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2 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一、基础(2424 分)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_,_。 (杜甫望岳 ) (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_。 (诸葛亮出师表 ) (3)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4)中秋佳节,身在外地求学的小语望向夜空,想到远方的父母此时或许也正看着这轮圆月,不由发出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_,_”的感叹。 (5)请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_,_。 _,_。 2. 根据
2、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 p ng w ,便是敬。 (2)啊,电!你这宇宙中最 x l 的剑呀! (3)“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 gn shn d g。 (4)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 chu mo qi c 之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B. 对于这些谣言,我保持缄默,因为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不攻自破的。 C. 有些做父母的喜欢在别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无形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却不以
3、为然。 D.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关好产品的质量。 (删去“否”) B. 美国之所以能轻易给中国新兴技术的发展使绊子的原因,是因为它手握大量的核心技术。 (删去“的原因”)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删去“为了”) D. 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在“以兼收并蓄”后加“的态度”) 5. 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海外
4、网 2 月 21 日电 2 月 20 日, 北京冬奥会正式闭幕, 这届冬奥会为世界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记忆,收获了众多好评,各国运动员持续发文为北京冬奥会点赞。“感谢、祝福”成了高频词。 20 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再次带给人们一场视觉盛宴, 折柳寄情、 雪花变中国结、 “双奥”相遇,烟花表演等环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浪漫。世人赞誉:“冬奥中国风,尽显东方美!” 北京冬奥会期间,尽管天气寒冷,各国运动员依然感受到了中国志愿者满满的热情。日本运动员小平奈绪用中文感谢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款待,称“我想对中国说声谢谢,感谢她这样接纳了我”。俄罗斯运动员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也多次表达了他对中国的喜爱和
5、感谢。 (选自“海外网”,记者张敏,有酬改) (1)任务一:请为上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 20 个字。 (2)任务二:北京冬奥会会徽(见下图) ,设计者完美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冬季运动元素。请你描述图标体现了哪些中国文化的元素。 二、阅读二、阅读(4646 分)分) (一)(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
6、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
7、:“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6.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2)竟不可得 (3)湮于沙上 (4)啮沙为坎穴 7.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二石兽并沉焉/两狼之并驱如故 B. 转转不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C. 如其言/如是日千百遍 D. 水大至/宾至如归 9.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1
8、0. 请根据【甲】 【乙】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打算就这两则选文的阅读启示展开讨论,请你准备两条以参加交流。 (2)结合乙文,简要分析刘羽冲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二)(二) 对粮食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 常莹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然而,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以食为天”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
9、追求饮食多样性、丰富性的同时,个人餐饮消费中的浪费现象也越来越常见;在食堂用餐与家庭用餐方面,“舌尖上的浪费”大量存在。 其实,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不久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 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 8300 万,甚至可能新增1.32 亿。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时刻警醒着我们: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非常必要。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居安思危的粮食安全意识。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 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 6%。尽管我国粮食安全的“饭碗”已端稳,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然
10、而,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有效的机制,控制餐饮浪费现象的滋生蔓延。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还应全社会共同发力, 在教育和宣传上, 要进一步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粮食都心存尊重与敬畏。而消费社会下,餐饮文化中的个人消费行为受到“面子”的驱动,造成大量“舌尖上
11、的浪费”,令人心痛。杜绝因“面子”而起的餐饮浪费,一方面需要以变革消费环境为抓手,将崇俭抑奢、理性适度作为社会消费的新风向标;另一方面应培养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重塑人们的饮食消费行为。 珍惜粮食、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不应丢掉,一粥一饭,兴于勤俭,亡于奢靡。所以,要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贯彻落实,让勤俭变成一种风尚,让节约渗透人们的生活。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勿让“空盘”成空谈。 (选自光明日报2020 年 08 月 14 日,有删改) 1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段都列举权威数据,论述了遏制“舌尖上浪费”的重要性,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
12、。 B. 我们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C. 第段引用“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说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粮食都心存尊重与敬畏”的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D. 作者最后发出号召,倡导大家珍惜粮食,勤俭节约,因为只有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我们才能生存下去。 12. 下面是关于节俭的论据,放在文中哪个段落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节约粮食,浪费可耻”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一些人往往难以做到。有的觉得点菜必须满满一桌才“够排场”,有的认为“光盘”会被瞧不起,还有的感觉打包食物“跌份儿” 13. 结合选文,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
13、三)(三) 14. 课外拓展。 第十一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 就有人心寒地断言: 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
14、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 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 已有一位
15、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上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熟悉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请你尝试用自己的话概
16、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这里的“心寒”照应了上文的“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代课老师听到孩子们的琅琅书声,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她最终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4)文章的题目新颖别致,不仅包含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深刻的含义,请你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题目的。 三、作文。 (三、作文。 (5050 分)分)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的人可以从大山走出去,这是努力换来的结果;有的人可以从害怕中走出去,这是锻炼换来的结果;有的人可以从困难中走出
17、去,这是办法换来的结果;有的人可以从梦想中走出去,这是现实与梦想结合换来的结果走出去能看见大城市的面貌,走出去能看到人际交往的好处,走出去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走出去是梦想的交织,从这里走出去 请以“从这里走出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 600 字;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文体特征鲜明;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附加题(附加题(10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光的赞歌(节选九) 艾青 我们的祖先是光荣的 他们为我们开辟了道路 沿途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每个足迹里都有血迹 现在我们正开始新的长征 这个长征不只是二万五千里的路程 我们要逾越的也不只
18、是十万大山 我们要攀登的也不只是千里岷山 我们要夺取的也不只是金沙江、大渡河 我们要抢渡的是更多更险的渡口 我们在攀登中将要遇到 更大的风雪、更多的冰川 但是光在召唤我们前进 光在鼓舞我们、激励我们 光给我们送来了新时代的黎明 我们的人民从四面八方高歌猛进 让信心和勇敢伴随着我们 武装我们的是最美好的理想 我们是和最先进的阶级在一起 我们的心胸燃烧着希望 我们前进的道路铺满阳光 让我们的每个日子 都像飞轮似的旋转起来 让我们的生命发出最大的能量 让我们像从地核里释放出来似的 极大地撑开光的翅膀 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中飞翔 让我们以最高的速度飞翔吧 让我们以大无畏的精神飞翔吧 让我们从今天出发飞向明
19、天 让我们把每个日子都当作新的起点 或许有一天,总有一天 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 我们最勇敢的阶级 将接受光的邀请 去叩开千万重紧闭的大门 访问我们所有的芳邻 让我们从地球出发 飞向太阳 1978 年 8 月 12 日 16. “新的长征”指_。 17. 概括这节诗的主要内容。 18. 形形色色“光”的形象是艾青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艾青的一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光”的追求。试举两个作品为例作简要介绍。 20222022 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一、基础(2424 分)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_,_。 (
20、杜甫望岳 ) (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_。 (诸葛亮出师表 ) (3)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4)中秋佳节,身在外地求学的小语望向夜空,想到远方的父母此时或许也正看着这轮圆月,不由发出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_,_”的感叹。 (5)请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_,_ _,_。 【答案】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月下飞天镜 . 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解析】 【详解】本题中“凌”“览”“畔
21、”“婵娟”“镜”“生”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 p ng w ,便敬。 (2)啊,电!你这宇宙中最 x l 的剑呀! (3)“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 gn shn d g。 (4)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 chu mo qi c 之人。 【答案】 (1)旁骛 (2)犀利 (3)根深蒂固 (4)吹毛求疵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形。注意“骛”的下半部分,要结合意思与“鹜”区分开。注意“蒂”的偏旁,结合意思识记即可。注意“疵”的书写,这是一个外形内
22、声的形声字,这样记就不容易错了。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B. 对于这些谣言,我保持缄默,因为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不攻自破的。 C. 有些做父母的喜欢在别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无形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却不以为然。 D.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此处表示考虑光影是否适当,与语境相合,使用恰当; B. 缄默:闭口不说话。与语境相合,使用恰当; C.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
23、不同意或否定。此处表示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却不把它放在心上,应该用“不以为意”。原词与语境不合,使用不恰当; D.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此处表示事业和人生的配合双赢,与语境相合,使用恰当; 故选 C。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关好产品的质量。 (删去“否”) B. 美国之所以能轻易给中国新兴技术的发展使绊子的原因,是因为它手握大量的核心技术。 (删去“的原因”)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删去“为了”) D. 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
24、壁垒,以兼收并蓄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在“以兼收并蓄”后加“的态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C.修改不正确。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的活动”。 故选 C。 5. 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海外网 2 月 21 日电 2 月 20 日, 北京冬奥会正式闭幕, 这届冬奥会为世界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记忆,收获了众多好评,各国运动员持续发文为北京冬奥会点赞。“感谢、祝福”成了高频词。 20 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再次带给人们一场视觉盛宴, 折柳寄情、 雪花变中国结、 “双奥”相遇,烟花表演等环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浪漫。世人赞誉:“冬奥
25、中国风,尽显东方美!” 北京冬奥会期间,尽管天气寒冷,各国运动员依然感受到了中国志愿者满满的热情。日本运动员小平奈绪用中文感谢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款待,称“我想对中国说声谢谢,感谢她这样接纳了我”。俄罗斯运动员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也多次表达了他对中国的喜爱和感谢。 (选自“海外网”,记者张敏,有酬改) (1)任务一:请为上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 20 个字。 (2)任务二:北京冬奥会会徽(见下图) ,设计者完美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冬季运动元素。请你描述图标体现了哪些中国文化的元素。 【答案】 (1)北京冬奥会闭幕,收获了众多好评/点赞。 (2)会徽中的“冬”融合了中国书法和冰雪运
26、动元素,采用中国草书体的形式,表现出冰上运动员和雪上运动员的英姿。“冬”字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给新闻拟写标题。新闻的标题可以根据新闻的导语来拟定,并且按照“对象事件”的形式进行概括。 根据导语“北京冬奥会正式闭幕,这届冬奥会为世界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记忆,收获了众多好评,各国运动员持续发文为北京冬奥会点赞。谢、祝福成了高频词”可提炼对象为“北京冬奥会闭幕”,事件为“收获众多好评/点赞”;故可拟写题目:北京冬奥会闭幕,收获众多好评/点赞。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27、答题思路:把冬奥会会徽各个元素拆解开,并结合冬奥会特点来分析其寓意,要有顺序。 示例:2022 北京冬奥会会徽主要由会徽图形、文字标志、奥林匹克五环标志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能够展现中国文化元素的是:会徽中的“冬”融合了中国书法和冰雪运动元素。会徽图形主体是汉字“冬”的写意草书,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结合;“冬”的上半部分是运动员的造型,展现了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 二、阅读(二、阅读(4646 分)分) (一)(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
28、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29、乙】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6.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2)竟不可得 (3)湮于沙上 (4)啮沙为坎穴 7.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 下列各
30、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二石兽并沉焉/两狼之并驱如故 B. 转转不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C. 如其言/如是日千百遍 D. 水大至/宾至如归 9.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10. 请根据【甲】 【乙】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打算就这两则选文的阅读启示展开讨论,请你准备两条以参加交流。 (2)结合乙文,简要分析刘羽冲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案】6. (1)靠近 (2)最后 (3)埋没 (4)冲刷 7. (1)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
31、其二的情况太多了, 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8. C 9.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10. (1)探究事物原理,不能片面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要全面考虑,实事求是,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能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不能食古不化。 (2)示例:食古不化,脱离实际,只是照搬古人的做法,不懂得按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没有透彻理解古兵书、古水利书的精髓,不理解古人智慧的精神实质;所读的古书并非经典,只是一家之言,内容不能适应刘羽冲时代的情况。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32、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临:靠近; (2)句意为:到底还是没找到。竟:终了,最后; (3)句意为:石兽埋没在沙里。湮:埋没; (4)句意为:侵蚀沙子形成坑洞。啮:侵蚀、冲刷;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尔辈,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这。杮,削下来的木片。岂能,怎么能。为,被。暴,突然(急、大) 。 (2)重点字词:然,既然这样。则,那么。但,只,仅仅。臆断,主观地判断。欤: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译为“呢”。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并
33、:一起; B.已:停止; C.如:按照/像; D.至:到,到达;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翻译为: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会有土寇”是“自练乡兵与之角”的对象,“全队溃覆”“几为所擒”是“与之角”的两个结果。故可断句为: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10 题详解】 (1)本题考查启
34、示结论。根据原文故事,提炼出观点,结合生活实际即可。 甲文结合“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的理解“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可得出启示,学习知识也好,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好,都要要全面考虑,实事求是,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乙文主要讲述了刘羽冲偶得兵书却不会灵活运用最终抑郁而死。据此可得出启示:对于古典文化或传统知识,要学会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当今实际情况处理。如果食古不化,如邯郸学步,必然会贻笑大方。 (2)本题考查延伸拓展。 结合“伏读经年”可知他食古不化,脱离实际。对于古人的做法
35、,他只是一味照抄照搬,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结合“自谓可将十万”“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可知他没有透彻理解古兵书、古水利书的精髓,只是学习表象,不能领会古书的精神实质,就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 他所读的古书并非经典,只是一家之言,甚至不排除有错误。因此会失败。 【点睛】参考译文: (甲)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最后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
36、“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了吗?”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
37、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乙)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认为于国于民这是好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
38、死了。从此之后,他抑郁寡欢,很不自在,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会骗我!”像这样一天就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他得重病死了。 (二)(二) 对粮食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 常莹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然而,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以食为天”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追求饮食多样性、丰富性
39、的同时,个人餐饮消费中的浪费现象也越来越常见;在食堂用餐与家庭用餐方面,“舌尖上的浪费”大量存在。 其实,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不久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 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 8300 万,甚至可能新增1.32 亿。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时刻警醒着我们: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非常必要。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居安思危的粮食安全意识。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 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 6%。尽管我国粮食安全的“饭碗”已端稳,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然而,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
40、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有效的机制,控制餐饮浪费现象的滋生蔓延。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还应全社会共同发力, 在教育和宣传上, 要进一步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粮食都心存尊重与敬畏。而消费社会下,餐饮文化中的个人消费行为受到“面子”的驱动,造成大量“舌尖上的浪费”,令人心痛。杜
41、绝因“面子”而起的餐饮浪费,一方面需要以变革消费环境为抓手,将崇俭抑奢、理性适度作为社会消费的新风向标;另一方面应培养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重塑人们的饮食消费行为。 珍惜粮食、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不应丢掉,一粥一饭,兴于勤俭,亡于奢靡。所以,要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贯彻落实,让勤俭变成一种风尚,让节约渗透人们的生活。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勿让“空盘”成空谈。 (选自光明日报2020 年 08 月 14 日,有删改) 1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段都列举权威数据,论述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重要性,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 B. 我们对粮食
42、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C. 第段引用“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说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粮食都心存尊重与敬畏”的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D. 作者最后发出号召,倡导大家珍惜粮食,勤俭节约,因为只有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我们才能生存下去。 12. 下面是关于节俭的论据,放在文中哪个段落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节约粮食,浪费可耻”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一些人往往难以做到。有的觉得点菜必须满满一桌才“够排场”,有的认为“光盘”会被瞧不起,还有的感觉打包食物“跌份儿” 13. 结合选文,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答案】11. D 1
43、2. 放在第段比较适合。因为第段主要论述杜绝因“面子”而起的餐饮浪费,而材料中列举的事实都是因为“面子”引出的浪费现象。 13. 学校要加强教育,教导学生形成居安思危粮食安全意识;家庭中做饭的量要合理,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在社会上要形成勤俭节约的氛围,让大众自觉减少浪费;个人应该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不剩饭,不挑食,养成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 【解析】 【分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D.理解不正确。 结合第段句子“个人餐饮消费中的浪费现象也越来越常见; 在食堂用餐与家庭用餐方面,舌尖上的浪费大量存在”可知,我国还存在“舌尖上的浪费”的现象;结合第段句子“在全球范围内
44、,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 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 8300 万,甚至可能新增 1.32 亿。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时刻警醒着我们: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非常必要”可知,在全球范围内,还有饥饿的人;结合第段句子“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可知,我国粮食生产还存在许多问题;结合第段句子“另一方面应培养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 重塑人们的饮食消费行为”可知, 可以培养人们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重塑人们的饮食消费行为;结合第段句子“珍惜粮食、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不应丢掉,一粥一饭,兴于勤俭,亡于奢靡”可知,“珍惜粮食
45、、崇尚节俭”是一种美德。因此说“因为只有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我们才能生存下去”过于绝对。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据的位置。第段说“餐饮文化中的个人消费行为受到面子的驱动,造成大量舌尖上的浪费”, 因此要理性消费, “以变革消费环境为抓手, 将崇俭抑奢、 理性适度作为社会消费的新风向标”,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重塑人们的饮食消费行为,杜绝因“面子”而起的餐饮浪费。这个论据说“有的觉得点菜必须满满一桌才够排场, 有的认为光盘会被瞧不起, 还有的感觉打包食物跌份儿”,这里列举的事实说的是因为“面子”而引出的浪费现象。因此,放在第段比较适合。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灵活运
46、用文章内容。可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角度来谈。 如结合第段句子“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可知,我国餐饮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在学校中,要加强教育,教导学生形成居安思危的粮食安全意识; 结合第段句子“个人餐饮消费中的浪费现象也越来越常见;在食堂用餐与家庭用餐方面,舌尖上的浪费大量存在”“餐饮文化中的个人消费行为受到面子的驱动,造成大量舌尖上的浪费”可知,我们个人不能因为“面子”问题就浪费粮食,学校或家庭中都要注重培养孩子从小事做起,节约粮食的习惯; 结合第段句子“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
47、行为”可知,国家要加强立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结合第段句子“要把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贯彻落实, 让勤俭变成一种风尚,让节约渗透人们的生活”可知,社会上要形成勤俭节约的氛围,让大众自觉减少浪费。 (三)(三) 14. 课外拓展。 第十一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 就有人心寒地断言: 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
48、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
49、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 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 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第
50、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上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熟悉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请你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这里的“心寒”照应了上文的“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代课老师听到孩子们的琅琅书声,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她最终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4)文章的题目新颖别致,不仅包含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深刻的含义,请你说一说你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