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 20222022- -20232023 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1616 分)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秋风萧瑟,_。 (曹操观沧海 ) (2)遥怜故园菊,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3) 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 (4)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5)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朱自清春 ) (6)月,自古而来就备受文人的青睐,古人望月,总能生发颇多感慨。李益以“_,受降城外月如霜
2、”写边城夜色, 月华如霜, 给人以凄神寒骨之感; 李白听说友人王昌龄遭贬的境况, 借月抒怀, 以一句“_,_”寄托安慰之情。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候用“令尊”“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属语录体小说,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绿”,是一个形容词。 D.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这个句子中“自然”一词的意思是“理所当然”。 3. 阅读语段,按要求作答。 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 归去。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
3、书海,编织了一个个诗意的梦。在这里,我们跟随朱自清寻觅春天的踪迹,那宛转的鸟声、酝 ni ng( ) 在空气中的花香, 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我们跟随刘湛秋走进雨的世界, 那粗犷 ( )的夏雨、静谧的秋雨,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跃;我们还跟随老舍来到济南的冬天,那秀气的小山,碧绿的泉水,让人流连忘返书中的景色 (美好的景色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的生活更富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酝 ni ng( ) 粗犷( ) (2)语段中“编织”是多义词,我们也可以结合语境来掌握它正确的含义( ) A. 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
4、B. 酝酿思想、组织材料、构思意境等思维活动 (3)积累成语我们需要理解意思,联系上下文,根据斜体字部分提示,填入语段括号内最恰当的成语是_ 。 (4)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二、综合性学习(二、综合性学习(4 4 分)分) 七年级某班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 请你来参与解决。 4. 本次综合性学习预备了三种活动形式,请你帮忙再设计一种。 A.识字解读朋友内涵; B、上台展示朋友形象; C、竞赛讲说朋友故事; D、_ 5. 研究下列“友”字的不同形状,说说你从字形中感悟到的交友之道。 三、阅读(三、阅读(4040 分)分
5、) (一) (一) (5 5 分)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 B. 颔联通过描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的景象,表现出惊涛骇浪、水流湍急的大气景象。 C. “生”与“入”二字,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 D.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 7
6、. 首联中 _、_ 两个词已暗含作者身在异乡,表现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 (二) (二) (1111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论语学而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 论语述而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 (选自论语十二章 )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相委而去_ (2)元方入门不顾_ (3)传不习乎?_ (4)三军可夺帅也_ 9. 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0. 请根据甲乙选文,说说你认为君子应该有哪些道德修养? (三)
8、 (三) (8 8 分)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
9、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 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
10、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 城里那么狭窄, 城外又那么宽敞,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11、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1.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 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小山摇篮图,雪后初晴图,空灵水晶图。 C.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了表示色彩的词语和恰当的比喻、拟人,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 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12. 同学们就文中画线句语言品析,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充完整。 小萌:“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2、朗读这句话你会重读哪个词语呢? 小优:我会重读“_”,因_ 13. 文章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 (四) (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
13、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
14、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
15、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 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 阅读第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
16、馨和睦。 C. 第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D. 第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15. 结合语境,品味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修辞角度) 16.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17. 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五)名著阅读。 (五)名著阅读。 (4 4 分)分) 18. 你被推选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将向老师和
17、同学们分享你读朝花夕拾后的阅读感受。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补充完整。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读经典作品, 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 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 。虽然书中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我们的时代不同, 但它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 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读朝花夕拾 ,我们了解到鲁迅童年时最喜欢在_(地点)拔何首乌,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_。 读朝花夕拾时,希望同学们能带着个人生活体验去读,可能你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拉近与经典作品的距离。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18、,谢谢大家! 四、作文(四、作文(4040 分)分) 19. 按要求作文 鲁迅的笔下有位特别的先生寿镜吾, 史铁生的笔下有位特别的母亲, 海伦凯勒的笔下有位特别的“友人”莎莉文小姐;寿镜吾先生的特别在于“严而不厉”,史铁生母亲的特别在于她的“坚毅乐观”,莎莉文小姐的特别在于她的“艺术教育”。 每个人都有他的特别之处, 这是这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本质所在。 请以“特别的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 20
19、222022- -20232023 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1616 分)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秋风萧瑟,_。 (曹操观沧海 ) (2)遥怜故园菊,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3) 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 (4)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5)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朱自清春 ) (6)月,自古而来就备受文人的青睐,古人望月,总能生发颇多感慨。李益以“_,受降城外月如霜”写边城夜色, 月华如霜, 给人以凄神
20、寒骨之感; 李白听说友人王昌龄遭贬的境况, 借月抒怀, 以一句“_,_”寄托安慰之情。 【答案】 . 洪波涌起 . 应傍战场开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枯藤老树昏鸦 .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回乐烽前沙似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涌、溪、藤、烽、愁。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候用“令尊”“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属语录体小说,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绿”,是一个形容词。 D.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
21、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这个句子中“自然”一词的意思是“理所当然”。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 B.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集,不是小说; C.“绿”在这里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绿; 故选 D。 3. 阅读语段,按要求作答。 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 归去。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书海,编织了一个个诗意的梦。在这里,我们跟随朱自清寻觅春天的踪迹,那宛转的鸟声、酝 ni ng( ) 在空气中的花香, 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我们跟随刘湛秋走进雨的世界, 那粗犷 ( )的夏雨、静谧的秋雨,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跃;我们还跟随老舍来到济
22、南的冬天,那秀气的小山,碧绿的泉水,让人流连忘返书中的景色 (美好的景色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的生活更富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酝 ni ng( ) 粗犷( ) (2)语段中“编织”是多义词,我们也可以结合语境来掌握它正确的含义( ) A. 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 B. 酝酿思想、组织材料、构思意境等思维活动 (3)积累成语我们需要理解意思,联系上下文,根据斜体字部分提示,填入语段括号内最恰当的成语是_ 。 (4)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答案】 (1) . 酿 . gung (2)B
23、 (3)美不胜收 (4)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的生活更富诗情画意。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考查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字词注音能力。 ni ng酿,酝酿:本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犷gung,粗犷:一指粗鲁强横,二指粗率豪放。可以说人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说一个地方的环境风俗面貌,有种大气磅礴的意思,如自然生长般未经修饰,属豪放派的。 【小问 2 详解】 考查词义的辨析。 结合“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书海,编织了一个个诗意的梦”的语境可知,“编织”在句中的意思指酝酿思想、组织材料、构思意境等思维活动; 故选 B。 【小问 3 详解】 考查成语的积累。 结合“美好的景色太
24、多,一时接受不完”的释义和句中“书中的景色”的内容和语境可知,此处成语为美不胜收。 【小问 4 详解】 考查病句的修改。 “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的生活更富诗情画意”一句中,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掉“走进”。 二、综合性学习(二、综合性学习(4 4 分)分) 七年级某班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 请你来参与解决。 4. 本次综合性学习预备了三种活动形式,请你帮忙再设计一种。 A.识字解读朋友内涵; B、上台展示朋友形象; C、竞赛讲说朋友故事; D、_ 5. 研究下列“友”字的不同形状,说说你从字形中感悟到的交友之道。 【答案】4.
25、办报宣传朋友知识;接力比拼朋友名句。 5. 字始终都是两个相同的东西组成的整体, 这表示友是志同道合的人的结合; 组成友字的两部分是并列的,说明朋友之间应该平等相待;友像两个并排的人,或者紧握的手,表示朋友间应该亲密友好。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形式的设计。活动栏目的设计必须紧扣活动的主题“有朋自远方来”,符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便于落实。可以举办与主题有关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等。 示例:征文述说朋友心声。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感悟能力。 “友”在甲骨文中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状,就像旧友重逢,二人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表示友谊。在金文中仍是
26、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状,在小篆中是两只右手一上一下地靠在一起的形状。无论什么形状的“友”字, 都是由两个相同的东西组成的整体, 这告诉我们友就是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组成“友”字的两部分,方向一致,并排在一起,这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应该平等相处,不分高低贵贱;友像两只靠在一起或紧紧相握的手,告诉我们交友之道是相亲相近,患难与共。 三、阅读(三、阅读(4040 分)分) (一) (一) (5 5 分)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7、是( ) A. 此诗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 B. 颔联通过描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的景象,表现出惊涛骇浪、水流湍急的大气景象。 C. “生”与“入”二字,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 D.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 7. 首联中的 _、_ 两个词已暗含作者身在异乡,表现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 【答案】6. B 7. . 客路 . 行舟 . 思念故乡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分析与理解。 B .“表现出惊涛骇浪、水流湍急的大气景象”,理
28、解有误,颔联描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的景象,“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风正”是“帆悬”的结果,表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景象。故选 B 。 【7 题详解】 考查诗歌内容及情感的理解。首联“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由此分析,首联中“客路”“行舟”已暗含作者身在异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二) (二)
29、(1111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论语学而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30、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 论语述而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 (选自论语十二章 )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相委而去_ (2)元方入门不顾_ (3)传不习乎?_ (4)三军可夺帅也_ 9. 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0. 请根据甲乙选文,说说你认为君子应该有哪些道德修养? 【答案】8. . 舍弃 . 回头看 .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 改变 9. (1)过了
31、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 10. 诚信有礼,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人不知而不愠) ,对自身严格要求(吾日三省吾身) ,坚守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1)句意: (陈太丘)舍弃(不再等候)就离开了。舍:舍弃; (2)句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顾:回头看; (3)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4)句意:军队主帅可以改变。夺:改变。 【9 题详解】
32、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中(正午) ,不(没有) ,舍(舍弃,不再等候) ,去(离开) ,乃(才)”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饭(吃) ,疏食(粗粮) ,曲(弯) ,亦(也)”要理解正确。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甲】文“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友人不仅迟到了,还对着元方,指责元方的父亲“非人哉”;据此可知,君子
33、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是守时,要做到诚信有礼; 结合【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知,别人不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有修养吗?据此可知,君子应该豁达大度(人不知而不愠) ;结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可知,君子对自身严格要求;结合“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知,君子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结合“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知,君子还要坚守自己的志向。据此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朋友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朋友便问元方
34、:“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朋友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君子啊!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乙】 孔子说: “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 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孔子说:“学习之后又按时去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有修养吗?”) 曾子说:“我每
35、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三) (三) (8 8 分)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
36、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37、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 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
38、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 城里那么狭窄, 城外又那么宽敞,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1.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
39、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 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小山摇篮图,雪后初晴图,空灵水晶图。 C.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了表示色彩的词语和恰当的比喻、拟人,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 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12. 同学们就文中画线句语言的品析,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充完整。 小萌:“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朗读这句话你会重读哪个词语呢? 小优:我会重读“_”,因为_ 13. 文章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何作用?
40、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1. D 12. . 慈善 .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温暖舒适) ,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3. 文章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总结全文,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照应,又点明了主旨,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回味的余地。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文章首段分别将北平的冬、伦敦的冬、热带的地方与济南的冬进行对比,正面衬托出对济南冬天的赞美;“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分析有误;故选 D。 【12 题详解】 考查语句赏析。应重读“慈善”一词,慈善: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
41、心,仁慈而善良。多用来形容人。此处用来形容济南的冬天,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济南冬天“温睛”的特点。把济南的冬天当作人来写, 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慈善”一词既生动形象, 又包含了作者的感情,所以应重读。 【13 题详解】 考查句段理解。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中的“这”是对前文内容的概括, 即“有温晴的天气”“一个老城,有山有水”。由此可知,这句话总结了全文济南冬天的特点。文题“济南的冬天”重点说的是季节,而结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重点说的是济南,因为上文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山水特有的明丽色彩,此句用“冬天”来修饰济南,反映出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济南所具有的不
42、同寻常的魅力,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另外,从结构上来看,结尾句与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遥相呼应,使得全文结构严谨。 (四) (四) (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
43、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
44、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
45、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 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 阅读第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
46、馨和睦。 C. 第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D. 第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15. 结合语境,品味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修辞角度) 16.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17. 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答案】14. C 15.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调皮可爱的特点,
47、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6. 有责任感、爱儿子(诚实做人、正直) :教导我不拿别人的东西,做堂堂正正的人。朴实、善良:橘子成熟了,每年都会送给亲戚、乡邻。 17. 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第段划线句子“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使用的是想象的手法,不是比喻。 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词句赏析思路:一般先判断手法,然后分析其产生效果,最后体味情感,注意本题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挤挤挨挨”是拟人的说法,把花蕊拟人化,生动形象写出了花蕊
48、多、密的特点。“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运用比喻修辞,把花比成调皮可爱小精灵,直接具体写出其调皮可爱的特点。结合本段的“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可知,作者描绘花蕊的灵动、美好,流露出对其喜爱之情。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父亲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第段中,“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说明父亲善良、懂得分享、质朴; 第段中“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说明父亲堂堂正正、正直、会教育子女、有责任感。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 一般而言标题作用有
49、:点明写作对象或写作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点明或暗示主旨,暗示人物形象,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奠定全文感情基调,采用某种方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 结合全文“我”发现山上的橘子花、回想家乡的橘子花、父亲因为橘子教育“我”等内容可知,全文围绕“橘子花”展开情节,“橘子花”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 “橘子花”如何能开在心底?这里面有什么故事,题目设了小小的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结合第段“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干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和第段“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可知,父亲因为橘子事件曾经
50、教育过“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里想到橘子花,就想到父亲,橘子花开在心里,就是怀念父亲和父亲的教导的意思,故题目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 (五)名著阅读。 (五)名著阅读。 (4 4 分)分) 18. 你被推选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将向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你读朝花夕拾后的阅读感受。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补充完整。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读经典作品, 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 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 。虽然书中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我们的时代不同, 但它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 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