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 种群具有一定的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特征 一一、基础巩固、基础巩固 1.下列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每公顷杂交水稻田的水稻年产量 B.某地区野兔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C.每平方米草地中青蒿的数量 D.某池塘中每立方米水体中鱼的数量 2.对某动物种群数量是否增长起到主要决定作用及预测该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因素分别是( ) A.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 B.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 C.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 3.下图表示的是4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 4.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
2、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调查对象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46(标志后放生) 43(标志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42(其中 6 只被标志) 36(其中 9 只被标志)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志物对标志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区域内麻雀大约有 322 只,黄鹂大约有 172 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若被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小 5.下列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某个国家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20 年,某地的人口出生率为 10.04 C.橡树种子散布
3、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6.下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春运期间,上海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 7.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 B. C. D. 8.现有一未受
4、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某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表所示。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 数只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 3 种类型,分别是 。 (2)研究表明:该种鱼在 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生殖期),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生殖后期)。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3 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种
5、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3)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种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9.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 A、B、C 3 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cm2 草原类型 A B C 1010 3 3 2 2020 5 5 3 4040 8 6 5 8080 14 9 8 9090 16 11 8 100100 17 13 8 110110 19 13 8 120120 20 13 8 130130 20 13 8 140140 调查 B 草原该种双子叶
6、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先取 40 cm40 cm 为最佳样方面积。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 5 个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 。 (2)如何计算 B 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 (3)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 。 。 二二、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右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一段时间后,其
7、年龄结构可表示为( ) 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B.样方内各年龄段的个体均需统计 C.不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D.不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图 A、图 B 和图 C 所示的三种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 。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应为图 (填字母)所示类型。 (3)在农业生产上利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为图 (填字母)
8、所示类型。 (4)假如图 C 代表的种群是某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应该特别保护 (年龄段)个体。 4.回答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问题。 (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 。某同学在对一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得到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右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在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个。取样时应注意的原则是 等。 (2)下图为一种生物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70 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图中的 A 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性别比例的目的是 。 5.图甲为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
9、的种群密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从图甲中BC的变化可以看出,在该年份中红松种群的年龄结构的特点可以用图乙中的曲线 表示。 (2) 以及 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某地区鼠害的发生情况,对某种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一、基础巩固、基础巩固 1答案:C 解析:种群密度是某个物种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2答案:B 解析:决定某动物种群数量是否增长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但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某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因素是年
10、龄结构。 3答案:A 解析:种群年龄结构有 3 种类型,其中衰退型的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小。 4答案:D 解析:标志重捕法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中被标志的个体数量,若被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大。 5答案:C 解析:A 项为年龄结构,B 项为出生率,D 项为死亡率,C 项为种群分布型,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 6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为种群密度,为出生率,为死亡率,为年龄结构,为性别比例。春运期间,上海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7答案:D 8答案:(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11、(2)111 保持稳定 (3)活动能力 解析:(1)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 3 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2)由题表中数据可知,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3 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111,即各年龄阶段比例相当,由此可推测该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 (3)标志重捕法常用于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9答案:(1)样方法 随机取样 (2)计算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3)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选取种群密度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 cm100 cm),以减小
12、误差 取样的方法不对,应在 B 草原中随机取样 对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不对,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二二、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答案:A 解析:由于入侵的物种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所以该种群中幼体所占比例减小。 2答案:D 解析: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3答案:(1)图 A、图 B、图 C (2)A (3)C (4)生殖前期和生殖期 解析:(1)由题图可知,甲中生殖后期个体较少,生殖前期个体较多,与图 A 相符;乙中各个年龄段的个体基本相同,与图 B 相符;丙中生殖前期个体较少,与图 C 相符。(2)渔业生产中,既要保持产量又要保证可持续发展,所以应该加大对幼鱼的保护,使年龄结构为图 A 所示类型。(3)农业生产中,干扰害虫交尾能降低幼虫的数量,使害虫的年龄结构为图 C 所示类型。(4)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应该保护好生殖前期和生殖期个体,使种群的数量可持续发展。 4答案:(1)样方法 8 随机取样 (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降低出生率,减小害虫的种群密度 5答案:(1)B (2)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3)标志重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