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一、基础运用(共运用(共 1515 分)分)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独具中国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一诗一画,尽显中国气韵。借此机会,初三年级打造年级“二十四节气文化墙”,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文化墙开篇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来源,请根据材料完成任务。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 早期中国的主要农业区在黄河流域, 那里处于中纬度, 四季分明,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被分为七十二候,根据黄河流域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现象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征候编写而
2、成。它以五天为一候,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共有 72 候。72 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1)文化墙的标题要从以下三幅字中选择一幅,要求能够体现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请你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甲】 【乙】 【丙】 选择:_ 理由:_ (2)一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候”的义项有:等待时节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等。根据文段内容、字典释义和教材中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内容,帮他解释“物候”的意思。_ 2. 文化墙的主体是二十四节气的介绍。下面是同学们改编的三则材料,请帮助
3、他们解决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16 年 11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的明信片明信片。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惊蛰”两个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地,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是一个带有推进和改革色彩的节气,它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 清明:_ 清明时节
4、,草木萌发,时有知时节的好雨悄然而至。看吧,在蒙蒙细雨中,小草精神抖擞地绿着,鹅黄色的柳枝轻歌漫舞,青黑色的粗糙的老树皮。在雨的滋润下,似乎也有了几分青春的颜色。雨后天晴,清新的空气中多了些泥土的味道,暖暖春阳中,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 处暑:_暑气止矣,迎来了家家户户丰收的景象 每年的处暑都是在农历的七月中下旬,有书解释:“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人们告别炎热的夏天,享受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惬意。立秋之后,人们开始收割庄稼;到了处暑,基本完成,可谓是“处暑满地黄,家家仓有粮”。可见,处暑是幸福感最强的节气。 (1)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
5、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悄”应读为“qio” B.“明信片”应写为“名信片” C.“处”应读为“ch” D.“轻歌漫舞”应写为“轻歌曼舞” (2)有同学对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请你帮他选出修改正确的一项( ) A.; B.。; C.:。 D.:, (3)请仿照其他两个节气的“一句话”解说,在横线上也用一句话解说“清明”。 _ (4)文化墙上,“大寒”节气介绍中链接了一则小故事,请你将故事中的对联补充完整。 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见茅屋上一片白霜,便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_。”此联一出,成为绝对。若干年后,才有人对出下联:“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6、3. 参与年级“二十四节气”文化墙设计的同学,在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活动感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四句七言的节气歌,用简洁的方式完成了人们的自然启蒙。这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种巧妙的组合。它带着生命的密码和丰富的信息,汇聚成一条浩荡的生命长河。 如果我们顺着节气的根脉追溯,最早显现春之端倪的并非柳梢枝头,而是残冬瑞雪。白雪是写满春汛的素笺,草地就是春潮萌生的家园。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就像天地孕育的二十四个角色,迎来送往,相互守望,在运转自如的秩序中完成四季的轮回。 (1)依据语境,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帮助
7、修改。 _ (2)下列诗句,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 题答案】 【答案】1. . 示例:选择甲, . 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气候、物候特征进行的灵动总结,与行书的飘逸连贯相近。选择乙,因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源远流长,与隶书古朴厚重的历史感相近。 . 物候,即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2. . B . D . 清明:天朗气清,展现着万事万物生长的明净。 . 小雪 3. . 这是一种巧妙的组合,更是一种智慧的结晶。 .
8、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分析概括能力。 (1)问,通过材料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可知二十四节气源远流长,具有古朴厚重的历史,三幅字中乙为隶书,出现最早,可与之对应;通过“根据黄河流域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现象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征候编写而成”,可知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灵动连贯的特点,与甲的行书字体的自由流动相对应;二十四节气的开创性的灵性总结,与丙中的“颜体”缔造独特的书学境界,卓越灵性,自然瑰丽相契合。因此结合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对应三种字体的不同特征,说出合理的理由即可。 (2)问,根据文中“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周而复始”,可知
9、“物候”是一种周期性变化,对应字典中“候”的义项: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再结合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内容“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概括出“物候”的意思是: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体、读音、标点和内容概括等。 (1)B.“明信片”写法正确。明信片所写的内容公开,可被他人所看见,内容通常不涉及隐私权之虞,故称为明信。故选 B。 (2)处“遐想”后面为所想到的内容,应用冒号,表示提示下文。处“青黑色的粗糙的老树皮”为主语,与“在雨的滋润下”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应用逗号。故选 D。 (3) 其他两个节气的“一句话
10、”解说,高度概括了节气的特点。在这段材料中, 写草木萌发, 写雨中的植物,写天晴后的空气、暖阳和孩子,展现出清明时万物生长的清丽景象,抓住这个特点,加以概括即可。 示例 1:阳和雨润,万物滋养在清新明朗之中。 示例 2:天气清朗,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4)由下联“春分时雨到清明”中的“清明”可知,上联空缺处应填一个节气名称。“茅屋上一片白霜”,这样的景象,通过联想,霜与雪相似,因此可填节气为“小雪”。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与修辞。 (1) “这是更是”是一种递进关系, “智慧的结晶”比“巧妙的组合”意义更为深广, 二者应交换顺序。 (2)画线句“白雪是素笺,草地是家园”,运用的
11、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A.句意: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运用拟人,将明月拟人化,把它看作能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B.“钟”运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生动地突出泰山自然景色之美;“割”运用拟人和夸张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阔; C.“落红”即落花,这是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颜色代指本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赋予了花以人的动作感情,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D.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比作梨花,描写了北国突降大雪时的情形,这一片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景象,就像是一夜春风吹来,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了;
12、 故选 D。 二、古诗文阅读(共 17 分) (一)默写。 (4 分) 4. 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 东风不与周郎便,_。 (杜牧赤壁 ) 小奥同学正在写一份演讲稿,想借用诗句抒发自己的远大理想与抱负。你给他推荐的诗句是“_,_”。 (写出连续的两句,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4 题答案】 【答案】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 做到不添字、 不漏字、 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乡关、 铜雀”等字词容易写
13、错。 至于第小题,则要从中选择“抒发远大理想与抱负”的完整诗句来作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二)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 本诗首句作者选取了_和_两个意象,渲染了_的气氛。 6. 本诗最后两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 7. “月”是诗人们表达自我情感的独特意象。请你从记忆的宝库中撷取一句包含“月”这个意象的诗句,写在下面。 【57 题答案】 【答案】5. . 杨花 . 子规 . 凄凉哀愁(哀婉) 6. 诗人想象
14、奇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使诗歌更有韵味。 7. 示例:峨眉山月半轮秋等 【解析】 【5 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意象及其作用的理解。本诗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运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渲染了凄切、哀伤、愁恻的气氛,既点明了题目,又为下二句的抒情张本。据此可填写作答。 【6 题详解】 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叙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从修辞的角度看,作者
15、把“明月”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它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诗句想象丰富,富有韵味。 【7 题详解】 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从自己的积累中选择包含“月”这个意象的诗句作答即可。如:旷野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等等。答案是多元的。 (三) 阅读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
16、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香远益清 老当益壮 多多益善 精益求精 B. 宜乎众矣 事不宜迟 因地制宜 景色宜人 C. 有仙则名 举世闻名 名列前茅 大名鼎鼎 D. 斯是陋室 陈规陋习 孤陋寡闻 丑陋不堪 9.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
17、,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译: (它的柄)内部贯通,外形挺直,既不横生藤蔓,也没有旁枝。 理解:写出了莲的隐逸,表现了莲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认同并予以支持我的还有什么人呢? 理解: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同时表现出对没有认同和支持者的失望。 【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理解:作者未必不喜欢音乐,而是不喜欢官场上的虚伪应酬与呆板繁琐的生活。 10. 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18、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取材于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 【材料二】 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取材于庄子杂篇让王 ) 注:逼:接近,迫近。氲氲(yn y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名:表达。肖:模拟的神韵。不可:不能。胡:为什么。飦(zhn)粥:稠粥
19、。夫子之道:指孔子的思想、学问。 古代状物散文中,作者往往借对所状之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如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描写,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表现作者_的生活态度;材料一通过对_的描写,赞赏它的高雅和尊贵,表达了作者的敬慕与赞美之情。而陋室铭和材料二则均表现了作者_的生活情趣。 【810 题答案】 【答案】8. A 9. 丙 10. . 洁身自好 . 兰花/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 安贫乐道 【解析】 【8 题详解】 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A.益:都是“更加”的意思; B.宜:应该/应该/适当/适合,适宜; C.名:出名,著名/著名/名次/名字; D.陋:简陋/不合理,不文明/见闻少/不好
20、看; 故选 A 【9 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和理解。 【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莲的外形特点,表现其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品质。 【甲】的理解错误。 【乙】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的意思是: 对于莲花的喜爱,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乙】 的翻译错误。 据此可知,答案为【丙】 。 【10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答。 第一空, 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歌颂莲出淤泥而不
21、染的品质,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第二空, 【材料一】 梅花草堂集中的“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从兰花的香气、色彩和形态意趣三个方面加以描绘,写出了兰花的高雅和尊贵,表达了作者对其敬慕与赞美之情。 第三空, 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三个方面的描写,突出地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材料二中“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
22、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写出了颜回不愿意出仕做官,表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据此,可用“安贫乐道”来填写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一)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
23、然就很多人了! (二)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材料一】参考译文: 兰花的香气,不是可以逼近闻嗅品赏的。她的香气似有似无,忽远忽近,时断时续,飘渺萦回,她的清纯以情致韵味胜出。兰花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称她是吉祥(或是善) 。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她的色彩素淡清纯(
24、含蓄温润) ,决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 ,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味来描绘,不能完全表现。难道(兰花)真的像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这样的人,这种摸不着看不见的人,却要亲近或疏远他们吗? 【材料二】参考译文: 孔子对颜回说:“颜回,你过来!你家境贫寒居处卑微,为什么不外出做官呢?”颜回回答说:“我无心做官,城郭之外我有五十亩地,足以供给我食粮;城郭之内我有四十亩地,足够用来种麻养蚕;拨动琴弦足以使我欢娱,学习先生所教给的道理足以使我快乐。因此我不愿做官。” 三、名著阅读(5 分) 11. 经典名著以其永
25、恒的主题、经典的人物形象、深远的社会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经久不衰。每年的 4月 23 日为世界读书日,请为同学们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名著,结合上述经典名著的四大特点中的任意一点,谈谈你的推荐理由。 (100 字左右) 【11 题答案】 【答案】我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里的经典人物保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奋斗,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
26、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他是在平凡中见伟大,在烈火中成长来的钢铁战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与理解。题目要求结合经典名著中的主题、人物形象、社会价值与艺术魅力四大特点之一来写推荐语。不论选择哪一点,都要结合名著内容来具体说明理由,同时要注意字数要求。 示例一:我推荐简 爱 ,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简 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的代表作,书中的主人公简 爱的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27、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示例二:我推荐水浒传 ,这本书里塑造了一系列侠肝义胆让人印象深刻的水浒英雄。有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宋江,他是“忠义双全”的典范;有嫉恶如仇,豪爽仗义、粗中有细,有勇有谋,使六十二斤铁禅杖的鲁达;有铁骨柔情、理智和善、帮危助困,能忍则忍,该为则为,独行而谦逊,甘居人后为大局的林冲;有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足智多谋随机应变的吴用;有疾恶如仇、有恩必报、武艺高强、行侠侠义的武松 示例三:我推荐西游记 。 西游记是
28、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把读者带进了美丽的艺术殿堂,感受其艺术魅力。 示例四:我推荐傅雷家书 。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
29、教子名篇,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对于我们现在的人们来说,如果在家庭教育,亲子沟通中遇到问题,如怎样教导自己的孩子,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等等,翻开这本书,细细品读傅雷写给儿子的肺腑之言,相信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启示与感悟。它的社会价值就体现在它带给我们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发现与思考。 四、现代文阅读(共 23 分) (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是一次数字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大会。数字媒体、智能通信等一系列科技成果都会成为宝贵的奥运遗产,在赛后进一步推广应用。 由首都体育学院与汉朗科技联合研发的越野滑雪裁判辅助系统,助力裁判员对冬奥越野滑雪比赛
30、全过程进行准确裁定。冬奥越野滑雪比赛由于赛道路线长、地形复杂、比赛时间长、速度快等特点,裁判员很难用肉眼快速准确地识别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技术犯规,往往要在赛后看录像才能做出执裁决定,越野滑雪裁判辅助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该裁判辅助系统结合北斗精准定位功能与 5G 高速传送特性,在运动员易出现犯规行为地段“布控”,做到提前预判、精准捕捉、实时上传。这种“抓现行”方法,有效保证了越野滑雪裁判执裁的公平和高效。 材料二】 冬奥期间,走进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映入眼帘的是一整块 1.2 万平方米的冰面,这是目前世界上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的最大的多功能全冰面。 常温常压下的二氧化碳是气态
31、,施加一定压力后,可以液化成液体甚至凝华为固体;压力降低后,液体或固体的二氧化碳又能快速升华为气体,并大量吸热,可以降低环境温度。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就是将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加温加压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再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降温降压达到-20 C 至-15 C,再蒸发吸热完成制冷和制冰的过程。 以往使用氟利昂等制冷剂,对于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而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具有环保节能、低碳安全等优点,而且用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制出的冰面质量更好,能精准控制冰温和软硬度,可以满足冬奥不同项目对冰面的要求。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恰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立春、元宵节。北京冬奥会的各大赛场和颁奖广场
32、, 。 五棵松体育中心,体育展示团队把京剧与流行音乐融合, 京剧舞蹈充分展现了中国国粹的魅力。国家体育馆,主持人组织观众开展“冰墩墩顶元宵”游戏,用“虎年”主题灯光秀营造出欢快节日氛围。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啦啦队员手持冰糖葫芦道具, 身着中国红服装, 精彩演绎 糖葫芦舞 , 欢度佳节的喜庆感扑面而来。 北京冬奥颁奖舞台,导演团队精心编排了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歌舞节目: 山河图 相亲相爱 ,展现了中国壮美的山川江河,表达了共同相聚北京、共度佳节的激情和欢乐。张家口冬奥颁奖广场, 中国功夫表演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乐队合唱恭喜您红火 ,传递了中国特色的节日祝福,让在场的各国运动员和观众感受到浓浓
33、的中国节氛围。 12. 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甲越野滑雪裁判辅助系统可以独立完成对运动员出现犯规行为的捕捉。 乙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不仅环保节能,而且能够精准控制冰温和软硬度。 丙越野滑雪裁判辅助系统和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功能都是单一的。 13. 根据材料三内容,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用上关联词语“既又”。 14.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冬奥会的特色是:_、_、_。 (每空限 10 个字以内) 【1214 题答案】 【答案】12. 乙 13. 示例:既洋溢着节日气氛,又传播着中华文化。 14. . 示例:科技创新与应用 . 环保节能低碳 . 传播中国文化 【解
34、析】 【12 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材料的理解。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作答。 甲从材料一中第二段的“该裁判辅助系统结合北斗精准定位功能与 5G 高速传送特性,在运动员易出现犯规行为地段布控,做到提前预判、精准捕捉、实时上传”可知, 甲项中的“可以独立完成对运动员出现犯规行为的捕捉”的理解与原文不符。 丙从材料二第二段中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就是将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加温加压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再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降温降压达到-20 C 至-15 C, 再蒸发吸热完成制冷和制冰的过程”可知,丙项中“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功能是单一的”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
35、选乙 。 【13 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本题要求运用关联词语“既又”来补写语句。从文本三第一段“北京冬奥会恰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立春、元宵节”可知,前半句拟写的内容要与“节日”相关;文本三的第二、三段叙写的是北京冬奥会的各大赛场和颁奖广场的情况,从“京剧舞蹈充分展现了中国国粹的魅力”“山河图 相亲相爱 , 展现了中国壮美的山川江河”“ 中国功夫 表演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 乐队合唱 恭喜您红火 ,传递了中国特色的节日祝福”等内容可知,后半句叙写的内容要与“中国文化”相关。结合“欢度佳节的喜庆感扑面而来”“各国运动员和观众感受到浓浓的中国节氛围”等内容,补填的句子可拟作:既洋溢着
36、浓烈节日喜庆气氛,又传播着悠久的中华特色文化。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14 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材料的概括。 依据材料一“北京冬奥会是一次数字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大会”可提炼为: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大会; 依据材料二“以往使用氟利昂等制冷剂,对于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而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具有环保节能、低碳安全等优点”可概括为:环保节能、低碳安全; 依据材料三第二段“五棵松体育中心,体育展示团队把京剧与流行音乐融合, 京剧舞蹈充分展现了中国国粹的魅力”, 第三段“北京冬奥颁奖舞台, 导演团队精心编排了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歌舞节目”的概述可知,这也是一次传播中国文化的盛会。据此可概括为:传播中国
37、文化的盛会。 (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小时候,每天要走很长的路上学。傍晚放学时,街灯未亮,天幕像被戳了一个窟窿,浑浑浊浊的暮色悠悠忽忽地掉了出来。我背着沉重的书包,慢腾腾地走着,眼前的路,忽然变得很长,长得无止境。我低着头,拖着宛如上了脚镣的腿,走啊走。突然,我闻到空气里飘来的一股香味,抬眼处,街灯已亮,浓汤飘香。啊,家近在眼前,我的心情立刻亢奋了。 父亲是广东人,广东人特别喜欢喝汤,因为他们相信,煲得久、熬得够的汤水,能润喉、润肺、润心、润肠,因此,煲汤便成了我家的日常作业。一个人在生活中纵使拼得焦头烂额,一回到家,只要能喝上一碗好汤,所有透支的精力都得到了弥补,五脏六腑也美
38、美地得到了滋补。 曾经,母亲用炭炉煲汤。朱褐色的圆肚瓦锅,稳稳地坐在小小的炭炉上,烧得通红的炭块,像是守护神的眼睛, 忠心耿耿地守着那一锅“水的精华”。 母亲坐在小凳子上, 拿着蒲葵扇, 耐心地扇。 那炭, 愈烧愈红,愈红愈旺,有时烟灰飞出来,便沾了母亲一头一脸。可是,好整洁的母亲,竟然一点儿也不嫌脏。她的心思,全都缠在那一锅好汤里。A 汤的香味,是一点一点慢慢地溢出来的。初而朦朦胧胧、缥缥缈缈,好像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笛子声,笛声清越悠扬,但又带着些许隐晦的神秘感。渐渐地,笛子声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类似锣鼓的喧闹声,大鸣大放。那种香味,浓郁醇厚,非常跋扈、嚣张,带有很强的侵略性
39、。 母亲把瓦锅小心翼翼地捧到桌子上,瓦盖一掀,一阵一阵白白的烟雾,便像久别重逢的亲人,热情万分地扑了过来。母亲常说:“水,原是没生命的,煮成汤后,才有了生命力,才有了灵魂。”因此,我们是以近乎虔诚的心,一口一口地捧喝手里那一碗汤的。我们相信,汤喝下肚,便能像魔术豌豆一般飞快地向上蹿长。也许,有一天,当碰上成人世界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又会后悔童年喝汤太多,长得太快吧。 母亲熬煮的汤,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绿幽幽像液状森林的,是西洋菜蜜枣猪肺汤;红艳艳像液体宝石的,是莲藕鸡爪花生汤;红白分明像调色板的,是番茄萝卜牛肉汤;温柔敦厚暖心暖肺的,是老黄瓜红枣八爪鱼汤;悬壶济世普度众生的,是党
40、参枸杞龙眼炖鸡汤;风采迷人腴香诱人的,是冬瓜火腿干贝汤我们兄弟姐妹就在一锅锅好汤的滋润下,慢慢地长大成人。各自成家后,我们也欢欢喜喜地为各自的孩子炖汤。 汤的文化,就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了。 我的丈夫是琼州人,婆母的汤,和我家有着完全不同的风味。婆母会把碎肉镶在鱼鳔里,和海参冬菇一起煮,这样的汤,在我来看,实在是豪华得近乎奢侈了。婆母最拿手的,是熬煮高汤。几只老母鸡,去皮、去油,加上几个大洋葱,慢火在瓦锅里浮浮沉沉三四个小时,之后,将所有的杂质过滤掉,那一锅澄清明净的汤,甘美鲜甜,达于极致,是天下之最。婆母把它搁在冰箱,煮粥、炒菜,都用它。我家孩子常吵着要吃奶奶熬的那种白白的粥,他不知道,那
41、粥其实是用千锤百炼的高汤熬成的。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功夫盖世,我想,这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吧! 有一个时期,慢锅成为主妇的新宠。把食材一股脑儿地丢进去,煮它一个天翻地覆,完全不用守候看火,非常省事。对职场女性来说,慢锅当然是“时代的恩物”,试想,上班之前,锅子里,肉是肉、菜是菜,泾渭分明;下班回来,掀开锅盖,肉和菜,早已“你侬我侬”地融进汤里了,这不正是“守株待兔,不劳而获”吗?想到不必像母亲那样蓬头垢面,心里对现代科技充满了感谢。 然而,我错了。 B 在慢锅里“自生自灭”的汤和水,并没有“患难与共”地融合在一起,反之,两者像是君子之交,淡淡地保持着距离。当机立断,弃用慢锅。然而,我又没耐心和
42、那灰烬四飞的炭炉耳鬓厮磨,就改用中庸的煤气炉。把汤放进瓦钵里,在煤气炉上“咕嘟咕嘟”地熬上三四个小时,其间不时去看看、搅搅,那一钵汤,充分地感受到煮汤人的诚意,总会“投桃报李”地显示出一个汤的样子和味道。 我家孩子百喝不厌的是鱼翅瓜熬汤。 鱼翅瓜, 看起来活脱脱就像是冬瓜的雏形, 然而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瓜在汤里煮熟后,用汤匙压它,它竟散成千丝万缕的细条状,像极了鱼翅,却又具有鱼翅所没有的清甜,十分可口。我常用老母鸡、干贝、红枣、枸杞、墨鱼干和鱼翅瓜同煮,熬好的汤,那种鲜味啊,会化成千万只馋虫,直往你心里钻! 女儿负笈英伦之后,对鱼翅瓜汤魂牵梦萦。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她竟然拨来长途电话,苦苦
43、央求我给她寄一钵好汤,我漫应着:“好,明天就快邮寄出。”过了几个月后,她又在电子邮件里写道:“妈,春天都来了,我苦等这么久,怎么您的汤还没寄到?” 我以汤的味道去装饰孩子的成长岁月,孩子长大后,离家万里,汤的浓香,依然是一根细细长长、坚坚韧韧的线,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 注:负笈原指背着书箱,形容读书之多,这里指游学外地。漫应:随便答应。 15.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写相关的内容。 童年时_; 成家后_; 后来“我”用煤气炉煮的汤让远在国外的女儿想念不已。 16. 结合上下文,从文中画线的 A 和 B 中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17. 请从“家的味道”和“浓香的汤”中选择一个作为本文
44、的题目,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1517 题答案】 【答案】15. . 示例:童年时,“我”对母亲用炭炉煲汤极为喜爱痴迷。 . 成家后,“我”对婆母煮的“白粥”极为推崇赞美。 16. 示例:A 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煮的汤的香味渐浓的过程,采用拟人的修辞突出了汤的香味的浓郁醇厚吸引人的特点,表达了对母亲手艺的赞叹和对家的依恋。B 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锅里的汤和水比喻成君子之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者有距离,不能融合的特点,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我”不用炭炉煮汤的原因,通过汤具的选择表达了“我”认真做汤的态度对家的重视。 17. 示例:选择“家的味道”作为本文的题目
45、,本文写了我的母亲煮汤滋养了一家人,我的婆母煮汤受到了孩子的喜爱,得到了“我”的称颂,“我”精心煮汤使得孩子身在国外惦念不已,文章明着写汤,实际表现的是人们对家的喜爱留恋和惦念,本文以“家的味道”为题,点明了文章主旨。选择“浓香的汤”作为本文的题目,本文以“汤”为线索贯穿全文,“我”母亲、“我”的婆母和“我”都是煮汤的高手,以一手好汤滋养了家人,汤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本文以“浓香的汤”为题,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 第一空,给出的时间提示是“童年时”,第-段写的是童年时,母亲煲汤的情景,根据第段“我闻到空气里飘来的一股香味,抬
46、眼处,街灯已亮,浓汤飘香。啊,家近在眼前,我的心情立刻亢奋了”,第段“只要能喝上一碗好汤,所有透支的精力都得到了弥补,五脏六腑也美美地得到了滋补”,第段“曾经,母亲用炭炉煲汤汤的香味,是一点一点慢慢地溢出来的。初而朦朦胧胧、缥缥缈缈,好像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笛子声,笛声清越悠扬,但又带着些许隐晦的神秘感。渐渐地,笛子声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类似锣鼓的喧闹声,大鸣大放。那种香味,浓郁醇厚,非常跋扈、嚣张,带有很强的侵略性”可知,写出了“我”对母亲用炭炉煲的浓郁醇厚的汤极为喜爱痴迷。 第二空,给出的时间提示是“成家后”,第段是描写成家后婆母煮粥的情景,根据“婆母最拿手的,是熬煮高汤婆母
47、把它搁在冰箱,煮粥、炒菜,都用它。我家孩子常吵着要吃奶奶熬的那种白白的粥,他不知道,那粥其实是用千锤百炼的高汤熬成的。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功夫盖世,我想,这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吧”可知,写出“我”对婆母用高汤煮的“白粥”极为推崇赞美。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 A 句,“好像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笛子声”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也是运用通感,将嗅觉与听觉相互沟通,使对气味的形容更活泼、新奇,表现出香味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深刻。结合“朦朦胧胧、缥缥缈缈”“朦朦胧胧、缥缥缈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用炭炉煲的
48、汤香味浓郁醇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跋扈、嚣张”形容浓郁稠厚的汤的香味,赋予汤人的情态,富有情趣,突出汤的香味之浓,对“我”的吸引力之大,表达了“我”对母亲做的汤极为喜爱赞美,表达对母亲、对家的依恋。 B 句, 由“自生自灭”和患难与共”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汤和水人格化, 赋予汤和水以人的情态,在慢锅里的汤和水不能融合,才有了“我”当机立断,弃用慢锅,就改用中庸的煤气炉,写出了“我”不用炭炉煮汤的原因,慢锅炖出来的汤寡淡无味,里面缺少精心为家人熬汤的真诚和对家人的爱。可见“我”在选择煮汤的锅具上是挑剔的,做汤的认真态度。“两者像是君子之交”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锅里的汤和水比喻
49、成君子之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汤和水保持着距离,互不融合的样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选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思想、作者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示例: 选择“家的味道”为题目。 文章讲述了“我”的母亲、 “我”的婆母和“我”煲的汤和喝汤的人感受家的温暖。母亲用炭炉煲出的汤浓稠,“我们”很喜爱喝,表现出母亲煲汤的诚意,凝聚着对家人的无私付出和真心呵护与关爱。婆母用高汤煮的“白粥”,孩子爱喝,“我”也极为推崇赞美;“我”煲的汤令女儿魂牵梦萦,是对家的思念,表达的是对母亲、对家的依恋。此题目点明中心:文
50、章明写“汤”的味道之所以让人期待,是因为它包含家的味道,是身在异国他乡仍割舍不下的家乡味。 选择“浓香的汤”为题目。这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本文以“汤”为线索,结构全文,先后记叙了煲汤是“我”家的习惯,学习结束后或工作结束后回家,汤的味道扫除了所有疲惫。母亲用炭炉煲出浓稠的汤, 我们在汤的滋润下快乐成长。 “我”用慢锅煮汤, 但汤的味道过于清淡, 而后弃用慢锅。 “我”用瓦钵煮汤,汤的味道鲜美,受孩子喜爱。“我”煮的汤让远在国外的女儿想念不已。“汤”一线贯之,层次井然,结构完整严谨。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上有个很火的提问:“有什么道理,是你特别想对别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