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2 ,大小:751.84KB ,
资源ID:21517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151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北京西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为本站会员(笑涵****))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北京西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1、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1 页(共 12 页) 北 京 市 西 城 区 九 年 级 模 拟 测 试 试 卷 语 文 2022.5 一、基础运用(共 14 分) 社会大课堂,处处皆语文。请阅读两段参观记录,完成下面各题。 (一)小龙同学参观了北海公园的皇家邮驿,做了如下记录。阅读后,请完成 1-2 题。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为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提供供了可能性。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殷商甲骨骨文到铸在青铜器上的商周金文,再到篆、隶、草、楷、行,这是记录信息的汉字字形的变化;从鸿雁传书到驿站邮政,再到网络通讯讯,这是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借助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人们的生活经验代代相

2、传,文化得以不断发展。 中国古代邮驿起源于殷殷商时期,至清末裁驿归邮为止, 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随着我国邮政事业的不断发展, 邮政徽标也在不断变换。 目前使用的是 1996 年公布的中国邮政徽标,不知道设计者的灵感来自哪里 1.对文段中加点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提供供”的“供” ,读 gng B “甲骨骨文”的“骨”应写为“古” C “通讯讯”的“讯”应写为“迅” D “殷殷商”的“殷”读 yn 2.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 分) A. 。 。 B. 。 ? C. , ? D. , 。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 12 页,共五道大题,25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

3、0 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2 页(共 12 页) (二)出北海,入故宫,小龙同学参观了“何以中国”展,做了如下记录。阅读后,请完成 3-5 题。【甲】展览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融合比拟成河水的源、流、汇。以“源” “流流” “汇”三个单元,梳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文明

4、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彰显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 【乙】 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 130 余件,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等类别。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何尊是西周早期名为“何”的贵族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何尊腹底铸有金文 12 行 122 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的史实,其中

5、“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图 1) 【丙】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何以中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命题。展厅内,重器凝万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此即万千年来,我百世祖先同心书写之答案。展厅外,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安康,此即百余年来,志士先驱砥砺铸就之答案。今天,中华正崛起,我辈当自强,用智慧和汗水为后世中华子孙,留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 【丁】 图 1 金文“中国” 3.“流”的本义指水的移动。根据语境, “源” “流” “汇”的“流”是指: (2 分) 4.将下面文字填入上文,最恰当的位置是(2 分)当后人回望我们的时候, 希望能一如我们凝视前

6、人一样, 满怀自豪地说:“这, 就是中国! ” A.【甲】 B.【乙】 C.【丙】 D.【丁】 5.对画线句中的成语或修辞方法分析有误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 ,运用排比,全面表达了这次展览的意义。 B.“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 , “引人注目”一词,应换成“刮目相看” ,以体现何尊在展览中的重要地位。 C.“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 , “气象万千”一词,应换成“气韵不凡” ,以表现何尊的特点。 D.“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 ,以对偶的形式,既表现了文物的文化价值,又表达了百世祖先对“何

7、以中国”的回答。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3 页(共 12 页) 小龙的留言: 看信鸽变手机信息传递跨入新时代你的留言: 似大河源流汇 6.下面两个“中国邮政”徽标设计,你喜欢哪个?参照前面两段参观记录,说说理由。 (2 分) 设计一 设计二 答: 7.小龙用下一行比上一行多一个字的“宝塔诗”形式,给北海皇家邮驿留言。请你依据参观记录,用“宝塔诗”的形式仿写仿写完成“何以中国”展的留言。 (2 分)二、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 (一)默写。 (共 4 分) 8.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2 分) 9.我们遇到困难,以为

8、没有出路,但如果坚持前行,常常会豁然开朗。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 , ” 就形象地阐明了这一道理。 (2 分)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 10-11 题。 (共 4 分)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4 页(共 12 页)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0.对上面两首作品理解有误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两首作品都是登高怀古之作。登幽州台歌没有对幽州台的描写,都

9、是登台之后的感慨;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则由所见之景引发无限感慨。 B.登幽州台歌起笔一句,诗人俯仰古今,感慨人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起笔一问,意在神州已非大宋所有,作者已是万念俱灰。 C.楚辞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登幽州台歌化用此句,而意境更为苍茫遒劲,悲怆之感油然而生。 D.三国志记载曹操与孙权对垒时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借此表达了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11.古诗词中, “悠悠” 常用来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请谈谈这两首诗词中的“悠悠”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10、 答: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 12-14 题。 (共 8 分) 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北京市西城区九

11、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5 页(共 12 页)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中通外直 通情达理 政通人和 阡陌交通 B斯是陋室 如是而已 各行其是 是非曲直 C香远益清 精益求精 老当益壮 相得益彰 D花之君子 何陋之有 醉翁之意 持之以恒 1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甲】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可以弹奏白色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丝弦竹影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理解:作者写弹古琴、读佛经,远离嘈杂世俗与公务缠身的生活,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乙】亭亭

12、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赏玩啊。 理解: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莲洁净雅致的形象,而且高度概括出莲具有傲然不群、凛然不可侵犯的君子的气质与品格。 【丙】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理解:菊花清高,喻避世隐者、 ;莲花高洁,喻花中君子;牡丹艳丽,喻富贵俗人。作者通过衬托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仰慕和喜爱之情。 14下面材料中的柳公权和杜甫,哪个属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贫乐道的贤士?哪个属于“出

13、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不媚的君子?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4 分) 材料一 公权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历穆、敬、文三朝。文宗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 “此浣濯者三矣。 ”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 “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 ” (取材于旧唐书柳公权传 ) 注:公权指唐朝书法家柳公权,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 袂(mi)衣袖。 浣(hun)濯洗。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6 页(共 12 页) 材料二 子美之草

14、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哉?蜀自先秦以来,数千年间,通祭祀者才数人。若秦之李冰,汉之文翁、孔明,皆以功德流远。而子美徒以羁旅困穷之人,轩然与之并,是诚不独以其诗也。盖子美之为人,孝友忠信,大节俱备。不知于当时,而知于后世,子美之名若草堂,与天壤俱存可也。 (取材于重修杜工部草堂记 ) 答: 三、名著阅读(5 分) 15班级组织名著片段朗诵会,按主题分组朗诵。请你从“勇气” “理想” “温情”中任选一个主题,你想朗诵哪部名著的哪个片段来体现这一主题?请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说说理由。 (100 字左右)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6-18 题。 (共 7 分)

15、 材料一 文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文物修复对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文物修复要尽量保留和还原文物原有信息,尽可能降低修复对文物价值的负面影响,因此文物修复人员在工作中需遵循一些重要原则。文物修复要通过最小程度的介入来最大限度地维系文物的原本面貌,保留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实现延续现状、降低保护性破坏的目标,这就是“最小干预原则” 。 “可逆性原则”也是文物保护中的重要原则,意思是修复中采取的措施都是可逆的,也就是将来可以使文物回到原始状态。此外,还有“修旧如旧”原则,即增添上色、做旧等环节,使修复后的文物达到远观一致、近看有别的效果,最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学习

16、的需求。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7 页(共 12 页) 材料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用于文物修复,文物修复人员掌握了与文物修复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发现了基于高科技的文物修复新方法。 X 射线探伤技术是金属文物检测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利用 X 射线能够穿透金属材料的特性,可以了解文物的内部情况。例如一件青铜簋(gu) ,仅凭肉眼无法判断其制作工艺以及底部是否有铭文。经过 X 光射线成像,可以看出簋底部有布局规则的小方块,这是铸造时支钉的位置,由此可知,其铸造工艺为整体铸造成型。从 X 光射线成像的放大图可以看出簋底部有铭文。这样,文物修复人员就可以

17、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修复。 材料三 2021 年, 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物行业第一个职业技能标准,将推动文物修复向社会开放,对文物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15 年,文博系统首次开展关于全国文物修复人员的调研。参与调查的 533 家文博单位中,92%的单位认为文物修复人员配备不足。参与调查的 2207 人,近 5 年人均每年修复馆藏文物约 15 件。调研估算,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为 26000 人。因为 ,同时 ,所以 。 培养文物修复人才不仅需要完善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还需要在各级博物馆建立好“师承制”和“传帮带”等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快速成长。文物修复人

18、才的培养尤其需要重视文物修复基础知识的掌握。 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有了十分明确的规定。以“纺织品文物修复师”为例,要求必须掌握纺织材料、织物基本组织、服饰裁剪、织物染整工艺、纺织品清洁、手工缝纫等基础知识。 16.阅读材料一,下列没有没有遵循文物修复原则的一项是(2 分) 【甲】 “清青花碗” 的修复: 用可去除的白胶补配碗的缺口部分, 然后对这部分进行找平、做色、上釉等,最大限度地维系其原本面貌。 【乙】 “清花鸟罐”的修复:打磨去除瓷器与生俱来的不美观的窑裂,并对整个器物重新补色,重新上釉,做出让人感觉十分完美的修复效果。 【丙】 “清紫檀椅”的修复:用可去除的鱼

19、鳔胶粘好开裂部分,用近似的紫檀木补配缺失部分。有些微小损伤部分不影响椅子结构,则保留原状。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8 页(共 12 页) 17.根据下列图表信息,结合上下文,填入材料三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文物修复有了“职业标准”急需修复的文物不多培养文物修复师不能急于求成 B.文物修复人员严重不足 急需修复的文物不多培养文物修复师不能急于求成 C.文物修复人员严重不足 待修复的文物极多 要重视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 D.文物修复有了“职业标准”待修复的文物极多 要重视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 18.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文物修复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 ,

20、 , 。 (每空限 10 个字以内) (3 分) (二)阅读故乡花开 ,完成 19-21 题。 (共 11 分) 故乡花开 我的老家是湖北赤壁市大田畈的莲花塘。莲花塘的桃花涧山腰上,有一片竹林围着的菜园。园中央一棵梨树,长势雄健茂盛,枝干根根向上。晚春时节,梨树开花,风吹梨花雨,落地一片白。由于怕孩子们等不及果实成熟就糟蹋它,大人早早地用刺蓬围住了主干。直到阔叶间成熟的梨儿肚皮撑白了,早馋得不行了的孩子们踮起脚,用长竹篙东一个西一个地敲得差不多了。但每每树顶上总会有三两只硕大的梨儿够不着。胆儿大一点儿的孩子爬上光溜溜的梨树干,起劲一摇拽,一只只肥梨从枝叶间坠下,不知哪一只“嘭”地砸在我的脑门上

21、,来不及哭就眉开眼笑了。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9 页(共 12 页) 莲花塘水草丰沛,果子树成片成林,最多的当数李树。屋后,婀娜的李树郁郁葱葱,素净的李花挤挤密密。抓住某根粗枝一顿狂摇,便下起了李花雨,天上一阵雨,地上一片白。真正果实累累的李树,多生在港汊泽畔、塘边井口。青的绿的红的黄的李子们成串、满枝,点缀在茂密的枝叶之间,把枝条都压弯了。李树好攀,树不高,枝干多,登之如拾级而上,一脚勾稳斜枝,信手揪来一颗李子,拂去一层白霜就入了口。 莲花塘的桃树数量不多,几乎生长在最好的位置。花期一到,枝放艳丽,蕊吐芬芳,满枝的桃花放肆地开,难见几片绿叶了。满溪满沟地簇

22、拥,漫山漫坡地绽放,似绿水青山间的霓裳少女,用粉红点燃了春天的风情。桃花多而密,果儿却不多,但只要有果,就一定是绿叶不掩丹霞。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常常梦到突然发现绿叶里掩藏着嫣红的桃儿,或者是遇到纷纷扬扬的桃花雨,那是躲都躲不开的桃花运。有一年天热了,我和小伙伴窜进谁家的院墙,吱溜溜地爬上桃树冠,突然吱呀呀一声,木门开了,谁家老奶奶搬了竹椅在树荫下歇着。这可苦了我们,不敢下树,摘的几个毛桃塞在短裤背心里,毛茸茸的奇痒难耐。终于等到老太眯着了,赶紧如猿猴探涧般蹑手蹑脚地溜之大吉。跳进莲花塘,衣裤一褪,蘸着塘水啃青桃,嘻嘻哈哈,得意忘形。 桃红李白梨儿青,幼时贪恋的是果,记忆里留存的却是花,尤其是雨

23、中的花。第一次看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场景,才七八岁。记得是一大早走过岭上,前夜走过的梨树下一夜之间变成一片白,白得像老师的白粉笔,雨意迷迷蒙蒙地浸渍着,感觉空气都是梨花味,像是明清的一幅写意画。有时一场夜雨,大人会说,睡吧,明儿早起看桃雨。果然,第二天清早上学的路上、村口、山坳里,落红一片,踩着的,是一脚春泥。 莲花塘的花儿们争奇斗艳,但要比拼香气,当数兰草花、栀子花。这两种花儿并不十分妖艳,却是香气逼人。兰草花叶儿不硕大,花色不艳丽,那逼人的幽香却能撞击你的嗅觉,直抵你的心扉。花脚下的泥土并不肥沃,但风雨不凋其香,贵贱不移其位,岁月不改其志。幽兰不择土壤,不攀高枝,甘守贫瘠与荒凉,甘于寂寞

24、与孤独,却留清气在人间,是花中的君子。幽兰君子性、虚竹学士风,是品高之人追求的境界。与兰草花的幽香相比,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10 页(共 12 页) 栀子花有着不可抵挡的清香。栀子花白得没有一丝杂质,花瓣或开或闭,开着香力四射,合着香气不减,色不俏艳却很坦白,花不热烈香却浓烈。它藏在深绿灌叶丛的树心处,不伴花柳,不事张扬,只见叶浓,不见花开,让你醒悟到内敛的力量、朴素的力量。采一束兰草花插在有水的瓶里,斗室生香;摘几枝栀子花挂在衣角前襟,是最好的装饰物、最好的香水味。故乡的兰草花和栀子花,得雨露之滋养,乃天地之精华,是智慧的奇葩,有人生的味道。 年复一年,花

25、开花落,果熟果落,村里没人在意,没有林妹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叹,没有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惆怅。就像村里的庄稼、村里的毛头小子,一茬又一茬在成长,留不显迹,走无涟漪。我应该也算是其中的一茬,只不过移栽到了北方的京城,但根须依然连着水草肥美的南方,枝丫依然向着遥远的山冲,仍然是莲花塘的味道。 我奢望着,什么时候能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院落,院里种着几株桃、李、梨树,一丛的兰草花,一树的栀子花,让我在静谧中,听那夜夜的花开。 (取材于刘汉俊的文章) 19.作者围绕幼时贪恋故乡的果,写了和小伙伴所做的事及心情。 时,眉开眼笑; 时,轻松愉快;偷摘毛桃,跳进莲花塘蘸着

26、糖水啃青桃时, 。(3 分) 20.本文对花的描写颇具特色。请从段中任选一处抄写在答题卡上,结合上下文,从修辞方法或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等角度,赏析其妙处。(4 分) 答: 21.“我奢望着,什么时候能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院落,院里种着几株桃、李、梨树,一丛的兰草花,一树的栀子花,让我在静谧中,听那夜夜的花开。”请结合全文,从思想感情和人生感悟两个角度说说作者会听到什么。(4 分) 答: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11 页(共 12 页) (三)阅读师生的微信对话,完成 22-24 题。 (共 7 分) 古人说: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老师,读书真有这样重要吗

27、? 阅读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诞生而形成的,是原始人之所以演化成文明人的标志之一。美国学者史蒂芬科特勒,在跨越不可能一书中认为:我们花几分钟读一篇文章,可能是作者花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写成的;我们花几天读一本书,可能凝聚着作者几年甚至一辈子的人生感悟。可见,阅读是一种回报率极高的活动,它可以推动我们完善自我,传承文明,探索未来。 看来阅读可以使我们获得人类文明的遗传密码。那我们需要读多少书呢? 2022 年最新颁布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万字。一个学生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能达到上千万字的阅读量,那么他就可能为自己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阅读量听起来很大,但

28、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还是可以达成的。 除了好读书,还要读好书。您认为什么是好书呢? 首先,要选那些经过长时间沉淀下来的经典作品,因为时间会帮我们过滤掉一些质量不高的书籍。其次,历史上各领域领军人物的著作也是好书。第三,在翻译作品中,学贯中西的翻译大家会带给我们不亚于原作的震撼。例如严复、傅雷、许渊冲、董乐山等先生的很多经典译作。此外,业内公认的水平较高的出版社能更大概率带给读者精品图书。 您觉得我们的阅读方式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在改进阅读方式上,我想说一个“避免” ,一个“希望” 。一个“避免”是避免沉湎于片面化网络阅读。有学者提出“信息茧房”的概念,认为人们只会选择想要的信息,久而久之获取

29、的信息就会越来越局限,就像蚕用吐出来的丝把自己包裹起来,最终导致自己被困在“信息茧房”内。这种选择性偏差又被大数据技术加强,网络推送给读者的信息往往符合这个人的阅读喜好,导致读者误认为绝大多数人和自己观点一致。这对于客观认识和创新思维具有极强的杀伤力。我的一个“希望”是读以致用。通过阅读吃进去的营养要转化成生命能量才有意义。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写结合就是读以致用的一个方面。终身阅读,不断产生新的生命能量,改变自我,认识世界,是我希望你们追求的更高阅读目标。 您的话让我受益匪浅。读书很重要,我们要大量阅读,要 ,还要 。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 语文 2022.5 第 12

30、 页(共 12 页) 22.根据文章内容,在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 分) 23.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有误的一项是(2 分) 【甲】老师引史蒂芬科特勒在跨越不可能中的话,是为了告诉学生阅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而形成的,是文明人的标志之一。 【乙】学者以“信息茧房”的比喻,形象地点明了片面化阅读的危害:因为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局限,不利于客观认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 【丙】老师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阐明这种读写结合是将阅读营养转化为写作能量,是读以致用的一种表现。 2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观点,谈谈小龙同学在阅读上的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3 分) 小龙同学最近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他精心选择了

31、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著名翻译家董乐山翻译的版本。这本书有三十三万字,小龙给自己设定了每天的阅读计划。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他翻阅了斯诺与中国和另一位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写的伟大的道路 。伴随着阅读,小龙还完成了几千字的阅读笔记和读书心得时代的选择 。 答: 五、写作(40 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1)火花是物体燃烧时迸溅的火星,在瞬间闪亮,是生命中绽放的光彩,是头脑中突 发的灵感,是暗夜中不灭的理想请以“火花”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请以“这是一个好机会”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填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 600-800 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