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24 分分) 1默写古诗文。 (共 10 分,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口口口口口口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作者通过奇特大胆的想象和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云雾弥漫的诗 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3)口口口口口,望峰息心;口口口口口,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口口口口口口口,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白头搔更 短,浑欲
2、不胜簪。(杜甫春望) (6)口口口口口?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辽宁舰官兵 xin sh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2)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 zh的同情。 (3)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 zhn lng f ku,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4)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 qio mio ju ln。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大银幕上,医务人员脸上深深的印痕,人民英雄张定宇的蹒跚步履,让观众落泪。 B在上交试卷的前几分钟,张兰又细心检查了一遍,篡改了好
3、几处错误的地方。 C“腹有诗书”的气质使她常常鹤立鸡群,爽朗率真的性子也为她赢得许多青睐。 D在作文比赛中,李洋同学的作品凭借别具匠心的构思和生动鲜活的内容获得特等奖。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一座城市应该是一个有记忆的生命体,城市建设应该“喜新不厌旧”。 老城市需要改造,也要多花心思保留老城的“旧貌”及特色。 由于城市建设应该留住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文脉基因,让人们记得住乡 愁。 只有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城市才能吸引大家前来旅游观赏,感悟历史,体悟文化。 A B C D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4 分)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 16 日在第五届国际低碳
4、(镇江)大会暨碳达峰碳中和 2021 金山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需要 60 年左右的时间,美国大约需要 45 年的时间,而中国要力争 30 年左右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中国将言必行、行必果,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1)请概括上面材料的内容,不超过 25 个字。(2 分) (2)寒假快到了, 爸爸妈妈想带你到附近的景点游玩, 他们要开汽车前往, 你想让他们乘公共汽车出行,请用第一人称,说说你将如何劝说他们?(2 分) 二、阅读(二、阅读(46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5、-11 题。(题。(19 分)分) 【甲】三峡【甲】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乙】 峡甚高峻,即宜都、建平二郡界也。其间远望,势交岭表,有五六峰,参差互出。上有奇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对,俗传两郡督邮争界于此,宜都督邮,厥势小
6、东倾,议者以为不如也。江水历峡东,径宜昌县之插灶下,江之左岸,绝岸壁立数百丈,飞乌所不能栖。有一火烬,插在崖间,望见可长数尺。父老传言,昔洪水之时人薄舟崖侧以余烬插之岩侧至今犹存,故先后相承谓之插灶也。江水又东径流头滩,其水并峻激奔暴,鱼鳖所不能游。 (节选自水经注 卷三十四) 【注释】袂:衣袖,袖子。督邮:古代官职名。插灶:山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 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C沿溯阻绝天下独绝 D有时朝发白帝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下列句
7、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径宜昌县之插灶下(直往) B攘袂相对(撩起) C厥势小东倾(东边) D望见可长数尺(几) 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昔 洪 水 之 时 人 薄 舟 崖 侧 以 余 烬 插 之 岩 侧 至 今 犹 存 10请结合乙文段的内容,简要概括插灶山名称的来由。(3 分) 11甲乙两文都有引用,甲文引用了“渔者歌谣”,乙文引用了“俗传”及“父老传言”,其各自的作用 是什么?(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题。(10 分)分)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8、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关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
9、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
10、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
11、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关。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
12、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关。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12下面对文章的
13、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是通过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 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方面来体现的。 B文章第段划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池沼里养金鱼或各色鲤鱼,夏季荷花或睡 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为例,说明苏州园林像画一样,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 C“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这句话精彩而形象,在观赏者眼中,俯仰 之间给人以动态美感,这样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D苏州园林是按照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具体分说到整体概述的顺序来安排内容的。 13本文说明语言准确、严密,主要体现在概念和限定性
14、词语的使用。请从第段中找出一例,加 以分析体会。(3 分) 14链接材料: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隔,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只见迎门一带翠嶂挡在前面。往前一望,见白石破噌,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被认为“是一个南北名园的综合”(陈从周语)。阅读以上链接材料,说说大观园与课文所写的苏州园林有什么相似之处。(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15、题。(题。(17 分)分) 第一幅画第一幅画 张晓风 上中学时,我住在台湾南部一座阳光过盛的小城。整个城充满流动的色彩。春天,稻田一直蔓延到马路边,那浓绿,绿得让人凝滞。稻子一旦熟了就更过分,晒稻子可以纷纷晒上柏油路来,骑车经过,仿佛碾过黄金大道。轮到晒辣椒的日子,大路又成了名副其实的“红场”。至于凤凰树,那就更别提了,烈焰腾腾,延烧十里,和这座城里艳红的凤凰花相比,其他城市的凤凰只能算是病恹恹的野鸡。 太绚丽了,少年时的我对色彩竟麻木起来。 而且, 那城充满气味,一块块的甘蔗田是多么甜蜜的城堡啊!大桥下的沙地仿佛专为长西瓜而存在。 果实累累的芒果树则在每户人家的前庭后院里负责试探好孩子和坏孩
16、子。野姜花何必付钱去买呢?那种粗生贱长的玩意儿,随便哪个沟圳旁边不长它一大排? 然而,我是一个有几分忧郁的小孩。两张双层床,我们四个姐妹挤在十六七平方米大小的屋子里。在拥挤的九口之家里,你还能要求什么?院子倒是大的,高大的橄榄树落下细白的花,像碎雪。橄榄熟时,同学们都可以讨点“酸头”去尝,但我恨那酸,觉得连牙齿都可以酸成齑粉。 渐渐地,我找到一点生活的门道。首先,我为自己的上铺空间取了个名字,叫“桃源居”,这事当然不可以给几个妹妹知道,否则,她们会大惊小怪,捧着肚子笑得东倒西歪。但只要不说,也就万事太平。反正,这是我的辖区,我要叫它“桃源居”,别人又奈我何? 然后,不知道从哪里,好像是银行,我
17、弄到一份月历,月历上有一张莫奈的画。我当然也不知这莫奈是何许人也,把 Monet 用英文念了几次(法文当然是不懂的),觉得怪好听的,何况那画面灰蓝灰蓝的,有光,光却幽柔浮动,跟我住的那座城里晒得人会冒油的太阳截然不同。 欧洲,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在那个年代,异地几乎等于月球那么遥不可及。 我去配了一个镜框,把画挂在我那“疆域”只及一块榻榻米的“桃源居”里,心里充满慎重敬谨的感觉,仿佛一下子,我就和这个文明世界挂起钩来。有一幅名画挂在我的墙上,我觉得我的上铺跟妹妹她们的铺位显然不同了,她们的床只是床,而我的,是悬有名画的“艺苑”。 这是我拥有的第一幅画,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也是我唯一拥有的画
18、。莫奈,也成了我那个阶段最急于打探的一个名字。后来,我果真看到他的资料,原来是印象派画家。印象派画家是什么?对三十年前南方小城的中学生来说好像太艰涩, 但我已经很满意了, 原来我一眼看中的日历画,果真是件好东西呢! 那样灰蓝的画面,现在想来,好像忽然有点懂了,其中灰蓝部分透露出的是无比的沉静安详。但由于灰蓝之外,有那么一点仿佛立刻要抓到而又立刻要逃跑的光,所以画面便有那么些闪闪忽忽像夏夜萤火虫般的光质。东方的绘画关在线条,但对那光,便只好用大片金色去弥补,可惜金色富丽斑斓,像温庭筠的词里所写的“画屏金鹧鸪”。日本人也爱用金色敷抹屏风,但太绚丽的东西,最后总不免落入装饰趣味。一旦沦为装饰,就难免
19、有小气的嫌疑。 11莫奈的光却是天光,十分日常,却又是长长一生中点点滴滴的大惊动,仿佛要有光,就有了光。 12是的,就有了光。当年那个小女孩,只拥有四分之一寝室的灰姑娘,竞因一幅复制的画,忽然拥有了百年前黎明或正午的渊穆光华,拥有了远方的莲池和池中的芬芳。她因挂了一幅画而发展出一片属于关的“势力范围”,她的世界从此变成一个无阻无碍的世界。 13啊!我想今年春天我要去看看莫奈,我要去博物馆向他道一声“谢谢”。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当年把钉子钉入墙壁,为自己挂上第一幅画的感觉。 (选自读者2021 年第 7 期) 15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4 分) 事件环境 “我”的心理 上中学时,
20、“我”住在充满色彩的小城 满意、自得 顿悟画作对自己的影响,决定春天要去 博物馆看莫奈 满怀希望、感恩 16文章以“第一幅画”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4 分) 17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1)大桥下的沙地仿佛专为长西瓜而存在。果实累累的芒果树则在每户人家的前庭后院里负责试 探好孩子和坏孩子。(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加点词的妙处) (2)第段中为什么要介绍日本人用金色敷抹屏风的喜好?试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18阅读课上有同学推荐了这篇文章,在对于文章主旨的讨论环节中,老师在黑板上为大家提供了 思考方向(如有其他独到的收获也可以写),请你结合上文,选择一个思考方向,将自己的分 析理解写
21、下来。(5 分) 三、作文三、作文(50 分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朱德的母亲虽然出身贫寒,却用一双手幸福了家庭,成就了儿子:居里夫人虽历尽艰苦,却用一双手开创了放射学,造福了人类;逆行抗疫者们虽身处险境,却用一双手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安全了亿万人这一双双手,或改变命运、成就自己,或造福社会、美丽世界。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双手,给过你触动? 请将“一双 的手”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不少于 500 字。不抄袭,不套作,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附加题附加题(10 分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
22、问题。 (A)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 O 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我的同志们,结果错过了。我回到湖南,很猛烈地推动工会的 工作。 (B) 一九三五年一月,红军主力到达贵州遵义。在随后的四个月,红军几乎不断地行军,并且进行了最有力的战斗。红军经历了无数
23、艰难险阻,横渡中国最长、最深、最湍急的江河,越过一些最高、最险的山口,通过凶猛的土著居民的地区,跋涉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经受严寒酷暑、风霜雨雪,遭到全中国白军半数的追击红军通过了所有这一切天然障碍物,并且打破了粤、湘、桂、黔、滇、康、川、甘、陕地方军队的堵截,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了陕北,扩大了目前在中国的大西北的根据地。 20下列选项中能够表现 A 文中的“我”从小就具有反抗意识的事例是(2 分) A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 B面对父亲的“独断专行”,敢于引经据典反驳。 C二十一岁时因家庭纠纷一怒出走。 D带领农民攻打屯粮的大地主。 21根据原著阅读积累,完成下面表格。 (4 分)
24、 人物 评价 他是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又复杂的人,南京悬赏20万买他的人头, 而他却时常在大街上和农民聊天,身边最多有一位警卫员。 朱德 他作为红25军和红15军团主要领导人,常常笑称自己是一个“苦 力”他的名字在大别山区、秦岭脚下、黄土高原家喻户晓、妇孺 皆知,人称“中国的夏伯阳”。 22七律 长征一诗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请结合 B 文,谈谈这两句诗 表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除选文外,再概述一个事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中的具体体现。(4 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24 分) 1.(10 分)(一句 1 分,错漏一字扣 0.5 分,有 11 句,满分不超
25、过 10 分)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岂不罹凝寒 2.(4 分)(1)娴熟 (2)遏制 (3)振聋发聩 (4)巧妙绝伦 3.(3 分) B【解析】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4.(3 分) C【解析】C 项缺主语,应删去“由于”。 5.(4 分) (1)(2 分)示例:中国将言必行、行必果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闻标题的掌握情况。新闻内容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 2021 金山峰会上的主要讲话内容,新闻标题要概括新闻主要
26、内容,注意字数限制。 (2)(2 分)示例:爸爸妈妈,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碳中和,向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学校也在开展“践行低碳生活”的活动。开汽车会排放大量的尾气,增加碳排放污染环境,景点离市区不远,我们还是乘坐公共汽车,绿色出行吧!这样能更好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好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表达内容要联系新闻核心内容,劝说语言要注意对象,重点突出,表达得体。 二、(46 分) (一)19 分 6.(3 分)A(A:奔:飞奔的马;B:在/如果;C:阻断/独一无二;D:出发/射) 7.(4 分) (1)即使骑着飞奔的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得分点:虽、奔) (2)空旷的
27、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得分点:属引、凄异、响、哀转) 8.(3 分)C(东:向东边) 9.(3 分)昔 洪 水 之 时/ 人 薄 舟 崖 侧/ 以 余 烬 插 之 岩 侧/ 至 今 犹 存 10.(3 分)因物得名:江水左岸是悬崖峭壁,高达几百丈,崖岸间插着一根未曾燃尽的长约几尺的木头。传说得名:从前发洪水时,人们停船于崖旁,把一根烧过的柴火插在岩边,直到如今还在。世世代代,口耳相传得名:人们将传说故事和见闻世代口耳相传,所以此山被称为插灶山。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11.(3 分)三峡中引用渔歌,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表现三峡秋天的凄婉美,与上文形成呼应;
28、 (2 分)选文中两处引用传说,凸显了峡地势险要的特点,增添了峡景色的神秘感和趣味性。(1 分) 【乙】【译文】 峡很高峻,这是宜都、建平二郡的分界。在峡中间远望,两岸山岭高与天接,有五六座山峰参差错落地耸立着。山上有奇特的石头,形状像两个人撩起袖子相向而立,按民间传说,两郡督邮在这里争论地界,宜都督邮姿势稍稍向东倾斜,人们指点谈论,认为不及对方强。江水穿过东界峡,往东流经宜昌县的插灶山下面,江的左岸是悬崖峭壁,高达几百丈,连飞鸟也不能停留。崖岸间插着一根未曾燃尽的木头,望去长约几尺。父老相传,从前发洪水时,人们停船于崖旁,把一根烧过的柴火插在岩边,直到如今还在,所以世代相传称为插灶。江水又往
29、东流经头滩,这里的水急流奔腾,势极凶猛,连鱼鳖也不能游过。 (二)10 分 12.(3 分)D(先整体概述再具体分说) 13.(3 分) 示例:“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用“艺术”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假山堆叠上重视画意、讲究自然之趣。 示例:“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大多”“往往”,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自的准确性。 14.(4 分) 相似点: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极少使用
30、彩绘,墙壁白色。(2 分)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迎门一带翠嶂挡在前面。(1 分)注意假山的堆叠和植物的配合:白石碐嶒,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1 分) (三)17 分 15 . (4 分) 麻木、 忧郁 为自己的上铺空间取名 “桃源居” 将月历上莫奈的画挂在墙上) 慎重敬谨) 16 .(4 分) 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我”的第一幅画所带给“我”的精神寄托和美的艺术启蒙。以“第一”这样特别的字眼,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表达了“我”对第一幅画的感谢。 17 .(4 分) (1)“试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 分)赋予芒果树人的情态,(1 分)突出芒果树的硕果累
31、累对孩子的诱惑,充满趣味性。(1 分)(答任何两点,即可得 2 分) (2)采用对比的手法,把金色屏风的小气、俗套与莫奈画中光芒的日常、自然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对莫奈画作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18 .(5 分) 示例一:精神世界。 (1 分)一幅画使“我”休息的一方天地变得不一样, (1 分)因为这艺术品的点缀, (1分)让“我”贫瘠的生活变得不一样,(1 分)使“我”的思想变得富足。(1 分) 示例二:美的教育。(1 分)因为一幅画使“我”看到图画里动人的美景,(1 分)给“我”带来的美的感受和启蒙, (1 分)这美的教育,开阔了“我”的视野, (1 分)使“我”从贫瘠的生活里体会到了艺术的色彩
32、和美,(1 分)艺术的美可以滋养贫瘠的生活。(1 分) 19.(50)作文(略)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5045 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440 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930 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2915 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40 分) 1没有中心
33、,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 13 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没有标题扣 2 分。 2不足 500 字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 3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 3 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 13 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 13 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 13 分。 附加题 20. (2 分) B(“我”是毛泽东,A、B 两项与毛泽东有关,C、D 两项中涉及的人物分别是徐海东和彭德怀,再由题干中“从小就具有反抗意识”可知应选 B 项) 21. (4 分) 毛泽东(1 分) 他原是著名将领蔡锷的军官,却毅然放弃荣华富贵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其他合情合理评价都可以,2 分) 徐海东(1 分) 22.( 4 分)长征精神:红军在长征途中面对无数艰难险阻,依然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舍身取义的牺牲精神(2 分)。事例:飞夺泸定桥时,桥上的木板被敌人抽掉了,对岸有敌人的阻击,敌人还在桥头烧起了大火,这时 30 个勇士站了出来,组成敢死队,用血肉之躯成功抢夺泸定桥,为部队开辟出了一条前讲的道路(其他合情合理事例都可以,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