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17.79KB ,
资源ID:22606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260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二校联考二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 1 (3 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 2022 年又将举办一次全球盛会北京冬奥会。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运动。 C青少年创新大赛空前热烈,每年有超过 100 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比赛。 D通过阅读名著,学生不仅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写作。 2 (10 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海日生残夜, 。 (王湾

2、次北固山下 ) (3)遥怜故园菊,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4)岐王宅里寻常见,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5)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6)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 (7) 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漂泊孤苦寂寞、思念家乡的句子是: , 。 (8)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3 (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甲(A.拜访 B.造访 )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_,_,_,它显出 一种自然、平静。没有北风那样(du du)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

3、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乙(A.干净利落 B.眼花缭乱)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1)为文中处加点字写出正确读音,根据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吝 du du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 甲 乙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短句,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又不绵绵如丝 既不倾盆瓢泼 而是淅淅沥沥 A. B. C. D. 二、阅读。二、阅读。 4 (6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

4、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 “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水波浩荡,岛屿高耸。 C.诗歌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茂盛的草木,体现大海苍茫、山岛蓬勃生机。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5 (16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5、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述而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注释】回:指孔子的弟子,颜回。蚤:通“早” 。迁,转移。贰,重复。亡:通“无” ,没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人不堪其忧 饭疏食 发尽白 弟子孰为好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6、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B.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C.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D.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4)结合甲乙两段,说说颜回去世孔子为何如此悲痛? 6 (17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三访蜡梅 庄雨 我第一次见到蜡梅,简直被迷住了。它半透明的质地像玉一样,颜色娇艳,真是美极了。其幽香似玫瑰,不过更凉一些,仿佛冰镇过。开始的时候你闻不到,可是等暗香盈袖,又非常浓郁。 以前看惯了画中的五瓣红梅,对梅花产生了刻板印象。孰知真正的梅花如此生动超绝、冷香飘逸、冰清玉洁。 一天,温度断崖式下降十几度。担心

7、我的梅花冻蔫,又来看望。结果人家好好的。初见惊艳,再见倾心!几树梅花立寒风,在阳光下明媚着,玉琢一样的。其香也低调,若有若无,沁人心脾。蜡梅复瓣,中间一圈有橘色的边,在挺拔的枝干上串串开放。 路上发现许多树的叶子仍然是绿色的,梧桐所剩无几的大叶子也在风中摇晃着坚守在枝头。青青杨柳在夕阳里变身成黄金柳。 我驾着寒风回家了。 终于悟到梅花为何名列四君子之首: 这般美好玲珑的花朵,貌似不堪一击,却不惧零下 10 度的严寒,亭亭玉立。让人看了不觉感染它的力量,也变得强大起来。 快进入腊月的时候,下了第一场大雪。银妆素裹,马上又惦记起蜡梅,于是和朋友约好再去访梅。 雪中的梅花晶莹剔透,花瓣边缘挂着水珠,

8、花蒂戴了厚厚的雪帽子,沉甸甸垂了头,好似俏丽的姑娘低眉敛目。先开的一树过了两个星期,花朵还在。此刻沐浴了阳光,雪化为水滴,半晌落下。蜡梅更显冰清玉洁,暗香浮动,令人想起冰淇淋的香甜。柳树两周前还青翠,进入阳历一月便告枯黄凋落,梧桐也露出暗灰的枝干,可是梅花依然动人美好。 四季轮回里, 最寒冷的腊月前后, 百花蛰伏, 只有梅花绽放。 陆游著有 卜算子咏梅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梅花何止不争春,更是先行报春。腊月一过,春天就在路上了。 三访蜡梅,晴日,风中,雪后,各有其美。即便是雪后,早发的蜡梅花虽略显疲惫,却仍然玲珑,仍凛然难犯。历劫寒风刺骨,冷雨浇头,大雪压身,依然盛开。后来新冠病

9、毒开始肆虐,我几个月都没有再去访梅。那段时间没有了欣赏的目光,梅花可真是“寂寞开无主” 。 梅花,有桂花之幽,却更华贵;有玫瑰之丽,却更娇美;有水仙之清,却更优雅。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花比之更顽强、更有傲骨,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句话,中学时就会背诵,我却不懂。可是立在零下 10 度的严寒中,一下子就理解了苦寒二字。娇弱的鲜花没有保暖衣没有暖气,可是仍然那么美,仿佛柔弱无声的顽强宣言,顿时让人失语,敬佩。 所以大自然的不言之教才是活的,感动的。 (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 年 05 月 09 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三次访梅的经历,对梅

10、花认识逐渐深入,文章条理清晰。 B.文章多处引用了陆游的诗句,既突出表现梅花品质,又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C.作者说疫情期间梅花“寂寞开无主” ,由此可见,梅花是为游客赞美而开放。 D.作者将梅花与桂花、玫瑰、水仙对比,认为梅花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 (2)阅读全文,填写下表。 三访梅花 感受 第一次 惊艳 第二次 风中访梅 第三次 雪中访梅 (3)本文多次写到梧桐、杨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请赏析下列句子。 雪中的梅花晶莹剔透,花瓣边缘挂着水珠,花蒂戴了厚厚的雪帽子,沉甸甸垂了头,好似俏丽的姑娘低眉敛目。 (从修辞的角度) (5)为什么说“所以大自然的不言之教才是活的,感动的”

11、 ,请简要说明。 7 (16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车 李佳 父亲是位爱车之人。我是怎么知道的?源于儿时的一次“冒险” 。 本来说好的,是我俩的秘密。那年,我五六岁,一天下午,父亲神秘兮兮地把我叫过去。 “跟爸爸去看一样好东西! ”他眼中的兴奋瞬间感染了我。我马上蹦跳着跟在他的身后。 一走出家属院,我便惊叫起来,在我面前立着一个神气活现的“大家伙”一辆黑色两轮摩托车。在 30 多年前,这可是稀罕物。父亲笑着,悄悄对我说: “爸带你骑两圈,怎么样?” “好耶! ”兴高采烈的我,被父亲抱上了车。只见他熟练地发动,踩踏板,随着一阵“嘟嘟”的轰鸣,我“风驰电掣”起来。风,卷起了路上的黄叶

12、,也扬起了父亲外套的衣襟。父亲带着我,在家属院门口那条四五百米的小路上,来回骑了两圈,之后便急忙抱我下来,一溜烟去还车了。车是单位的,被他好说歹说借出来的。这个“秘密”当天晚上还是到了母亲耳朵里,她狠狠地批父亲: “你哪里会骑摩托?还敢带上孩子!她那么小,出了事怎么办?” 父亲此后再也没有骑过摩托车。 记忆中, 他骑得最多的是自行车, 是一辆 28 英寸带横杠的男式自行车。其实,那车也挺拉风的。父亲骑着它做了很多事:给邻居李叔换煤气罐,帮隔壁张婶买面、买米,周末载一家三口上公园 我上初中不久, 父亲的自行车被偷了。 那时候丢一辆自行车, 可是件了不得的事, 亲友们纷纷来问询。 每一回,父亲都笑

13、言道: “车被人借走了,还不打算还,算啦,借他骑着吧! ”众人听了大笑。 自行车被偷后,父亲便没有再买。不过,没过多久,父亲有了另一辆车:三轮大板车。这种车分前后两部分,前面是铁条焊接、木板搭成的车斗,长约 1.5 米,宽约 1.2 米,可载人,可载物;后面有半辆自行车焊接在车把上,作为动力。这种车特别沉,不好操作,手和脚都得用力,就算一个年轻汉子,骑不了多久,也会满身大汗。 而中年父亲开始蹬着它载客了。做了快 20 年国企职工,他和母亲双双下岗,以此谋生。现在看来,用这种三轮车载人,很不安全,但当时它在我的家乡相当流行。起步价 1 元;城区小,花 2 元就能跑遍。父亲就这样一单、一单地接,1

14、 元、1 元地赚,每天一身臭汗。生意好时,一天能赚十几元。父亲原本肤色白皙,就是在那个时候晒黑的,再也没有白回来。 可就是在那时,父亲和他的三轮车又让我“威风”了一次。 在我家乡有一条贯穿城区的河,叫英金河。河上有两座桥: “西大桥” “老桥” 。人车走西大桥,牛马走老桥。我上初二那年,大河发大水,黄涛汹涌,似从天而来,翻滚着冲击堤坝。老桥完全被没了顶,西大桥上下桥处也汪起了两池水,最深处可没过一个成年人的胸部。我上学得经过西大桥。积水太深,不管怎么过, “湿身”是必然的。不巧的是,那几天正赶上期末考试,既不能迟到,更不能“湿身” 。父亲说: “好办!咱有三轮车怕啥?”于是,我和几位小伙伴便成

15、了他的“乘客” 。三点成一面,水塘中,三轮车稳稳当当,水深处虽然能没过大板,可我们只要把腿抬高,便不会弄湿。父亲骑三轮车载着我们,浩浩荡荡地过了桥,威风凛凛地过了水塘。完美!我心底竟然升腾起一股豪迈来。那次考试我拿了第一名。 后来,父亲三轮车的作用从拉人变成载物。他和母亲做起了小买卖,靠做小买卖的收入,供我读完初中、高中,上了大学。我上大学那几年,也是我家乡变化最快的几年:英金河上架起了新桥;河两岸幢幢高楼平地起;街面上夏利出租车换下了三轮车 我研究生毕业来到上海。父亲和母亲退休后,相继过来同住。面对着新环境,父亲又喜滋滋地筹划起来。一天,他悄悄同我商量: “我想买辆新车,买菜用。 ” “好啊

16、! ” “买电瓶车?” “当然好! ”于是,我给父亲选了最好的一辆电瓶车,从外观上看,像极了摩托车。 取车那天,父亲开心极了,硬是拉我下楼,载我在小区里“兜风” 。微风吹起了他的衣襟,车上的他依然衣袂飘飘、神采飞扬;只不过,跟 30 年前相比,青丝已换作白发。父亲的这 30 年啊,正是国家发展步子最大的时期,他就是和国家一起奋斗过来,又日渐富足、自信起来的一代人。所以,每往前一步,他都觉得更好;每一次更好,他在心里都深深感恩。有一句话,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挂在嘴上: “这就不错! ” 父亲没有驾照,我想,他这辈子都不会拥有自己的大黑摩托了。但在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幸福和满足。他手握车把,牢牢

17、地,稳稳地。 ( 解放日报2020 年 08 月 20 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题目“父亲的车”既点明了本文写作对象,又是故事的线索。 B.本文以设问开头,风趣幽默,点明父亲的爱好,引出了下文。 C.第段对父亲的车详细描写,突出了车难骑,父亲的不容易。 D.文中多处写到国家、家乡发展,与塑造父亲形象无关,可删去。 (2)请根据故事情节填写恰当内容。 骑自行车服务大家,乐观面对被偷 骑电瓶车,载我兜风 (3)赏析下列句子。 在我面前立着一个神气活现的“大家伙”一辆黑色两轮摩托车。 (从修辞角度) 他手握车把,牢牢地,稳稳地。 (从用字、句式角度任选其一回答) (

18、4)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 8 (10 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材料一:第 44 届世界遗产大会于 2021 年 7 月 1631 日以线上为主的方式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这是中国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领域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 材料二:第 44 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徽 会徽如同一幅中国画,蕴含着文化元素。用福建古厝优美线条加以展示,古厝如朵朵祥云,寓意自然和文化遗产得到完美传承和保护。窗棂中带有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篆体“福”字向世界传递独特的“福”文化。下方的“中国篆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用“中国印”形式展示了举办国中国的红色基因。 材料三:以下是小记者采

19、访世遗大会参会者的访谈: 小记者:您好,中国曾于 2004 年首次在苏州承办第 28 届世界遗产大会,本届大会为何选址福州? 张先生:福州是座千年古城,有着众多宝贵的文物古迹,在古城举办世遗产大会很有意义。 小记者:本次大会的审议会议有什么亮点呢?张先生:主要是对申报世遗的项目进行审议,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泉州有一项申报项目: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希望他们申遗成功。小记者:市民如何了解福州的世遗情况呢?张先生:我们推出了包括三坊七巷、马尾船政等重要景点在内的10 条文化参观考察线路。举办线下主题展览,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福建和福州等世遗内容,介绍福州文化遗产保护成效和经验做

20、法; 另外通过网络、 电视、 移动端的线上方式, 播放 “福建特色文化展播” ,力求为大家献上精彩的文化盛宴。 (1)根据材料,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止目前,中国已承办过两届世界遗产大会,第一届在苏州。 B.本次世界遗产大会全部采用线上方式举办,不设置线下活动。 C.大会将审议申遗项目,泉州是否申遗成功最迟将在 7 月底揭晓。 D.福州有着宝贵的文物古迹与悠久历史,举办世遗,名至实归。 (2)阅读材料二,概括说明本次世遗会徽设计来源于哪些文化元素。 (3)小明想要了解福州的世遗情况,请根据材料三,为他提几点建议。 9 (2 分)阅读名著朝花夕拾 ,完成题目。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 一文,

21、饱含了作者对一位潦倒同乡旧友的思念和同情;另一文 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10 (3 分)阅读名著朝花夕拾 ,完成题目。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节选自朝花夕拾 ) 语段中的“她”是谁?“我”为什么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三、作文。三、作文。 11 (60 分) “甜” ,指的是像糖或蜜一样的滋味,也比喻使人感到舒适、愉快、兴奋等等的感受。当我们留心生活,我们会品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甜蜜滋味,请你以“有一种甜,在心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得套

22、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 1 (3 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 2022 年又将举办一次全球盛会北京冬奥会。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运动。 C青少年创新大赛空前热烈,每年有超过 100 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比赛。 D通过阅读名著,学生不仅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写作。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

23、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在“在”前面加上“中国” ; B.正确; C.有误,句意不明,去掉“超过”或“左右” ; D.有误,搭配不当,句末添加“能力” 。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 语感法。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 看看句意是否明确, 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 ,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24、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2 (10 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3)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4)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5)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6)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 (7)

25、 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漂泊孤苦寂寞、思念家乡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8)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随君直到夜郎西(注意 i“郎”的书写) (2)江春入旧年 (3)应傍战场开(注意“傍”的书写) (4)崔九堂前几度闻 (5)不知何处吹芦管 (6)峨眉山月半轮秋(注意“峨眉”的书写) (7)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6、(8)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注意“罔” “殆”的书写)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3 (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甲(A.拜访 B.造访 )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_,_,_,它显出 一种自然、平静。没有北风那样(du du)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乙(A.干净利落 B.眼花缭乱)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

27、1)为文中处加点字写出正确读音,根据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吝 ln du du 咄咄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 甲 B 乙 A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短句,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D 又不绵绵如丝 既不倾盆瓢泼 而是淅淅沥沥 A. B. C. D. 【分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积累作答。 “吝”读作“ln” ; “du du”写作“咄咄” 。 (2)本题考查词语使用。拜访:访问(带有敬意) :专程。造访:拜访:登门。由语境可知,甲处用“造访” ;干净利落: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

28、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由语境可知,乙处用“干净利落” 。 (3)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衔接。 “既 又”是一对关联词,所以是第一位,接着是句,最后是句。顺序为:。 故选:D。 【解答】答案: (1)ln 咄咄 (2)甲 B 乙 A (3)D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二、阅读。二、阅读。 4 (6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9、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 “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水波浩荡,岛屿高耸。 C.诗歌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茂盛的草木,体现大海苍茫、山岛蓬勃生机。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分析】这首诗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

30、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ACD正确。 B有误, “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远景、全景。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掌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意为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从意思看,描绘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气势恢宏、辽阔壮观。从情与景的角度看,是

31、为了表达作者的宽广胸襟和伟大抱负。 答案: (1)B (2)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

32、感,读懂诗歌。 5 (16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述而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注释】回:指孔子的弟子,颜回。蚤:通“早” 。迁,转移。贰,重复。亡:通“无” ,没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人不堪其忧 忍受 饭疏食 吃

33、 发尽白 全 弟子孰为好学 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A.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B.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C.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D.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4)结合甲乙两段,说说颜回去世孔子为何如此悲痛? 【分析】参考译文: 【甲】孔子说: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 孔子说: “我整

34、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 【乙】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全都白了,早死。孔子哭得极度悲伤,说道: “自从我有了颜回( 这样好学的弟子) ,学生更加亲近(我) 。 ”鲁哀公问孔子: “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 “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不把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错误。他不幸去世了,现在就再也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句意为: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堪,忍受。 句意为:吃粗粮。饭

35、,名词作动词,吃。 句意为:头发全都白了。尽,全。 句意为: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孰,谁。 (2)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重点词语有:不义,用不正当的手段。于,对于。句意: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重点词语有:自,自从。门人,弟子、学生。益,更加。亲,亲近。句意为:自从我(门下)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 (3)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

36、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他不幸去世了,现在就再也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故可断句为: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故选:C。 (4)本题考查人物评价。结合人物描写的句子来评价即可。根据“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不迁怒,不贰过”等语句可知,颜回勤奋好学,待人谦和,安贫乐道,品德高尚。这是孔子悲痛的原因。 答案: (1)忍受;吃;全;谁。 (2)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自从我(门下)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 (3)C (4)因为颜回好学 为人谦逊 善良深的同门弟

37、子喜欢 是孔子得意门生所以孔子如此悲痛。 【点评】文言文句子翻译时需要结合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字字落到实处,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6 (17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三访蜡梅 庄雨 我第一次见到蜡梅,简直被迷住了。它半透明的质地像玉一样,颜色娇艳,真是美极了。其幽香似玫瑰,不过更凉一些,仿佛冰镇过。开始的时候你闻不到,可是等暗香盈袖,又非常浓郁。 以前看惯了画中的五瓣红梅,对梅花产生了刻板印象。孰知真正的梅花如此生动超绝、冷香飘逸、冰清玉洁。 一天,温度断崖式下降十几度。担心我的梅花冻蔫,又来看望。结果人家好好的。初见惊艳

38、,再见倾心!几树梅花立寒风,在阳光下明媚着,玉琢一样的。其香也低调,若有若无,沁人心脾。蜡梅复瓣,中间一圈有橘色的边,在挺拔的枝干上串串开放。 路上发现许多树的叶子仍然是绿色的,梧桐所剩无几的大叶子也在风中摇晃着坚守在枝头。青青杨柳在夕阳里变身成黄金柳。 我驾着寒风回家了。 终于悟到梅花为何名列四君子之首: 这般美好玲珑的花朵,貌似不堪一击,却不惧零下 10 度的严寒,亭亭玉立。让人看了不觉感染它的力量,也变得强大起来。 快进入腊月的时候,下了第一场大雪。银妆素裹,马上又惦记起蜡梅,于是和朋友约好再去访梅。 雪中的梅花晶莹剔透,花瓣边缘挂着水珠,花蒂戴了厚厚的雪帽子,沉甸甸垂了头,好似俏丽的姑

39、娘低眉敛目。先开的一树过了两个星期,花朵还在。此刻沐浴了阳光,雪化为水滴,半晌落下。蜡梅更显冰清玉洁,暗香浮动,令人想起冰淇淋的香甜。柳树两周前还青翠,进入阳历一月便告枯黄凋落,梧桐也露出暗灰的枝干,可是梅花依然动人美好。 四季轮回里, 最寒冷的腊月前后, 百花蛰伏, 只有梅花绽放。 陆游著有 卜算子咏梅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梅花何止不争春,更是先行报春。腊月一过,春天就在路上了。 三访蜡梅,晴日,风中,雪后,各有其美。即便是雪后,早发的蜡梅花虽略显疲惫,却仍然玲珑,仍凛然难犯。历劫寒风刺骨,冷雨浇头,大雪压身,依然盛开。后来新冠病毒开始肆虐,我几个月都没有再去访梅。那段时间没有

40、了欣赏的目光,梅花可真是“寂寞开无主” 。 梅花,有桂花之幽,却更华贵;有玫瑰之丽,却更娇美;有水仙之清,却更优雅。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花比之更顽强、更有傲骨,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句话,中学时就会背诵,我却不懂。可是立在零下 10 度的严寒中,一下子就理解了苦寒二字。娇弱的鲜花没有保暖衣没有暖气,可是仍然那么美,仿佛柔弱无声的顽强宣言,顿时让人失语,敬佩。 所以大自然的不言之教才是活的,感动的。 (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 年 05 月 09 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三次访梅的经历,对梅花认识逐渐深入,文章条理清晰。 B.文章多处

41、引用了陆游的诗句,既突出表现梅花品质,又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C.作者说疫情期间梅花“寂寞开无主” ,由此可见,梅花是为游客赞美而开放。 D.作者将梅花与桂花、玫瑰、水仙对比,认为梅花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 (2)阅读全文,填写下表。 三访梅花 感受 第一次 晴日访梅 惊艳 第二次 风中访梅 深受感染,内心坚强 第三次 雪中访梅 震撼/敬佩 (3)本文多次写到梧桐、杨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请赏析下列句子。 雪中的梅花晶莹剔透,花瓣边缘挂着水珠,花蒂戴了厚厚的雪帽子,沉甸甸垂了头,好似俏丽的姑娘低眉敛目。 (从修辞的角度) (5)为什么说“所以大自然的不言之教才是活的,感动的”

42、,请简要说明。 【分析】文章写了作者三访蜡梅的感受:一访消除了对蜡梅的刻板印象,感受到蜡梅的美。二访感到蜡梅的不畏严寒,让人看了不觉感染它的力量,也变得强大起来。三访感到蜡梅先行报春,动人美好,品质高尚,令人敬佩。文章赞美了蜡梅美丽、顽强、有傲骨,表达了作者对蜡梅的喜爱之情。 【解答】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D.正确; C.有误,结合“即便是雪后,早发的蜡梅花虽略显疲惫,却仍然玲珑,仍凛然难犯”分析,可知选项“由此可见,梅花是为游客赞美而开放”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一天,温度断崖式下降十几度。担心我的梅花冻蔫,又来看望” ,可知第一次是晴日访梅。

43、 “四季轮回里,最寒冷的腊月前后,百花蛰伏,只有梅花绽放” “终于悟到梅花为何名列四君子之首:这般美好玲珑的花朵,貌似不堪一击,却不惧零下 10 度的严寒,亭亭玉立。让人看了不觉感染它的力量, 也变得强大起来” , 可知二访感到蜡梅的不畏严寒, 让人看了不觉感染它的力量,也变得强大起来。结合“梅花何止不争春,更是先行报春” “可是立在零下 10 度的严寒中,一下子就理解了苦寒二字。娇弱的鲜花没有保暖衣没有暖气,可是仍然那么美,仿佛柔弱无声的顽强宣言,顿时让人失语,敬佩” ,可知三访感到蜡梅先行报春,动人美好,品质高尚,令人敬佩。 (3)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分析。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梧桐、杨柳

44、随着天气渐冷,所剩无几的叶子也渐渐凋零, 作者用杨柳、 梧桐进行对比, 衬托出梅花不惧严寒、 挺立迎春的傲骨精神和超凡脱俗之美,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与叹服。 (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蜡梅花人格化,写出了蜡梅花蒂被雪覆盖,花朵不胜重压而低垂的情态,表现蜡梅的美丽,表现了蜡梅花不畏严寒、顽强而谦逊的优秀品质。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梅花在零下 10 度的严寒中傲然绽放、散发芳香,在雪后更显冰清玉洁,依然美好动人,它用默默的坚持和无声的绽放给予人启迪,这是大自然的不言之教。让人感受到梅花精神的伟大和生命的顽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给人以无限的希望。 答案: (1)C (2)晴

45、日访梅;深受感染,内心坚强;震撼/敬佩 (3)文章多次写到梧桐、杨柳,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表现了蜡梅顽强不屈的品质和其经霜傲雪、超凡脱俗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与叹服。 (4)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将被雪覆盖而压弯的花蒂拟人化,又将花蒂之上的厚雪比作“帽子” ,写出了雪中的梅花花蒂低垂娇羞的情态,表现了梅花的谦逊谦和(美丽动人/动人美好) 。表达了对梅花的 喜爱与赞美。 (5)本文作者通过三访梅花,才深切感受对梅花傲骨凌寒的品质。从而明白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可只停留在纸上,强调了要亲身体验,走进自然,才能明白自然之物所蕴含的哲理,为之触动。 【点评】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

46、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 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 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7 (16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车 李佳 父亲是位爱车之人。我是怎么知道的?源于儿时的一次“冒险” 。 本来说好的,是我俩的秘密。那年,我五六岁,一天下午,父亲神秘兮兮地把我叫过去。 “跟爸爸去看一样好东西! ”他眼中的兴奋瞬间感染了我。我马上蹦跳着跟在他的身后。 一走出家属院,我便惊叫起来,在我面前立着一个神气活现的“大家伙”一辆黑色两轮摩托车。在 30 多年前,这可是稀罕物。父亲笑

47、着,悄悄对我说: “爸带你骑两圈,怎么样?” “好耶! ”兴高采烈的我,被父亲抱上了车。只见他熟练地发动,踩踏板,随着一阵“嘟嘟”的轰鸣,我“风驰电掣”起来。风,卷起了路上的黄叶,也扬起了父亲外套的衣襟。父亲带着我,在家属院门口那条四五百米的小路上,来回骑了两圈,之后便急忙抱我下来,一溜烟去还车了。车是单位的,被他好说歹说借出来的。这个“秘密”当天晚上还是到了母亲耳朵里,她狠狠地批父亲: “你哪里会骑摩托?还敢带上孩子!她那么小,出了事怎么办?” 父亲此后再也没有骑过摩托车。 记忆中, 他骑得最多的是自行车, 是一辆 28 英寸带横杠的男式自行车。其实,那车也挺拉风的。父亲骑着它做了很多事:给

48、邻居李叔换煤气罐,帮隔壁张婶买面、买米,周末载一家三口上公园 我上初中不久, 父亲的自行车被偷了。 那时候丢一辆自行车, 可是件了不得的事, 亲友们纷纷来问询。每一回,父亲都笑言道: “车被人借走了,还不打算还,算啦,借他骑着吧! ”众人听了大笑。 自行车被偷后,父亲便没有再买。不过,没过多久,父亲有了另一辆车:三轮大板车。这种车分前后两部分,前面是铁条焊接、木板搭成的车斗,长约 1.5 米,宽约 1.2 米,可载人,可载物;后面有半辆自行车焊接在车把上,作为动力。这种车特别沉,不好操作,手和脚都得用力,就算一个年轻汉子,骑不了多久,也会满身大汗。 而中年父亲开始蹬着它载客了。做了快 20 年

49、国企职工,他和母亲双双下岗,以此谋生。现在看来,用这种三轮车载人,很不安全,但当时它在我的家乡相当流行。起步价 1 元;城区小,花 2 元就能跑遍。父亲就这样一单、一单地接,1 元、1 元地赚,每天一身臭汗。生意好时,一天能赚十几元。父亲原本肤色白皙,就是在那个时候晒黑的,再也没有白回来。 可就是在那时,父亲和他的三轮车又让我“威风”了一次。 在我家乡有一条贯穿城区的河,叫英金河。河上有两座桥: “西大桥” “老桥” 。人车走西大桥,牛马走 老桥。我上初二那年,大河发大水,黄涛汹涌,似从天而来,翻滚着冲击堤坝。老桥完全被没了顶,西大桥上下桥处也汪起了两池水,最深处可没过一个成年人的胸部。我上学

50、得经过西大桥。积水太深,不管怎么过, “湿身”是必然的。不巧的是,那几天正赶上期末考试,既不能迟到,更不能“湿身” 。父亲说: “好办!咱有三轮车怕啥?”于是,我和几位小伙伴便成了他的“乘客” 。三点成一面,水塘中,三轮车稳稳当当,水深处虽然能没过大板,可我们只要把腿抬高,便不会弄湿。父亲骑三轮车载着我们,浩浩荡荡地过了桥,威风凛凛地过了水塘。完美!我心底竟然升腾起一股豪迈来。那次考试我拿了第一名。 后来,父亲三轮车的作用从拉人变成载物。他和母亲做起了小买卖,靠做小买卖的收入,供我读完初中、高中,上了大学。我上大学那几年,也是我家乡变化最快的几年:英金河上架起了新桥;河两岸幢幢高楼平地起;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