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00.35KB ,
资源ID:218810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188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22 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是 A. 衣服晾干 B. 冰雪融化 C. 钢铁生锈 D. 海水晒盐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气密性 D. 测溶液 pH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承“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理念,是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实现了全项目参赛,金牌和奖牌数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届冬奥会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病毒蔓延的背景下我国举办的一届精彩、安全的全球性体育盛会,彰显了中国智慧和大国

2、担当。 3. 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生理盐水 C. 苏打水 D. 碘酒 4. 下列做法没有体现绿色理念的是 A. 采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北京冬奥会场馆提供电力支持 B. 采用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造雪 C. 在赛事场馆附近和周围大力植树植草 D. 鼓励市民乘坐私家车观看奥运赛事 5. 下列冬奥会比赛用品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冰壶壶体天然石材 B. 滑雪板基础材料聚乙烯 C. 护目镜镜片聚碳酸酯 D. 冰球合成橡胶 6. 冬奥会期间,“戴口罩、不聚集、常消杀”仍是控制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酒精(C2H5OH)溶液是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下列有

3、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常用 75%的酒精溶液消毒 B. 酒精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C. 酒精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 D. 酒精是由 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 7. 下列有关说不正确的是 A.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 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 D. 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长它的保质期 8.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过程得到自来水 B. 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C. CO2和 CO 的化学性质差异较

4、大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D. 电解水实验中得到氢气与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9.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 ,这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将成为理想能源的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 1:1 B.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 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D. 该反应可以使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10. 分析、推理、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故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均一稳定

5、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氯化钠、硫酸锌等盐中都含有金属离子,故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H2O和 CO2,则该物质中一定含 C、H,可能含 O 11.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 O2和 CO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氯化镁 先加水溶解,然后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最后将滤液蒸发结晶 C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区分四种白色固体: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2. 为了

6、验证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 ,充分反应后发现试管中均有少量固体残留。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最终得到无色溶液 a 和固体 b(如图乙所示)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反应前后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均发生明显变化; 固体 b 中至少含有 1种金属; 固体 b中最多含有四种金属; 溶液 a中至少含有 2种金属离子;该实验能得出 4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FeCu。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9 分)

7、分) 1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3 个氢原子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 (3)标注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 (4)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它的阴离子是_。 14.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 (1) 最近, 中国科学家不利用光合作用, 直拉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 经过一系列反应成功合成了淀粉。淀粉属于大大营养素中的_。 (2)小明同学帮妈妈做饭,刮山药皮时手上皮肤奇痒难忍(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所致) 。常用厨房中的_(填调味品名称)来止痒。饭菜做好后,关闭阀门以熄灭燃气,其灭火原理是_。 (3)2022年 6 月 5 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发射

8、飞船遥十四火箭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火箭推进时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15. 图 1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 2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 1 中 x=_。 (2)图 2 中的粒子对应的元素共有_种。 (3)已知溴化镁由离子构成。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溴化镁的化学式_。 16. 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乙的溶解度是_g。 (2)t3时,甲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 (3)t1,把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加入 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 1 所示,

9、则 B 烧杯内溶质是_(填“甲”或“乙”) 。现对图 1 中两烧杯内物质同时作如下处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 A. 升温至 t2,均形成不饱和溶液 B. 升温至 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先升温至 t3,再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两溶液均刚好达到饱和,蒸发水的质量:烧杯 A烧杯 B 17.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B 由两种元素组成。A和 B 反应生成 C 和 D(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按要求作答: (1)若 A和 C 为单质,B和 D 为化合物,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 。 (2)若 A、B、C、D为同一类别的物质(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

10、物、酸、碱、盐,下同) 。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 (3)若 A、B、C、D均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 (4)若 A、B、C为同一类别的物质,D与它们不同类别。则 C 的化学式是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1 分)分) 18.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填字母编号) ,若用实验室制取 CO2的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制取 CO2时,检验 CO2

11、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一】 、向滴加有酚酞的 NaOH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如图 1 所示) ,边滴加边振荡,测得试管中最终溶液的pH=2。 、分别称取 0.5g氢氧化钙粉末置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 2mL水,振荡;再向试管中加入 2mL水、试管中加入 2mL稀盐酸(如图 2所示) 。振荡并观察现象。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后测得上层清液的 pH=12,继续向其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如图 3 所示)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1)实验中,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

12、。试管最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除外)_。 (2)实验中用水作对照实验,其目的是_。 (3)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分析讨论】甲同学通过“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得出“盐酸不能与 Cu(OH)2发生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于是继续开展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二】取试管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入试管中,直至过量,边加边振荡。 (4)实验探究二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有_。 【结论】盐酸能与 Cu(OH)2发生反应。 【交流反思】最终试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 四、计算题(本题共四、计算题(本题共 1 小题,共小题,共 6分)分) 20. 将 12.0g大理石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

13、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当加入 94.4g 稀盐酸,恰好不再有气体生成,此时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为 102.0g(假设 CO2全部逸出,不考虑水的损失) 。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g。 (2)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2022 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衣服晾干 B. 冰雪融化 C. 钢铁生锈 D. 海水晒盐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

14、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气密性 D. 测溶液 pH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防止污染试剂,故该项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

15、量及时地扩散,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故该项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该项操作正确; D、测定溶液的 pH 时,不可将 pH 试纸直接置于溶液中,防止污染试剂,故该项操作错误。 故选 C。 【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承“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理念,是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实现了全项目参赛,金牌和奖牌数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届冬奥会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病毒蔓延的背景

16、下我国举办的一届精彩、安全的全球性体育盛会,彰显了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3. 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生理盐水 C. 苏打水 D. 碘酒 4. 下列做法没有体现绿色理念的是 A. 采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北京冬奥会场馆提供电力支持 B. 采用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造雪 C. 在赛事场馆附近和周围大力植树植草 D. 鼓励市民乘坐私家车观看奥运赛事 5. 下列冬奥会比赛用品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冰壶壶体天然石材 B. 滑雪板基础材料聚乙烯 C. 护目镜镜片聚碳酸酯 D. 冰球合成橡胶 6. 冬奥会期间,“戴口罩、不聚集、常消杀”仍是控制疫情传播

17、的有效措施。酒精(C2H5OH)溶液是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常用 75%的酒精溶液消毒 B. 酒精由 C、H、O三种元素组成 C. 酒精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 D. 酒精是由 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3. A 4. D 5. A 6. D 【解析】 【3 题详解】 A.牛奶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不属于溶液; B.生理盐水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苏打水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D.碘酒是均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故选 A。 【4 题详解】 A.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属于新能源发电,

18、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体现了绿色理念; B.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利用了二氧化碳,体现了绿色理念; C.植树植草,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体现了绿色理念; D.乘坐私家车,增加了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没有体现绿色化学, 故选 D。 【5 题详解】 A.天然石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该选项符合; B.聚乙烯属于塑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该选项不符合; C.聚碳酸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该选项不符合; D.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该选项不符合, 故选 A。 【6 题详解】 A.生活中常用 75%酒精溶液杀菌消毒,该选项说法正确; B.酒精(C2H5OH)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C.

19、酒精(C2H5OH)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 :16=3:2,该选项说法正确; D.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而不是由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D。 7. 下列有关说不正确的是 A.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 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 D. 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长它的保质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而不是氧气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具有

20、助燃性,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分子运动慢,不易与氧气反应,可以延长它的保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A. 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过程得到自来水 B. 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C. CO2和 CO 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D. 电解水实验中得到氢气与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河水经过沉淀 (使悬浮的杂质沉降) 、 过滤 (除去难溶性杂质) 、 吸附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消毒(除去细菌和病毒

21、)等净化过程得到自来水,无需蒸馏,符合题意; B、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差异很大,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9.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 ,这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将成为理想能源的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 1:1

22、B.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 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D. 该反应可以使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根据过程示意图, 甲是 CO2, 乙是 H2, 其化学方程式为:2232CO +3HCH OH+H O一定条件,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 1:3,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4202121122322CO +3HCH OH+H O一定条件,C、H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只有 O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CO2是无机物,CH3OH

23、是有机物,该反应可以使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10. 分析、推理、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故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氯化钠、硫酸锌等盐中都含有金属离子,故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H2O和 CO2,则该物质中一定含 C、H,可能含 O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但是混合物不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如铁和铜的混合物,由不同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溶液是均一

24、、稳定的混合物, 但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但是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硫酸锌等盐中都含有金属离子,但是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如氯化铵,不符合题意; D、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 C、H、O 元素,故该物质中一定含 C、H,可能含氧元素,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符合题意。 故选 D。 11.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 O2和 CO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氯化镁 先加水溶解,然后加

25、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最后将滤液蒸发结晶 C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区分四种白色固体: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 ,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氧气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26、木条熄灭,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B、氯化镁和氢氧化钠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最后将滤液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C、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碳粉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不仅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D、区分四种白色固体: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加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故选:C。 12. 为了验证镁、锌、

27、铁、铜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 ,充分反应后发现试管中均有少量固体残留。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最终得到无色溶液 a 和固体 b(如图乙所示)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反应前后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均发生明显变化; 固体 b 中至少含有 1种金属; 固体 b中最多含有四种金属; 溶液 a中至少含有 2种金属离子;该实验能得出 4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FeCu。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答案】A 【解析】 【详解】第 1 支试管在反应前溶液为无色,稀盐酸与锌粉反应后生成氯化锌,溶液仍为无

28、色。第 2 支试管在反应前溶液为无色,稀盐酸与铁粉反应后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变为浅绿色。第 3 支试管在反应前溶液为蓝色,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后生成氯化镁,溶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反应前后只有 2 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发生了明显变化,故该条结论错误; 当把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后,最终得到无色溶液和固体。由此可知,溶液中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都已完全反应,则固体 b 中至少含有铁和铜两种金属,故该条结论错误; 当在甲图实验中镁粉过量时, 不仅能把第 3 支试管中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 剩余的镁粉在倒入烧杯后,还会和氯化亚铁、氯化锌反应,把铁、锌置换出来,所以固体 b 中最多含有镁、锌、铁、铜四种

29、金属,该条结论正确; 当镁粉过量时,镁粉会和氯化铜、氯化亚铁、氯化锌反应,那么反应后的溶液只含有氯化镁一种溶质,溶液 a 中的金属离子只有镁离子,所以溶液 a 中至少含有 1 种金属离子。故此条结论错误; 通过图甲中实验可知, 锌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速率比铁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速率快, 说明锌铁,镁粉能把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镁铜。把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一只烧杯中最后得到无色溶液和固体,此现象无法比较镁与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此条结论错误; 综上所述,故答案选 A。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9 分)分) 13. 用化学

30、用语填空: (1)3 个氢原子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 (3)标注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 (4)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它的阴离子是_。 【答案】 (1)3H (2)CH4 (3)424N O (4)-3HCO 【解析】 【小问 1 详解】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3 个氢原子 3H; 【小问 2 详解】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用分子符号(化学式)表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 【小问 3 详解】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424N

31、O ; 【小问 4 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构成它的阴离子是碳酸氢根离子-3HCO。 14.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 (1) 最近, 中国科学家不利用光合作用, 直拉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 经过一系列反应成功合成了淀粉。淀粉属于大大营养素中的_。 (2)小明同学帮妈妈做饭,刮山药皮时手上皮肤奇痒难忍(山药中含有的碱性皂角素所致) 。常用厨房中的_(填调味品名称)来止痒。饭菜做好后,关闭阀门以熄灭燃气,其灭火原理是_。 (3)2022年 6 月 5 号

3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发射飞船的遥十四火箭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火箭推进时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 (1)糖类 (2) . 食醋 . 清除可燃物 (3)2222HO2H O点燃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 【小问 2 详解】 山药中含有的碱性皂角素,去除皂角素要涂弱酸性物质,常用厨房中的食醋呈弱酸性,所以能止痒;饭菜做好后,关闭阀门以熄灭燃气,其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小问 3 详解】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HO2H O点燃。 15. 图 1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 2 是四种粒子的结

33、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 1 中 x=_。 (2)图 2 中的粒子对应的元素共有_种。 (3)已知溴化镁由离子构成。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溴化镁的化学式_。 【答案】 (1)18 (2)3#三 (3)MgBr2 【解析】 【小问 1 详解】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图 1 中 x=35-2-8-7=18; 【小问 2 详解】 质子数相等的属于同种元素,图 2 中粒子的质子数分别有 12、17、8,共表示 3 种元素; 【小问 3 详解】 溴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7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化合价为-1 价,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因此溴化镁的化学式为:MgBr2。

34、16. 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乙的溶解度是_g。 (2)t3时,甲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 (3)t1,把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加入 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 1 所示,则 B 烧杯内溶质是_(填“甲”或“乙”) 。现对图 1 中两烧杯内物质同时作如下处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 A. 升温至 t2,均形成不饱和溶液 B. 升温至 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先升温至 t3,再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两溶液均刚好达到饱和,蒸发水的质量:烧杯 A烧杯 B 【答案】 (1)20

35、 (2)1:3 (3) . 甲 . ABC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乙的溶解度是 20g; 【小问 2 详解】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甲的溶解度是 50g,即 100g 的水中能溶解 50g 的甲物质,甲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50g: (50g+100g)=1:3; 【小问 3 详解】 t1,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把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加入 100g 水,充分搅拌,B 烧杯中有未溶解的物质,则 B 烧杯内溶质是甲; t1,A 烧杯中溶质全部溶解,B 烧杯中溶质有剩余,说明加入溶质的质量大于 t1,乙的溶解度,小于等

36、于 t1,甲的溶解度; A、升温至 t2,甲、乙溶解度增加,且乙剩余溶质可以完全溶解,均形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升温至 t2,乙剩余溶质可以完全溶解,甲、乙溶质、溶剂质量均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但甲、乙溶质质量是相等的,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两溶液均刚好达到饱和,则蒸发水的质量是烧杯 A烧杯 B,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C。 17.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B 由两种元素组成。A和 B 反应生成 C 和 D(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按要求作答: (1)若 A和 C 为单质,B和 D 为化合

37、物,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 。 (2)若 A、B、C、D为同一类别的物质(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下同) 。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 (3)若 A、B、C、D均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 (4)若 A、B、C为同一类别的物质,D与它们不同类别。则 C 的化学式是_。 【答案】 (1)置换反应 (2)33NaCl+AgNO =NaNO +AgCl(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2HCl+NaOH=NaCl+H O(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CO2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若 A 和 C 为单质,B 和 D 为化合物,则该反应是一种单

38、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小问 2 详解】 若 A、B、C、D 为同一类别的物质,且 B 由两种元素组成,则四种物质均为盐,如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NaCl+AgNO =NaNO +AgCl。 【小问 3 详解】 若 A、B、C、D 均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而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反应可以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OH=NaCl+H O。 【小问 4 详解】 若 A、B、C 为同一类别的物质,D 与它们不同类别,而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或氧化铜)反应生成铁(或铜)和二氧化

39、碳,其中一氧化碳、氧化铁、二氧化碳均属于氧化物,铁或铜属于金属单质,则 C 的化学式可以为 CO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1 分)分) 18.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填字母编号) ,若用实验室制取 CO2的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制取 CO2时,检验 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 【 答 案 】 ( 1 ) 酒 精 灯 ( 2 ) . 232MnO2KClO2KCl+3O

40、. AE . 22222MnO2H OO+2H O (3)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满了 【解析】 【小问 1 详解】 仪器 a 的名称:酒精灯; 【小问 2 详解】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232 MnO 2KClO2KCl+3O;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 A,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收集装置选择 E;若用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来制取氧气, 则反应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反应, 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22222MnO2H OO+2H O; 【小问 3 详解】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检验 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41、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熄灭说明满了。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一】 、向滴加有酚酞的 NaOH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如图 1 所示) ,边滴加边振荡,测得试管中最终溶液的pH=2。 、分别称取 0.5g氢氧化钙粉末置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 2mL水,振荡;再向试管中加入 2mL水、试管中加入 2mL稀盐酸(如图 2所示) 。振荡并观察现象。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后测得上层清液的 pH=12,继续向其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如图 3 所示)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1)实验中,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

42、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试管最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除外)_。 (2)实验中用水作对照实验,其目的是_。 (3)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分析讨论】甲同学通过“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得出“盐酸不能与 Cu(OH)2发生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于是继续开展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二】取试管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入试管中,直至过量,边加边振荡。 (4)实验探究二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有_。 【结论】盐酸能与 Cu(OH)2发生反应。 【交流反思】最终试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 【答案】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氯化钠和氯化氢 . 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 .

43、 42242NaOH+CuSOCu(OH)+Na SO .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然后由红色慢慢又变成无色,接着蓝色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 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铜离子 【解析】 【详解】 【实验探究一】 (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会观察到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因为测得试管中最终溶液的 pH=2,说明盐酸过量,所以试管最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除外)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 (2)实验中用水作对照实验,其目的是证明氢氧化钙是与盐酸反应了而不是溶

44、于水了; (3)试管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242NaOH+CuSOCu(OH)+Na SO; 【实验探究二】 (4)因为试管中的溶液显碱性,说明存在氢氧化钠,随着试管反应后的溶液的酸性溶液的加入,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慢慢变成中性后,继续滴加试管反应后的溶液,盐酸会与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过量后,溶液显酸性,因此会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然后由红色慢慢又变成无色,接着蓝色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交流反思】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若测得试管清液的 pH=12,说明溶液显碱性,

45、存在氢氧化钠,向试管中滴加的几滴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还没有来得及与氢氧化铜沉淀反应,所以没有观察到难溶性的氢氧化铜溶解,所以试管中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钠;试管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最终溶液的 pH=2,盐酸过量 ,所以试管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取试管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入试管中,直至过量,边加边振荡,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所以试管中的溶液最终存在溶质: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铜、氯化氢,故最终试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铜离子。 四、计算题(本题共四、计算题(本题共 1 小

46、题,共小题,共 6分)分) 20. 将 12.0g大理石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当加入 94.4g 稀盐酸,恰好不再有气体生成,此时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为 102.0g(假设 CO2全部逸出,不考虑水的损失) 。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g。 (2)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4.4 (2)解: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y 3222CaCO2HCl=CaClH O CO100111444.4gxy 100444.4gx x=10g 111444.4gy y=11.1g 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1g100%11.1%10g94.4g4.4g 答: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1%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2.0g+94.4g-102.0g=4.4g; 【小问 2 详解】 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