触景伤情”。 尾联是如何让人感受到诗人“触景伤情”的?请简要赏多析。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
16、,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诗人贬谪永州司马后, 曾于此筑室而居, 后改冉溪为“愚溪”, 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南。簪(zn)组:古代官吏的饰物。 27“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写出柳宗元在冉溪生活得_(四字短语概括) 。 28明朝的周珽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评价:因谪居,寻出乐趣来。柳宗元是乐在冉溪吗?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指荆襄和东吴一带。 29第二句中,“(1)_”点明眼前事,“(2)_”写眼前景。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产生一种味外之味。
17、 30画线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31“花偎雪坞浓香”中“偎”字用得极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3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千家 2暮春时节,诗人站在超然台上远眺,春水荡漾,春花满城,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作者描写所见之景阔大高远,体现了作者的开阔豁达的胸襟。 “休”是“不要”的意思,“且”有“姑且”的意思,作者虽有思乡之情,但还是劝慰自己不要思念故乡,并借煮茶来自我排遣,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豁达超
18、然)的人生态度。 从“诗酒趁年华”与“春未老”的呼应中,趁着人还未老,开怀畅饮,尽情吟诗打发时间。进一步感受到了词人想诗酒自娱超然物外的豁达乐观。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一城”与“千家”相结合,写出词人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高远之景。 2本题考查作者感情分析。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写出了登台远眺的阔大高远之景,体现了作者开阔豁达的胸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意思是: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
19、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和。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3(1)从听觉角度,秋天角声四起渲染战事频繁;又从视觉角度描写战场上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 画面有一种悲壮的色彩, 表现了战争的激烈。 (意思符合, 有欠缺酌扣) (2)塞下曲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表
20、现了战斗的艰苦性,表达了将士们满怀着必胜的信心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雁门太守行通过悲壮的战争场面描写, 表达了为了自己的国民怀抱为国捐躯的壮志,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而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心痛的思想感情,歌颂视死如归的气概。 【详解】 (1)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在赏析诗句时,需要明确赏析角度,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赏析本句可以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角声”即战时的号角声,所以是听觉角度,“角声满天秋色里”写到秋天角声四起,能让读者联想到激战的场面,边防将士英勇杀敌的冲天气势;“燕脂”即战士的鲜血,所以是视觉角度,“塞上燕脂凝夜紫”写到战场血流成河,渗入土中,在夜色中凝为紫色,从侧面写出战争的惨烈。整体营造出了
21、凝重、悲壮的氛围。 (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以纵观全诗整体理解;也可以通过关键句、诗眼予以分析。 塞下曲中写到“单于夜遁逃”,即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欲将轻骑逐”即将军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此时正是大雪天气,天寒地冻,环境恶劣,将军准备率兵追敌,表现了战斗艰苦,但将士们仍要乘胜追击,表现了满怀必胜的信心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雁门太守行 中通过“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写出战争的艰苦和战士们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歌颂。“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写到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表达了诗人为国捐躯
22、的壮志和誓死报效国家的豪情。 4(1) 行不足 勾留 (2)钱塘湖春行描绘的春更早。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可知其描绘的是初春的风光。 春题湖上诗中“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意思是“早稻犹如一块巨大的绿色毛毯上的绒头, 舒展的新蒲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裙飘带。 ”可知其描绘的是初春之后的风光。 因此【甲】诗描绘的春更早。 【详解】 (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处处回头尽堪恋”的意思是每一处都值得留恋,表达的是留恋之情。 “最爱湖东行不足”的意思是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行不足”走不够,直接表达出留恋之情。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意思是我不能离开杭州到别处
23、去, 有一半原因是留恋西湖。“勾留”二字直接写出了对西湖的留恋。 (2)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花朵东开一朵、西开一朵,开的不整齐、不多,草才没马蹄,“早莺”“新燕”等景物都暗示了这是早春。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早稻抽穗像碧毯的线头,新蒲舒展似青罗裙带舞。这里写早稻、新蒲两种景物,这两种景物都已经绿了,可知是初春。 从物候上看,“早稻、新蒲”要晚于“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故【甲】诗描绘的春更早。 5觉 6李清照的词
24、: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辛弃疾的词:壮志难酬,但壮心不已。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炼字艺术手法的掌握能力。要在整体阅读文本,把握重点诗句和作品主旨的基础上作答。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意思是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秋宵梦觉”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醒后犹自流连梦境,故“觉”字表明了词人的梦境被现实所击破。 6本题考查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25、”,意思是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路长”、 “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嗟”,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 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 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上片“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中“饥鼠、蝙蝠、松风吹急雨”等词写出博山王氏庵夜晚风
26、雨突来,居住环境恶劣,以此来衬托诗人内心的落寞,孤寂的愁绪。下片“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写词人青年时在战场上英姿飒爽,沙场旧事时时浮上心头,一心想收复失地,实现雄心伟志,然而被打压的没能带兵与金人一搏,词人为国事从塞北辗转江南,却落得归隐山林的下场,如今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但此时这位须发灰白的老人,仍未忘却他的祖国,从梦中醒来,眼前恍惚竟然还是万里江山,足见词人赤诚的爱国之心,词人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7示例:朱敦儒词中,作者乘“扁舟”去往江南,仰望旅雁孤云,回首中原战乱,不禁悲从中
27、来,日落时分,再看见凄冷的汀州,飘零的枫叶,残败的芦根,满眼都是愁苦的景象,“扁舟”承载着作者辞乡去国的无比悲凉和对国家命运的忧痛。欧阳修词中,作者泛“轻舟”于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春水碧绿,流转绵延;长堤芳草,笙歌隐现;水面无风,光滑如镜;船动不觉,沙鸟惊飞。“轻舟”承载着作者美好的心境、惬意的情怀。 【详解】本题考查意象和情感。回答此题需要结合词中的意象所展现的意境,并结合词的体会作者的情感。 朱敦儒词中写了:词人乘“扁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首中原已泪满襟。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28、 上阕通过“扁舟”,长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两种意象,写自己背井离乡,像“旅雁孤云”一般凄苦,回首中原战火纷飞,不觉涕泪沾巾。下阕通过 “汀洲冷”“枫叶芦根”两种意象写眼前萧条的秋色,更增添了旅人辞乡去国的愁思。因此,“扁舟”承载的是朱敦儒辞乡去国的愁思和对国事的忡忡忧虑。 欧阳修词中写了:西湖风光好,词人驾着“轻舟”划着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 好似琉璃一样,连小船移动都感觉不到。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词中通过描写“轻舟”“绿水”“芳草”“长堤”“
29、涟漪”“沙禽”等意象,营造了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写出了词人的悠闲意趣。因此,“轻舟”承载的是欧阳修愉悦的心情和闲适淡雅的情怀。 8“烂欲燃”三个字,把春天落日照耀下的山花,渲染得绚丽动人。 9“酤酒人归春渡寂,柳根闲系夕阳船” 流露出诗人对幽静、优美的水乡环境喜爱与闲适的生活向往之情。 【解析】 8考查词句赏析。 “灼灼山花烂欲燃”的意思:鲜艳的山花在夕阳的映照下,灿烂得仿佛要燃烧起来。“烂欲燃”意为:灿烂得想要燃烧。 “欲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春回大地,山花开得本就灿烂。二是火红的阳光映照,花朵都被染上了一层火红色。“烂欲燃”运用夸张的修辞,把落日映照下的山花渲染的灿烂迷人。联系
30、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山花,对山中美景的喜爱之情。 9考查赏析作者情感。 后两句诗大意为:买酒的人回来了,春天的渡口一片寂静。在夕阳的映照下,一只小船系在柳树根上,随水而动。 “沽酒人”当指诗人自身。“归”字表现了作者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喜爱。末句中的“闲”字不仅是在写船的“闲”,也在写自己的悠闲。闲来赏花,闲来沽酒。所以“闲”字表现了作者对山村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10(1)从意象来看,本诗一二句写江山如旧、“潮打空城”,石头城已荒芜,苍莽悲凉:三四句写只有“旧时月”在夜深的时候, 还过女墙来照空城, 显得更加寂寞悲凉。 诗人慨叹六朝之兴亡,怀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2)刘禹锡
31、曾因参加政治革被贬谪,可见他本来就是关心国家命运之人:结合他处于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的历史时期,所以这首诗的主旨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解析】 (1)本题考查结合诗歌意象分析情感。“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意思是: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首句写“山”,山围旧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次句写“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准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意思是: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
32、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这两句写月照空城。“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 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 然而曾几何时, 富贵风流, 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着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诗人怀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2)本题结合诗人身世以及创作背景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首诗当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 当时刘禹锡由和州 (今安徽省和县) 刺史任上返回洛阳, 途径金陵
33、(今江苏省南京市) ,写了这一首咏怀古迹的诗篇。金陵是六朝故都,江东繁华之地。到刘禹锡的时代,这个城市已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了,它已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全诗形象地表明,随着历史的演变, 六朝王宫贵族的富贵荣华已成为陈迹,对于图谋权势的帝王将相的沦亡既有悲悯之情,又暗含讽喻之意。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11 【甲】诗通过叙写周亚夫细柳营因军纪严明而得到汉文帝赏识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遭遇明君、建功立业、恢复宋室的强烈愿望; 【乙】诗通过叙写功绩卓著的周亚夫因触怒汉景帝而被怨下狱的典故,表达了对周亚夫的同情,以及对君主滥施严刑峻法的
34、抨击。 【详解】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 甲诗:“不因一见入门诀,文帝何曾识亚夫”意为:如果不是因为进入军营的程序,文帝哪会认识到周亚夫呢?作者认为, 正是因为文帝进入军营, 看到了周亚夫。 了解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所以才对他加以重用,最终周亚夫成就了一番功业。联系写作背景“字忆翁,表明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可知,本诗表现了作者渴望像周亚夫一样得到明君的赏识,北定中原,成就一番功业的雄心壮志。 乙诗:前两句意为:周亚夫平定吴楚等国的叛乱,建立功勋,可突然之间君王就对其生疑并发怒。叙写了周亚夫因触怒汉景帝而被怨下狱的典故。后两句意为:不是许
35、负看相灵验,而是君王的刻薄寡情。既有对周亚夫无故被怨下狱的同情,也有对君主刻薄寡情,滥施严刑峻法的的 批判。 12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 。 13 【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浩瀚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一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刺骨的冷水冻伤了战马,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
36、。 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 “悲风”, 极言天气之寒, 突出了萧瑟、 凄冷的边塞景色。 【分析】 12本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一句意思是:千里黄沙中,万人混战,飞扬的尘土遮蔽了视线,却遮不住战士们为主效力的忠心。 此句精微入妙, 词语新颖, 内涵丰富, 艺术概括力强, 揭示了征人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他心系着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继续驰骋疆场,报效君王。所以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心系祖国,视死如归,报效君王的思想感情。 13本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律诗结构,理解
37、诗句意思、抓住诗歌意象、概括景物特点。 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思是: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一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静静地横贯其间,一轮又大又圆的落日染红了整个河面。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意思是: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 14同:两首诗都借愁抒发思乡之情。异: 愁诗,一开始写景已表现了自己的“愁”。 黄鹤楼诗,诗人因景生情,先感慨而后生愁
38、绪。 (意对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对比阅读。 杜甫的愁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转到抒情。诗人说,十年来兵荒马乱,使南方成为黑暗 的地区,我这个异乡来的旅客,衰老在夔州孤城中,很想回长安去,可不知渭水秦山,这一辈子还能再见不。因为人已老病,而路上仍然是豺虎纵横。最后两句愁的是人民生活的艰辛,自己也无法还乡。 黄鹤楼诗中“烟波江上使人愁”意思是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结合作者看到黄鹤楼之景以后想到的画面,以及对故乡产生的情思分析。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以夕阳西下,烟波飘渺,望不见归乡之路,引发乡愁。“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尾联又以“愁”字结尾
39、,将诗人的乡愁之情充分表现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故两首诗歌相同之处在于都借愁抒发思乡之情,不同点在于, 愁诗,前四句写景中即已抒发愁情。而黄鹤楼诗则是由景生情,融情于景,先感慨江面烟波渺渺,望不见归乡之路,而后引发乡愁。 15 春望中,“感时花溅泪”以花的灿烂表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以乐写哀,景象越优美,越增添伤痛。诗人移情于物,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极度苦恨。 南征中,“春岸桃花水”写春水方生、桃花夹岸的初春景象,而诗人饱尝离乱漂泊之苦,面对美景,怆然泣涕。乐景写哀情,含蓄深刻,意蕴丰富。 【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可根据诗意联系题干要求作答。 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写
40、诗人面对春天长安城里鲜花盛开, 百鸟鸣叫的盛景, 因感伤国事, 内心痛苦,不禁涕泪四溅, 鸟鸣惊心。 诗人用美好春光的乐景抒写内心的哀愁, 融情于景, 更见离愁别恨。 南征中,“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意思是春天桃花夹岸,风帆如方阵一般。描绘了一幅美妙迷人的春江图景, 渲染出欢乐明快的氛围。 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 年老且病, 虽忠心一片,怎奈壮志终成空悲切,写乐景抒哀情,反衬悲凉凄楚而难以遣怀的心境。 16D 17参考答案:因战争而不得不流落他乡的孤独飘零之感;远离家乡不得归而产生的浓烈的思家忆弟之情;不能重返故土而老于蜀中的年华逝去之悲;连战皆捷希望破幽燕平定叛乱的国家命运之忧。 【详解】
41、16.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D 项“又担心司徒不乘胜追击而退缩”的理解错误,这里的正确理解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故错误。 故选择 D。 17.本题考查赏析诗文思想情感。 写作背景:杜甫写此诗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杜甫深为忧虑的事。 诗歌内容:首联以“恨别”领起,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因为远离家乡,自然孤苦飘零;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 尾联抒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 盼望尽快破幽燕、 平叛乱的急切心情。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本诗
42、中的思想情感:飘落异乡的孤苦、远离家乡的思亲之苦、蹉跎岁月的无奈、连战皆捷的欣喜。 18首句写牛力耕千亩,获实千箱,气力必然衰竭,点明了形体上的病痛。 (体力衰竭)次句言牛虽功绩至伟,却没有人对它同情哀怜,言明了精神上的病痛。 (不被同情) 19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赞颂了像牛一样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求奉献的精神品质 【分析】 18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分析。诗歌一、二句的意思是:病牛耕耘千亩生产无数粮食,累得精疲力尽,可是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年复一年,力耕千亩,获实千箱,必然气力衰竭,病由此生。这是身体上的病,终生的劳动导致它现在体力衰竭。牛虽功绩至伟,为了人付出了自己辛劳的一生,
43、但却没有人对它同情哀怜,这是精神上的病,不被人认可与同情。 19 本题考查诗人情感分析。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病牛劳苦功高, 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作者借咏牛来托物言志,赞颂了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精神。 20“寂寂”,写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壮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 看不分明的情态: “泠泠”, 描摹春水流动
44、的声韵。 这些叠字的运用, 不仅在造境、 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具有音韵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21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山家的宁静衬托农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节,多角度描写雨后景色朦胧、泉水叮咚的景象,小孩哭着要树上黄莺衬托诗人喜悦的心情,诗人妙在不写人,不直接抒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 (写出 一点即可) 【分析】 20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寂寂”意为寂静。柴门内外寂静无声,只有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那么人们都上哪里去了呢?原来是都去田里劳作去了。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
45、夫自然要抢墒春耕。“寂寂”不仅写出了环境的静寂,也表现了农人们春耕大忙,家家户户都无闲人的特点。“蒙蒙”形容雨点细小,视线模糊,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 看不分明。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后庭院的清新美好。 “泠泠”是一个拟声词,模拟的是春水流动的清脆之声。突出其悦耳的特点。“寂寂”侧重于渲染环境,“蒙蒙”侧重于描绘意境,“泠泠”侧重于描摹声音。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无论是这三个词语创设的意境,还是音韵的和谐,都给人清新健美之感。 21考查赏析诗歌的写作手法。晚春时节,又是春雨过后,农人们正是大忙时节。然而作者却并无直接描写农人们如何忙碌的情形,而是通过乡村的宁静清寂,从侧面衬
46、托出农忙。本诗前三句写景,后一句叙事,前三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寂静的庭院、乡村的炊烟、花草的迷蒙,春水的声响,最后一句叙事,小儿又哭又闹索要树上的黄莺。这一句也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叙写。诗中并无直接抒情的语句,写景叙事纯为客观描述,但字里行间却让读者感受到乡村风景的美好和作者对这种美好风景的赞美之情。作者由景及人,触景生情。写景传神,抒情自然真挚。 22柳花香 酒香 23前两句写景叙事,以浓浓的春意来烘托友情的深重,三四句叙事,以送行的热闹场面表现众人感情的深厚。最后两句化无形为有形,以东流之水类比别情,含蓄深切,生动感人。 【分析】 22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根据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可知这
47、里说的“香”指的是柳花的香,柳絮, 本来无所谓香, 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 一则表明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 二则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联系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尝”可知还夸赞了酒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 23考查赏析诗歌的写作手法。本诗前两句写景兼叙事,店外春意正深,店内美酒飘香。以浓烈的春意和香醇的美酒烘托了友人情意的深重。三四句叙事,描写了金陵子弟相送时的欢饮场面,亦可见众人友情的深厚。末句运用化虚入实的写法,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离别之宴终归要散的,此时把手相送,心中的感伤便不能自已,诗人借水言情,寓情于物,表达了惜别之 情。滔滔江水亦不如
48、别意深重,把惜别之情推向了高潮。 24 本句通过写“黄昏时乱云”、“旋风中的风雪”这些景物,渲染了冬天昏暗寒冷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愁苦不安的心情。 示例:“多” 解读:“多”字形容“新鬼”,说明战争让更多人丧身,可见社会民不聊生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死难者、对战争中的百姓的同情。 【详解】 (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 对雪这首诗的颔联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乱云”指的是纷乱密布的云,“薄暮”则说明天色已晚。“急雪舞回风”指的是雪下得急,在旋风中飞舞。所以这句中的景物有“黄昏时的乱云”、“旋风中的急雪”。“乱”和“急”营造了冬天昏暗寒冷的氛围,也强烈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不安。 (2)
49、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 这首对雪中许多的字词都可以进行赏析品味,比如: 第一句: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多”字形容“新鬼”,说明酒杯中没有酒,可见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酒来暖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苦。 第三句: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无”字形容酒,说明酒杯中没有酒,可见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酒来暖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苦。“火似红”是形容炉火,写得好像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像,这样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痛苦与渴望。 第四句: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断”指消息断了,说明由于战争,前线战况和妻子儿女的消息都无从获悉,
50、可见诗人内心的担忧与思念。“书空”是化用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比划着字。此处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他孤独一人愁苦无奈的心情。 25A 26尾联写商岭叶随水东归的景象,反衬自己思归而不得,让人体会到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内心悲苦。 【解析】 25根据律诗的颔联、颈联要求是对偶联的知识可知,要在三个选项里选择一个与“监里鬓毛衰飒尽”形成对偶的句子。 根据对偶句“字数相等、 词性相同, 意思相对”的特点, “监里 (名词)+ 鬓毛(名词)+衰飒尽(主谓短语)”与“日边(名词)+京国(名词)+信音稀(主谓短语)”相符。并且从押韵来看,“稀”押的韵也与全诗吻合。 故选 A。 26 此题考查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