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书写(一、书写(5 5 分)分) 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二、积累(2222 分)分) 1. 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2021 年 9 月 25 日,是鲁迅先生 d n_辰 140 周年的纪念日。先生的一生,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生,是“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一生、也是永远做一个斗士的一生。他在蒙 m i_而浑浊的旧中国为新思想奔走呼号,以文字向当时的国人深情呐喊,从来没有退缩,更始终不曾动
2、摇。一百多年过去,n ng_望先生的画像。他依旧目光如 j _,点亮无数后来人心中的精神之光。 2.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书法作品,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 (1)关于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2)将方框内的字用简体正确规范书写。 (3)与方框内的文字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A 百业兴旺 B. 百废待兴 C. 蒸蒸日上 D. 万象更新 3. 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诗句。 秋,是一个有魅力的文字;秋,是一个令人动情的季节。杜甫在天气转凉的秋夜思念亲人,在月夜忆舍弟 中写下“_, _ ”的诗句。 苏轼在中秋之
3、夜表达美好祝愿, 隔千里兮共明月,在水调歌头中写下“_,_”的诗句。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下“_, _ ”的诗句, 表现成年人遍尝辛酸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 韩愈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写下“_,_”的诗句。在人生的秋天坦诚心志,不惜残年,忠君报国。 4. 主题口号是历届奥运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主办国、主办城市的独特文化和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2021 年 9 月 17 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请你写出此主题口号有着怎样的深意。 三、阅读(三、阅读(5555 分)分) (一)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1010 分)分) 5.
4、假如艾青想注册一个抖音号,请你帮他设置头像,你会选用什么作为他的头像,请说明理由。 头像设置为: ( ) 理由:_ 6. 班级正在开展水浒传之“人物名”探究的活动,请你结合作品帮助释疑。 (1)梳理情节读鲁达的“鲁” 鲁智深是我们阅读水浒传时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他特别热衷于做一类事情,那就是救人,下列哪些是他救过的人?(多选题) ( ) A.武松 B.金翠莲 C.林冲 D.史进 (2)精研细读读鲁达的“智” 请你结合水浒传中鲁达相关情节具体说一说。 _ (3)探求内核读鲁达的“达” “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
5、去寻趁罢。结合所给材料,请你解读他的“达”。 第七十一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话夙愿 鲁达:“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个干净去处安身立命。” 宋江:“那去京师主持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可光显宗风。” 鲁达:“都不要,要多了无用,只要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金圣叹认:四十九回之前鲁达以酒为命,四十九回后鲁达滴酒不饮。然而声情神理,无有非鲁达者。 (二)文学作品阅读(二)文学作品阅读(1616 分)分) 蓝色的还是带条的 文/【俄】格里高利戈林文 译/李冬梅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去年秋天,单位派我来莫斯科出差。我到了莫斯科,先找一家旅馆安顿
6、好随身带的东西,然后在一家小饭店吃过午饭后就去忙正事儿逛街去了。 我在一家百货商场门前,看见那儿正排着一个长长的队伍。我很高兴,猜想那儿肯定是在卖什么好东西。因为大家都这么认为,只要一排队,那肯定是在卖什么好东西。后来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确信那儿现在正卖的东西肯定难得一见,因为队伍非常长,从街上就开始了,然后又沿着一楼的楼梯往上排,都看不见尽头。 我急忙朝队尾走了过去,问边上的一个女人:“谁是最后一位?” 那个女人回答:“我是最后一个。” 我又问:“这儿卖什么呢?” 那个女人说:“到底卖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只是有人出来说,后来的就不要再排了,已经没有这么多了。” 可我还不死心:“那他们卖的那个
7、东西多少钱啊?” 那个女人如实相告:“20 个卢布。” 我一听很高兴:“价格还行,就排一会吧。” 我站在队尾耐心地等待着。 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人站在我的后面。现在我站在队伍中间,感觉舒服多了,因为后面有人给我挡风了。 我就这样一直在队伍中排着。 只是我心里没底。不知道大家在这儿到底排什么呢?我找机会问了几次周围的人,这儿到底卖什么呢?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 没人回答我。一半是跟我一样,不知道;另一半是知道却不说,故意让我们这些不知道的着急。那我也还是不想走开。 突然,上面闪出一个售货员大声说:“大家听清了,只剩下 15 号的和 16 号的了!”说完,她转身就回去了。 人群里一阵骚动。我的心也
8、悬了起来,不知道剩下的这两个号是不是合适。不过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想,办法总是有的。要是小,就撑大点儿,要是大,就改小点儿。要是用电的东西,我们就安个变压器。 不管怎么说,我是等定了。 一个小时后,突然传出来一个消息说,这个东西也可以去一个什么三号柜台买,不用排队。既然不用排队,那就挤吧。于是众人蜂拥而上,把我夹在了中间,我被连推带拥地挤到了三号柜台前。 一个女售货员朝我大喊:“你要什么?”我喘着粗气说:“就要你现在卖的这个东西!”她一听更火了:“我是问你要蓝色的还是要带条的?”我不得不央告她说:“求求你了,你先给我看看什么样吧。” 可她真不给面子:“你想的倒美!这都包着呢!”我已无可奈何:“
9、那就蓝色的和带条的各来一个吧。” 我交了钱,抱着两个盆子又开始往出口挤。感觉一个盒子重一点儿,一个盒子轻一点儿,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晃动周围的人还在挤来挤去,推推搡搡,一不留神就得被挤倒。 突然一个乌兹别克老头拦住了我的去路:“好孩子,你卖给我一个吧。就为这个东西我这都是第四次来莫斯科了!” 我说:“老爷爷,也许我能卖给你一个,只是你得先告诉我,我买的这是什么东西。”可老头的回答让我大失所望:“这个东西用俄语我不会说,用乌兹别克语译不过来。”我只好对老头说:“那你还是自己去挤吧。这个东西我自己也需要。” 老头还想和我商量。我为了躲开老头,往旁边一侧身,结果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我从楼梯上滚了下
10、去 第二天我在医院里醒过来后,马上问值班护士:“护士,我的东西呢?” “什么东西?”护士问。 “就是我买的那两个东西。”“你买了两个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我说,“我也说不清楚。” “那你什么时候想起来,我们什么时候让你出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 7. 请按照文章内容梳理小说情节 看到队伍非常长、高兴好奇听说剩下不多了。_听说只剩 15、16 号,心悬起来_,无可奈何老头没法告诉我,_ 8. 原文的标题是“蓝色的还是带条的”,有人觉得“排队”更好,也有人觉得“盲”更好,你觉得呢?说说你的理由。 9. 请任选两处完成文中的批注。 小贴士 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
11、等方面着手,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原文内容和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和补充式批注。 10. 请结合文章结尾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篇小说的讽刺意味。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111 分)分) 请你认真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女人比男人好看,还在于女人爱打扮。 打扮是以藏和露为技巧的,藏重要的还是为了露。在脸上涂各种化妆品是要更好的表现脸,设计服装讲究线条也是要展示身材。 人打扮是为了鲜活人的眼睛,它不取悦于别类,这如同我们在乎鸡的肥瘦而不是鸡的丑俊。但打扮毕竟是皮面上的操作,人格和素质如白
12、纸灯笼里的灯泡灯泡是红色的,灯笼就是红灯笼;灯泡是黄色的,灯笼就是黄灯笼。于是,有人娇艳,有人妖冶,有人清雅。 人还是打扮着好,尤其女人。打扮的越有个性、越有风格,才是会打扮。凡是社会上兴什么衣服就穿什么的,都不是美人。 人如果都成了美人,其实就没了美人。人穿衣是为了保暖,如讲究到为了衣服冻坏了身子,人最后就成了挂衣架子。 过去有一句名言:最容易打扮的是历史和小姑娘。 现在呢?没学问的打扮得像有学问的,不是艺术家的打扮更像艺术家。 当一切都在打扮,全没有真面目示人的时候,最美丽的打扮是不打扮。 (节选自贾平凹绝妙小品文 ) 材料二: 作家贾平凹先生说;“凡是社会上兴什么衣服就穿什么的人,都不是
13、美人。” 其实真正的美,岂是涂几层粉底,穿几件好衣服就能显现出来的。人也如同那糊着白纸的灯笼,灯笼的颜色由里面的灯泡来决定。灯泡是红色,那灯笼就是红色的,灯泡是绿色,灯笼自然就是绿色的了。 可见真正的美是涂抹不出来的,需要精心妆扮内在的那颗心才可以。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内在的美呢? 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大家都熟悉的名人:“央视一姐”董卿和“演艺界的清流”陈道明,他(地)们身上的那种气质,不是谁都可以有的。即使给他(她)们
14、穿上破旧的衣服,恐怕也难以阻挡其内在的光芒吧?这就是读书的力量。 常独处。沉淀自己、让心归零。独处是女人最好的奢侈品,一忧一直皆心火。真、点、哀、乐各种情绪都会伤人。交际应酬多了难免耗费精力。损伤元气、况且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还容易得罪人,惹人生气,让自己伤神,真是不值得。 叔本华曾说过:“没有足够的独处生活,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平静的心境。”对于女人而言,也最为实用。 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最快乐。当一位女记者景仰之余,向坐在轮椅上已经有 30 多年的科学巨匠,提问:“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您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霍金面带恬静的微笑,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打出了下面这段文字
15、-”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找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思的心” 生活总是充满风风雨而,每个人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和困苦,如果能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一定会收获更多快乐。 别林斯基说过:“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一个人只重视外表的打扮,而不重视内在的修为,那只是一种空洞的美,毫无灵性的美。那种美是浅薄的,没有深度,没有内涵。 写到这里,我似乎更读懂了贾平凹先生说的“当一切都在打扮,全没有了真面目示人的时候、最美的打扮是不打扮”这句话的深意。 (摘自网络自由撰稿人) 11. 阅读以上两则关于打扮与美的材料,从下列选项中找出正确的一项(
16、 ) A. 女人比男人好看,在于女人爱打扮。 B. 打扮毕竟是皮面上的操作,所以人就不需要打扮。 C. 一个人只重视外表的打扮,而不重视内在的修为,这样的美是浅薄的。 D. 材料二作者认为只要多读书,常独处就能培养内在美。 12. 请你从两则材料中分别找出能表明作者中心论点的一句话。 材料一:_ 材料二:_ 13. 认真阅读材料二,请你回答:作者认,如何才能培养内在美呢? 14. 材料二作者在文末说、我似乎更读懂了贾平凹先生说的“当一切都在打扮,全没有了真面目示人的时候,最美的打扮是不打扮”这句话的深意,请你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古诗文阅读(四)古诗文阅读(1818 分)分)
17、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是作者欧阳修晚年退居颖州(今安徽阜阳)时所写。 15. 请你判断诗歌所写的是什么季节的西湖景象?结合上阕中的意象写出你的依据。 16. 面对“群芳过后,一片狼藉残红”的西湖景色,作者心境如何?请你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西湖七月半(节选) 张岱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焕,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魔如
18、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碓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额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注】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张岱(1597-1679) ,明末清初文学家
19、,中年经历明朝覆亡,家境随之败落,他的小品文中常暗含家国之痛与沧桑之感。皂隶:衙门的差役。竹肉:指管乐和歌喉。 17. 解释下列加点字 列俟岸上( ) 皂隶喝道去( ) 席其上( ) 向之浅料低唱者出( ) 18. 用“/”给下而句子划出停顿。 (限 2 处) 岸 上 人 亦 逐 队 赶 门 渐 稀 渐 薄 顷 刻 散 尽 矣 19. 杭州人游湖一般是“巳出酉归,避月如仇”,而在七月半却“逐队争出”,这表明了他们“_”的心态。 (用文中词语作答) 20. 西湖之于张岱,不只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斯人留守的精神家园。 湖心亭看雪与本文记录了作者两次游览西湖的经历,请回答: 从两文中分别写出一句话印
20、证他洒脱不羁的性情; 湖心亭看雪 :“_”。 西湖七月半 :“_”。 这两篇文章,前文侧重游湖赏景,后文侧重游湖看人,但寄托的情感又有相同之处,请你品味并结合文段内容说一说。 四、写作(四、写作(8+608+60 分)分) 21. 小作文 疫情期问,网友根据现实中奋战在一线的人们形象,创作了许多名为“最美逆行者”的绘画作品,作品的主人公有些是穿着防护服的“大白们”,有些是穿着红马褂的志愿者们,还有穿着黄背心的环卫工人,穿着制服的警察以下是其中的两幅优秀作品,结合本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联系此次疫情期间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人们形象(可任选其中一个或两个你熟悉的形象) ,谈谈你对“打扮与美”的
21、新理解。(150 字左右) 22. 大作文 阅读表格中左列的四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你在任务单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 600 字(诗歌不少于 16 行) ;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 任务单 任务一:小文的表哥在上虞中学就读高一,自疫情暴发以来一直留校学习,无法回到越城区的家中,他因此心情非常低落,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舅妈委托小文给表哥写一封信对他进行开导,请你以小文的身份写这封信,要求适当引用表格中的文字以作鼓励。 任务二:本地某报纸正在发起以
22、“看见”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虞”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上虞抗疫宣传标语) 有寒冷的地方,就有温暖的阳光;有故乡的地方,就有邻里的守望;希望是战胜困难的药方。 (摘自抗疫原创歌山希望 ) 等到疫情过后,我想四处走走,听雨听雪听海,听人潮汹涌我不知道会不会,再伤心或泪流,我知道学会,珍惜此刻的所有。 (摘自抗疫原创歌曲疫情过后 )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书写(一、书写(5 5 分)分) 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23、。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二、积累(2222 分)分) 1. 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2021 年 9 月 25 日,是鲁迅先生 d n_辰 140 周年的纪念日。先生的一生,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生,是“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一生、也是永远做一个斗士的一生。他在蒙 m i_而浑浊的旧中国为新思想奔走呼号,以文字向当时的国人深情呐喊,从来没有退缩,更始终不曾动摇。一百多年过去,n ng_望先生的画像。他依旧目光如 j _,点亮无数后来人心中的精神之光。 【答案】 . 诞 . 昧 . 凝 . 炬 【解析】 【分析】 【详解】诞辰(d n ch n) ,意思是生日
24、(多用于所尊敬的人)。 蒙昧(m ng m i) :不懂事理;愚昧。 凝望(n ng w ng) :意思指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引申为期望、盼望等意。 目光如炬(m gung r j) :眼光亮得像火炬。形容目光远大,洞察细微。 2.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书法作品,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 (1)关于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2)将方框内的字用简体正确规范书写。 (3)与方框内的文字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A. 百业兴旺 B. 百废待兴 C. 蒸蒸日上 D. 万象更新 【答案】 (1)D (2)百废具
25、兴 (3)B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书法字体的辨识 A.篆书字体因形立意,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 B.隶书字体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横长竖短,呈宽扁状; C.楷书字体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形体方正; D.行书字体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挥洒自如。这幅书法作品符合行书这一特点,故字体为行书; 故选 D。 【小问 2 详解】 这幅书法作品的书写顺序为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为岳阳楼记中的片断“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 ,可知方框内的字为“百废具兴” 。 “廢”是“废”的繁体, “興”
26、是“兴”的繁体。注意用简体书写。 【小问 3 详解】 百废具兴: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 “具”同“俱” 。 A.百业兴旺:各种行业都兴盛发达。与“百废具兴”意思相近; B.百废待兴: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与“百废具兴”意思相反; C.蒸蒸日上:意为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与“百废具兴”意思相近; D.万象更新:意思是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与“百废具兴”意思相近; 故选 B。 3. 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诗句。 秋,是一个有魅力的文字;秋,是一个令人动情的季节。杜甫在天气转凉的秋夜思念亲人,在月夜忆舍弟中写下“_,_ ”的诗句。苏轼在中秋之夜表达美好祝愿,隔千里
27、兮共明月,在水调歌头中写下“_,_”的诗句。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下“_,_ ”的诗句,表现成年人遍尝辛酸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写下“_,_”的诗句。在人生的秋天坦诚心志,不惜残年,忠君报国。 【答案】 .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 欲为圣明除弊事 . 肯将衰朽惜残年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婵娟、弊、衰朽、残”等字词容易写错。 4. 主题口号是
28、历届奥运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主办国、主办城市的独特文化和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2021 年 9 月 17 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 。请你写出此主题口号有着怎样的深意。 【答案】 “起”展现了当前形势下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 “一起向未来”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 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未来的共同愿望。 (或者: “一起向未来” , 是中国向
29、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传递出 14 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 )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语言表达。此题应从“一起”和“向未来”两个角度,根据词义并结合世界形势特点阐述其意义,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一起”突出了集体的力量,人类团结奋斗,才能积聚出更大的力量。 “一起”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共同发展中的合作的态度和成功之道; “向未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 “一起向未来”表达了各国人民守望相助、携手共进的愿望,彰显了奥运会团结世人克服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力量; “一起向未来”体现了团
30、结和集体的力量,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和愿景,以及追求世界统一、和平与进步的目标。 三、阅读(三、阅读(5555 分)分) (一)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1010 分)分) 5. 假如艾青想注册一个抖音号,请你帮他设置头像,你会选用什么作为他的头像,请说明理由。 头像设置为: ( ) 理由:_ 【答案】头像设置:一团火,火红的太阳、一束光、一个火把、一片土地等等都可。 理由:如写一团火、火红的太阳、一束光、一个火把等。这个头像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突出艾青驱逐黑暗,追求光明的个性形象。 【解析】 【分析】 【详解】艾青诗选 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 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
31、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在这些诗歌中,诗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笔触,吟唱多灾多难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所以在选择头像时,多选择他诗歌中的意象,谈理由时,围绕这些意象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头像设置:一个火把。 理由:在艾青的长诗火把中,人们拿着火把向前走去,火把唤醒了麻木的人们。可以说,火把是诗人的呼唤,也是革命的呼告,这样的头像能突出艾青对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的形象。 6. 班级正在开展水浒传之“人物名”探究
32、的活动,请你结合作品帮助释疑。 (1)梳理情节读鲁达“鲁” 鲁智深是我们阅读水浒传时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他特别热衷于做一类事情,那就是救人,下列哪些是他救过的人?(多选题) ( ) A.武松 B.金翠莲 C.林冲 D.史进 (2)精研细读读鲁达的“智” 请你结合水浒传中鲁达相关情节具体说一说。 _ (3)探求内核读鲁达的“达” “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结合所给材料,请你解读他的“达” 。 第七十一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话夙愿 鲁达: “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个干净去处安身立命。 ”
33、 宋江: “那去京师主持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可光显宗风。 ” 鲁达: “都不要,要多了无用,只要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 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金圣叹认为:四十九回之前鲁达以酒为命,四十九回后鲁达滴酒不饮。然而声情神理,无有非鲁达者。 【答案】 (1)A B C D (2)鲁达打死镇关西时,说“他诈死” ,边骂一边大步离开,回到下处只急急带了盘缠细软银两,趁机逃跑。从这个情节中,我们看到他不但不鲁莽,而且机智。 鲁达去打镇关西时,让镇关西切了三次肉,激怒镇关西,为了让镇关西先动手,也为了他拖延时间,消耗郑屠体力,折杀郑屠锐气,他不仅不鲁莽,还粗中有细。 鲁达怕店小二
34、敢去拦截金家父女,就在店中一坐两个小时,等到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到郑屠处,也是智的体现。 救林冲时,他说: “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过来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出门时,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话语中他自己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可见智。 见酒保请两个公人讲话即起疑心,恐两个公人路上害林冲,一路跟来,非常细心。 (3)鲁智深反对招安,看透了当时黑暗的官场,这世道他看得分明;他不求名利,归顺朝廷后,只有他和公孙胜没有去,也正是凭着这种通透和智慧,一生侠义的鲁智深在六和寺内坐化成为归宿,成为梁山好汉中下场最好的人;他爱喝酒,但能保持清醒(因为喝酒后人会糊涂,但鲁智深需要保持清醒) ,
35、这些都可以看出他内心通达、鲁智深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一生都是随缘的,所谓“达人知命” ,正是指鲁智深这样富有智慧的豁达者。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鲁达救人无数,和武松一同在乌龙岭血战的时候,包道乙使用玄天剑斩了武松的左臂,鲁达一禅杖救了武松;金翠莲卖唱被鲁达听到,他为此拳打镇关西,救了父女二人;大闹野猪林,鲁达救了林冲;史进为了救女儿被官府抓了之后,他单枪匹马前去营救却中了计谋,结果和史进一起被关起来,后被宋江等人救出; 故选 ABCD。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鲁达不仅热血,也有智谋。 鲁达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让郑
36、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这体现了他的“智” ; 鲁达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 “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 ,这表现了鲁达的“智” ; 为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离开,鲁达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 ,阻止店小二拦截金氏父女,也避免了他们去给郑屠通风报信,这体现了鲁达的“智” ; 鲁达感到林冲的发配有阴谋,于是暗中跟随,并且提前奔往野猪林隐藏,这体现了鲁达的“智” ; 鲁达明白,即使公差虐待林冲也不能杀他们,这样只能让林冲罪上加罪,而在林冲命悬一线之际,从天而降,让他转危为安,这体现了鲁
37、达的“智” 。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鲁达认为朝廷好像身上的这大领长袍,已经被染色了,脏掉了,根本就没法洗干净。这样一个不干净的朝廷,竟是奸邪小人当道,所以招安就等于把大家的命往虎口里送,会寒了兄弟们的心,所以他反对招安,最后在六和寺坐化,体现了他的“达” ;鲁达从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到滴酒不沾,是因为自己贪酒误事而辜负了林冲的信任,他希望自己保持清醒。他对自己人生并没有那么多孜孜以求,也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在生命的尽头,鲁智深依旧洒洒脱脱,从容不迫,这也体现了他的“达” 。 (二)文学作品阅读(二)文学作品阅读(1616 分)分) 蓝色的还是带条的 文/【俄】格里高利戈林文 译/李冬梅 事情经过
38、是这样的:去年秋天,单位派我来莫斯科出差。我到了莫斯科,先找一家旅馆安顿好随身带的东西,然后在一家小饭店吃过午饭后就去忙正事儿逛街去了。 我在一家百货商场门前,看见那儿正排着一个长长的队伍。我很高兴,猜想那儿肯定是在卖什么好东西。因为大家都这么认为,只要一排队,那肯定是在卖什么好东西。后来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确信那儿现在正卖的东西肯定难得一见,因为队伍非常长,从街上就开始了,然后又沿着一楼的楼梯往上排,都看不见尽头。 我急忙朝队尾走了过去,问边上的一个女人: “谁是最后一位?” 那个女人回答: “我是最后一个。 ” 我又问: “这儿卖什么呢?” 那个女人说: “到底卖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只是有
39、人出来说,后来的就不要再排了,已经没有这么多了。 ” 可我还不死心: “那他们卖的那个东西多少钱啊?” 那个女人如实相告: “20 个卢布。 ” 我一听很高兴: “价格还行,就排一会吧。 ” 我站在队尾耐心地等待着。 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人站在我的后面。现在我站在队伍中间,感觉舒服多了,因为后面有人给我挡风了。 我就这样一直在队伍中排着。 只是我心里没底。不知道大家在这儿到底排什么呢?我找机会问了几次周围的人,这儿到底卖什么呢?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 没人回答我。一半是跟我一样,不知道;另一半是知道却不说,故意让我们这些不知道的着急。那我也还是不想走开。 突然,上面闪出一个售货员大声说: “大
40、家听清了,只剩下 15 号的和 16 号的了! ”说完,她转身就回去了。 人群里一阵骚动。 我的心也悬了起来, 不知道剩下的这两个号是不是合适。 不过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想,办法总是有的。要是小,就撑大点儿,要是大,就改小点儿。要是用电的东西,我们就安个变压器。 不管怎么说,我是等定了。 一个小时后,突然传出来一个消息说,这个东西也可以去一个什么三号柜台买,不用排队。既然不用排队,那就挤吧。于是众人蜂拥而上,把我夹在了中间,我被连推带拥地挤到了三号柜台前。 一个女售货员朝我大喊: “你要什么?” 我喘着粗气说: “就要你现在卖的这个东西! ”她一听更火了:“我是问你要蓝色的还是要带条的?”我不
41、得不央告她说: “求求你了,你先给我看看什么样吧。 ” 可她真不给面子: “你想的倒美! 这都包着呢! ”我已无可奈何: “那就蓝色的和带条的各来一个吧。 ” 我交了钱,抱着两个盆子又开始往出口挤。感觉一个盒子重一点儿,一个盒子轻一点儿,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晃动周围的人还在挤来挤去,推推搡搡,一不留神就得被挤倒。 突然一个乌兹别克老头拦住了我的去路: “好孩子,你卖给我一个吧。就为这个东西我这都是第四次来莫斯科了! ” 我说: “老爷爷,也许我能卖给你一个,只是你得先告诉我,我买的这是什么东西。 ”可老头的回答让我大失所望: “这个东西用俄语我不会说,用乌兹别克语译不过来。 ”我只好对老头说:
42、 “那你还是自己去挤吧。这个东西我自己也需要。 ” 老头还想和我商量。我为了躲开老头,往旁边一侧身,结果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我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第二天我在医院里醒过来后,马上问值班护士: “护士,我的东西呢?” “什么东西?”护士问。 “就是我买的那两个东西。 ” “你买了两个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 ”我说, “我也说不清楚。 ” “那你什么时候想起来,我们什么时候让你出院。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 7. 请按照文章内容梳理小说情节。 看到队伍非常长、高兴好奇听说剩下不多了。_听说只剩 15、16 号,心悬起来_,无可奈何老头没法告诉我,_ 8. 原文的标题是“蓝色的还是带条的” ,
43、有人觉得“排队”更好,也有人觉得“盲”更好,你觉得呢?说说你的理由。 9. 请任选两处完成文中的批注。 小贴士 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原文内容和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和补充式批注。 10. 请结合文章结尾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篇小说的讽刺意味。 【答案】7. . 还不死心 . 售货员不耐烦告诉“我”卖的是什么 . 大失所望 8. 原题好。原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线索,贯穿全文;突出主旨,里面的人物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给人警醒。 9. 示例一:一般按照正常思维的顺序
44、,应该先问“卖什么” ,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排队。而文中先问“谁是最后一位” ,可以更好的突出他急于排队、盲目跟风的心理。小说中的主人公反常的行为是其跟风心理的生动体现。 示例二:因为后面有人挡风,身体的舒服。以为后面陆陆续续有排队的人,觉得自己排对了,做了正确的选择,心理上的舒服。 示例三:周围的人还在挤来挤去,推推搡搡,不留神就得被挤倒。 10.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不知道卖的是什么,就去盲目排队,几经周折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还被护士当成疯子的故事。小说小仅讽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跟风现象,还批判了那种社会风气,人们已经在麻木习惯中丢失了自我,失去了理性的判断意识,甚至丢失了独立的人格。 示例:课堂
45、上,同学们整齐地回答着练习册上写的答案。忽然“我”看见了个别同学在听到别人的答案和自己不一样时,想也不想就低下头,写上大家说出的答案。最后,抬起头迅速看老师一眼,发现自己的“小动作”并没有被老师发现,如释重负,又装成一副认真的样子。老师讲解过后,他们才发现自己的答案才是对的。有些同学人云亦云,就是因为没有经过自己的独自思考。 【解析】 【7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概括。 第一空,通过第段中“可我还不死心: 那他们卖的那个东西多少钱啊? ”的内容,可概括为: “我”仍不死心; 第二空,通过第段中“一个女售货员朝我大喊: 你要什么?我喘着粗
46、气说: 就要你现在卖的这个东西! 她一听更火了: 我是问你要蓝色的还是要带条的?我不得不央告她说: 求求你了,你先给我看看什么样吧 ”的内容,可概括为:女售货员很不耐烦地告诉“我”卖的是什么; 第三空, 通过第段中 “我说: 老爷爷, 也许我能卖给你一个, 只是你得先告诉我, 我买的这是什么东西。 可老头的回答让我大失所望: 这个东西用俄语我不会说,用乌兹别克语译不过来。 ”我只好对老头说: “那你还是自己去挤吧。这个东西我自己也需要 ”的内容,可概括为: “我”非常失望。 【8 题详解】 考查对标题作用的理解。解答时,围绕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即可。 结合文章第段中“一个女售货员朝我大喊:
47、你要什么?我喘着粗气说: 就要你现在卖的这个东西! 她一听更火了: 我是问你要蓝色的还是要带条的?我不得不央告她说: 求求你了,你先给我看看什么样吧 ”的内容可知,这句话是文中女售货员的话。 “蓝色的还是带条的,到底是什么?”这个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这个“蓝色还是带条的东西”把所有人物和情节都串连起来了,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结合文章第段中“我在一家百货商场门前,看见那儿正排着一个长长的队伍。我很高兴,猜想那儿肯定是在卖什么好东西。因为大家都这么认为,只要一排队,那肯定是在卖什么好东西。后来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确信那儿现在正卖的东西肯定难得一见,因为队伍非常长,从街上就开始了,然后又沿着
48、一楼的楼梯往上排,都看不见尽头”内容可知, “我”在根本不知道卖什么东西的情况下,依旧去排队, “蓝色的还是带条的” ,凸显文章主旨, “我”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跟风,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排队”仅仅体现出购买这个东西需要排队,并不能概括文章主要事件和点明文章主旨; “盲”虽有“盲从” “盲目”的意思,但是只用一个“盲”字,不能更好的表现文章主题,且与文章中心事件无关,容易引起读者误解。所以使用原题更好。 【9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根据题干提示和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处,通过“我急忙朝队尾走了过去,问边上的一个女人: 谁是最后一位?那个女人回答: 我是
49、最后一个。 我又问: 这儿卖什么呢? ”的内容可知,在这里两个问句的顺序似乎颠倒了,正常情况下购物者应该先询问“卖什么东西” ,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排队购买。文中的“我”先问“谁是最后一位” ,生动形象地体现“我”盲目跟风从众,着急排队的心理,增加了文章的讽刺性。 处,通过第段中“我在一家百货商场门前,看见那儿正排着一个长长的队伍。我很高兴,猜想那儿肯定是在卖什么好东西。因为大家都这么认为,只要一排队,那肯定是在卖什么好东西。后来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确信那儿现在正卖的东西肯定难得一见,因为队伍非常长,从街上就开始了,然后又沿着一楼的楼梯往上排,都看不见尽头”和第段中“我站在队尾耐心地等待着”的内容
50、可知, “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人站在我的后面。现在我站在队伍中间,感觉舒服多了,因为后面有人给我挡风了” ,首先说明了“我”在身体上感受到舒服,因为后面排队的人为我挡住了寒风;同时, “我”在心理上也获得了满足感,因为“我”把握住了机会,做出了“排队”的正确选择,抢占了靠前的位置,还有很多人排在“我”的后边呢。 处,通过第段中“我交了钱,抱着两个盆子又开始往出口挤周围的人还在挤来挤去,推推搡搡,一不留神就得被挤例”的内容可知,此处描写了排队购物的人数之多和拥挤的状况,为下文“我为了躲开老头,往旁边一侧身,结果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我从楼梯上滚了下去”做了铺垫。 【10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