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期末生物学年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一、单选题:本题共 30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60分。分。 1.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实验结果,进行“演绎推理” B.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且雌雄配子数量比为 11” C.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进行验证 D.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
2、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3. 某种水果果皮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果肉酸味(R)对甜味(r)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 HhRr、hhrr的两个个体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 A. 9331 B. 1111 C. 3l31 D. 11 4.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 1111 比例的是( ) 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F2表现型的比例 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F1表现型的比例 F2遗传因子组合的比例 A. B. C. D. 5.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 ) A. 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
3、. 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 联会分离复制分裂 D. 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6. 下图是某种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B. 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种类相同 C. 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粒尚未分裂 D. 图丁中,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7. 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 B.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C.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 成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8. 人
4、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 44 条常染色体和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卵细胞 精细胞 A. B. C. D. 9. 下图是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模式图,该细胞( ) A. 有 1个四分体 B. 分裂后产生 4种精子 C.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D. 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10.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B. 受精时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相融合 C.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11.
5、最早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 萨顿的蝗虫实验 C.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 人的红绿色盲研究 12.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 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13. 果蝇的红眼(A)为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a)。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 杂合红眼雌果蝇 红
6、眼雄果蝇 B. 白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C. 杂合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D. 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14. 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 A. 父亲和母亲 B. 儿子和女儿 C. 母亲和女儿 D. 父亲和儿子 15.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 母亲红绿色盲其儿子不一定色盲 16.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患败血病死亡是( ) A. R 型肺炎链球菌 B. 加热杀死后的 R 型肺炎链球菌 C. 加热杀死后的 S 型肺炎链球菌 D. 加热
7、杀死后的 S 型肺炎链球菌与 R型细菌混合 17. 将 S型细菌的 DNA分子加入到 R型细菌培养基中,培养后所得到的菌落有( ) A. S 型细菌 B. R 型细菌 C. S 型或 R 型细菌 D. S 型和 R 型细菌 18.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合成子代噬菌体 DNA 分子和蛋白质所需的原料( ) A. 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B. 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 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D. 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19. 在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 和35S 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
8、位依次是( ) A. B. C. D. 20.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别决定于( ) A. 细胞的多样性和 DNA复制的稳定性 B.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 DNA 酶的特异性 C. 碱基对不同的排列顺序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和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21. 一个由15N标记的 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 5 次后标记的 DNA 分子占 DNA分子总数的 A. 1/10 B. 1/5 C. 1/16 D. 1/25 22. 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 DNA 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 DNA 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9、 B. 图中 DNA 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 真核生物 DNA 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 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23. 假设一段 mRNA 上有 60 个碱基,其中 A 为 15 个,G 为 25 个,那么转录该 mRNA 的 DNA 分子区段中,C 和T 的个数有( ) A. 15 个 B. 25 个 C. 40 个 D. 60 个 24. 下图表示中心法则,代表生理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表示 DNA 分子复制 B. 过程表示基因转录 C. 过程不需要碱基互补配对 D. 过程表示翻译 25.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10、A. 基因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只有核中的基因能决定性状 B. 环境也能影响性状表现,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有的基因可决定和影响多种性状 D. 一条染色体上分布有许多基因,可决定和影响人体的多种性状表现 2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DNA分子的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C. 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等于 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D. 生物体内 DNA分子数目等于基因数目 27.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B. 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C. 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低 D.
11、 诱发突变对生物体都是不利的 28.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 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29. 以下情况下,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 21 号染色体有 3 条 姐妹染色体单体的分开 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染色单体部分缺失后而形成的精子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染色体上 DNA 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A. B. C. D. 30. 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12、 B. 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C.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D. 基因结构中某一碱基对的替换必然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题,每题题,每题 10分,共分,共 40 分。分。 31. 下图 1 为某动物(2n=8)细胞分裂示意图,图 2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 DNA 数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1 中丙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时期是_,该细胞存在于动物的_(填器官)中。 (2)图 1 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_。若 M为 X染色体,则 N定是_染色体。 (3)图
13、 2 中 c 表示_,细胞类型对应于图 1中的_细胞。该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单体。 (4)图 2 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 32. 孟德尔以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F1测交等实验,按照假设演绎的科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请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选择豌豆做遗传实验的材料从而获得成功,是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_,所以自然条件下都是纯种。 (2)纯合亲本杂交实验中,F1都为_茎,因此该性状为_性状。F1自交所得 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
14、。F2中高茎矮茎_,则 F2中高茎豌豆占全部豌豆的比例是_,高茎豌豆中纯合子占_。 (3)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孟德尔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请补全遗传图解。_、_、_ 。 33. 甲图中 DNA分子有 a和 d两条链, 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 DNA复制的方式是_。 (2)甲图中,A和 B均是 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酶,其中 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 A 是_酶,B 是_酶。子链延伸的方向是_(53或35)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场所有_。
15、(4)乙图中,7 是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交替连接而成。 (5)若用 1个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 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 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 (6)若图乙中亲代 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 G 变成了 A,则该 DNA分子经过 n 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 DNA 分子占 DNA分子总数的_。 34.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两个核糖体上最终合成的物质_(填“相同”或“不同”) 。 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 (2)图乙中过程表示_,存在碱基 A与 U配对过程的有_(填序号) 。 (3)
16、图甲中的与图乙中的_(填字母)代表同一种物质,合成该物质需要_酶的催化。两图中,承担运载氨基酸功能的物质是_(填名称) 。 (4)比较两图可知: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明显不同的是_,从细胞结构上分析,形成这一区别的原因是_。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期末生物学年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一、单选题:本题共 30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60分。分。 1.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实验结果,进行“演绎推理” B.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成对的遗传
17、因子分离,且雌雄配子数量比为 11” C.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进行验证 D.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答案】D 【解析】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详解】A、孟德尔依据杂交实验的相关实验结果,提出假说后进行“演绎推理”,A 错误; B、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不
18、是 11,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B 错误;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 错误;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 31 的性状分离比,D 正确。 故选 D。 2.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 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抓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进行辨析。 【详解】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
19、属于相对性状,A 错误;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 错误;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 正确;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符合“同一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3. 某种水果果皮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果肉酸味(R)对甜味(r)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 HhRr、hhrr的两个个体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 A. 9331 B. 1111 C. 3l31 D. 11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知,对相对性状
20、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亲本基因型 HhRr hhrr 杂交,运用分离定律来解决问题最为简单,即(Hh hh) 、 (Rr rr) ,可以看出相当于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测交,故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为 1:1:1:1。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基因型为 HhRr 与 hhrr 的两个个体杂交,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分别考虑两对基因:Hhhh1Hh:1hh,Rrrr1Rr:1rr,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所以它们的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1:1)=1:1:1:1,B 正确。 故选 B。 4.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 1111 比例的是( ) 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F2表现型的
21、比例 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F1表现型的比例 F2遗传因子组合的比例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子一代自交的性状分离比是 9:3:3:1,而测交的性状分离比是 1:1:1:1。 【详解】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 是双杂合子,其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是 1:1:1:1,正确;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F2表现型比例 9:3:3:1,错误;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F1测交后代类型比例 1:1:1:1,正确;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 是双杂合子,表现型全部为
22、双显性个体,错误;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F2基因型比例是 4:2:2:2:2:1:1:1:1,错误。 综上正确。 故选 B。 【点睛】 5.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 ) A. 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 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 联会分离复制分裂 D. 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
23、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复制-联会-分离-分裂,D 正确。 故选 D。 6. 下图是某种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B. 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种类相同
24、C. 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粒尚未分裂 D. 图丁中,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乙图同源染色体分离, 移向细胞两极,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丙图表示减数一次分裂末期; 丁图中 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图甲发生联会,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A 正确; B、图乙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两极均有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种类不相同,B 错误; C、 图丙中,染色体变为染色质,形成新的
25、核膜,产生两个子细胞,不进行染色体复制,C 错误; D、图丁中,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D 错误。 故选 A。 7. 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 B.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C.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 成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详解】A、减数分裂的过程
26、中,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A 正确; B、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进行了一次染色体的复制,B 正确; C、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C 错误; D、由于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故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D 正确。 故选 C。 【点睛】 8. 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 44 条常染色体和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卵细胞 精细胞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
27、成为 44+XY,性染色体不同型,不可能; 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22+X(前期和中期)或 44+XX(后期) ,可能; 初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X,与题干相符,可能; 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22+X 或 22+Y(后期为 44+XX 或 44+YY) ,可能; 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22+X,只含一条性染色体,不可能; 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22+X 或 22+Y,只含一条性染色体,不可能。 故选 A。 9. 下图是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模式图,该细胞( ) A. 有 1个四分体 B. 分裂后产生 4种精子 C.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D. 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答
28、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AC、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含 Y 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四分体,AC 错误; B、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分裂后产生 A 和 a 共 2 种精子,B 错误; D、由于该细胞基因型为 Aa,A 与 a 位于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细胞中基因 A、a 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产生的,因此该细胞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 正确。 故选 D。 10. 下列有
29、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B. 受精时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相融合 C.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答案】A 【解析】 【分析】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详解】A、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A 错误;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核相互融合,成为合子,B 正确; C、受精卵由精子和卵
30、细胞结合而成,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 正确; D、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再经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本物种的染色体水平,D 正确。 故选 A。 【点睛】 11. 最早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 萨顿的蝗虫实验 C.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 人的红绿色盲研究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将基因与染色体类比,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据此答题。 【详解】A、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基因分离定律和
3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未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 B、萨顿的蝗虫实验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但未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 错误; C、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首次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 正确; D、人的红绿色盲的研究可探索伴性遗传规律,该研究时在已经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前提下进行的,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12.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 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
32、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A 正确; B、同源染色体上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都含有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只能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会自由组合,B 错误; C、 染色单体是随着 DNA 复制过程产生的, 因此, 染色单体分开时
33、, 间期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C 正确;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 正确。 故选 B。 【点睛】 13. 果蝇的红眼(A)为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a)。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 杂合红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B. 白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C. 杂合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 D. 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为伴性遗传,用 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表示,雌果蝇
34、有:XAXA(红) 、XAXa(红) 、XaXa(白) ;雄果蝇有:XAY(红) 、XaY(白) 。 【详解】A、杂合红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即 XAXa(红雌) XAY(红雄)1XAXA(红雌)1XAXa(红雌)1XAY(红雄)1XaY(白雄) ,后代红眼果蝇既有雌果蝇又有雄果蝇,因此不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 错误; B、白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即 XaXa(白雌) XaY(白雄)XaXa(白雌) 、XaY(白雄) ,因此不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 错误; C、杂合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即 XAXa(红雌) XaY(白雄)1XAXa(红雌)1XaXa(白雌)1XAY(红雄
35、)1XaY(白雄) ,后代雌雄中都有红眼和白眼,因此不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 错误; D、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即 XaXa(白雌) XAY(红雄)1XAXa(红雌)1XaY(白雄) ,后代雌果蝇是红眼,雄果蝇是白眼,因此能通过眼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 正确。 故选 D。 14. 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 A. 父亲和母亲 B. 儿子和女儿 C. 母亲和女儿 D. 父亲和儿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色盲为伴 X 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隔代遗传;且母亲有病儿子一定有病,父亲正常则女儿一定正常。 【详解】色盲为伴 X 隐性遗传病,色盲女性含有两个
36、色盲基因,其色盲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父亲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即患病,但母亲另一条 X 染色体上可能不含色盲基因,即母亲可能不患色盲;色盲女性的儿子其 X 染色体来自色盲女性,故儿子一定患病,但女儿由于有一条 X 染色体来自父亲,故女儿不一定患病;综上分析,女性患色盲,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故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 D。 15.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 母亲红绿色盲其儿子不一定色盲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性别
37、决定的方式多种多样,雌雄异体的生物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XY 型、ZW 型,位于性染色体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 【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可能与性别决定无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A 错误; 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 正确; C、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表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表达,C 错误; D、红绿色盲是伴 X 隐性遗传病,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16.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患败血病死亡的是( ) A. R型肺炎链球菌 B. 加热杀死后R型肺炎链球菌 C. 加热杀死后的 S 型肺炎链球菌
38、 D. 加热杀死后的 S型肺炎链球菌与 R型细菌混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肺炎双球菌分为 R 型菌和 S 型菌,前者无毒,后者有毒,会导致小鼠患败血病死亡。 【详解】A、R 型肺炎双球菌是无毒性的,不会让小鼠死亡,A 错误; B、加热杀死后的 R 型肺炎双球菌更不会让小鼠患病死亡,B 错误; C、加热杀死的 S 型肺炎双球菌也不会让小鼠患病死亡,C 错误; D、但加热杀死后的 S 型肺炎双球菌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后可以转化出 S 型菌,会让小鼠患败血病死亡,D正确。 故选 D。 【点睛】 17. 将 S型细菌的 DNA分子加入到 R型细菌培养基中,培养后所得到的菌落有( ) A. S
39、 型细菌 B. R 型细菌 C. S 型或 R 型细菌 D. S 型和 R型细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肺炎双球菌分为 R 型菌和 S 型菌,前者无毒,后者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 【详解】S 型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故将 S 型菌的 DNA 加入到 R 型菌的培养基中,部分 R 型菌可以被转化成 S 型菌,故培养基上有 S 型和 R 型菌落,D 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 18.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合成子代噬菌体 DNA 分子和蛋白质所需的原料( ) A. 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B. 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 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40、D. 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只有噬菌体的 DNA 注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 DNA(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酶、能量和核糖体等均由细菌提供)组装释放,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相同,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 【详解】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DNA(模板)来自噬菌体,合成噬菌体核酸的原料脱氧核苷酸与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均由细菌提供。 故选 D。 19. 在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 和35S 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
41、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DNA中含有 C、H、0、N、P 五种元素,蛋白质中主要含有 C、H、0、N四种元素,若含有 S、Fe等元素,则位于 R 基上。图中分别表示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含氮碱基、R基、肽键。 【详解】由于 P 元素存在于 DNA 的磷酸部位,S 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 R基中,所以用32P 和35S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 R基团,即和部位。 故选 A。 20.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别决定于( ) A. 细胞的多样性和 DNA复制的稳定性 B.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 DNA 酶的特异性 C. 碱基对不同的排列顺序
42、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和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答案】D 【解析】 【分析】 遗传信息蕴藏在 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构成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 DNA 分子的特异性。DNA 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详解】由于碱基对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故 DNA 具有多样性;由于某种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故 DNA 具有特异性。 综上所述,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 21. 一个由15N标记的 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
43、5 次后标记的 DNA 分子占 DNA分子总数的 A. 1/10 B. 1/5 C. 1/16 D. 1/25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个由15N 标记的 DNA 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 5 次后得到 25=32 个 DNA根据 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 2 个 DNA 分子各含一条母链,其他 DNA 分子不含15N,所以复制 5 次后标记的 DNA分子占 DNA 分子总数的 2/32=1/16,选择 C。 22. 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 DNA 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 DNA 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 图中 DNA 分子复
44、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 真核生物 DNA 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 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首先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成两条单链, 解开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子链,子链与模板链双螺旋成新的 DNA 分子,DNA 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详解】A、由图可看出,此段 DNA 分子有三个复制起点, 三个复制点复制的 DNA 片段的长度不同,因此复制的起始时间不同,A 错误; B、由图中的箭头方向可知,DNA 分子是双向复制的,且边解旋边复制,B 正确; C、D
45、NA 分子的复制首先要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进行解旋,C 正确; D、真核细胞的 DNA 分子具有多个复制起点,这种复制方式加速了复制过程,提高了复制速率,D 正确。 故选 A。 【点睛】准确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对真核细胞 DNA 分子复制的特点和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基础。 23. 假设一段 mRNA 上有 60 个碱基,其中 A 为 15 个,G 为 25 个,那么转录该 mRNA 的 DNA 分子区段中,C 和T 的个数有( ) A. 15 个 B. 25 个 C. 40 个 D. 60 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转录和翻译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
46、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mRNA是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若 mRNA 有 60个碱基,则转录该 mRNA的 DNA含有碱基数为 602=12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双链中不配对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 C 和 T共有 60个,故选 D。 24. 下图表示中心法则,代表生理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表示 DNA 分子复制 B. 过程表示基因转录 C. 过程不需要碱基互补配对 D. 过程表示翻译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示由 DNA 到 DNA 的 DNA 复制过程,A 项正确;表示以
47、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转录过程,B项正确;为 RNA复制和逆转录,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项错误;表示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D项正确。 【点睛】“二看法”判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1)“一看”模板 如果模板是 DNA,该生理过程可能是 DNA 复制或转录。 如果模板是 RNA,该生理过程可能是 RNA 复制、RNA 逆转录或翻译。 (2)“二看”原料 如果原料为脱氧核苷酸,产物一定是 DNA,该生理过程可能是 DNA 复制或逆转录。 如果原料为核糖核苷酸,产物一定是 RNA,该生理过程可能是转录或 RNA复制。 如果原料为氨基酸,产物一定是蛋白质(或多肽),该
48、生理过程是翻译。 25.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只有核中的基因能决定性状 B. 环境也能影响性状表现,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和影响多种性状 D. 一条染色体上分布有许多基因,可决定和影响人体的多种性状表现 【答案】A 【解析】 【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 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且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49、。 【详解】对于人体基因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无论核基因与质基因都能决定生物性状,A 错误;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B 正确;在生物体中,多个基因可以决定一个性状,一个基因可决定和影响多种性状,C 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分布有许多基因,可决定和影响人体的多种性状表现,D 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 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关系,再根据题意作答。 2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DNA分子的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C. 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等于 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D. 生
50、物体内 DNA分子数目等于基因数目 【答案】A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详解】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 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B 错误; C、由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故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 DNA 分子的碱基总数,C错误; D、一个 DNA 上含有多个基因,故生物体内 DNA 分子数目少于基因数目,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27.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B. 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