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阅读漫画,完成 12 题。 1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B资源短缺 C贫困 D环境问题 2漫画反映的问题会导致( )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不稳定 劳动力数量充足,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人类生存得更加舒适 A B C D 答案 1.A 2.D 解析 第 1 题,图中的“人口膨胀”是关键词,描述的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第 2 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导致人均拥有资源和物质财富减少、排放废弃物增多等问题,使得人类生存发
2、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2019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分科考试)读“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回答 34 题。 3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发生在环节过程中的是( ) A水土流失 B大气污染 C地震 D旱涝灾害 4属于人类与环境相对立的做法是( ) A洞庭湖的围湖造田 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荷兰人合理围海造田 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条件,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答案 3.A 4.A 解析 第 3 题, 水土流失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 属于发生在环节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第 4 题,洞庭湖的围湖造田易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相对立的一种行为。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
3、田来我织布”。据此完成 56 题。 5材料中戏文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 A采集狩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 6下列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答案 5.B 6.C 解析 第 5 题,戏文描述的是农业文明时期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活动。第 6 题,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并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破坏问题。 (2019 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期中)下图示意的是受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影响较大的
4、地区。读图回答 79 题。 7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8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 9下列人类行动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是( )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B加强台风监测预报预警 C提高城镇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 D加强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 答案 7.A 8.B 9.D 解析 第 7 题,题干说明图示为某种“环境变迁”,结合图中发生“环境变迁”各地区的共同特征,即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可推断该“环境变迁”最可能的是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第
5、8 题,全球变暖是导致该“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第 9 题,解决全球变暖一方面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应植树造林,增加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读漫画,回答 1011 题。 10该漫画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答案 10.D 11.D 解析 第 10 题,该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人类不合理
6、的活动造成的“危险”,树没了、沙来了,“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第 11 题,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人为原因;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了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应禁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 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 经济、 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 读“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 1213 题。 12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 ) A东部沿海地带 B中部内陆地带 C西北内陆地区 D西南青藏地区 13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防护林建
7、设 B气候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环境污染 答案 12.A 13.C 解析 第 12 题,从图中可知,从 1990 年到 2010 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向东部移动,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变好。第 13 题,由图中生态环境质量重心逐渐向经济发展程度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移动可知,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 读下列四幅漫画,完成 1416 题。 14漫画中,直接反映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的是( ) A无奈投降 B高难飞行 C今非昔比 D所剩无几 15漫画中,直接反映我国人口众多的是( ) A无奈投降 B高难飞行 C今非昔比 D所剩无几 16四幅漫画共同
8、启示我们,为了人类的明天必须( )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实施计划生育战略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经济 答案 14.C 15.B 16.A 解析 漫画 A 反映了地球环境污染严重;漫画 B 反映了我国人口众多;漫画 C 反映了资源破坏严重,亟待加强环境保护;漫画 D 反映了人口增长导致地球资源短缺。四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2019 吉林省辉南县一中月考)人们把循环经济形象地称为“静脉产业”,这些企业将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 循环利用, 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 读“循环经济模式图”, 完成 1718 题。 17下列行为能较
9、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志的产品 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 B C D 18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整体性 答案 17.C 18.B 解析 第 17 题,根据材料,循环经济是企业将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行为是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对。城市垃圾集中填埋不能变废为宝,还污染地下水源,焚烧发电还会污染大气,错。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对。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对。第 18 题,该产业链将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
10、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持续性原则,B 对。公平性原则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A 错。共同性原则指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C 错。整体性不是可持续发展原则,D 错。 下图是“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920 题。 19下列描述符合 20102017 年变化特征的是( ) 人均能耗不断下降 人口增长明显变快 万元 GDP 能耗呈下降趋势 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 A B C D 20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 ) 加快发展太阳能
11、、风能等新能源 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 B C D 答案 19.C 20.B 解析 第 19 题,结合 2010 年和 2017 年的 GDP 与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可以计算出万元 GDP 能耗在下降;对比我国能源生产量和能源消费量折线可判断出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始终大于能源生产量;结合图中的折线可以判断出人均能耗在上升, 人口的增长速度变慢。 第 20 题, 加快发展太阳能、 风能等新能源;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都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会增加能源的消耗量,使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增加煤炭使用量
12、,会加重我国的环境问题。 (2019 辽宁期末)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 据此完成 2122 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22下列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
13、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 21.D 22.B 解析 第 21 题,结合人类发展史可知,在早期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消耗的主要是生物能源;而进入了工业化社会,则以消耗矿物能源为主;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的消耗数量不断增长。第 22 题,农业社会主要是利用生物能,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为了获得能源而大量地乱砍滥伐,从而易出现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读图完成 2325 题。 23图中 a、b、c 分别代表( ) A电
14、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24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25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答案 23.C 24.B 25.C 解析 第 23 题,从产业链中 a 企业与建材厂的关系知,建材厂既利用了 a 企业的物质、能量,又利用了其副产品或废弃物, 可推断 a 企业是电厂, 建材厂利用电厂的电能及废渣。 b 企业是盐场, 利用太阳辐射晒盐,其废弃的浓盐水也可以被化工厂利用。c 企业是化工厂
15、,利用电厂的电能及盐场废弃的浓盐水。第 24 题,通过上题判断,电厂的废水被海水淡化站利用,废渣被建材厂利用,但废气没有被有效利用;图中制盐的副产品被化工厂利用;从图示可知,建材厂没有利用盐场的废弃物;化工厂的废弃物排放到产业链之外,没有得到利用。第 25 题,选项中只有冀东临海,有条件建设海水淡化站、盐场等。 二、综合题(共 4 题,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2015 年末,中国有 6.2 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仍主要靠传统的生物质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民生活用能短缺现象依然比较普遍,能源缺乏成为这些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下
16、图是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图。 (1)材料一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仍主要靠传统的生物质资源”,它带来的后果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_,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答案 (1)秸秆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破坏;燃烧效率低,造成大气污染。 (2)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 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提高节能技术、加强管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量); 调整产业结构(或缩减能耗高的产业比重,鼓励发展能耗低的产业);制定相关
17、法律,培养人们的节能意识。 解析 第(1)题,直接使用秸秆作燃料,燃烧效率低,会产生燃料、饲料、肥料“三料”矛盾,秸秆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还会导致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 27(2019 哈尔滨三中检测)结合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碳足迹,指人类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包括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直接碳排放,还包括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它标志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2007年我国各省区之间碳足迹总量和人均碳足迹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8、 (1)据图甲简述我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内蒙古自治区碳足迹总量大、人均多,广东省碳足迹总量大、但人均少,试从人口、资源和经济(规模、结构)三方面分析其原因。 答案 (1)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北多南少;北方地区(或华北地区)最多,青海省最少。 (2)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层次低,能源利用率低,人口较少,所以碳足迹总量和人均量均较大。广东省经济规模大,能源消耗导致碳排放量大,但是煤炭等化石能源短缺,产业以轻工业为主,科技水平较高,能源利用率较高,人口总量大,人均碳足迹少。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 B 地区绝大部分
19、海拔在 4 000 m 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 年可利用草地面积11 172.53 km2,分为 4、5、6 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 9.26%、52.13%和 38.61%;1997 年可利用草地面积为 10 793.66 km2,4 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 5 级、 6 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 48.3%和 51.7%。 材料二 2010 年 3 月 15 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 ,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材料三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送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湖
20、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1)说出 B 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简述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 (3)结合下图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 (1)主要环境问题: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 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措施:科技促进畜牧业科技发展,加大草原建设投入,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培育优良品种;放牧方式科学轮牧(围栏封育、 季节性休牧、 舍饲和半舍饲、 积极推行牧区繁育、 农区育肥); 数
21、量适度放牧;减灾防灾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接近原料产地(矿产资源丰富);接近燃料产地(靠近水电站);交通便利(位于交通枢纽);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3)清洁生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效益: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经济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促进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使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解析 第(1)题,B 地区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草场退化的主要表现是草场总面积减少,草场质量下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可从科技、放牧方式、数量、减灾防灾等方面去分析。第(2)题,结合当地的环境特征,优势区位条件主
22、要从原料、能源、交通、政策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据图分析,青海省的两大主导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使环境条件得到改善;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促进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使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29读“中国西北地区某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1)图中水窖所集雨水用于_,该园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主要是_。(填字母) A光照不足 B水源不足 C技术落后 D劳动力短缺 (2)依据图中序号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位置上:_、_、_。 A饲料加工 B生产过程废弃物 C肥料 (3)请对图中农业发展
23、模式作出简单评价。(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灌溉 B (2)B A C (3)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环节相互促进(节约利用水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解析 (1)由题干知,该园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为种植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水窖集雨,用于灌溉,可满足农作物的用水需求。(2)指向沼气池,即农作物的废料,对应 B;通过秸秆加工成饲料,提供给养殖业,对应 A;养殖业的粪便提供给农作物作肥料,对应 C。(3)循环经济在于满足和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排放废弃物的最小化,从而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