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54.89KB ,
资源ID:213569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135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有***)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1、山东省日照市山东省日照市 2022 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胡应麟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个说以寄笔端。”其云“作意”,云“幻设”者,则即意识之创造矣。此类文字,当时或为丛集,或为单篇, 大率篇幅曼长, 记叙委曲,时亦近于俳谐,故论者每訾其卑下,贬之曰“传奇”,以别于韩柳辈之高

2、文。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摘编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材料二: 鲁迅关于唐传奇的具体论述多有精彩之处,如“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大率篇幅曼长,记叙委曲”,“叙述宛转,文辞华艳”等。但“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命题则 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疏漏,在逻辑上不能成立。 第一,鲁迅所谓“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其立论前提是:“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所谓“有意”是相对于六朝志怪而言的。但实际上,从文体渊源看,唐传奇源出于传记,而不是源出于志怪。鲁迅的立论

3、前提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从语义、分类角度来看,所谓的“志怪小说”,乃是以题材为标准的分类名称; 所谓 “传奇小说” , 则是以文体为标准的分类名称。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 它们分属两个内涵不同、外延交错的概念。就文体而言,传奇小说大体以传、记为名,清楚显示了它与传 记的承继关系。其次,从目录学的划分来看,唐传奇也一向被视为传记类作品, 郡斋读书志 通志艺文略等都是这样归类的。与其说唐传奇源出于志怪,不如说唐传奇源出于传记。 第二,把有意以虚构的方式叙事写人视为“有意为小说”,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首先提出“唐人乃作意好奇”的是明代的胡应麟,他指出,“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 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

4、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如毛颖南柯之类尚可,若东阳夜怪录称成自虚,玄怪录元无有,皆但可付之一笑,其文体亦卑下无足论。”胡应麟认为,六朝志怪虽多“变异之谈”,但大都不是有意“幻设”,而是作者当作真事记下来的。唐传奇则是有意“幻设”,胡应麟称之为“作意好奇”,言下颇有不屑之意。 从中国小说史略的行文脉络可以看出,鲁迅引述胡应麟的话,是为了得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结论。胡应麟只说唐人与六朝人的区别在于“有意幻设”,鲁迅则由 此推出了“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命题,把“有意幻设”当成了“有意为小说”,照他的 理解,有意以虚构的方式叙事写人就是“有意为小说”。 从现代文学理论的角度看

5、,鲁迅的推论是站得住的。“艺术内容的虚构性是近代意义小说的重要规定性,也是小说同实录文学的重要区别。”“没有虚构,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小说。”马振芳教授的表述,大体代表了 20 世纪下半叶大陆学者的共识,而鲁迅的推论与这一共识是吻合的。 只是,如果回到中国古代的文学生态,就不难发现,鲁迅的推论其实大为不妥。盖历史的事实是,有意以虚构的方式叙事写人,并不始于唐代,而是始于先秦。“在中国文学史上,庄派学者大约是最早正面而系统地提出以虚构想象来写人叙事的文学家。 ” 庄子 中的 盗跖渔父 列御寇 等篇表面上是历史故事, 实际上纯属虚构。 这足以把鲁迅置于两难的境地:要么将庄子中的许多篇章视为“有意”写成

6、的“小说”,要么放弃有意以虚构的方式叙事写人就是“有意为小说”的论断,两者必居其一。而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对“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否定。“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命题之不够严谨, 由此可见。 第三,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里包含了一个假定:唐人已有一种与今人相近的小说观念。否则的话,怎么能说“有意为小说”呢?而从历史的事实看,唐人虽有其小说 观,但绝不同于今人的小说观,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意”地来写一种符合现代标准的小说 了。或者说, 唐传奇的确大体符合现代的小说标准, 但唐传奇不是为了符合这种现代小说标准而 “有意”写出来的。 许多学者之所以认同“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命题,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唐传

7、奇与唐诗并称“一代之奇”,其成就之卓越辉煌,只有这个命题才与之相称。如果否定了这一命题,就相当于否定了唐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在我看来,唐传奇在小说史上的划 时代意义,有目共睹,谁也不能贸然加以否定。只是,用“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命题 来揭示唐传奇的小说史意义, 则未免欠妥。 如果一定要就唐传奇的小说史意义提出一个命题, 我们的表述是:“传记辞章化”开创了中国小说史的新纪元。 唐传奇基本包括传、记两种体制。“传”较多地继承史家纪传体的传统,对人物的生平、出处、归宿等有相当完整的交代,文末通常还有一段论赞式的议论;“记”不大注意交代人物生平,而是截取人生的某一片段加以记叙。但无论是“传”

8、,还是“记”,它们都属于史书一脉。因此,尚未辞章化的传、记只是历史文体,并不具备传奇小说品格。唐 传奇“有意幻设”的虚构特征,唐传奇对私生活感情和日常生活的关注,唐传奇对自然景 物的钟情,唐传奇的第一人称限知叙事,唐传奇的骈俪句式与华丽辞藻,凡此种种,无不取之于辞章。可以说,在融合了辞章的旨趣和表现手法后,传、记就成为了传奇。唐传奇 的那些符合现代小说标准的特点, 就是这样产生的。 传记辞章化开创了小说发展史的新纪元。 当然, 以辞章的方式改造传、记,并不始于唐人,而是始于六朝,但将这种创作倾向发展成一种划时代的风尚,却非唐人莫属。 (摘编自陈文新“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命题不能成立) 1下列

9、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粗陈梗概的六朝志怪小说相比,唐传奇大多叙述更加宛转曲折,文辞也更加华艳,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 B.历代论者对唐传奇褒贬不一,或认为其格调低下,不如韩、柳的文章;或将传奇与唐诗并称为“一代之奇”。 C.早在先秦时期,文学家就有意识地以虚构方式创作小说,这证明鲁迅“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观点不够严谨。 D.“传”往往完整交代人物生平,“记”则记叙人生中的某一片段,二者本属历史文体,不具备传奇小说品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志怪小说”和“传奇小说”分属两个内涵不同、外延交错的概念,可见二者之间不可能有继承

10、关系。 B.六朝志怪小说虽多“变异之谈”,但都是作者当作真事写的,不符合现代小说的标准,不能看作小说。 C.“唐人已有一种与今人相近的小说观念”这一假定不能成立,所以“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也不能成立。 D.两则材料都引用了胡应麟的话,材料二的引用相对完整,材料一部分引用,以致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唐代小说作家主体意识增强,他们有意识地采取夸张、想象等文学手段进行创作,逐渐摆脱了史学的束缚。 B.辞章注重语言的华丽、骈偶,声调和谐。史家偏爱简净质朴的语言,辞章则更多讲求语言的形、声之美。 C.传奇是一种诗化的小说,除了文中穿插诗

11、歌以外,整个作品往往采用诗的语言, 某些作品还具有“赋”的成分。 D.小说和史传尤其是杂史杂传存在着血肉联系,小说总是处在杂史杂传的边缘地带,其间的差别常常是模糊的。 4. 南柯太守传 是唐传奇的代表作品之一, 请参考下面的故事梗概, 以 南柯太守传 为例,分析唐传奇与传记的关系。(4 分) 南柯太守传 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淳于棼在古槐树下醉倒, 梦见自己变成槐安国的驸马,与金枝公主结婚生子, 任南柯太守二十年, 荣耀一时。 后来与檀萝国交战失败, 金枝公主病死,淳于棼失宠遭馋,被遣返故里。惊醒后他发现“槐安国”和“檀萝国”竟都 是蚁穴。 5.材料二是如何反驳“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观点的?请

12、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汤 祷 郑振铎 一片的大平原;黄色的干土,晒在残酷的太阳光下,裂开了无数的小口,在喘着气;远远地望过去,有极细的土尘,高高地飞扬在空中,仿佛是绵绵不断的春雨织成的帘子。小 河沟都干枯得见了底,成了天然的人马及大车行走的大道;桥梁剩了几块石条,光光地支撑在路面的高处,有若枯骸的曝露,非常得不顺眼,除了使人回忆到这桥下曾经有过碧澄 澄的腻滑的水流, 安闲舒适地从那里流过。 许多树木在河床边上, 如幽灵似的站立着, 绿叶早已焦黄萎落了。稻田里的青青禾黍,都现出枯黄色,且有了黑斑点。这里农民们恃为主

13、要的生产业的桑林,原是总总林林地遍田遍野地丛生着,那奇丑的矮树,主干老是虬结 着的,其茸茸的细叶也枯卷在枝干上,论理这时是该肥肥的浓绿蔽满了枝头的。他们吁天祷神、祀祖求卜,家家都已用尽了可能的努力。然而“旱魃”仍是报冤的鬼似的,任怎样 禳祷也不肯去。农民们的蚕事是无望的了,假如不再下几阵倾盆的大雨,连食粮也都成了严重的问题。 没有下田的男妇,都愁闷地聚集在村口,窃窃私语着。人心惶惶然,有些激动。左近好几十村都是如此。村长们都已到了城里去。 该是那位汤有什么逆天的事吧?所以天帝降下了那么大的责罚。人心骚动着。 来了,来了,村长们从城里拥了那位汤出来了。还有祭师们随之而来。人们骚然地立刻包围上了,

14、密匝匝如蜜蜂归巢似的。人人眼睛里都有些不平常的诡异的凶光在闪露着。看那位汤穿着素服,披散了发,容色是戚戚的,如罩上了一层乌云,眼光有些惶惑。 太阳蒸得个个人气喘不定。天帝似在要求着牺牲的血。要雨,我们要的是雨。要设法下几阵雨! 祷告!祷告!要设法使天帝满足! 该有什么逆天的事吧?该负责设法挽回! 农民们骚然地在吵着喊着,空气异然的不稳。 天帝要牺牲,要人的牺牲!我们要将他满足,要使他满足!仿佛有人狂喊着。要使他满足!如雷似的呼声四应。 那位汤抬眼望了望,个个人眼中似都闪着诡异的凶光。他额际阵阵地滴落着豆大的黄汗。他的斑白的鬓边,还津津地在集聚汗珠。 诸位他要开始喊叫,但没有一个听他。 抬祭桌一

15、人倡,千人和。立刻把该预备的东西都预备好了。 堆柴又是一声绝叫。高高的柴堆不久便竖立在这大平原的地面上了。 那位汤要喊叫,但没有一个人理会他。他已重重密密地被包围在铁桶似的人城之中。额际及鬓上的汗珠尽往下滴。他眼光惶然地似注在空洞的空气中,活像一只待屠的羊。 他机械地服从着,被村长们领到祭桌之前,又机械地匍匐在地。有人取了剪刀来。剪去了他的发,剪去了他的手指甲。发和指甲都抛在祭盆里烧着,一股腥焦的气味。 四边祈祷的密语, 如雨点似的淅沥着。 村长们、 祭师们的咒语, 高颂着。 空气益发紧张了。人人眼中都闪着诡异的凶光。 黄澄澄的太阳光,睁开了大眼瞧望着这一幕活剧的进行。还是一点雨意也没有。但最

16、远的东北角的地平线上,已有些乌云在聚集。 祈祷咒诵的声音营营地在杂响着。 那位汤耳朵里嗡嗡的,一句话也听不进。 他匍匐在那里,所见的只是祭桌的腿,燔盘的腿,以及臻臻密密的无数的人腿。他明白这幕活剧要进行到什么地步,他无法抵抗。无穷尽的祷语在念诵着,无数的礼仪节目在进行着。燔盘 里的火焰高高地升在半空,发和指甲的焦味儿还未全散。他额际和鬓边的汗珠还不断地在集合。 村长们、祭师们,护掖他立起身来。群众密围着他向大柴堆而进。他如牵去屠杀的羊儿 似的驯从着。 东北风吹着,乌云渐向天空漫布开来。人人脸上有些喜意。那位汤也有了一丝的自慰。但那幕活剧还在进行。人们拥了那位汤上了柴堆。他孤零零地跪于高高的柴堆

17、之上。祭师们、村长们又在演奏着种种的仪式。他也跪祷着,头仰向天;他只盼望着乌云聚集得更多,他只祷求雨点早些下来,以挽回这个不可救的局面。风更大了,吹拂得他身上有些凉起来。 祭师们、村长们又向燔火那边移动了。那位汤心上一冷。他知道他们第二步要做什么。他彷徨地想跳下柴堆来逃走。但望了望,那密密匝匝的紧围着的人们,个个眼睛都露着诡异的凶光,他又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他知道逃脱是不可能的。他只是盼望着雨点立刻便落下来,好救他出这个危局。 祭师们、村长们又从燔火那边缓缓地走过来了,一个祭师的领袖手里执着一根火光熊熊的木柴。那位汤知道他的命运了,反而闭了眼,不敢向下看。 乌云布满了天空,有豆大的雨点从云罅里

18、落了下来。人人仰首望天。一阵的欢呼!连严肃的祭师们也忘形地仰抬了头。冰冷的水点,接续地滴落在他们的颊上、眉间。那位汤听见了欢呼,吓得机械地张开了眼。他觉得有湿漉漉的粗点,洒在他新被剪去了发的头皮上。他几乎也要欢呼起来,勉强地抑制了自己。 空气完全不同了,充满了清新可喜的泥土气息。个个人都跪倒在湿泥地上祷谢天帝。祭师领袖手上烧着的木柴也被淋熄了,燔火也熄了。 万岁!万岁!他们是用尽了腔膛里的肺量欢呼着。 那位汤又在万目睽睽之下,被村长们、祭师们护掖着下了柴堆。他从心底松了一口气, 暗暗地叫着惭愧。人们此刻是那么热烈地拥护着他!他立刻又恢复了庄严的自信的容色,大跨步向城走去。人们紧围着走。 那位汤

19、也许当真地以为天帝是的确站在他的一边了。 大雨如天河决了口似的还在落下,聚成了一道河流,在桥下奔驰东去。小池塘也渐渐地积上了土黄色的混水。树林野草似乎也都舒适地吐了一口长气。桑林的枯萎的茸茸的细叶,似乎立刻便有了怒长的生气。 只有那柴堆还傲然地植立在大雨当中,为这幕活剧的唯一存在的证人。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农人们遭遇旱情,吁天祷神、祀祖求卜,实在无法驱走“旱魃”,才将汤请出祷雨,说明他们对汤还是非常尊重的。 B.从“天帝似在要求着牺牲的血”到“天帝要牺牲,要人的牺牲”,表明人们逐渐明白祭祀天帝求得降雨就要牺牲汤。 C.汤慢慢地知道了他在这场仪

20、式中的结局,但是他并不认命,想过逃走,盼望得救,但为了守护百姓他最终选择了担当。 D.小说最后大雨倾盆,旱情解决,祷告的人们尽情欢呼,汤也恢复自信,从表面上看,这次祷雨活动达到了最初目的。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既有对干裂的土地、 曝露的石梁等眼前旱景的描写, 也有对碧水流淌的回忆, 以虚衬实,更显出旱情的严酷。 B.作者运用反复的手法,先后四次描写农人眼中闪露着“诡异的凶光”,渲染了紧张的祷雨氛围,使情节更曲折。 C.作者善用比喻,“密匝匝如蜜蜂归巢似的”生动写出人们包围汤的情景;“如牵去屠杀的羊儿似的”写出汤的无奈。 D.选文属于现代历史小说,

21、在“商汤祷雨”历史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和艺术虚构,蕴含“古史新辩”的思想。 8.小说开头段不避其繁,结尾段不避其简,这样安排有何作用?(4 分) 9.小说叙事的内视角按照人物地位,可分为主角视角和配角视角。本文在叙述汤祷情节时,先使用配角视角,后转为主角视角,请结合文本谈谈这样叙事的好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上攻守二策状 范仲淹 臣某言:窃观西事以来,每议攻守,未见适中。或曰:“必行进讨,以期平定。”臣谓诸路进讨,则兵分将寡,气不完盛。绝漠风沙,迷失南北。馈运辎重,动有钞掠。贼之巢

22、穴,夐阻河外,非有奇将,不能远袭。至若寇边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入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但求虚弱之处, 以剽窃为功, 既不能大振兵威, 故不能 少分贼势,此进讨牵制之无效也。或曰: “宜用守策,来则御之,去则勿逐。”臣观今之守边,多非土兵,不乐久戍;又无营田,必烦远馈。久戍则军情危殆,远馈则民力将 竭,岁月绵久,恐生他患,此守御之未利也。 臣窃见延安之西,庆州之东,有贼界百余里,侵入汉地。中有金汤、白豹、后桥三寨,阻延、 庆二州径过道路,使兵势不接,策应迂远。可攻之地,其在于此。军行入界,乃大为城寨,以据其地。当留土兵以守之。必严其戒曰:“贼大至,则明斥候,召援兵,坚壁清

23、野以困之;小至,则扼险设伏以待之。”如取下一处,城寨平定,则更图一处,为据守之策。 臣观西戎居绝漠之外,倚远而险,未易可取。国用民力,日以屈之,此中原积兵之忧。臣观今之边寨, 皆可使弓手土兵以守之, 因置营田, 兵获余羡, 中粜于官。 人乐其勤, 公收其利,则转输之患,久可息矣。且使其兵徙家塞下,重田利,习地势,顾父母妻子而坚其守。傥朝廷许行此道,庶几守愈久而备愈充。 臣观孝文时,将军陈武请议征讨,孝文曰:“兵,凶器也,难克所愿。今未能销距,愿且坚边设候,结和通使,休宁北陲,为功多矣,且无议兵。”故百姓得息肩于田亩,鸡鸣犬吠, 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臣谓国家用攻,则宜取其近,而兵势不危;用守

24、,则必图其久,而民力不匮。臣谨议。 (节选自范文正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至若寇边/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入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 /轻进不知所图/ B.至若寇边/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入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 C.至若寇边/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入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 D.至若寇边/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入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路,行政区划名,

25、仿唐代的道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有监察区的性质。B营田即屯田,汉以后政府利用兵士或流民于驻扎地购置田地经营产业。C斥候,指侦查、候望的人,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是古代的侦察兵。D息肩,让肩头得到休息,也比喻免除劳役或者卸除责任,文中指休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范仲淹认为,采用攻策存在兵力分散、环境恶劣、运送辎重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无法达到削弱敌人的效果。 B.金汤、白豹、后桥三寨,挡在延、庆二州的必经之路上,范仲淹认为可以先攻占三寨,进而谋取延、庆二州。 C.孝文帝反对征讨匈奴,他认为加强边境防御、派遣使者与匈奴缔结友好关系等措施,更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

26、。 D.范仲淹认为攻守二策各有其弊,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攻取近的地方作为据守的依托,并制定长远的防守策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国用民力,日以屈之,此中原积兵之忧。(4 分) (2)且使其兵徙家塞下,重田利,习地势,顾父母妻子而坚其守。(4 分) 14范仲淹认为守策的弊端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宝应二三进士见送乞诗注 王安石 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 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 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 惭君枉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 注本

27、诗作于王安石晚年隐居钟山之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乞诗”指向他人索求诗歌,又称求诗、请诗、索诗,具有交际的功能。B首联写出了一个经历宦海沉浮、世事沧桑的老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切感悟。C颔联运用诸葛亮和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的遗憾与愤慨。D诗人惭愧于自己隐居钟山、远离朝政,不能继续为朝廷效力,报答君王。 16.诗人回忆了自己从前的经历,却又说“静忘岁月”,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临安春雨初霁中,“_,_”表现诗人日中无聊,暗示其惆怅和郁

28、闷。 (2)登泰山记中,“_,_”描写日观峰以西诸峰,在晨光的照耀下,红白交错,宛如鞠躬致敬。 (3)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现诗人的愁苦,如“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里,北京冬奥会惊艳开场。看冰蓝色水墨从天而降_为“黄河之水天上来”,看由 91 朵小雪花构成的“大如席”的雪花璀璨升空,在折柳送别中道尽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情怀,在“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期待中一起向未来冬奥会开幕式的浪漫,延续到了闭幕式上。这贯穿始终的“浪漫”背后,离不开新时代中国强大 的文化产业服务体

29、系作为支撑。_的巧思得以落地,冬天的凛寒变成冰雪的盛宴。 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领衔的主创团队对“中国式浪漫”的理解最深刻。团队的每个 成员都用自己的方式深刻地理解和_着“中国式浪漫”,他们凭着_的创意完美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蕴,让本次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载入史册。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幻化 天马行空 诠释 独具匠心 B幻化 行云流水 阐释 独具匠心 C变化 天马行空 诠释 独树一帜 D变化 行云流水 阐释 独树一帜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这贯穿始终的“浪漫”,离不开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作为支

30、撑。 B这贯穿始终的“浪漫”背后,离不开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C支撑这贯穿始终的“浪漫”的,离不开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D支撑这贯穿始终的“浪漫”的,正是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20.下面图一是中国队引导牌,图二是由 91 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引导牌组成的“大雪花”。请结合材料内容和构图要素、寓意,说明“雪花”设计中蕴含的“中国式浪漫”。(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4 月 16 日,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此次任务中, ( ) 。 返回舱的整个飞行过程都离不

31、开惯性导航设备。该设备精准测量飞船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为宇航员准确返回着陆场提供关键数据信息, 助力飞船成功进入返回轨道, 确保飞船精准落地。 护航返回舱主伞面积约 1200 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帆伞。主伞生产过程复杂,加工要求极为严苛。“航天绣娘”们“用心缝好每一针”,确保了 96 根径向带长度一致、线迹松紧度一致,保障航天员安全落地。 返回舱接近地面时,仍以近 9 米/秒的速度下降。为了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必须进一步降低冲击, 而这一关键的 “刹车” 过程由 4 台着陆反推发动机完成。 在返回舱距地面 1 米时,着陆反推发动机 10 毫秒内同时自动点火,以极强的缓冲力助其平稳落地。

32、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让飞船顺利返航的科技“硬支撑”,是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多项技术产品。 B.为保障飞船顺利返航,我国自主研制生产了作为科技“硬支撑”的多项技术产品。 C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多项技术产品为飞船顺利返航提供了科技“硬支撑”。 D作为科技“硬支撑”的多项技术产品,是我国为飞船顺利返航自主研制生产的。 22 请结合材料,为第二、三、四段各拟写一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有人认为应负重前行,也有人认为应轻装上阵。 对此,你怎么看?

33、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早在先秦时期,文学家就有意识地以虚构方式创作小说”不当,先秦文学家以虚构方式叙事写人,而不是创作小说。 2C 解析A 项,“二者之间不可能有继承关系”说法绝对化。B 项,“不符合现代小说的标准, 不能看作小说”于文无据。D 项, “材料一部分引用,以致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不当,强加因果。 3A 解析A 项,可以证明材料二“传记辞章化开创了中国小说史的新纪元”的观点。B 项,比较辞章和史传作品在语言上的区别。C 项,阐述传奇的诗化特征

34、。D 项,谈小说和史传的联系。 4南柯太守传体现出唐传奇继承了史家纪传体的传统,借梦境对人物的生平经历等有比较完整的交代。南柯太守传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体现出唐传奇有意识地以虚构的方式叙事写人,将传记辞章化。 【评分标准】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5采用先驳后立的论证结构,从前提错误、以偏概全、小说观念三个方面来反驳,又提出“传记辞章化”开创中国小说史新纪元的观点。运用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的驳论方式,如指出鲁迅使用的论据不能推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观点。使用例证、引证、归谬等论证方法增强批驳力度。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6D 解析A 项,于文无据,没体现非

35、常尊重之意。B 项,目的从开始就很明确,就是以汤为牺牲来祭祀。C 项,原文没有体现他“为了守护百姓”选择担当。 7B 解析B 项,对“诡异的凶光”的描写不能使情节更曲折。 8开头段以繁笔描绘春季干旱的自然环境,凸显灾情的严重,为下文祭天祷雨作铺垫;结尾段以简笔描写大雨中唯余柴堆的情景,戛然而止,言简旨远,引人深思;开头结尾繁简反差巨大,收放自如。 【评分标准】4 分。答出一点 2 分,两点 3 分,三点 4 分,意思对即可。 9先使用配角视角叙事,从农人角度写他们想要牺牲汤祷雨的急切心理,渲染紧张氛围,推动情节发展; 后转为主角视角叙事, 从汤的角度写他面对生死的真实感受和复的心理活动,使人物

36、形象更加真实;视角转换使用,产生对比衬托效果,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作品更具感染力。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0C 解析至若寇边,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入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 11B 解析“营田”指汉以后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驻扎地区种田,以供军饷,而不是购置田地、经营产业。 12B 解析“谋取延、庆二州”错误,文中无此意。 13(1)国家用度和百姓物力财力,一天天地亏损,这是中原集聚兵甲的忧患。 【评分标准】4 分。国用:国家用度;日:一天天地;屈:亏损,缩减。每点 1 分,判断句式 1 分,意思对即可。 (2)并且让士兵搬家到塞

37、下,他们重视耕种田地的利益,熟悉地势,照顾父母妻子儿女并坚守。 【评分标准】4 分。徙,迁徙,搬迁;重,重视;习,熟悉;顾,照顾。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14长久戍守就会使军情危险;从远方输送粮食会使民力枯竭;可能滋生其他祸患。 【评分标准】3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上攻守二策状 范仲淹 臣范仲淹上言:我看西部开始战事以来,每次议论攻守问题,没有见到适当的建议。有人说: “一定施行进兵讨伐的策略, 来期待局势安定。 ” 我认为各路进军讨伐, 就会让军队分散,将领缺少,气势不能达到顶点。大漠多风沙,让人迷失方向。运送的军用物资,动不动就被抄掠。贼寇的巢穴,远在河外,除非

38、有奇异才能的将领,才能远袭。至于贼寇侵略边境,常常联合军队来侵扰一路,每当有朝廷旨意,命令军队进入边界牵制贼寇,将帅的方针策略,不是预先确定,冒然进军,不知道图谋什么,只求攻打薄弱的地方,把掠夺财务作为功劳,不能大大地振奋军威,又不能稍稍削弱敌人势力,这说明进军讨伐牵制是没有效果的。有人说:“适宜用防守的策略,敌人侵犯就抵御他,离开也不要追逐。”我看现在把守边关的士兵,大多不是地方兵, 不愿意长久的戍守; 又没有营田, 一定劳烦远方输送粮食。 长久戍守就会使军情危险,从远方输送粮食就会使民力枯竭,时间一长久,恐怕生出其他祸患。这是防御没有好处啊。 我看延安的西边, 庆州的东面, 有贼寇的边界一

39、百多里, 侵入到汉地。 中间有金汤、 白豹、后桥三寨,为延、庆二州的必经之路,使军队不能衔接,策应迂回绕远。可以攻取的地方,就在这里。 军队进入边界, 就大修城寨, 占据土地。 应该留下士兵把守。 一定要严肃警告他们说:“敌人大举进攻,就让侦察兵侦查,请求援兵,坚固营垒,清除郊野的粮食房舍来困住敌人;小规模的进攻,就占据险要地势设下埋伏来等待他们。”如果攻取下一处,就修建城寨,平定后就再攻取另一处,作为据守的策略。 我看西戎在大漠以外,凭借遥远险要的地势,不容易攻取。国家用度和百姓物力财力,一天天地亏损,这是中原集聚兵甲的忧患。我看现在的边寨,都可以让地方军队来守卫,乘便设置营田,多收的归兵士

40、所有,可卖给官府。百姓乐于耕种,公家收获利益,那么运输粮食的困难,将来可以停息了。并且让士兵搬家到塞下,他们重视耕种田地的利益,熟悉地势,照顾父母妻子儿女并坚守。倘若朝廷允许实行这个办法,可能守卫越久储备越充足。这是借助土兵弓手的力量,以设置屯田作为防守策略的益处。 我看孝文帝时, 将军陈武请求出征讨伐, 孝文帝说: “兵器是杀人的工具。 难以实现愿望。现在不能消除抗拒,愿暂且坚守边防、设立斥候,派遣使者缔结友好,让北部边关得以休养生息,功劳就算很大了。现在就不要再讨论兴兵的事了。”所以百姓得以在田间从事耕作,鸡鸣犬吠之声相闻,烟火万里,可以算得上和平安乐了!我认为国家采取攻的策略,应当攻取近

41、的地方,那么军队不危险;采用防守的策略,一定要长久谋划,民力就不匮乏。我恭敬的讨论。 15D 解析“报答君王”错误,诗中“君”指对方,而不是君王。 16不矛盾。诗人回忆自己从前仕途坎坷的经历,心中积愤难平。说“静忘岁月”则体现出作者晚年的心态:想依靠寄情山水、博览群书消除积愤,忘却往事。体现出诗人想忘又不能忘、想消除积愤但无法消除的无奈。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7(1)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2)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3)示例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示例二: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示例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示例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42、暮成雪 【评分标准】6 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18A 解析幻化,动词,奇异地变化。变化,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天马行空,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拘一格;也比喻思维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诠释,说明,解释。阐释,阐述并解释。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19D 解析画线句主要存在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等语病。A 项,句式杂糅。B 项,主谓搭配不当。C 项,搭配不当。 20图一引导牌雪花外形融入“中国结”元素,寓意团结吉祥;图二大雪花设计创意来自“燕山雪花大如席”诗句,

43、体现中国诗词的浪漫;91 朵小雪花组成大雪花,体现“天下大同”的思想。 【评分标准】5 分。答出一点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5 分,意思对即可。 21C 解析由下文可知,材料的陈述对象是“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多项技术产品”,排除 A、B。D 项强调“我国自主研制”,不符合语境。 22 惯性导航设备确保精准落地最大环帆伞保障安全落地着陆反推发动机助力平稳落地 【评分标准】6 分。每处 2 分,意思对即可。 23评分规则 (1)审题提示 材料中“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是前提条件,“负重前行”与“轻装上阵”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负重前行”指承担着压力、责任等前行,“轻装上阵”指放下思想包袱前行。 (2)写作提示 谈认识与思考时不能脱离“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这一前提条件。 应二者兼顾,可有所侧重,但不可只写一个方面。 (3)高分作文的必备条件 符合写作提示的要求。 对“负重前行”和“轻装上阵”分别进行辩证分析。 正确看待二者关系,成功路上既离不开“负重前行”,也离不开“轻装上阵”。 内容较丰富,材料较新鲜; 分析较深刻,上升到国家信念的高度,语言较有文采; 能联系现实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