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下列关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 阳光、温度和水等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B. 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都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C.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具有独立性 D. 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冬季到来后会全部死亡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解析:C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而不是只受单一因素的影响,C错误。 1. 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2、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 B. 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光照强度 C 郁闭度对刺儿菜种群密度的影响与其他两种植物相同 D 除郁闭度外,气温、干旱等因素综合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解析:C 郁闭度是指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郁闭度,即光照强度,A、B 正确:分析表格,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先增加后减少,而一年蓬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一直下降,故郁闭度对刺儿菜的种群密度的影响与其他两种植物不同,C 错误;光照强度、气温、干旱等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D 正确。 2.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
3、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下列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 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B. 种内竞争 C. 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 解析:D. 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故应选 D。 4.2020 年初在东非地区发生的蝗灾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其中沙漠蝗虫因食量大、繁殖力强,危害极大。某科研小组对其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沙漠蝗虫卵
4、的数量 B. 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雨可有效控制其数量 C. 气温持续升高不利于沙漠蝗虫数量的增长 D. 影响沙漠蝗虫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综合性的 解析:C 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沙漠蝗虫卵的数量,A 正确:据图可知,蝗虫数量变化和隆雨呈负相关,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水可有效控制其数量,B 正确:据图可知,气温升高有利于沙漠蝗虫的数量增长,C 错误;由图可知非生物因素(如温度和降雨)对沙漠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是综合性的,D 正确。 5.我国北方地区夏天苍蝇、蚊子很多,但是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种群数量变化很大。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苍蝇、蚊子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主要与非生物因素有
5、关 B.决定某地区苍蝇、蚊子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喷洒杀虫剂可降低苍蝇、蚊子的环境容纳量 D.可通过调查苍蝇、蚊子羽化前幼虫的密度来预测成虫密度 解析:C 苍蝇、蚊子到了冬季几乎全都悄声匿迹主要与非生物因素(温度)有关,A 正确;决定某地区苍蝇、 蚊子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因为苍蝇、 蚊子不进行季节性迁徙,B 正确;喷洒杀虫剂不能改变苍蝇、蚊子的环境容纳量,C 错误;苍蝇、蚊子活动能力强,不易捕捉和标记,可通过调查其幼虫的密度来预测成虫的密度,D 正确。 6.下列实践活动,利用了“环境容纳量”的相关原理的是( )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
6、和数量,保证捕鱼可持续进行 向森林喷洒农药来防治蝗灾 禁止捕蛇来防治田间的鼠灾 A. B. C. D. 解析:B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能增大动植物的环境容纳量,正确: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和数量,保证捕鱼可持续进行,利用 K/2 增长速率最大这一原理,正确;向森林喷洒农药来防治蝗灾, 是降低该种群的数量, 没有利用环境容纳量的相关原理, 错误;禁止捕蛇来防治田间的鼠灾,是利用鼠的天敌降低鼠的 K 值,正确。 7.取相同数目的两种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某个容器中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如表是 16 天中测得的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单独培养时
7、双小核草履虫的 K 值比混合培养时高 B.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时间比大草履虫长 C.单独培养两种草履虫时其增长速率在数量相对稳定时达到最大 D.大草履虫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在生存斗争过程中争夺资源时处于劣势 解析:C 表中数据显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 K 值比混合培养时高,A 正确;表中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开始时增加缓慢,说明其对环境的适应时间比大草履虫长,B 正确:增长速率最大时在 K/2 时,而不是在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时,C 错误;大草履虫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在生存斗争过程中争夺资源时处于劣势,D 正确。 8.近年来,渔政部门加强了捕捞管理,严控网具网眼尺寸,每年休渔期结束以后
8、渔业资源比往年有所好转。对控制网具网眼尺寸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使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可以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种群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可以改变性别比例,进而提高种群出生率 解析: D 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 不会改变性别比例, 其目的是捕获较大的个体,避免捕捞幼小个体,使幼小的个体得到更多生长和繁殖机会。 9.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预防新冠病毒的措施之一是居
9、家隔离,原因之一是病毒在密度大的人群中更容易传播 B. 病原体和寄生物抑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 C. 降水量属于非生物因素,同时也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捕食和种间竞争会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解析:B 病原物和寄生物抑制种群增长的强度与种群密度有关,B 错误。 10.研究人员将 S1与 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 T1与 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 A、B 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S1和 S2之间的竞争力大小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B.图 C 中的 S1换成 S2,其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波动性变化 C.如果将 S2在 T1温度下培养,则
10、会呈现“J”形增长 D.将 S2在 T1温度下单独培养,其数量要比与 S1共同培养时多 解析:C 根据图 A 和图 B 可知,S1和 S2之间的竞争力大小会受到温度的影响,A 正确;S2生存的适宜温度为 T2, 图 C 为 T1、 T2交替变化, 故将 S1换成 S2其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波动性变化,B 正确:如果将 S1在 T1温度下培养,随着种群数量增长,种内斗争加剧,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故会呈现“S”形增长,C 错误;将 S2在 T1温度下单独培养,由于不存在与其他生物的竞争关系,获得的生活资源更多,故其数量要比与 S1共同培养时多,D 正确。 1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
11、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 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敌对猎物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B.遭遇寒流时,某昆虫种群数量越多,死亡数就越多,寒流是非密度制约因素 C.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D.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 解析:C 捕食关系(天敌对猎物的影响) 、竞争关系、种内斗争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 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寒流属于环境因素, 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 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A、B 正确。密度制
12、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负反馈调节,C 错误。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种内斗争越激烈,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D 正确。 12.如图为 20 世纪南半球四种鲸的捕获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缟鳁鲸种群处于食物链末端,获得能量多,更易生存 B.多年的捕获量数据可反映长须鲸种群数量呈现“J”形增长 C.各种鲸的数量波动属于不规则的波动,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D.鳁鲸在 1928 年左右捕获量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解析:C 缟鳁鲸种群处于食物链末端,获得能量最少,更不容易生存,A 错误;通过多年的捕获量可知,长须鲸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B 错误;各种鲸的数量
13、出现不规则的波动,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而且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C 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定空间内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捕获量不能代表环境容纳量,D 错误。 13.(不定项)当旅鼠数量达到高峰时,植被因遭到过度啃食而被破坏,引起食物短缺和隐蔽条件恶化,导致更多的旅鼠饿死、迁出或被捕食。旅鼠数量因死亡率的增加而下降到低谷的过程中,植被又逐渐恢复,食物和隐蔽条件又得到改善,旅鼠数量又开始上升,如图是某地旅鼠种群的周期性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是( ) A.该地旅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对稳定的 B.食物和隐蔽条件是导致旅鼠数量周期性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C 密度制约因素对种
14、群数量起反馈调节作用 D 非密度制约因素也会对种群数量起反馈调节作用 解析:AD 题干说明旅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A 错误:植被过度啃食引起的食物和隐蔽条件改变是导致旅鼠数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对种群数量的作用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是密度制约因素,B 正确:由题意可知密度制约因素的调节作用是一种反馈调节作用,C 正确;气温、干旱、地震、火灾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与种群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没有反馈作用,D 错误。 14.(不定项) 蝗虫为杂食性害虫,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中的重大灾害之一。图甲表示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的种群密
15、度对牧草产量 (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 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引发的蝗灾及其防治过程中蝗虫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预测蝗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调查蝗虫卵的密度 B.由图甲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的种类和蝗虫的种群密度 C.当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小于 5 只m-2时,随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增大,牧草产量减少 D.图乙中 a 点对应时间进行的防治是生物防治,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解析:CD 为预测蝗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调查蝗虫卵的密度,A 正确:图甲表示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的种类和蝗虫的种群密
16、度,因变量是牧草产量,B 正确:据图可知,当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小于 5 只m-2时,随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增大,牧草产量增加,C 错误;图乙中 a 点对应时间进行的防治是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 f 点之后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说明该点对应时间进行的防治是生物防治,D 错误。 15.某研究小组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 10 只原生动物A 和 B, 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 分别放在相同容器中单独培养, 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表。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原生动物 A 单独培养 6 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 。 (2)
17、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B 种群增长都属于 形增长。 (3)如果将 A、B 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能够生存下来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但达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 。 (4) 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 。 答案:(1)环境容纳量(或 K 值) (3) “S” (3)AA 繁殖速度比 B 快(出生率大)少 (4)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单独培养过原生动物 A 的培养液单独培养原生动物 B,观察其数量的变化。 解析:(1)分析表格中数据,原生动物 A 单独培养 6 天后,种群数量趋向于稳定,原生动物 B单独培养 8 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B 种群数量都是由少到多的,最后在 K 值周围波动,说明其种群数量 增长都属于 “$” 形增长。 (3)由于两原生动物的竞争比较激烈, A 繁殖速率比 B 快 (出生率大) ,因此 A 最可能存活下来。由于共同竞争相同的环境资源,在达到稳定状态时,存活的生物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少。(4)根据题意,可先单独培养原生动物 A,然后用该培养液单独培养原生动物 B,观察其数量的变化,即可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