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60.20KB ,
资源ID:217073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170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21 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fn f lu kung ln du f chng ( ) ( ) ( ) ( ) dng zh go bng f jng qng zu ( ) ( ) ( ) 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2. 下面每小题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请将它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眼睑(lin) B划(hu)归 C削(xu)弱 D强(qing)逼( ) A间(jin)隔 B执拗(yu) C挣(zhng

2、)钱 D任(rn)丘( ) 3. 下面每小题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将它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不可估量 B首屈一指 C难以致信 D绝口不提( ) A完壁归赵 B脱鞋挽裤 C玲珑剔透 D万马齐喑(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得意忘形地迎娶了织女。 B.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C. 王明对李红说:“你即将踏上新的工作岗位了,祝愿你前程似锦。” D. 同学聚会上,大家簇拥王老师周围,如众星拱月一般。 5.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踩、踏) B.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

3、全在我少年。 (所以) C. 但悲不见九州同(相同) D. 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6. 以下关于民间故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间故事情节夸张, 充满幻想, 比如 (牛郎织女 中的老牛不仅突然开口说话, 还预知织女何时下凡。 B. 中国的民间故事有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田螺姑娘等。 C. 欧洲各国的民间故事精彩纷呈,你可以看到淳朴又善良的列那狐是如何帮助其他动物的,这些故事一定会让你感受到人世间的真诚和善良。 D. 民间故事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它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 7. 积累、理解、运用填空。 (1) 时间最宝贵。 古往今来, 圣哲先贤留下了无数“惜时”名言。

4、 大诗人陶渊明告诚我们: “_,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_。 ”抗金名将岳飞大声疾呼: “_, 白了少年头, _。 ” (2)诗文吐真情。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_。”传递出他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我劝天公重抖擞,_。”这句诗则抒发了龚自珍对杰出人物涌现,改革大潮荡涤旧势力的期盼之情;南宋诗人林升借“_,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抨击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无耻行径;“_,其道大光。河出伏流,_。”梁启超是这样热烈而深情地赞美着他理想中的少年中国。 (3)万物有灵性。 (白鹭) 色素的搭配,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_:那_的蓑毛,那_的长喙,那_的脚,素之一忽则_,黛之一忽则_ 。“花生的果实埋在地

5、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挂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句话运用_手法,点明花生_的特点是_。 (4)经典积累。“柴门闻犬吠,_。”“_,春风拂槛露华浓。”“_,玉人何处教吹箫。” 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生气: (指活力;生机)_。 生气: (因不合心意而恼怒)_。 (2)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再三叮嘱”的意思(不要出现该词) 。 _ (3)“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想一想牛郎和老牛会说些什么,用一段话来具体表达,注意恰当运用语言、动作或者神态描写。 _ 阅读与理解。阅读与理

6、解。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

7、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 18 日和 19 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9. 在

8、课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_句,起_的作用。 10. 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建筑(宏伟 雄伟) 烟云(笼罩 弥漫) 11. 在选文中的口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2. 品读画横线的句子,想想去掉里面表示时间的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_ 13. 第二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母爱像棉花盛开 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小时候

9、,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书,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

10、重担。 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运多舛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日葵。然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神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兴地说:“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

11、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象样点儿的西装呢!”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 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选自 2019 年 5 月贺州日报) 14

1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懵懂:_ 无暇:_ 15. “棉花龄期开出的花朵很美, 但为了孕育棉花, 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顾。 ”联系短文内容想一想,这与文中的母亲有什么相似之处? _ 16. “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仔细品读这句景物描写,这处描写衬托了母亲怎样的形象? _ 17. 文章开头说: 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 你觉得你的母亲是一朵什么花?请联系实际说明理由。 _ 第三部分习作第三部分习作 18. 习作。 母爱像棉花盛开 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母亲,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让你印象深刻

13、的人呢?他(她)是因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呢?你们之间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吗?以“ 的她(他)”为题目,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400 字左右) 2021 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fn f lu kung ln du f chng ( ) ( ) ( ) ( ) dng zh go bng f jng qng zu ( ) ( ) ( ) 【答案】 . 吩咐 . 箩筐 . 懒惰 . 俯冲 . 叮嘱 . 糕饼 . 负荆请罪 【解析】 按要求选择正确的

14、答案,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2. 下面每小题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请将它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眼睑(lin) B划(hu)归 C削(xu)弱 D强(qing)逼( ) A间(jin)隔 B执拗(yu) C挣(zhng)钱 D任(rn)丘( ) 【答案】 . A . 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眼睑”的“睑”读音为 jin “执拗”的“拗”读音为 ni 3. 下面每小题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将它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5、A不可估量 B首屈一指 C难以致信 D绝口不提( ) A完壁归赵 B脱鞋挽裤 C玲珑剔透 D万马齐喑( ) 【答案】 . C . 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C 选项有误,“难以致信”改为“难以置信”,意思是:难于使人相信。 A 选项有误,“完壁归赵”改为“完璧归赵”,意思是: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老牛帮助下,牛郎得意忘形地迎娶了织女。 B.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真是一个足

16、智多谋的人。 C. 王明对李红说:“你即将踏上新的工作岗位了,祝愿你前程似锦。” D. 同学聚会上,大家簇拥在王老师周围,如众星拱月一般。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 项,错误。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用在此处不合适。 B 项,正确。足智多谋:智谋很多,形容善于料

17、事和用计。 C 项,正确。前程似锦:前程像锦绣那样。形容前途十分美好。 D 项, 正确。 众星拱月: 许多星星聚集、 环绕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同“众星攒月”。 5.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踩、踏) B.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所以) C. 但悲不见九州同(相同) D. 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

18、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 项,“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意思是“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履:踏着。 B 项,这句话意思是“因此当今时代国家存亡的大任,不再是其他人的,全部都寄予在我们的少年身上。”故:因此、所以。 C 项,“但悲不见九州同”意思是: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同:统一。 D 项,九州生气恃风雷: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恃:依靠。 6. 以下关于民间故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间故事情节夸张, 充满幻想, 比如 (牛郎织女 中的老牛不仅突然开口说话, 还预知织女何时

19、下凡。 B. 中国的民间故事有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田螺姑娘等。 C. 欧洲各国的民间故事精彩纷呈,你可以看到淳朴又善良的列那狐是如何帮助其他动物的,这些故事一定会让你感受到人世间的真诚和善良。 D. 民间故事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它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民间故事的积累。 ABD 说法正确。 C有误。列那狐是狡猾又幽默的,他时常作弄其他动物,故题干“淳朴又善良的列那狐是如何帮助其他动物”的说法不准确。 列那狐的故事的作者是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

20、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 7. 积累、理解、运用填空。 (1) 时间最宝贵。 古往今来, 圣哲先贤留下了无数“惜时”名言。 大诗人陶渊明告诚我们: “_,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_。 ”抗金名将岳飞大声疾呼: “_, 白了少年头, _。 ” (2)诗文吐真情。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_。”传递出他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我劝天公重抖擞,_。”这句诗则抒发了龚自珍对杰出人物涌现,改革大潮荡涤旧势力的期盼之情;南宋诗人林升借“_,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抨击了南宋统治者苟

21、且偷安的无耻行径;“_,其道大光。河出伏流,_。”梁启超是这样热烈而深情地赞美着他理想中的少年中国。 (3)万物有灵性。 (白鹭) 色素的搭配,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_:那_的蓑毛,那_的长喙,那_的脚,素之一忽则_,黛之一忽则_ 。“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挂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句话运用_手法,点明花生_的特点是_。 (4)经典积累。“柴门闻犬吠,_。”“_,春风拂槛露华浓。”“_,玉人何处教吹箫。” 【答案】 . 盛年不重来 . 岁月不待人 . 莫等闲 . 空悲切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红日初升 .

22、 一泻汪洋 . 适宜 . 雪白 . 铁色 . 青色 . 嫌白 . 嫌黑 . 对比 . 令人爱慕 . 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 风雪夜归人 . 云想衣裳花想容 . 二十四桥明月夜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和现代文的默写。 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自晋代陶渊明的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 ,全诗为: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意思是: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

23、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意思是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出自南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陆游的示儿 ,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

24、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意思是: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南宋林升的题林安邸 ,全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意思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

25、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出自少年中国说清朝末年梁启超,意思是: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 (3)“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和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出自课文白鹭 。 “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挂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通过描写桃子、石榴、苹果,来和花生做岀对比。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通过对比,表现出花生低调内敛、不显摆等特点, (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6、。”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全诗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意思是:当暮色降临山苍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孤零零。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全诗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意思是: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

27、官 ,全诗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意思是: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生气: (指活力;生机)_。 生气: (因不合心意而恼怒)_。 (2)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再三叮嘱”的意思(不要出现该词) 。 _ (3)“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想一想牛郎和老牛会说些什么,用一段话来具体表达,注意恰当运用语言、动作或者神态描写。 _ 【答案】 . 春天来了,到处

28、是生气勃勃的景象。 . 我上课不用心听讲,老师很生气。 . 这个周末我们班去公园写生。因为现在的新冠疫情还很严重,公园里的人又比较多,所以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同学们戴好口罩。 . “老牛啊,这么多年来你每天勤勤恳恳地干活,辛苦了!我没爹妈,哥嫂不待见我,还是你最好,不嫌弃我。”牛郎一边说,一边抚摸着老牛弯弯的角。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我们要用所给字词,根据词语意思,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 生气: (指活力;生机)这个意思可写春天或者动植物很有生气; 生气: (因不合心意而恼怒)可写某人因为某事很生气。

29、(2)本题考查根据词语意思写情景。 再三叮嘱:重复多次再三强调,代表事情的重要性。 要创设一个情景,比如妈妈或者奶奶反复提醒你做某件事。 (3)本题考查补写人物心理。 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 本题要根据牛郎的情况来写,注意恰当运用语言、动作或者神态描写。 阅读与理解。阅读与理解。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

30、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

31、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 18 日和 19 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9. 在课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_句,起_的作用。 10. 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建筑(宏伟 雄伟) 烟云(笼罩 弥漫) 11. 在选文中的口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2、12. 品读画横线的句子,想想去掉里面表示时间的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_ 13. 第二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 【答案】9. . 过渡句 . 承上启下 10. 雄伟 弥漫 11. , 、 、 、 、 。 12. 不行,表示时间的词语有“连烧三天”写出了大火烧的时间之长,更凸显出了侵略者的残暴。 13. 加点词语可以看出圆明园的园林之大,名气之大。对圆明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分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划线句的内容“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这句话

33、位于文章的中间,承接了上文的圆明园的宫殿金碧辉煌,引出了下文还有许多的仿照名胜建筑。所以这是一个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宏伟: (形)雄伟而宽大(多指规模、计划等) 。 雄伟:释义:形容壮丽、高大。也有声音很大的意思。 笼罩:意思像笼似地罩在上面;指广泛覆盖的样子;比喻某种气势。 弥漫: (动)充满或布满了烟雾、尘土、水汽等。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根据语境的内

34、容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即可,本题中第一处一句话没有说完,用逗号,第二处开始并列的朝代用顿号,最后一处一句话的结束用句号即可。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中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划线句的内容“10 月 18 日和 19 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里表示时间的词语是“连烧三天”,从时间可以看出大火烧的时间非常久,如果去掉就不能体现火势的大和猛,同样也不能侧面反应出侵略军的残暴。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作者感情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第二段的加点词“举世闻名”意思是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众星拱月”比喻众人拥戴

35、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这两个词语都写出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和名气大,从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圆明园的喜爱以及赞美之情。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母爱像棉花盛开 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小时候,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书,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

36、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运多舛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日葵。然

37、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神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兴地说:“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象样点儿的西装呢!”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

38、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 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选自 2019 年 5 月贺州日报) 14.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懵懂:_ 无暇:_ 15. “棉花龄期开出的花朵很美,但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顾。”联系短文内容想一想,这与文中的母亲有什么相似之处? _ 16.

39、 “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仔细品读这句景物描写,这处描写衬托了母亲怎样的形象? _ 17. 文章开头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你觉得你的母亲是一朵什么花?请联系实际说明理由。 _ 【答案】 14. . 指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 文中指“我”把糊里糊涂地母亲比作狗尾巴花。 . 没有空闲的时间。文中指“母亲”没有时间打扮自己。 15. 母亲为了我们含辛茹苦、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棉花为了孕育棉桃,给棉桃提供养分,枯槁了自己。他们都是十分无私和伟大。 16. 这句话是景物(环境)描写,层层烘托,营造了一种

40、萧瑟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母亲坚韧的性格和苍老的形象,为下文盛赞母爱做铺垫。 17. 我觉得我的母亲像向日葵,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而我的母亲也总是围着我们这个家转。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 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懵懂:指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文中指“我”把糊里糊涂地母亲比作狗尾巴花。 无暇:没有空闲的时间。文中指“母亲”没有时间打扮自己。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

41、进行分析。 把母爱比作棉花盛开,结合文章第段“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可知棉花的特点的孕育棉桃,给棉桃提供养分,最终枯槁了自己,由此看出棉花是十分无私伟大的,母爱也如棉花盛开一般,说明了母爱的无私,结合全文内容看, 本文的主旨就是突出母爱的无私, 由此看出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品析。 “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

42、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写了深秋田野的环境,很明显这是环境描写的句子,那么需要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行分析。抓住关键词“枯黄”“星星点点”“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关键词,可以体会到这样的环境渲染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气氛,“母亲的白发”一词可以看出母亲苍老的形象,母亲这么老了,还在棉花田里辛勤劳作,也看出了母亲坚韧的性格,由此为下文写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做了铺垫。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首先要明确自己母亲的性格特点, 然后再找到与这个性格特点相似的花并联系实际来写即可。 答案不唯一。 第三部分习作第三部分习作 18. 习作。 母爱像棉花盛开 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43、,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呢?他(她)是因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呢?你们之间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吗?以“ 的她(他)”为题目,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400 字左右) 【答案】 范文: 善良的他 当落日的余晖再次笼罩起城市,我不禁又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记得那次放学,我自己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阵自行车铃声打破了我的思绪。我回头一看,一辆自行车一下子从我身旁过去了,吓了我一跳。我定了定神才明白是一位叔叔骑车带着一位小妹妹在便道上飞速而过。我心想:违反交通规则还这么猖狂。突然,“吧”的一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叔叔的自行车爆胎了,我心里暗笑。这位叔叔不得不

44、把自行车推到路边的修车摊去修。只见,修车的老爷爷把自行车内胎卸下后放在水里,一会儿轮胎被扎的地方冒起了泡。老爷爷拿出一块废旧内胎,剪下中间的一个圆圈,先把那个补丁吹吹,最后把那个补丁贴在轮胎冒泡的地方上,车就修好了。只见那个叔叔翻了好几个兜,然后红着脸对老爷爷说:“对不起,我今天没带钱,明天再给你行吗?”只见那位老爷爷带着微笑对那为叔叔说:“没事,没事,我遇到你这种情况的多了,你走吧。”只见那位叔叔连声说:“谢谢.”说完就走了。我顺着方向打量起了老爷爷:他的眼睛小小的,耳朵大大的,鼻子也很大,脸上一道疤,白头发也很多。此时我的心情很激动,走到老大爷面前,说:“老爷爷,您真好。”而那位老爷爷一边

45、收拾东西一边说说:“这点小事不算个啥。”说完,他就走了。 我望着老爷爷的背影,心想:一个人的善良不在于从事什么职业,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不计较个人得失,愿意帮助他人的心。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要求以“ 的她(他)”为题目,写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人。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让你难忘,为什么难忘?以事写人。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提纲: 开头:开头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说明谁是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可以直接运用题目的一个字来点题。 中间:注意事情的六要素,确定详略,经过为详写的部分。他(或他)做的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最打动你的地方重点写一写,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进行描写。 结尾:结尾要照应开头,开头点题,主题叙事,结尾呼应开头,感情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