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102.11KB ,
资源ID:217385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173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222022 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一、语言积累(1616 分)分) 1. 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 )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 ,像波涛在澎湃。 2. 根据拼音提示,在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汉字。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 ju ( )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 n o( ) ,对抗着西北风。 3. 给“周”加上合适的偏旁部首,写出四个不同的汉字填入下面的方框内。 A.风流( )傥

2、B. ( )梁画栋 C.绫罗( )缎 D. ( )怅不已 4. 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鸿雁传书,尺牍有情。诸葛亮以书诫子:“_,非宁静无以致远”;韩愈赋诗六侄:“云横秦岭家何在?_”。吴均以书述志:“鸢飞戾天者,_”;辛弃疾壮词寄怀:“了却君王天下事,_”。刘桢书赠从弟:“_,松柏有本性”;李白遥寄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商隐夜雨寄相思:“何当共剪西窗烛,_”: 苏东坡月夜怀子由: “但愿人长久, _”。 从这些书信往来、 诗词酬和中,我们聆听到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友情、家国情。 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荆州是一座文脉源远流长的城市

3、,灿烂文明并非尘封的过往,也是今天的宝贵财富。 B. 位于沙市江汉路江渎宫,据说是屈原的寓居之地,也是橘颂 天问的作者。 C. 李白、杜甫都曾在荆州居留,青莲巷、杜工部巷至今仍是荆州人流连驻足的地方。 D. 由于“公安三袁”引领了一代文风,得到了历代文人推崇并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 二、 (二、 (1616 分)分) 古诗文联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游琅琊山记 宋濂 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直丰乐亭之东数百

5、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兵后焚炼为垩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选自历代山水游记选 ,有删节) 注释:(凉烟白草)苍凉烟雾荒草。(颇夥)非常多。(兵后)战乱后。 6.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志得意满的样子 B.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6、 C.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D. 树林阴翳 (翳)遮盖 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醉翁之意不在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野芳发而幽香 C. 行者休于树/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D. 醒能述以文者/以光先帝遗德 8. 下面对山坡羊撞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聚”一“怒”,群山若动,大河有情,作者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格化的强烈感情。 B. 一“表”一“里”,外写黄河,内写华山,生动表现潼关一带雄奇险要的地理位置。 C. 一“望”一“意”,前写动作,后写心绪,表现作者对前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 D. 一“兴

7、”一“亡”,词句警辟,目光深邃,深刻揭示封建社会颠扑不破的兴亡之理。 9. 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 B. 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 C. 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 D. 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10. 下面对游琅琊山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宋濂一行按当地人指引,先游丰乐亭、醒心亭,再游醉翁亭,最后赏让泉风景。 B. 作者记游是历经元末战乱之后的

8、琅琊山风景,故所见皆衰草凉烟、断壁残垣。 C. 文中写自然风光往往雄奇清绝,写人文风景则倾覆焚毁,两相比较令人怅惘叹息。 D. 选段以游踪为线,或远跳,或问路,或照清影,或赏题刻,或饮清泉,游兴颇浓。 11. 用“/”给游琅琊山记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三、 (三、 (1010 分)分) 名著选读 红海对话 可惜呀,尼摩艇长接着说道,我无法带您穿过苏伊士运河,不过,后天,等我们到了地中海时,您就可以看到塞得港那长长的防波堤了。 到地中海!我惊呼道。 是的,教授先生,这让您

9、很惊讶吗? 让我吃惊的是,后天就能到那里了。 真的如此? 真的如此,艇长,尽管到您的艇上这么久了,本该习惯了对任何事情都习以为常了,但我还是颇感惊讶。 可是,您到底惊讶些什么呢? 我惊讶鹦鹉螺号航速竟如此之快。如果经由好望角绕过非洲,后天抵达地中海的话。 那您就得让鹦鹉螺号高速行驶,那么,其航速快得会让人觉得可怕的! 谁告诉您说要绕过非洲了,教授先生?谁告诉您说要经过好望角了? 可是,除非鹦鹉螺号能够在陆地上行驶,从苏伊士地峡上面开过去 或者从苏伊士地峡下面开过去,阿罗纳克斯先生。 从下面? 当然啰,尼摩艇长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今天人们在狭长的地峡上面所做的事,大自然早就在其下面做过了。 什么!

10、下面有通道! 是呀,是一条我命名为阿拉伯碰道的地下通道。它就在苏伊士下面,一直通到佩鲁兹湾。 可是,这个地峡全都是流沙呀! 在一定的深度确实是流沙,但是,下到五十米深处,就是非常坚硬的岩石了。 您是纯属偶然地发现这个通道的吗?我越发地感到惊奇,不免追问道。 既是偶然,又靠推理,教授先生,甚至可以说推理多于偶然。 艇长,说实在的,我的耳朵一边听您在说,一边却在拒不接受它所听到的事。 啊!先生!人有耳,却不听,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大有人在的。这条通道不仅存在,而且我还多次利用过它。如果没有它的话,我今天恐怕是绝不会钻进这个死胡同里来冒险的 我可否冒昧地问一问,您是如何发现这条通道的? 先生,艇长回

11、答道,在永远不再会分开的人之间,是不会存在什么秘密的。 我并没去理会艇长的话中有话,只是等着听他说出发现这条通道的秘密来。 教授先生,他对我说道,是一个博物学家的一个简单推理使我得以发现了这条唯有我一个人知晓的通道的。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里,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品种完全相同的鱼类,诸如蛇鱼、车鱼、纪鱼、簇鱼、飞鱼等等。我确定了这一点之后,便开始琢磨起来,这两个海是否是相通的呢?如果是的话,地下的水流必然是从红海向地中海流,因为红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于是,我便在苏伊士地区捕捞了不少的鱼,在鱼尾上给它们套上铜环,然后再把它们放归大海。几个月之后,我在叙利亚海岸捕捉到了几条这种尾巴上带着铜环的

12、鱼。因此,红海与地中海相通的猜想便得到了证实。我便驾驶着鹦鹉螺号去寻找这条地下通道,它终于被我找到了,于是,我便冒险进入到通道里去。教授先生,您很快就会穿越我的这条阿拉伯隧道了。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0 年第 1 版) 选段围绕教授与艇长的对话展开 13. 对话初,教授的误会很有意思,这个误会是什么?请你简要概述。 14. 对话中,艇长的一句话“在永远不再会分开的人之间”很有意味,请结合小说前面的情节,说出你对艇长“话中有话”的理解。 15. 对话末,尼摩艇长讲出了发现通道的过程,你从中感受到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16. 这次对话引人深思,由尼摩艇长联想到杨利伟太空首飞、

13、斯科特南极探险,说说人类冒着巨大危险上天入地的意义。 四、 (四、 (1212 分)分) 时文精读 免疫之战:做事就得二一点 你永远也不知道,生活下一秒给你带来的是惊喜还是惊吓。所以,凡事必须两手准备,不能一根筋。我,免疫系统,也处处体现二的精髓。 对抗敌人,我的战略有二:阻挡、猎杀。区分杀敌,我的机制有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这些战略、机制虽二,但纵横交错,相辅相成,双剑反复合璧,功力倍增。这次我们只谈战略,先聊阻挡,再聊猎杀。 所谓阻挡,就是盖墙,构筑物理屏障。 我盖的墙,就是你的皮肤。不管你的皮肤是细腻白嫩,还是粗糙暗沉,它比人类的任何建筑都精巧严密百倍,堪称奇迹。你的汗液可以轻松渗出皮

14、肤,外面的水分子却难以渗入,更别提病毒、细菌了,因为最小的病毒直径也有水分子的百倍以上。记住,皮肤的功能是屏障,健康皮肤存在的目的,就是拒绝吸收外物。因此,只要皮肤没伤口,病毒、细菌就无法强攻。不过,再严密的防线,也有漏洞。皮肤防线的漏洞,就是你身上的各种洞洞吃喝拉撒的必由之路。当然,我肯定不会无视这些漏洞,皮肤防线不仅覆盖体表,还延伸到体内,包裹着所有通往外界的通道,这层物理屏障,就是你的上皮组织。 说是物理屏障,其实,上皮组织还装配了生化武器,就是那些与我们和平共处的细菌和病毒。它们是你身体里的土著。 这些土著自古以来就在这里渔樵耕读, 每一寸上皮组织都是它们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外源病菌偷

15、渡而来,想在这里扎根组团,形成菌落,深度渗入,破坏环境,杀鸡取卵,土著们自然要与这些侵略者拼个高低。这里顺便说一句,抗生素不能乱吃,不然这些土著也会被杀掉,这就是自降防御值了。化学武器由上皮组织自产自销,比如:黏膜,让侵略者寸步难行。肺内的黏膜还会随着纤毛向上移动,变成痰咳出,或者咽到胃里。上皮组织还能产生毒性物质,比如毒性多肽物质,口腔里还有溶菌酶,胃里还有消化酶和酸性环境,这些化学武器都能让病菌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绝大多数敌人都被物理防线挡在墙外。不过,因为病菌无处不在,总有些病菌会钻空子,侵入皮肤创面,避过机关暗器,穿过黏膜,摸进墙内。 如果病菌进了墙,就得启动我的第二个免疫战略:猎杀

16、。 混进墙内的病菌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太宜居了,温暖和谐,食物丰富。正暗生欢喜,迎面走来一胖子,只见这胖子身形一变,不知从哪里伸出一只手,啪地一声搭在病菌身上。病菌只觉眼前一黑,就被胖子活生生吞进肚里去了。病菌还没来得及反应,一股刺鼻的酸味迎面袭来,无数个小玩意扑遍全身,撕咬分拆,很快,整个病菌就彻底解体。这胖子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第二道防线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个吃货,只要是病菌,不论死活,巨大侠都吃,绝不挑食,甚至连死亡的正常细胞也吃,兢兢业业清洁你的肌体。巨大侠的绝招也有二:一个是吃,前面已经说了;另一个就是拆解。病菌被吞后,巨噬细胞体内的一个小细胞器溶酶体,会释放很多消化酶,降解一切可以降解

17、的垃圾,包括各种病菌,同时合成各种有毒化合物,什么过氧化氢、一氧化氢、超氧离子品种齐全,质量可靠,一拥而上。病菌除了去死,别无选择。 由于病菌无处不在,所以你遭受病菌入侵是常态。也就是说,其实你每时每刻都在生病,而绝大多数病的星星之火,都会被免疫系统及时扑灭。 (选自百科知识2020 年第 15 期,有删改) 17. 这篇文章结构严整,请你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18. 说明语言贵在准确,请你从第段中挑选两个词语加以分析。 19. 文章说明十分生动,请结合第段划线句子,说出两种说明方法。 20. 免疫系统威力虽大,但需精心保护,请说出文中提到的两点保护措施。 21. 文章从文题到内容紧扣“二”来

18、写,请你说说“二”在文中的内涵。 五、 (五、 (6 6 分)分) 报刊浏览 传统课堂做减法 特长培养做加法 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孩子们不仅会读书,而且煎煮炖炸都不怕,人人都把锅铲拿。10 套厨灶依次排开,9 个小组分工合作,择、洗、切,煎、炸、焖,人人上场,个个操刀。5 月 7 日下午,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记者亲眼目睹了该校八(1)班孩子们的娴熟厨技。 这是一堂有味道的生活技能课。三年后,人人都会做至少 30 个家乡菜,学校校长李春涛自豪地说,我们就是要把传统课减下来,把素质培养加上去,学生动起来,学校就有了灵气。 (摘编自荆州日报2022 年 5 月 13 日) 不能忽视劳的作用

19、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美好品德的陶冶,智慧潜能的激发,健康体魄的养成,审美水平的提升,往往都离不开特定的劳动场景和劳动实践。 劳以树德,劳动能传递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劳以增智,劳动有助于启发思考科学原理、探索事物奥秘;劳以强体,动动手、流流汗,强健了体魄、增强了体能;劳以育美,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创造,本身就是在提高美育素养。劳动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教育形态,而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 (摘自人民日报2022 年 5 月 1 日) 22. 读报要学会欣赏。请阅读第一则材料,说说这则新闻标题的妙处。 23. 读报要学会比较。请说说以上两

20、则材料不同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 六、 (六、 (1010 分)分) 语用实践 每年在湖北龙感湖自然保护区越冬的天鹅超过了 6 万只,为了让天鹅安心栖息,管理站划出 300 亩稻田,不予收割,为鸟留食。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管理站开始对天鹅不近人情:一只受伤的小天鹅在经过两周的救治后,放回水城时却趴在岸边一动不动。显然,天鹅对投喂产生了依赖,丧失了野外生存能力。考虑到这些鸟儿终究会北归西伯利亚,期间要持续飞行数万公里,弱者中途会掉队、死亡,管理站定下了绝不投喂的原则。食物不足后,鸟儿们会出去寻找生路,有的飞到江西鄱阳湖,最远的飞到江苏高邮湖、太湖,短则三五天,长则个把月,又飞回龙感湖。 读了

21、上面故事,小度、阿莲、小力分别给了你一些建议。请你合理吸纳,完成任务。 24. 小度认为自然保护要适度,请你为保护区拟一条宣传标语。 25. 阿莲想起在家里“饭来张口”的生活,打算写写反思,你也写几句。 26. 小力从故事中获得人生成长的启示,写了一节小诗,请你续写一节。 水那么蓝,蓝得像天空 小时候多好 被水儿捧着,被风儿宠着 收拢的翅膀 像浪花在浮动 天空那么蓝,蓝得像湖水 七、作文(七、作文(5050 分)分)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从三个写作任务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对话是最常见的: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与自然对话,有面对面对话、书信往来对话

22、、网络对话,还有天宫对话。可以与当下对话,也可以与过去或未来对话。 (1)请以“有意思的对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2)有的对话有意思,有的对话有意义,有的对话令我们警醒,促我们成长,催我们奋进。请以“从一次有意义的对话说起”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3)从张养浩、欧阳修、宋濂或尼摩艇长中选择对话对象,展开你的想象,以“跨越时空的对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选定的题自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222022 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一、语言积累(1616 分)分) 1.

23、 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 )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 ,像波涛在澎湃。 【答案】 . ju . y 【解析】 【详解】咀嚼,读音 j ju,指用牙齿慢慢磨碎食物。注意区分:嚼(ji o)东西,倒嚼(ji o) 。 呜咽,读音 w y, 本义是形容凄切的水声或丝竹(管弦乐器)声,这里形容山泉水声。 注意区分:咽(yn)喉,狼吞虎咽(y n) 。 2. 根据拼音提示,在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汉字。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 ju ( )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

24、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 n o( ) ,对抗着西北风。 【答案】 . 倔 . 挠 【解析】 【详解】ju强倔,性子直,态度生硬; 不折不 n o挠,弯曲,比喻屈服。 3. 给“周”加上合适的偏旁部首,写出四个不同的汉字填入下面的方框内。 A.风流( )傥 B. ( )梁画栋 C.绫罗( )缎 D. ( )怅不已 【答案】 . A 倜 . B 雕 . C 绸 . D 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的书写。 A.“风流倜傥”的“倜”,是“周”加上“亻”,意思是:形容人洒脱,不拘束; B.“雕梁画栋”的“雕”,是“周”加上“隹”,意思是“雕刻”; C.“绫罗绸缎”的“绸”,是“周”加上“纟

25、”,意思是:一种丝织物 D.“惆怅不已”的“惆”,是“周”加上“忄”,意思是:心情失意,悲痛。 4. 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鸿雁传书,尺牍有情。诸葛亮以书诫子:“_,非宁静无以致远”;韩愈赋诗六侄:“云横秦岭家何在?_”。吴均以书述志:“鸢飞戾天者,_”;辛弃疾壮词寄怀:“了却君王天下事,_”。刘桢书赠从弟:“_,松柏有本性”;李白遥寄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商隐夜雨寄相思:“何当共剪西窗烛,_”: 苏东坡月夜怀子由: “但愿人长久, _”。 从这些书信往来、 诗词酬和中,我们聆听到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友情、家国情。 【答案】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雪拥蓝关

26、马不前 . 望峰息心 . 赢得生前身后名 . 岂不罹凝寒 . 随君直到夜郎西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千里共婵娟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泊、拥、峰、赢、罹、凝、郎、婵娟”等字的正确书写。 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荆州是一座文脉源远流长的城市,灿烂文明并非尘封的过往,也是今天的宝贵财富。 B. 位于沙市江汉路的江渎宫,据说是屈原的寓居之地,也是橘颂 天问的作者。 C. 李白、杜甫都曾在荆州居留,青莲巷、杜工部巷至今仍是荆州人流连驻足的地方。

27、D. 由于“公安三袁”引领了一代文风,得到了历代文人推崇并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是也是”换成“不仅是更是”; B.缺主语;将“也”改为“屈原”; D.缺主语;删掉“由于”; 故选 C。 二、 (二、 (1616 分)分) 古诗文联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8、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游琅琊山记 宋濂 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直丰乐亭之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今皆

29、废,惟凉烟白草而已。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兵后焚炼为垩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选自历代山水游记选 ,有删节) 注释:(凉烟白草)苍凉的烟雾荒草。(颇夥)非常多。(兵后)战乱后。 6.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志得意满的样子 B.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C.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

30、鸟张开翅膀一样 D 树林阴翳 (翳)遮盖 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醉翁之意不在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野芳发而幽香 C. 行者休于树/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D. 醒能述以文者/以光先帝遗德 8. 下面对山坡羊撞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聚”一“怒”,群山若动,大河有情,作者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格化的强烈感情。 B. 一“表”一“里”,外写黄河,内写华山,生动表现潼关一带雄奇险要的地理位置。 C. 一“望”一“意”,前写动作,后写心绪,表现作者对前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 D. 一“兴”一“亡”,词句警辟,目光深邃,深刻揭示

31、封建社会颠扑不破的兴亡之理。 9. 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 B. 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 C. 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 D. 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10. 下面对游琅琊山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宋濂一行按当地人指引,先游丰乐亭、醒心亭,再游醉翁亭,最后赏让泉风景。 B. 作者记游的是历经元末战乱之后的琅琊山风景,故所见皆衰草凉烟、断壁残

32、垣。 C. 文中写自然风光往往雄奇清绝,写人文风景则倾覆焚毁,两相比较令人怅惘叹息。 D. 选段以游踪线,或远跳,或问路,或照清影,或赏题刻,或饮清泉,游兴颇浓。 11. 用“/”给游琅琊山记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答案】6. A 7. B 8. C 9. B 10. A 11. 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 12.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A.踌躇:想得很多

33、,心里不安或犹豫不定。此处意为陷入思索之中。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的意义和用法。 A.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际意义; B.都是连词,表并列; C.的人/者也,表判断; D.介词,用/连词,来,表目的;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山坡羊撞关怀古的赏析。 C.“望西都,意踌躇”中的“西都”即长安,引起怀古之兴,“意踌躇”写出了作者看到长安从繁盛到荒凉的沧桑巨变,不由感慨横生。一“望”一“意”,前写动作,后写心绪,抒发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而非对前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醉翁亭记赏析。 B.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

34、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突出太守与民同乐。 故选 B。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游琅琊山记理解。 A.宋濂一行按当地人指引,先游丰乐亭、醒心亭,再到天宁寺,然后欣赏让泉,最后游醉翁亭。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为:有一根石栏杆压在上面,石栏杆下还压着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中间有一个小孔让泉水通过,直径大约五六寸。 所以,断句为: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汉语语序

35、疏通,如遇到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注意重点词:“从”,跟从;第一个“乐”指快乐;第二个“乐”是意动用法,以为乐;第三个“乐”是快乐;“而”表转折,但是。 【点睛】参考译文 山坡羊潼关怀古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 (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依旧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醉翁亭记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

36、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

37、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游琅琊山记 从滁州驿向西南出发,经过平皋后大约三里左右,远远望见丰山连绵雄伟,超出琅琊诸峰。当地人指着说:山下有深幽的山谷,地形低洼,四面都是山,中间有一处紫微泉,是宋朝时,欧阳修先生主持挖掘的。 紫微泉往上十多步就是丰乐亭,丰乐亭往东几百步就是醒心亭。 从醒心亭拐弯向西就可以进入天宁寺。现在全都废弃了,只有苍凉的烟雾荒草罢了。我听了他的话,为此惆怅了许久。 又向西走了大约三里左右,有泉水从两山之间流泻出来,分成了几条水道,叫做让泉。流水潺潺,非常清澈,能够照见人的头发。靠着岸边有一个亭子叫“

38、渐入佳境”,现在已经废弃了,只剩下四个大大的字在崖石上刻着。沿着溪流经过薛老桥,就到了醉翁亭。醉翁亭早就荒废了,名人石刻非常多,但是战乱后焚烧成了白土,几乎没有了。醉翁亭后的四贤堂,也废弃了。醉翁亭旁边有一处玻璃泉,又叫做六一泉,有一根石栏杆压在上面,石栏杆下还压着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中间有一个小孔让泉水通过,直径大约五六寸,用手捧水喝,温的。 三、 (三、 (1010 分)分) 名著选读 红海对话 可惜呀,尼摩艇长接着说道,我无法带您穿过苏伊士运河,不过,后天,等我们到了地中海时,您就可以看到塞得港那长长的防波堤了。 到地中海!我惊呼道。 是的,教授先生,这让您很惊讶吗? 让我吃惊的是,后天就

39、能到那里了。 真的如此? 真的如此,艇长,尽管到您的艇上这么久了,本该习惯了对任何事情都习以为常了,但我还是颇感惊讶。 可是,您到底惊讶些什么呢? 我惊讶鹦鹉螺号航速竟如此之快。如果经由好望角绕过非洲,后天抵达地中海的话。 那您就得让鹦鹉螺号高速行驶,那么,其航速快得会让人觉得可怕的! 谁告诉您说要绕过非洲了,教授先生?谁告诉您说要经过好望角了? 可是,除非鹦鹉螺号能够在陆地上行驶,从苏伊士地峡上面开过去 或者从苏伊士地峡下面开过去,阿罗纳克斯先生。 从下面? 当然啰,尼摩艇长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今天人们在狭长的地峡上面所做的事,大自然早就在其下面做过了。 什么!下面有通道! 是呀,是一条我命名

40、为阿拉伯碰道的地下通道。它就在苏伊士下面,一直通到佩鲁兹湾。 可是,这个地峡全都是流沙呀! 在一定的深度确实是流沙,但是,下到五十米深处,就是非常坚硬的岩石了。 您是纯属偶然地发现这个通道的吗?我越发地感到惊奇,不免追问道。 既是偶然,又靠推理,教授先生,甚至可以说推理多于偶然。 艇长,说实在的,我的耳朵一边听您在说,一边却在拒不接受它所听到的事。 啊!先生!人有耳,却不听,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大有人在的。这条通道不仅存在,而且我还多次利用过它。如果没有它的话,我今天恐怕是绝不会钻进这个死胡同里来冒险的 我可否冒昧地问一问,您是如何发现这条通道的? 先生,艇长回答道,在永远不再会分开的人之间,

41、是不会存在什么秘密的。 我并没去理会艇长的话中有话,只是等着听他说出发现这条通道的秘密来。 教授先生,他对我说道,是一个博物学家的一个简单推理使我得以发现了这条唯有我一个人知晓的通道的。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里,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品种完全相同的鱼类,诸如蛇鱼、车鱼、纪鱼、簇鱼、飞鱼等等。我确定了这一点之后,便开始琢磨起来,这两个海是否是相通的呢?如果是的话,地下的水流必然是从红海向地中海流,因为红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于是,我便在苏伊士地区捕捞了不少的鱼,在鱼尾上给它们套上铜环,然后再把它们放归大海。几个月之后,我在叙利亚海岸捕捉到了几条这种尾巴上带着铜环的鱼。因此,红海与地中海相通的猜想

42、便得到了证实。我便驾驶着鹦鹉螺号去寻找这条地下通道,它终于被我找到了,于是,我便冒险进入到通道里去。教授先生,您很快就会穿越我的这条阿拉伯隧道了。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0 年第 1 版) 选段围绕教授与艇长的对话展开 13. 对话初,教授的误会很有意思,这个误会是什么?请你简要概述。 14. 对话中,艇长的一句话“在永远不再会分开的人之间”很有意味,请结合小说前面的情节,说出你对艇长“话中有话”的理解。 15. 对话末,尼摩艇长讲出了发现通道的过程,你从中感受到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16. 这次对话引人深思,由尼摩艇长联想到杨利伟太空首飞、斯科特南极探险,说说人类冒着巨大

43、危险上天入地的意义。 【答案】13. 教授误以为尼摩艇长会带着他用一两天时间,经过好望角,绕过非洲到达地中海。 14. 艇长救下教授三人后,为保住鹦鹉螺号的秘密,决定限制三人的自由,不让他们离开自己身边。 15. 善于观察、思维缜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敢于冒险,敢于探索 16. 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拓展视野;探险,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能磨砺我们的心志,锻炼我们品质。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结合第段“我惊讶鹦鹉螺号航速竟如此之快。如果经由好望角绕过非洲,后天抵达地中海的话”,第段 “谁告诉您说要绕过非洲了,教授先生?谁告诉您说要经

44、过好望角了?”分析可知,教授误以为尼摩艇长会带着他用一两天时间,经过好望角,绕过非洲到达地中海。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在永远不再会分开的人之间,是不会存在什么秘密的”分析,尼摩船长告诉教授我不会让你们离开鹦鹉螺号,所以我告诉你们这个秘密。联系原著内容可知,船长为保守潜艇的秘密,不允许他们离开,三人跟随着船长一起经历过了一系列奇妙的海底旅程。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段“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里,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品种完全相同的鱼类,诸如蛇鱼、车鱼、纪鱼、簇鱼、飞鱼等等。我确定了这一点之后,便开始琢磨起来,这两个海是否是相通的呢?”分析可知,尼

45、摩船长善于观察、思维缜密; 根据第段“如果是的话,地下的水流必然是从红海向地中海流,因为红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于是,我便在苏伊士地区捕捞了不少的鱼,在鱼尾上给它们套上铜环,然后再把它们放归大海。几个月之后,我在叙利亚海岸捕捉到了几条这种尾巴上带着铜环的鱼。因此,红海与地中海相通的猜想便得到了证实”分析可知,尼摩船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根据第段“我便驾驶着鹦鹉螺号去寻找这条地下通道,它终于被我找到了,于是,我便冒险进入到通道里去。教授先生,您很快就会穿越我的这条阿拉伯隧道了”分析,尼摩船长敢于冒险,敢于探索。 【16 题详解】 本题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围绕探险的意义阐述即可。 示例:之所

46、以要“探险”,就是要解开那些极少有人涉足或人类从未涉足的自然之谜,可以更好地开发地球、宇宙资源,为社会进步作贡献;探险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活动,富有刺激性,它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能证明生命的价值。 四、 (四、 (1212 分)分) 时文精读 免疫之战:做事就得二一点 你永远也不知道,生活下一秒给你带来的是惊喜还是惊吓。所以,凡事必须两手准备,不能一根筋。我,免疫系统,也处处体现二的精髓。 对抗敌人,我的战略有二:阻挡、猎杀。区分杀敌,我的机制有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这些战略、机制虽二,但纵横交错,相辅相成,双剑反复合璧,功力倍增。这次我们只谈战略,先聊阻挡,再聊猎杀。 所谓阻挡,就是盖墙,构

47、筑物理屏障。 我盖的墙,就是你的皮肤。不管你的皮肤是细腻白嫩,还是粗糙暗沉,它比人类的任何建筑都精巧严密百倍,堪称奇迹。你的汗液可以轻松渗出皮肤,外面的水分子却难以渗入,更别提病毒、细菌了,因为最小的病毒直径也有水分子的百倍以上。记住,皮肤的功能是屏障,健康皮肤存在的目的,就是拒绝吸收外物。因此,只要皮肤没伤口,病毒、细菌就无法强攻。不过,再严密的防线,也有漏洞。皮肤防线的漏洞,就是你身上的各种洞洞吃喝拉撒的必由之路。当然,我肯定不会无视这些漏洞,皮肤防线不仅覆盖体表,还延伸到体内,包裹着所有通往外界的通道,这层物理屏障,就是你的上皮组织。 说是物理屏障,其实,上皮组织还装配了生化武器,就是那

48、些与我们和平共处的细菌和病毒。它们是你身体里的土著。 这些土著自古以来就在这里渔樵耕读, 每一寸上皮组织都是它们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外源病菌偷渡而来,想在这里扎根组团,形成菌落,深度渗入,破坏环境,杀鸡取卵,土著们自然要与这些侵略者拼个高低。这里顺便说一句,抗生素不能乱吃,不然这些土著也会被杀掉,这就是自降防御值了。化学武器由上皮组织自产自销,比如:黏膜,让侵略者寸步难行。肺内的黏膜还会随着纤毛向上移动,变成痰咳出,或者咽到胃里。上皮组织还能产生毒性物质,比如毒性多肽物质,口腔里还有溶菌酶,胃里还有消化酶和酸性环境,这些化学武器都能让病菌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绝大多数敌人都被物理防线挡在墙外。

49、不过,因为病菌无处不在,总有些病菌会钻空子,侵入皮肤创面,避过机关暗器,穿过黏膜,摸进墙内。 如果病菌进了墙,就得启动我的第二个免疫战略:猎杀。 混进墙内的病菌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太宜居了,温暖和谐,食物丰富。正暗生欢喜,迎面走来一胖子,只见这胖子身形一变,不知从哪里伸出一只手,啪地一声搭在病菌身上。病菌只觉眼前一黑,就被胖子活生生吞进肚里去了。病菌还没来得及反应,一股刺鼻的酸味迎面袭来,无数个小玩意扑遍全身,撕咬分拆,很快,整个病菌就彻底解体。这胖子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第二道防线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个吃货,只要是病菌,不论死活,巨大侠都吃,绝不挑食,甚至连死亡的正常细胞也吃,兢兢业业清洁你的肌体

50、。巨大侠的绝招也有二:一个是吃,前面已经说了;另一个就是拆解。病菌被吞后,巨噬细胞体内的一个小细胞器溶酶体,会释放很多消化酶,降解一切可以降解的垃圾,包括各种病菌,同时合成各种有毒化合物,什么过氧化氢、一氧化氢、超氧离子品种齐全,质量可靠,一拥而上。病菌除了去死,别无选择。 由于病菌无处不在,所以你遭受病菌入侵是常态。也就是说,其实你每时每刻都在生病,而绝大多数病的星星之火,都会被免疫系统及时扑灭。 (选自百科知识2020 年第 15 期,有删改) 17. 这篇文章结构严整,请你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18. 说明语言贵在准确,请你从第段中挑选两个词语加以分析。 19. 文章说明十分生动,请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