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839.19KB ,
资源ID:219535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195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酸碱盐(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狼****)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酸碱盐(含答案解析)

1、 2022 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酸碱盐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酸碱盐 一、选择题 1.(2022 北京)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 浓盐酸 B. 大理石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2.(2022 牡丹江)下列物质俗称小苏打的是 A. 碳酸钠 B. 碳酸氢钠 C. 氢氧化钠 D. 硫酸钠 3.(2022 北京)一些食物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橘子汁(3-4) B. 西瓜汁(5-6) C. 牛奶(67) D. 鸡蛋清(78) 4.(2022 北京)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A. K2SO4 B. CO(NH2)2

2、 C. NH4Cl D. Ca(H2PO4)2 5.(2022 北京)载入航天器中处理 CO2的一种方法为22222Li O +2C=O2X+O ,X 的化学式为 A. Li B. Li2O C. Li2CO3 D. LiOH 6.(2022 湖州)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2H O223COH CO B. CO23Fe OFe高温 C. FeSFeS D. 2H O2CuOCu OH 7.(2022 杭州)如图所示,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石灰水,使其与试管内溶液充分反应。无论饱和石灰水加入量的多少,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 B. C. D. 8.(2022

3、 杭州)配制 10%的稀硫酸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 ) A. 读取浓硫酸的体积 B. 稀释浓硫酸 C. 加入碳酸钠 D. 倾倒稀硫酸 9.(2022 金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与结论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下列根据已有事实或结论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结论 推理或判断 A 酸性溶液 pH 小于 7 pH 小于 7 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B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D 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A. A B. B C. C D. D 1

4、0.(2022 宁波)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酱油和食醋 闻气味 B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 C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 D 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 A. A B. B C. C D. D 11.(2022 牡丹江)下列除杂质使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CO) 点燃 B KCl (KCIO3) 加 MnO2,加热 C NaCl(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NaNO3溶液(NaCl) 加适量的 AgNO3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5、 D 12.(2022 金华)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 A. 锌粒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氢气的质量 B. CaCl2溶液中通入 CO2气体:y代表沉淀的质量 C.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 pH D. CuSO4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 13.(2022 牡丹江)取 6.5gZn 放入 Cu(NO3)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滤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有 Ag,可能有 Cu B. 若滤液为无色,滤液中一定有 Zn(NO3)2,可能有 AgNO3 C. 若滤液为无色,

6、原溶液中 AgNO3的质量可能为 34g D. 若滤渣质量为 20g,滤液中一定有 Zn(NO3)2,一定没有 AgNO3 14.(2022 宁波)将锌粉持续加入 100g 含有3AgNO和32Cu NO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 6.5g 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 13.0g 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5.(2022 牡丹江)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原子_; (2)乙醇分子_; (3)标出工业用盐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 16.(2022 北京)

7、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瓶中依次加入 Na2CO3和稀硫酸,塞紧胶塞。 (1)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观察到干纸花不变色,湿纸花变红。湿纸花变红的原因是_。 17.(2022 北京)如下图所示,向井穴板的孔穴 13 中滴加稀盐酸,46 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1)1 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为_。 (2)从 2、3 中任选一个,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4、5、6 中无明显现象的是_(填序号)。 18.(2022 北京)硼(B)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镁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 (1)脱水炉中,硼酸发生分解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3BO3B2O3+H2O:_

8、。 (2)还原炉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 (3)酸煮罐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 19.(2022 杭州)HCl 气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室温下,将 HCl 气体通入盛有 NaOH 溶液的试管中,直至溶液的 pH=7 回答问题: (1)3517Cl和书3717Cl的中子个数相差_个。 (2)HCl 气体通入 NaOH 溶液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_(选填“” “”或“” ) 。 20.(2022 湖州)小越在做“碱和盐的性质”实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呢?小陈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碳

9、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小越猜想:除了这种可能性外,还可能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钙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钙和氯化钠,由于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从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为了检验小越的猜想,小陈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小越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液体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少许,加水后沉淀溶解,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小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 (3)小越的猜想经检验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 21.(2022

10、牡丹江)兴趣小组创新实验装置,完成了如下兴趣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装置中,用电热丝引燃红磷的优点是_(请写出一条) ;集气瓶中的水除了吸收五氧化二磷和降温的作用,还有_作用。 (2)图 2 装置中,取适量氢氧化钠粉末装入气球,挤出空气后迅速关闭 K1,把气球紧紧的套在充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滤瓶上、关闭 K2,打开 K1,将氢氧化钠粉末倒入瓶中,迅速上下振荡,观察到气球被吸入瓶内并迅速膨胀,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用手触摸瓶底感觉烫手,推测其原因是_。打开 K2,控制注射器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关闭 K2,此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_。

11、22.(2022 杭州)同学们用 4%的 NaOH 溶液和 8%的 CuSO4溶液制备2Cu OH,有同学并未得到预期的蓝色沉淀,而是得到浅绿色沉淀(经测定为碱式硫酸铜) ;还有同学观察到一段时间后蓝色沉淀中出现黑色物质(经测定为氧化铜) 。针对这些异常现象,小金在室温下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 1:生成沉淀颜色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的关系 两种溶液取用的质量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两种溶液混合后充分振荡试管) ; 编号 4%的 NaOH 溶液的质量/g 8%的 CuSO4溶液的质量/g 沉淀颜色 出现黑色物质所等待的时间/min 2 2 浅绿色 不出现 4 待填 蓝色中混有浅绿色 5 6 2 蓝色 3

12、(1) 根据探究目的及相关实验现象, 中 8%的 CuSO4溶液的质量应为_ (选填 “2” “4” 或 “6” ) 。 (2)中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 探究 2:2Cu OH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 按探究 1 中的方法制备 5 份含蓝色沉淀的混合物,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编号 处理方式 不做处理 直接向试管中加8mL 水 直接向试管中加 16mL水 滤出蓝色沉淀,洗涤至中性后放入洁净试管,加 8mL 水 滤出蓝色沉淀, 洗涤至中性后放入洁净试管, 加 8mL4%的 Na2SO4溶液 出现黑色物质所等待的3 11 17 不出现 不出现 时间/min (3)判断中的蓝色沉淀

13、已洗涤至中性的操作是_。 (4)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2Cu OH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是_。 23.(2022 金华)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 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D中上层清液含有哪些溶质(除指示剂外)? 【分析讨论】小组讨论后认为,确定反应后物质成分思维路径:考虑反应物用量的不同;抓住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微粒的重组。 某小组同学分析过程笔记如下: 【初步结论】 (1)通过分析确定:烧杯D上层清夜中肯定不含 H+,肯定含有 Na+、Cl-。判断一定含有 Na+、Cl

14、-的依据是_; 【实验探究】 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 无沉淀, 溶液呈红色 肯定没有 Ca2+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 溶液呈红色 肯定有 OH-、CO32- (2)根据实验可以初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所有可能的组成_(用化学式表示) ; (3)实验中应加入过量的_溶液。 【实验结论】烧杯D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有指示剂、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24.(2022 牡丹江)兴趣小组取含氯化钙杂质的氯化钠样品 25g,向其中加入 80g 水完全溶解,再加

15、入 10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是_g; (2)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5.(2022 宁波)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有一种新型化肥硝酸铵钙,其有效成分为43NH NO和32Ca NO,进入土壤后,都成为可吸收的离子,不会引起土壤板结,且钙离子可提高农作物对病害的抵 抗力。小宁利用某品牌的硝酸铵钙化肥,进行以下实验:取化肥样品 8.0g,与足量的 NaOH 固体充分混合,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生成 0.17g 氨气 (3NH) 。 把反应所得固体溶

16、于适量水中, 再加入足量的23Na CO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测得沉淀质量为 4.0g。 (已知:433 32NH NO + NaOHNaNO + NH+ H O;化肥中的其它成分不含 Ca、N 元素,且不参加反应) (1)作为氮肥,硝酸铵钙在植物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_。 A.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使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计算样品中43NH NO的质量分数。_ (3)计算滤液中3NaNO的质量。_ 26.(2022 金华)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向全球承诺,力争于 2060 年前实现

17、“碳中和” 。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 。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碳减排: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碳减排”的是_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 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 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 、 碳吸收: 利用植物光合作用, 这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 利用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 NaOH 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 (2)用该

18、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 (3)分离器中发生的反应: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的 Na2CO3溶液 100 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 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_ 。碳转化:指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22 北京)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 浓盐酸 B. 大理石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答案】A 2.(2022 牡丹江)下列物质俗称小苏打的是 A. 碳酸钠 B. 碳酸氢

19、钠 C. 氢氧化钠 D. 硫酸钠 【答案】B 3.(2022 北京)一些食物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橘子汁(3-4) B. 西瓜汁(5-6) C. 牛奶(67) D. 鸡蛋清(78) 【答案】A 4.(2022 北京)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A. K2SO4 B. CO(NH2)2 C. NH4Cl D. Ca(H2PO4)2 【答案】A 5.(2022 北京)载入航天器中处理 CO2的一种方法为22222Li O +2C=O2X+O ,X 的化学式为 A. Li B. Li2O C. Li2CO3 D. LiOH 【答案】C 6.(20

20、22 湖州)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2H O223COH CO B. CO23Fe OFe高温 C. FeSFeS D. 2H O2CuOCu OH 【答案】D 7.(2022 杭州)如图所示,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石灰水,使其与试管内溶液充分反应。无论饱和石灰水加入量的多少,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 B. C. D. 【答案】C 8.(2022 杭州)配制 10%的稀硫酸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 ) A. 读取浓硫酸的体积 B. 稀释浓硫酸 C. 加入碳酸钠 D. 倾倒稀硫酸 【答案】A 9.(2022 金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

21、事实与结论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下列根据已有事实或结论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结论 推理或判断 A 酸性溶液 pH 小于 7 pH 小于 7 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B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D 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10.(2022 宁波)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酱油和食醋 闻气味 B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 C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

22、电解后产生的气体 D 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11.(2022 牡丹江)下列除杂质使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CO) 点燃 B KCl (KCIO3) 加 MnO2,加热 C NaCl(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NaNO3溶液(NaCl) 加适量的 AgNO3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12.(2022 金华)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 A. 锌粒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氢气的质量 B. CaCl2溶液中通入 CO2气

23、体:y代表沉淀的质量 C.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 pH D. CuSO4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 【答案】D 13.(2022 牡丹江)取 6.5gZn 放入 Cu(NO3)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滤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有 Ag,可能有 Cu B. 若滤液为无色,滤液中一定有 Zn(NO3)2,可能有 AgNO3 C. 若滤液为无色,原溶液中 AgNO3的质量可能为 34g D. 若滤渣质量为 20g,滤液中一定有 Zn(NO3)2,一定没有 AgNO3 【答案】AD 14.(2022

24、 宁波)将锌粉持续加入 100g 含有3AgNO和32Cu NO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 6.5g 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 13.0g 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5.(2022 牡丹江)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原子_; (2)乙醇分子_; (3)标出工业用盐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 【答案】 (1)He (2)C2H5OH 或 C2H6O (3)+32Na NO 16.(2022 北京)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瓶中依次加入 Na2CO

25、3和稀硫酸,塞紧胶塞。 (1)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观察到干纸花不变色,湿纸花变红。湿纸花变红的原因是_。 【答案】 (1)23242422HH ONa COSONa SOCO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17.(2022 北京)如下图所示,向井穴板的孔穴 13 中滴加稀盐酸,46 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1)1 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为_。 (2)从 2、3 中任选一个,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4、5、6 中无明显现象的是_(填序号)。 【答案】 (1)黄色 (2)3222CaCO2HClCaCl +H O+CO或2222HCl+Ca(OH)

26、CaCl +2H O (3)4、5 或 5、4 18.(2022 北京)硼(B)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镁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 (1)脱水炉中,硼酸发生分解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3BO3B2O3+H2O:_。 (2)还原炉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 (3)酸煮罐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 【答案】 (1)332322HB O3H OBO (2)置换反应 (3)除去硼中的氧化镁 19.(2022 杭州)HCl 气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室温下,将 HCl 气体通入盛有 NaOH 溶液的试管中,直至溶液的 pH=7 回答问题: (1)3517Cl和书3717Cl的中子个

27、数相差_个。 (2)HCl 气体通入 NaOH 溶液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_(选填“” “”或“” ) 。 【答案】 . 2 . 20.(2022 湖州)小越在做“碱和盐的性质”实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呢?小陈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小越猜想:除了这种可能性外,还可能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钙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钙和氯化钠,由于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从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为了检验小越的猜想,小陈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小越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

28、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液体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少许,加水后沉淀溶解,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小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 (3)小越的猜想经检验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 【答案】 . 22322NaOH+CONa CO +H=O . 排除碳酸钠或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 正确 21.(2022 牡丹江)兴趣小组创新实验装置,完成了如下兴趣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装置中,用电热丝引燃红磷的优点是_(请写出一条)

29、;集气瓶中的水除了吸收五氧化二磷和降温的作用,还有_作用。 (2)图 2 装置中,取适量氢氧化钠粉末装入气球,挤出空气后迅速关闭 K1,把气球紧紧的套在充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滤瓶上、关闭 K2,打开 K1,将氢氧化钠粉末倒入瓶中,迅速上下振荡,观察到气球被吸入瓶内并迅速膨胀,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用手触摸瓶底感觉烫手,推测其原因是_。打开 K2,控制注射器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关闭 K2,此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_。 【答案】 (1) . 减小误差(或防止污染环境) . 形成液封,防止气体逸出 (2) . 22322NaOH+CONa CO +H=O . 反应放出热量

30、 . 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气球又从瓶内弹出,变瘪 22.(2022 杭州)同学们用 4%的 NaOH 溶液和 8%的 CuSO4溶液制备2Cu OH,有同学并未得到预期的蓝色沉淀,而是得到浅绿色沉淀(经测定为碱式硫酸铜) ;还有同学观察到一段时间后蓝色沉淀中出现黑色物质(经测定为氧化铜) 。针对这些异常现象,小金在室温下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 1:生成沉淀颜色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的关系 两种溶液取用的质量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两种溶液混合后充分振荡试管) ; 编号 4%的 NaOH 溶液的质量/g 8%的 CuSO4溶液的质量/g 沉淀颜色 出现黑色物质所等待的时间/min 2 2 浅绿色 不出现 4

31、 待填 蓝色中混有浅绿色 5 6 2 蓝色 3 (1) 根据探究目的及相关实验现象, 中 8%的 CuSO4溶液的质量应为_ (选填 “2” “4” 或 “6” ) 。 (2)中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 探究 2:2Cu OH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 按探究 1 中的方法制备 5 份含蓝色沉淀的混合物,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编号 处理方式 不做处理 直接向试管中加8mL水 直接向试管中加16mL 水 滤出蓝色沉淀,洗涤至中性后放入洁净试管,加 8mL水 滤出蓝色沉淀, 洗涤至中性后放入洁净试管,加 8mL4%的 Na2SO4溶液 出现黑色物质所等待的时间/min 3 11 1

32、7 不出现 不出现 (3)判断中的蓝色沉淀已洗涤至中性的操作是_。 (4)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2Cu OH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是_。 【答案】 . 2 . 42242NaOH+CuSO =CuOH+Na SO() .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入12 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 溶液的碱性越强 Cu(OH)2越易分解 23.(2022 金华)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 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D中上层清液含有哪些溶质(除指示剂外)? 【分析讨论】小组讨论后

33、认为,确定反应后物质成分思维路径:考虑反应物用量的不同;抓住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微粒的重组。 某小组同学分析过程笔记如下: 【初步结论】 (1)通过分析确定:烧杯D上层清夜中肯定不含 H+,肯定含有 Na+、Cl-。判断一定含有 Na+、Cl-的依据是_; 【实验探究】 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 无沉淀, 溶液呈红色 肯定没有 Ca2+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有白色沉淀, 溶液呈肯定有 OH-、 溶液,静置。 红色 CO32- (2)根据实验可以初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所有可能

34、的组成_(用化学式表示) ; (3)实验中应加入过量的_溶液。 【实验结论】烧杯D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有指示剂、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答案】 . Na+和 Cl-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参与反应 . NaCl、NaOH ;NaCl、Na2CO3 ;NaCl、NaOH、Na2CO3 . BaCl2(或 CaCl2或 Ca(NO3)2或 Ba(NO3)2) 24.(2022 牡丹江)兴趣小组取含氯化钙杂质的氯化钠样品 25g,向其中加入 80g 水完全溶解,再加入 10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

35、是_g; (2)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5 (2)解:设生成 5g 沉淀需要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 2233CaCl +Na COCaCO2NaCl1111001175gxy 1115.55g1005g1175.85g1005gxxyy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5g5.55g5.85g100%12.65%25g80g 100g5g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2.65%。 25.(2022 宁波)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有一种新型化肥硝酸铵钙,其有效成分为43NH NO和32Ca NO,进入土壤后,都成为可吸

36、收的离子,不会引起土壤板结,且钙离子可提高农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小宁利用某品牌的硝酸铵钙化肥,进行以下实验:取化肥样品 8.0g,与足量的 NaOH 固体充分混合,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生成 0.17g 氨气 (3NH) 。 把反应所得固体溶于适量水中, 再加入足量的23Na CO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测得沉淀质量为 4.0g。 (已知:433 32NH NO + NaOHNaNO + NH+ H O;化肥中的其它成分不含 Ca、N 元素,且不参加反应) (1)作为氮肥,硝酸铵钙在植物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_。 A.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

37、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使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计算样品中43NH NO的质量分数。_ (3)计算滤液中3NaNO的质量。_ 【答案】 . A . 解:设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为x,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y 43332NH NO+NaOH=NaNO+NH+H O8085170.17gxy 8017=0.17gx x=0.8g 8517=0.17gy y=0.85g 样品中43NH NO的质量分数=0.8g80g100%=10% 答:样品中43NH NO的质量分数为 10%。 . 解:设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x 3 22333Ca(NO )+Na CO=CaCO+2NaNO1

38、001704.0gx 100170=4.0gx x=6.8g 滤液中含有3NaNO的质量为:6.8g0.85g=7.65g 答:滤液中3NaNO的质量为 7.65g。 26.(2022 金华)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向全球承诺,力争于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 。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碳减排: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碳减排”的是_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 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 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

39、惯 、 碳吸收: 利用植物光合作用, 这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 利用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 NaOH 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 (2)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 (3)分离器中发生的反应: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的 Na2CO3溶液 100 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 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_ 。碳转化:指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答案】 . A . NaOH、CaO . 设:理论上可生成 CaCO3的质量为x。 2233Ca OH+Na COCaCO+2NaOH106100100kg0.6%(1)x 106100kg 10.6%100 x x=10kg。 答:理论上可生成 CaCO3的质量为 1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