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日照市山东省日照市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下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材料一: 在书法学习中,“天然”更多地体现为书家的禀性与天资,“功夫”更多地体现为书家对古法和书体的学习,“天然”与“功夫”在书家习书时同样重要。 书法因天资而革新。一个书家的天资往往能引领一个时期的艺术风尚。金农作为清代前碑派书家的典型代表,他在书法上的天资表现为有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敢于叛逆当时帖学的笼罩,形成自己标新立异、面目繁多的书法风格。金农
2、的这种天资还表现在他在书法上的广收博取。他开掘古代书法中的倒薤笔法,吸取飞白用笔中的扫刷,并且能大胆地卧笔作书,留心于刻工的木板字体,并将整洁、光滑、装饰化的用笔特征引用到书法创作上来。金农以开阔的视野从古代传统中开拓出的全新的笔法,展现出前无古人的全新面目。 当然这种有天资的书家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书家都循规蹈矩,甚至泥古不化,书法面貌中往往没有自我的体现。这样的书家也能对书法的技法掌握精熟,得到时人的称赞,但是终究在书法史上被逐渐隐没。 一个书家的禀性与天资可以赋予书法新的审美趣味与自我面貌,但是学习的用功是个人的天资所不能替代的。书法因用功而有规矩的体格。习书过程中书家的功夫在审美上表现
3、为对古人经典审美的不断追求,即学古用功:在形式上表现为对基本的用笔操作娴熟有致,即法度森严。书家的自我面貌的形成是离不开功夫的,而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才能用笔精熟,将章草的发展由质朴推向精美,使书法成为更加纯粹的艺术,人称“草圣”;由陈入隋的书家智永,相传闭居阁楼数十年而不下,潜心书法。有“退笔冢”“铁门限”的故事,因此苏轼评其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致,反造疏淡。”总之,书家的功夫是书风成熟必不可少的因素。 “天然”与“功夫”的统一是书家形成自我风貌的关键。书法中的“天然”是书家情性的自然流露,是书家独有的禀赋。这种“天然”表现在书法上即书风的革新与创变,
4、它体现了一个书家的创造力和自我意识。 另一方面, 所谓的 “功夫” 是书家对书法基本法则的把握。 “功夫”是由书法的传统决定的,也是书法基本体格的表现。倘若一味地追求“天然”而漠视“功夫”,书法则会信笔为体,流于野俗。反之,只是盲目地临仿古人,忽视“天资”,不求创变,书法则会泥古不化,失去自我。董其昌曾言“字须熟后生”。这里的“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古的过程,即“功夫”;这里的“生”则是书家的自我体现,也是由书家的“天然”决定的,是“必由天骨,非钻仰之力、澄练之功所可强入”。总之,没有“功夫“则书法缺乏体格,失去“天然”则书法缺少灵动,“熟后求生”即是天然与功夫辩证统一的最好注解。 “天然”与
5、“功夫”在书法当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二者相辅相成,这两方面应该构成我们当下的学书态度,即“功夫”与“天然”并举,资学兼重,斯为至理! (摘编自刘永军书法中的“天然”与“功夫”之辨) 材料二:材料二: 当代书法创作虽形式丰富多样, 但内涵苍白无力。 书法家们只追求所谓视觉上的冲击力,但没有思想上的感染力和精神上的穿透力。这就是书法创作缺钙的病灶,也是当下书法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一个重要原因。 书法艺术的钙质源于思想的充盈和精神的指向。兰亭序既是书法艺术的名典,也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之所以成为经典,既是由于王羲之书法的优美,还在于王羲之文辞的蕴涵。颜真卿祭侄稿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二行
6、书”,不在于这篇“急就章”表现出了多高的书法技巧,而恰在于文稿表达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读之令人感佩感怀,书法因文字承载的情怀而焕发神采,光耀千古。书法一旦离开了文字所表达出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就如同艺术只剩下技术而毫无风骨气韵可言。书法艺术唯有思想上的充盈,文学上的滋润,文化上的传承,心灵上的寄托,才能彰显出打动人心的魅力。可以说,历史上那些最好的书法作品也都是经典的华章。 反观今日书坛,书法家们不缺少良好的创作环境,不缺少技法的磨砺,而缺少思想的深意和艺术的灵气。当下参展参赛的作品多为抄写古人诗词名句,即使那些规定必须要有原创的内容,也只是一些生硬无味的造句,缺少文学的蕴含和艺术
7、的新意。观众和读者很难产生美的共鸣,故而书家虽多,作品形式丰富多彩,却难深入人心,像兰亭序和祭侄稿那样,能够标志今天时代高度的杰作几近为零。众多在各种比赛展览中早早夺冠或成名的书家, 亦难进入大家之行列。究其原因,不能不说其虽技法娴熟,但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深度,从而陷入书写惯性化和表演性的困境中。如此,只能是抄写经典的诗词话语,难有思想的突破和境界的提升。 (摘编自罗杨唯思想是书法的钙和精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书法史上大多数书家缺乏像金农一样的天资,大都循规蹈矩,自我往往难以在书法面貌中体现。 B.学习的用功使书法具有规矩的体格,书家的功
8、夫表现在审美上的学古用功和形式上的法度森严。 C.当下书法作品虽然众多,但缺乏杰作,其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思想上的感染力和精神上的穿透力。 D.兰亭序和祭侄稿能成为书法名典,不在于书法本身,而在于其蕴涵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金农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全新笔法,是因为他敢于革新,具有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开阔的视野。 B.书法学习重视“天然”才会形成书家个性,不致失去自我;重视“功夫”才会书风成熟,不致流于野俗。 C.当下书家保持“功夫”与“天然”并举的学术态度,就能在立足书法传统的基础上革新与创变一代书风。 D.当今书坛书家虽技法娴熟,但缺乏文化
9、修为,不能创作文学作品,导致只能抄写经典诗词话语参展参赛。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书法以结构形式的内在规定性和“字势”的抽象性,与欣赏者产生共鸣从而被接受。 B.一件书法作品可以通过短期的技法训练写就,但创作主体的思想高度不能短时抵达。 C.书法作品格调情怀为第一性,创作技法乃第二性,唯思想性是书法作品的第一要素。 D.书法艺术以抽象自然美和人格精神构成其基本内涵,而情感是沟通二者的主要媒介。 4.材料一在开篇提出论点后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 5.某大学书法学专业开设课程中有隶书临摹楷书临摹行书临摹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学诗词
10、格律及楹联基础等,请结合材料分析设置这些课程的意义。(6 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苏堤 巴金 我们游了三潭印月回到船上,月亮已经从淡墨色的云堆里逃出来了。水面上静静地笼罩了一层薄纱。 船向博览会塔驶去。张忽然指着我背后的方向问道:“前面是什么地方?” “那是苏堤。”黄接口说。我知道他们说的是那一带被黑黝黝的树木遮掩了的长堤。 那里没有灯光,只有一片黑影表示了岸与水的分界。 “要是能够上去走走也好!”张渴慕似的说。 “那里灯也没有,又没有码头,不好上岸。”船夫用干燥的低声回答我们,这样的声音表示他并不愿意把船往那边靠
11、去。“那里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你们先生还是明天去玩吧。”他还絮絮地说。 “不要紧, 那里可以上去。 ” 黄坚持说, 他似乎曾经这样上去过, “你只顾摇过去好了。 ” “我说不好上去,你们先生不肯相信。那里有很高的草。我不会骗你们先生。”船夫不高兴地分辩说。 “不行,我们一定要上去。你看现在月亮这样好。机会万不可以失掉。”张热心地说,仰起头望月亮,我想他大概被他理想中的胜景迷住了。 船到了苏堤,船夫停了桨,说:“你们先生看可以上去吗?” 这一带尽是树木,并不很密,树丛中也有可走的路。 “等我试试看。”黄马上站起来,手挽着树枝,使船靠得更近些,就拣了干燥的地方走上去了。他站在树丛中,回头
12、叫我们。 “先生,我不划了。请你把钱给我,让我回去罢。”船夫说。 “为什么不肯划呢?”我惊讶地问,“我们还是照钟点算钱,上岸去玩一会儿,你不是可以多得点钱吗?” “我不划了,你们把船钱给我。”他生气地说,向我伸出了手。 “黄,下来,我们不要上去了。”我听见船夫的话觉得扫兴,便对着黄大声叫道。 “上面好得很,你们快点上来。先游了这里,等一会儿再到博览会塔去!”黄在堤上兴致勃勃地大声说。他又转身往前面走。 “我不等了,你们另外雇船罢。”船夫明白地说。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容易生气。 “我们在上面并不要玩多久,马上就要回去的。你沿着堤荡桨,把船摇到那边等我们。” “你们上岸去,又不认识路,说不定把路走
13、错了。会叫我等三五个钟头。”他忍住了怒气说。 我气愤地对站在堤上的黄叫道:“黄,不要去了。他不肯等我们。他疑心我们不给他船钱,就从岸上逃走” 船夫咕噜地分辩着,并不让我把话说完。 “你快点上来,不要管他。”张这样催促我,他也许被前面的胜景迷住了,并不注意船夫的话,也不注意我的话。 我没法,只得把脚踏上岸去。船夫忽然抓住我的膀子。我吃惊地看他一眼。虽然是在树阴下,月光被我们头上的树叶遮住了,朦胧中我看不清楚他的脸,但是我却仿佛看见了一对忍受的、苦恼的眼睛。 “先生,请你看清楚这只船的号头。请你放点东西在船上” 我不再听下去了。我明白一切了。他还是不相信我们。我一定要使他明白自己的错误。如果我留下
14、东西,岂不是始终没有机会向他证明我们并不是骗子吗? 我短短地说了“不要紧”三个字,就迈着大步走上去了。 我们已经走出了树丛。现在是在被月光洗着的马路上了。眼所触,都是清冷、新鲜。密密的桑树遮住了两边的景物。偶尔从枝叶间漏出来一线的明亮的蓝天这是水里的天。 “好极了!竟然有这么清凉的境界!”张仰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赞叹说。 “你还叫我们不要上来,你几乎受了船夫的骗。”黄得意地对我说, “你看这里多么好,比三潭印月好得多!” 我只是笑。我觉得我笑得有点不自然。我在赶走我脑中的另一种思想。 我突然被一种好奇心抓住了。我想要是我们果真就在堤上坐了车回旅馆去呢?他会不会后悔不该随便怀疑人, 会不会
15、因为这笔快要到手却又失掉的钱苦恼?我的脑子里出现一个后悔的、朴实的脸庞,还带着一对忍受的、苦恼的眼睛。我的耳边又接连地响起了自怨自艾的话,叹气、哭泣和咒骂。我差不多完全沉醉在这个想象中了,我的脸上浮出了满足的微笑。我的心开展了。 过了一些时候,我开始感到心里空虚了。刚才的满足已经不知道消失在什么地方去了。它来得那么快,飞去也是这般速。依旧是月光下的马路,依旧是慢慢下着脚步的我。可是我这颗心里却缺少了什么东西。这时候我再想到逃走的打算,觉得毫无意义。我只感到一种悲哀,一种无名的悲哀。 走过了最后的一道桥,我们走完了苏堤。 船摇过来了。 我不由自主地看他的脸。他无意间把头往上面一仰,月光在他的脸上
16、掠过。我看见那是一张朴实的、喜悦的脸。我觉得自己也被一种意外的喜悦感动了。 船在水面上淌着,比先前快了许多。我觉得现在的他跟先前的他完全不同了。先前的一个是苦恼的,现在的一个是快乐的,而且现在的比先前的似乎还要年轻些。 最后我们没有去博览会塔, 直接回到了湖滨。 我在他应得的船钱以外, 多付了一半给他。他非常喜悦、非常感动地接了钱。 我问他:“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只有一个女十多岁的女儿她在家生病我现在就要去买药”他断续地说,他的喜悦在一刹那间完全消失了。 我呆呆地立在码头上。 我想不到会从他那里听到这样的答话。 我不知道究竟怎样做才好,我也想不到应该拿什么话安慰他。 他忽然拔起脚就跑,一
17、转眼间就消失在人丛中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面对船夫的百般推托,“张”和“黄”坚持上岸游苏堤,可见他们是刚愎自用、不肯随意妥协的人。 B.船夫谎称苏堤“不好上岸”,又让“放些东西在船上”,说明他的戒备心很强,曾有过被骗的经历。 C.“我”感到一种“无名的悲哀”,既悲哀于自己竟然有逃走的打算,又悲哀于船夫对我们的不信任。 D.“我”得知船夫的境况后“想不到应该拿什么话安慰他”,表明“我”对船夫的说谎行为耿耿于怀。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用双线结构行文,明线是“我”游览苏堤过程中内心感受的变化,暗线是我
18、们租船游览苏堤的行踪。 B.小说以船夫的女儿生病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匠心。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我”“朋友”“船夫”之间的对话展现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当时人们的生活境况。 8.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4 分) 9.巴金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良心”,即能够关注现实,反思自我,倡导真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祖逖,字士
19、稚,范阳道人也。晋愍帝建兴元年,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晋元帝大兴三年夏六月,祖逖将韩潜与后赵将桃豹分据陈川故城,出入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状,使千余人运上台,又使数人担米息于道。豹兵逐之,弃担而走。豹兵久饥,得米, 以为逖士众丰饱, 益惧。 后赵将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馈豹, 逖使韩潜及冯铁邀击于汴水,悉获之。逖在军,与将士同
20、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新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 为取河北之计。 后赵王患之, 乃下幽州为逖修祖、 父墓, 因与逖书, 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逖牙门童建杀新蔡内史周密降于后赵。后赵王斩之,送首于逖曰:“叛臣逃吏,吾之深仇。将军之恶,犹吾悉也。”逖深德之。自是后赵人叛归逖者,逖皆不纳,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四年秋七月甲戌,以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八月,豫州刺史祖逖以戴渊吴士,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且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雍容统之,意甚怏怏。又闻将有内难,知大功不连,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
21、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B.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C.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D.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祭酒
22、,官职名,亦指各类首席、主管。军谘祭酒指首席军事参谋。 B.互市,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间进行往来贸易的通称。 C.感激,文中指感动奋发。现指对人好意或帮助产生感动和谢意。 D.士女,古代指男女或已成年而未婚的男女。文中是普通百姓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祖逖力主北伐。他积极向左丞相建言,在缺少兵器兵员的情况下,自铸兵器,自行招募士兵,开始北伐。 B.祖逖善用计谋。他把布袋装上泥土伪装成米袋,又故意让敌人抢去真米,来迷惑敌人,使敌人感到恐惧。 C.祖逖宽厚仁爱。他在军中与将士同甘共苦,全力安抚新归附的人,严禁部将侵犯后赵百姓,使边境安宁
23、。 D.祖逖忧愤病逝。他嫉妒戴渊的才能,不满其接收自己收复的土地,又感到北伐大业难以完成,忧愤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逖使韩潜及冯铁邀击于汴水,悉获之。(4 分) (2)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梁、郑之间复骚然矣。(4 分) 14.后赵王为缓和与祖逖的关系,采取了哪些措施?(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注】因与王安石政
24、见不合,作者退居洛阳。君贶。司马光的朋友。潞公,曾任率相的文彦博。丕构:大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大处着笔。将潞公的居第置于嵩山、伊浦的背景下,意境高远阔大。 B.第三四句写近景,以动衬静,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庄园山水图画。 C.以渡河为喻,说明辅弼大臣须仰仗皇帝的赏识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D.全诗感情抑扬有致,起初平和舒缓,然后气势轩昂,最终变为消极无奈。 16.尾联运用萧何的典故,有何用意?(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0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史记孔子世家记
25、载“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在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直接印证这一说法的句子是“ , ”。 (2)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劝说秦国时,用事实来证明晋侯言而无信的句子是“ , ”。 (3)杜牧阿房宫赋中写建筑依地势而建造、结构交错精巧的句子是“ , ”。 (4) 六国论 中, 苏洵认为六国若想对抗强秦, 必须重视人的作用, 对有智谋的大臣,要大加封赏;对有才能的人,则需“ , ”。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写水,“ ”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16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
26、20 题。 翻开定格在历史画卷中的红色家书,李大钊在狱中向敌人宣布“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 江诗咏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告白 “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 ;谢士炎就义前挥笔写就“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刘绍南牺牲前慷慨壮歌“刀放头上不胆寒”革命先烈的话语虽 却感人至深,只言片语却 ,充分体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价值立场。品读红色家书,仿佛 ,时光回溯,置身于炮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杀身成仁,恨不饮尽倭奴血;矢志为民,何能老去革命心。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
27、利。一封封红色家书,印记着红色史迹,植根着红色基因,虽经岁月流逝,依然 。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平淡无奇 言简意赅 斗转星移 历久弥新 B.平淡无奇 微言大义 沧海桑田 古老厚重 C.朴实无华 言简意赅 沧海桑田 古老厚重 D.朴实无华 微言大义 斗转星移 历久弥新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B.中国共产党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个
28、又一个胜利。 C.中国共产党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D.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红楼梦中,每个主子房间里都放着各式各样的茶具,从茗碗瓶花、净漆茶盘到十锦小茶盄等, 贾府的太太、 小姐、 老爷、 少爷, 甚至连丫鬟们都用茶解渴。 可见, 。 名门大户中喝茶的规矩多,比如第
29、一盅是漱口,第二盅才是品茶。红楼梦里也多次出现茶漱口情节。用漱口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饭后用茶漱口。如第三回,黛玉饭后用茶漱口。 第五十四回, 元宵入夜, 贾母等吃夜宵,“用过漱口茶, 方散” 。 另一种是 。如第五十一回, 宝玉半夜醒来要吃茶, 麝月 “先倒了一钟温水, 拿了大漱盂, 宝玉漱了一口” 。第五十六回,宝玉做梦被袭人推醒,“早有人捧过漱盂茶卤来漱了口。” ( ),而且饭后漱口茶,从现代人的卫生角度看仍是科学的。茶中的氟与牙齿的主要成分接触后生成氟磷灰石,这种氟磷灰石能降低牙齿对冷热刺激的敏感性, 并抑制细菌对牙齿的作用,可预防龋齿。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30、项是(3 分) A.古代封建贵族家庭把饭后漱口茶作为家宴排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B.古代封建贵族家庭的家宴排场之一是饭后漱口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C.饭后漱口茶作为古代封建贵族家庭的家宴排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D.把古代封建贵族家庭的家宴作为排场之一的饭后漱口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近日,建党百年主题 MV信仰的光发布,歌词唱道“即便前方荆棘密布,用生命也要换来那抹最初的光亮。她用生命染红了东方
31、,为你我留下永恒的信仰,龙的脊梁顶天立地不倒下,长城般的意志面对危险不会退缩照耀吧,信仰的光,爱让希望无限生长:壮大吧,骄傲的太阳,会让万物绽放。向前闯,年轻的后浪,信仰的光为你保驾护航”。 读完以上歌词,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1.D【解析】D 项“不在于书法本身”错误,由“兰亭序既是书法艺术的名典,也是文学史上的名篇。 之所以成为经典, 既是由于王羲之书法的优美, 还在于王羲之文辞的蕴涵”可知,兰亭集序
32、成为书法名典,跟书法本身也有关系。 2.B【解析】A 项“是因为他敢于革新,具有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开阔的视野”错误,由“书法因天资而革新。一个书家的天资往往能引领一个时期的艺术风尚”可知,是因为他具有书法的天资。C 项“就能在立足书法传统的基础上革新与创变一代书风”表述绝对,由“天然与功夫的统一是书家形成自我风貌的关键”可知,“功夫”与“天然”是关键因素,还有其它因素,只有这两种因素,不一定能在立足书法传统的基础上革新与创变一代书风。D 项“导致只能抄写经典诗词话语参展参赛”错误,原文是“当下参展参赛的作品多为抄写古人诗词名句,即使那些规定必须要有原创的内容,也只是一些生硬无味的造句,缺少文学
33、的蕴含和艺术的新意”,可见,有“原创”的作品,并非只是抄写经典诗词话语。 3.C【解析】由标题和“书法艺术的钙质源于思想的充盈和精神的指向”“书法一旦离开了文字所表达出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就如同艺术只剩下技术而毫无风骨气韵可言”“不能不说其虽技法娴熟,但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深度,从而陷入书写惯性化和表演性的困境中”等句可知,材料二的观点是:唯思想是书法的钙和精魂。因此,“唯思想性是书法作品的第一要素”最能支持材料二的观点。 4.先运用举例论证,从“天然”角度论证书法因天资而革新。再运用举例论证,证明书家的功夫是书风成熟必不可少的因素。最后运用引用论证,证明“天然”与“功夫”的统一是书家形
34、成自我风貌的关键。 【解析】第 2、3 段列举金农“金农作为清代前碑派书家的典型代表,他在书法上的天资表现为有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敢于叛逆当时帖学的笼罩,形成自己标新立异、面目繁多的书法风格”的事例,说明“书法因天资而革新。一个书家的天资往往能引领一个时期的艺术风尚”。 第 4 段列举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智永“闭居阁楼数十年而不下,潜心书法”的事例,论证“书家的功夫是书风成熟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 5 段引用董其昌“字须熟后生”“必由天骨,非钻仰之力、澄练之功所可强入”的名言,论证“天然”与“功夫”的统一是书家形成自我风貌的关键 第 6 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5.通过临摹上的“功夫”
35、,形成有规矩的体格,对基本的用笔操作娴熟有致,法度森严,形成自我面貌。 让临摹者具有思想上的感染力和精神上的穿透力,具有文辞的蕴含,文学上的滋润,文化上的传承。 【解析】“隶书临摹 楷书临摹行书临摹”几种字帖的临摹照应了材料一中的“功夫”,由“学习的用功是个人的天资所不能替代的。书法因用功而有规矩的体格”“在形式上表现为对基本的用笔操作娴熟有致,即法度森严。书家的自我面貌的形成是离不开功夫的”可知,在临摹上下“功夫”,可以让学生形成有规矩的体格,对基本的用笔操作娴熟有致,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学诗词格律及楹联基础”则是让学生学习古汉语、文学、诗词格律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知识,
36、培养他们“思想上的充盈,文学上的滋润,文化上的传承”,使他们的书法具有“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实现“思想的突破和境界的提升”。而不是仅仅陷入书写惯性化和表演性的困境中。 6.B【解析】A 项“可见他们是刚愎自用”错误,由“不行,我们一定要上去。你看现在月亮这样好。 机会万不可以失掉”等句可以看出, 二人是渴望欣赏苏堤美景, 害怕错过机会。 C 项“悲哀于船夫对我们的不信任”错误,作者是由船夫的不信任联想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这才是“我”真正悲哀的地方。D 项“表明我对船夫的说谎行为耿耿于怀”错误,表明“我”对普通大众艰难与贫困生活的同情,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 7.A【解析】A 项“明
37、线是我游览苏堤过程中内心感受变化,暗线是我们租船游览苏堤的行踪”错误,明线是我们租船游览苏堤的行踪,暗线是“我”游览苏堤过程中内心感受的变化。 8.营造了清幽恬静的氛围,写出了苏堤景色的优美;环境描写衬托了人物此时复杂的心理,烘托出“我”此时内心的矛盾。 【解析】划线句子为描写环境的句子,可以从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凸显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 “被月光洗着的马路”“清冷、新鲜”“密密的桑树”“偶尔从枝叶间漏出来一线的明亮的蓝天”等描写了月夜苏堤的美景,月光、树林、蓝天营造了清幽恬静的氛围,写出人置身美景的喜悦之情。 虽然环境如此幽美,但是“我”却无心欣赏,由“我在赶走我脑中的另一种思想”“我突然被
38、一种好奇心抓住了。我想要是我们果真就在堤上坐了车回旅馆去呢”“我差不多完全沉醉在这个想象中了,我的脸上浮出了满足的微笑。我的心开展了”“这时候我再想到逃走的打算,觉得毫无意义。我只感到一种悲哀,一种无名的悲哀”等句可知,作者一方面气愤于船夫对自己和朋友的不信任,一方面又想要报复他,内心充斥着一种悲哀的情绪。通过景物的幽静衬托人物内心的矛盾。 9.关注现实:作者关注以船夫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为他们生活的艰难而悲哀;反思自我:“我”的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受伤而感到好像受到了大的侮辱,甚至想报复船夫,作者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理解了船夫的处境,给予船夫同情和关怀。倡导真善:作者借这篇文章呼吁
39、倡导关注下层人民生活,呼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呼吁尊重、理解、关怀他人。 【解析】船夫本来可以靠岸,根据张黄两位先生的实践证实从这里是可以上苏堤的,但船夫却选择说谎,说这里不能上岸,当张黄两位先生急忙的上岸后,船夫叫我立马付钱,并且表示不划了。这样的回答虽然使作品中的“我”感到震惊,船夫很坦然的说明了自己不想继续划船的理由,“怕我们会跑掉不付钱”。这句话把小说中的“我”的内心深深的刺痛和自尊心受到伤害。但张黄两位先生却完全不关心这一情况,他们也根本不在乎这些所谓的“琐事”。作者借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呼吁尊重、理解、关怀他人。 由“只有一个女十多岁的女儿她在家生病我现在就要去买药他断续地说,他
40、的喜悦在一刹那间完全消失了”可知,船夫家境困难,因此担心被骗,担心忙碌半天挣不到买药的钱。作者关注劳苦大众的生活,为当时的社会现状担忧悲哀。 最初“我想要是我们果真就在堤上坐了车回旅馆去呢?他会不会后悔不该随便怀疑人,会不会因为这笔快要到手却又失掉的钱苦恼”, “我”因为船夫伤害了自尊心想报复船夫,想象着逃走后船夫的后悔;后来“过了一些时候,我开始感到心里空虚了。刚才的满足已经不知道消失在什么地方去了”,“我”又因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遭遇而悲哀;最终知道了船夫的处境,对他无限同情,“我在他应得的船钱以外,多付了一半给他”。这些都表明作者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反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 1
41、0.A【解析】句意:现在晋朝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人人想着奋起反抗,大王您如果能够任命将领,派出军队,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人!“人”是下句“思自奋”的主语,应在“人”前断开,排除 BC;“郡国”是“豪杰”的定语,不能断开,排除 D。 11.C【解析】C 项“感激,文中指感动奋发”错误,由“又闻将有内难,知大功不连,感激发病”可知,此处“感激”指受到很大刺激。 12.D【解析】D 项“他嫉妒戴渊的才能”错误,原文是“豫州刺史祖逖以戴渊吴士,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且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雍容统之,意甚怏怏”,没有嫉妒戴渊,是认为他没有
42、远大的抱负和远见卓识,并且前来坐享其成。 13.(1)祖逖派韩潜和冯铁在汴河上截击,把这些粮食都缴获了。 (2)祖逖死后,后赵屡屡侵犯黄河以南,梁州、郑州地区的形势又变得动荡不安。 【解析】(1)使,让,派;邀击,截击;邀击于汴水,状语后置句;获,缴获。 (2)既,之后;寇,侵犯;骚然,动荡不安。 14.为祖逖修葺祖父、父亲的坟墓;发送文书,请求互市;斩杀叛臣,送上首级。 【解析】由“后赵王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可知,后赵王担忧祖逖的进军,所以为祖逖修葺祖父、父亲的坟墓;由“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可知,后赵王写信给祖逖,请求进行往来贸易。由“后赵王斩之,送首于逖曰:叛臣逃吏,吾之深仇
43、。将军之恶,犹吾悉也。逖深德之”可知,后赵王斩杀了叛变的臣子,并送去了他的头颅。 【参考译文】 祖逖,字士稚,是范阳道人。晋愍帝建兴元年,左丞相司马睿任命他为军事顾问。祖逖居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现在晋朝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人人想着奋起反抗,大王您如果能够任命将领,派出军队,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人!”司马睿向来没有北伐的志向,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武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祖逖于是驻扎在淮阴,起炉炼铁,
44、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晋元帝大兴三年夏六月, 祖逖手下的将领韩潜和后赵的将领桃豹, 分别据守陈川的旧城,双方相持了四十多天。 祖逖让人用布袋装满土, 就像装满了米的样子, 派一千多人搬运到台上。又安排几个人去担米,(假装很疲劳的样子)在路上歇着,桃豹的部队果然追赶上来,(这些挑米的士兵) 都丢下担子逃走。 桃豹的部队已经饿了很久, 得到这些米, 以为祖逖的粮食很多,士兵都能吃饱,因此更加胆怯。后赵的部将刘夜堂用上千头驴运粮送给桃豹,祖逖派韩潜在汴河上截击,把这些粮食都缴获了。祖逖在军队中和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对部属慷慨,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是抚慰安置新近归附的兵民,即使是
45、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也施恩礼遇去结交他们。祖逖训练士兵,积蓄粮食,为收复黄河以北的失地做准备。后赵王石勒为此忧患,于是下令让幽州守吏为祖逖修葺祖父和父亲的陵墓。然后写信给祖逖,要求互通使节和开放贸易。祖逖不回复他的信,但是听任双方来往贸易,因而获取了十倍的利润。祖逖的牙门童建杀死新蔡内史周密,投降后赵。石勒将童建斩首,把首级送给祖逖说:“叛臣逃吏,是我深以为恨的。将军憎恶的人,也是我所憎恶的。”祖逖深为感动,从此凡后赵叛降归附的人,祖逖都不接纳,禁止众将侵犯、攻掠后赵民众,两国边境之间,逐渐得以休养生息。 四年秋七月甲戌,任命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八月,豫州刺史祖逖认为戴渊是吴地人,虽具有
46、才能和名望,但没有远大的抱负和远见卓识;而且自己披荆斩棘,收复河南失地,而戴渊却从从容容,突然前来坐享其成,心中怏怏不乐。又听说国家将有内乱,知道统一北方的大业难以成功,受到很大刺激,引发了重病。九月,死于雍丘。豫州的男女百姓都像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谯国、粱国之间都为祖逖建立祠堂。祖逖死后,后赵屡屡侵犯黄河以南,梁州、郑州地区的形势又变得动荡不安。 15.D【解析】D 项“最终变为消极无奈”错误,“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描写诗人迫于形势,不得不闲居庄园,以宴饮自娱消遣,表达了慷慨悲壮的幽愤心情。不是“消极无奈”。 16.尾联用萧何典故,说潞公虽曾像萧何一样为君王的左右手,如今却被投
47、闲置散,只能满足于庄园的宴游之乐,此中对神宗深含讽喻。诗中亦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表达了司马光被迫闲居的幽愤心情。 【解析】“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意思为:潞公像萧相国一样曾是左右臂膀,如今却在荒僻的村野造屋买田。当年的名相萧何辅佐汉高祖,曾被视为左右手,殊荣加身,然而终遭猜忌,有人劝他“多买田地,贱贯贷以自污。”“且”字点出了昔日的萧何、后来的潞国公并包括作者本人在内,买田建馆,投闲置散,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迫于形势,不得不以此自娱消遣。作者把潞国公比作萧何,实际上也是自况,既含蓄地赞扬了潞国公(也包括他自己)的辅君治国才干,又隐隐讽喻了宋神宗如当年猜忌功臣的汉高祖,在“国须柱石”之
48、际,却将得力大臣排斥于朝廷之外。 17.(1)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 (2)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3)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5)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解析】易错字有:“瑟”“希”“铿尔”“瑕”“设版”“骊”“折”“封”“事”“簇”“澄”。 三、语言文字运用(16 分) 18.D【解析】第一处,平淡无奇: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朴实无华:质朴实在而不浮华。语境强调革命先烈的话语很朴实,很实在,故选“朴实无华”。 第二处,言简意赅:语言简练而意思完备。微言大义: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语境强调革命先烈的话语
49、虽少,但是道理却很深刻,故选“微言大义”。 第三处,斗转星移: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语境强调品读红色家书时仿佛回到了革命年代,因此选择“斗转星移”。 第四处,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古老厚重:一般用于形容很深的文化底蕴。 语境是说红色家书历经岁月, 依然有其价值, 选择“历久弥新”。 19.B【解析】原句语病:“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中,“凝聚精神”搭配不当,应改为“凝聚力量”;“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语序不当,应改为“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通过艰苦卓绝的革
50、命斗争”。 A 项“通过艰苦卓绝革命斗争,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语序不当,应改为“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C 项“凝聚精神”搭配不当,应改为“凝聚力量”。D 项“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语序不当,应改为“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20.使用对偶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生动地写出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为国杀敌,杀身成仁的革命精神。 【解析】“杀身成仁,恨不饮尽倭奴血;矢志为民,何能老去革命心”运用对偶修辞,“杀身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