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2 年江苏省泰兴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年江苏省泰兴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2424 分)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 1 1 分)分) 1. 中国历史先秦卷记载“此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此既定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2. 从正反两个角度看问题,是学生思维层次跃升的表现。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
2、,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孕育的积极因素是( ) A.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C. 战争中大量人员的伤亡 D. 促进了民族融合 3.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等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下列句子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刑过不避大,赏善不遗匹夫 D.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 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文中的“它”指代的措施是 A. 设置丞相 B. 设置刺史
3、C. 盐铁官营 D. 实行推恩令 5. 食物名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下列食物得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丝绸之路 B. 玄奘西行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6. 资治通鉴记载:“(西晋灭亡后)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稍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A. 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开发 B. 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C. 导致北方经济发展落后南方 D. 标志着南方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7. 在唐代很难做到“读书破万卷”,到了宋代就容易多宋人对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也可以比较顺利地展开,从而迅速提升文化水准。这样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4、A. 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B. 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 C. 印刷技术的新发展 D.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8. 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造纸术是在东汉时期发明的,并由蔡伦改进后才向外传播的 B. 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 指南针在宋朝时期广泛应用于航海,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D. 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对中国的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9.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阅读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朝代及其阶段特征表述准确的是 A. 处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 处是隋唐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
5、民族交融 C. 处是宋元时期,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D. 处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10. 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下表中说法搭配错误的是 选项 地区 事件 A 新疆 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B 西藏 元朝时设宣政院,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 台湾 明朝时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 D 香港 1997年回归祖国,设香港特别行政区 A. A B. B C. C D. D 11. 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相当一部分学者在洋务运动期间也经历了思想的转轨,比如康有为,以及他在万木草堂中培养出来的弟子们。广东这一小撮士人这个时候思想上已经很先
6、进了。”材料中“这一小撮士人”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 ) 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摒弃了儒学的束缚 C. 主张从制度上变革 D. 比洋务派更加爱国 12. 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 192家,投资总额近 2000 万元;甲午战争后的 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 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 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 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强迫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 自然经济在中国开始解体 D. 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13. 北京学生界宣言道:“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国同胞处其大地,有此山河,岂
7、能目睹此强暴之欺凌我而不做万死一生之呼救乎?”与“宣言”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14.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描述道,长征使中国共产党“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斯诺意在强调,长征 A. 使中国革命转危安 B.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D. 从根本上纠正了“左”倾错误 15. 毛泽东曾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的事迹,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与国民党协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举
8、行开国大典 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A. B. C. D. 16.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合作”的过程,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A. 黄埔军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B. 北伐战争长征抗日战争 C. 国民党一大西安事变渡江战役 D. 四一二政变西安事变解放战争 17. 在 1972 年中美两国发表的公报中写道:“两国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会对缓和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作出贡献。”这份公报表明 A.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中美两国意识形态趋同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打开 18. 有学者对古罗马的某一历史事件评价
9、说:“对平民来说,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它评价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雅典的民主政治 C. 十二铜表法 D. 独立宣言 19.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下列关于基督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公元 1 世纪诞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B. 相传创立者是耶稣 C. 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D. 他们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罗马帝国的压迫和剥削 20. 关于下图反映的四股思潮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一蒙娜丽莎 图二孟德斯鸠 图三共
10、产党宣言 图四青年杂志 A. 图一和图四对文化的态度相同 B. 图二是图一反映的思潮的发展和深化 C. 图二和图三分别代表了反动和进步的思潮 D. 四幅图所反映的思潮互为因果关系 21.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A. 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B. 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D. 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22.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关于中外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B.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C. 1861年
11、亚历山大三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 23. “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他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 A. 共产党宣言 B. 开罗宣言 C. 中美联合公报 D. 联合国家宣言 24. 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在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沉浸式的、连接的共享虚拟世界。用户能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互动、协作和创造。随着 5G、VR、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
12、逐渐看到这种科幻“未来”到来的可能。以上技术反映了( ) A.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B. 生物技术的突破 C.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D. 航天技术的进步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2626 分)分) 25.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适时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兴衰治乱周而复始,不外乎两种结局:一种是统治者励精图治,吏治清廉,使国家呈现出治世和盛世的繁荣景象;另一种是统治者沉湎享乐,吏治腐败,使国家呈现出乱世和衰世的败落景象。两种结局诱因多样,究其一点,即吏治清廉和吏治腐败。吏治清廉则开创文治武功彪炳于千秋的治世与盛世,吏治腐败则导致人亡政息遗
13、臭于万年的乱世与衰世。 中国古代治世、盛世与乱世、衰世的现代启示廉政大视野 (1)材料一认为盛世和乱世两种结局主要诱因是什么?列举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盛世”名称。 材料二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据材料,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
14、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3)材料三中“这一伟大创举”是一种怎样的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 材料四 (4) 图一中粮食产量在 1921 年-1925年期间增长是因为什么政策的实施?图二中的水利工程与罗斯福新政中的哪项措施有关?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定经济政策的认识。 27. 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着。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
15、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 (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时期是如何减轻人民负担的? 材料二 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失利、华盛顿几乎失守。1862年,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林肯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措施。其中,最有力的措施是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规定从 1863 年 1 月 1 日起,南方各州的黑奴“永远获得自由”“可参加合众国军队”。这些措施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的革命积极性。在北方军队的每 1000个士兵中,有 421个工人,487 个农民。南方有 50 万黑人逃离种植园,在敌人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奴隶主
16、的 10 万军队,使南方在经济上濒于崩溃。不久,北方扭转了战争形势,并最终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第二版)等 (2)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划分,材料二属于(请在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三种类型中,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对应的番号填入空格内) 。同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北战争中人民群众对美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 材料三 (3)图一是哪场战役?图二中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与哪个文献的颁布有关?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到国家政治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
17、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生活的权利。 摘自用更加健全的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习近平) (4)根据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 (要求:要加以具体说明) 29. 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最近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说明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让我们共同吸取历史的教训,关注世事风云变幻,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公约。 王斯德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协约国同德国签订的“和约”及关于中国问题的
18、“公约”分别指什么?由此确立了怎样的国际秩序?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刘金质冷战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冷战”开始和结束标志,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材料三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2003年, 美国又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 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
19、历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 材料四 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 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编自李慧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4)据材料四,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最殷切的诉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20222022 年江
20、苏省泰兴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年江苏省泰兴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2424 分)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 1 1 分)分) 1. 中国历史先秦卷记载“此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 ”此既定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1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使中央王国对地方
21、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 ”可知这项制度下产生了天子与诸侯的关系,而且制度建立的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项制度是分封制。D正确;禅让制、世袭制是统治者更迭制度,与材料无关,AB 错误;郡县制下形成的是君主与郡守、县令的关系,与诸侯无关,C 错误。综上故选 D。 2. 从正反两个角度看问题,是学生思维层次跃升的表现。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孕育的积极因素是( ) A.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C. 战争中大量人员的伤亡 D. 促进了民族融合 【2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22、【详解】根据材料“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可知,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各民族 长期交往和斗争,促进了民族融合,D 项正确;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战争中大量人员的伤亡均不是春秋争霸的积极因素,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3.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等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下列句子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刑过不避大,赏善不遗匹夫 D.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23、 【详解】根据材料“有无、难易、贵贱等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故 B 符合题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儒家的思想,故 A 不符合题意;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是指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属于法家思想,故 C 不符合题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是: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属于儒家思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4. 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文中的“它”指代的措施是 A. 设置丞相 B. 设置刺史 C. 盐铁
24、官营 D. 实行推恩令 【4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温和的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地方诸侯势力强大,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允许诸侯将封地分给子弟,从而使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减弱,逐渐消除了地方诸侯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D 项正确;丞相是中央官职,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不能起到削弱地方诸侯实力的作用,排除 A 项;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掌管监察职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没有起到摆脱“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的作用, 排除 B 项; 汉武帝实
25、行盐铁官营的政策,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控,增加财政收入,没有起到摆脱“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的作用,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5. 食物名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下列食物得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丝绸之路 B. 玄奘西行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5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被冠以“胡”字的作物,如胡豆、胡麻、胡桃等,都来自西域。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所以与图片食物得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丝绸之路,A 项符合题意;而 BCD 三项均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故选 A。 6. 资治通鉴
26、记载: “ (西晋灭亡后)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稍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A. 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开发 B. 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C. 导致北方经济发展落后南方 D. 标志着南方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6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西晋灭亡后)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意思是西晋灭亡后海内大乱,只有江东地区较为安稳,很多北方人躲避战乱来到南方。结合课本所学,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故 B
27、符合题意,A 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只是反映了大量人口南迁,但不能反映北方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南方,故 C不符合题意; 到南宋时期, 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材料中未涉及南方经济结构的变化, 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7. 在唐代很难做到“读书破万卷”,到了宋代就容易多宋人对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也可以比较顺利地展开,从而迅速提升文化水准。这样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 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B. 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 C. 印刷技术的新发展 D.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7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
28、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故宋代出现变化的政治因素是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故 A 符合题意;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与“读书破万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B;印刷技术的新发展属于科技因素,排除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与“读书破万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D。故选 A。 8. 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造纸术是在东汉时期发明的,并由蔡伦改进后才向外传播的 B. 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 指南针在宋朝时期广泛应用于航海,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D. 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对中
29、国的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8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之后指南针在宋朝时期广泛应用于航海,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A 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发明造纸术,排除 A 项;北宋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排除 B 项;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虽然在中国战场上使用,但是中国仍然是冷兵器时代,对中国的作战方式没有产生巨大影响,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9.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阅读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朝代及其阶段特征表述准确的是 A. 处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
30、处是隋唐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C. 处是宋元时期,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D. 处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9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21 年-220 年处于秦汉时期,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因此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A 项正确;处是隋唐时期,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繁荣与开放。与题不符。排除 B 项;处是宋元时期,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排除 C 项;处是明清时期,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0. 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维
31、护国家统一。下表中说法搭配错误的是 选项 地区 事件 A 新疆 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B 西藏 元朝时设宣政院,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 台湾 明朝时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 D 香港 1997年回归祖国,设香港特别行政区 A. A B. B C. C D. D 【10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事务。C 项符合题意。C 项正确;公元前 60 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新建事务。排除 A 项;元朝时设宣政院,标志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排除 B 项;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设香港特别行政区。排除 D
32、 项。故选 C 项。 11. 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相当一部分学者在洋务运动期间也经历了思想的转轨,比如康有为, 以及他在万木草堂中培养出来的弟子们。 广东这一小撮士人这个时候思想上已经很先进了。 ” 材料中 “这一小撮士人”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 ) 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摒弃了儒学束缚 C. 主张从制度上变革 D. 比洋务派更加爱国 【11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康有为”可知, “这一小撮士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与洋务派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主张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故 C 项正确;A 项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排除A 项;
33、康有为的思想特点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思想,因此没有摒弃儒学的束缚,排除 B 项;维新派和洋务派都向西方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都具有爱国性,排除 D 项。故选 C。 12. 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 192家,投资总额近 2000 万元;甲午战争后的 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 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 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 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强迫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权利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 自然经济在中国开始解体 D. 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12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甲午战争后
34、的 1895-1913 年间投资总额为 10215.3 万元”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列强在华建厂合法化,加大对华资本输出,A项正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 1912 年,且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B 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侵犯,自然经济在中国开始解体。与题不符。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外资,不是本国资本,排除 D项。故选 A 项。 13. 北京学生界宣言道: “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国同胞处其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此强暴之欺凌我而不做万死一生之呼救乎?”与“宣言”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
35、动 D. 北伐战争 【13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北京学生界宣言道“山东亡,是中国亡矣!”联系所学知识,1919 年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C 项正确;1895 年春,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 1300 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公车上书,与“山东亡,是中国亡矣”不符,排除 A 项;新文化运动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会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排除 B 项;北伐战争以推翻吴佩孚、孙
36、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而进行的,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4.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描述道,长征使中国共产党“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斯诺意在强调,长征 A.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D. 从根本上纠正了“左”倾错误 【14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可知, 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A 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排除 B 项;八七会议确定武
37、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排除 C 项;遵义会议从根本上纠正了“左”倾错误。排除 D 项。故选 A项。 15. 毛泽东曾说: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的事迹,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与国民党协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举行开国大典 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A. B. C. D. 【15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发生在 1940 年;与国民党协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在 1936 年 12 月;举行开国大典发生在 1949 年 10 月 1 日;创建工农红军是在
38、 1928 年井冈山会师后。因此正确排序是。B 项正确;ACD 与事实不符。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6.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合作”的过程,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A. 黄埔军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B. 北伐战争长征抗日战争 C. 国民党一大西安事变渡江战役 D. 四一二政变西安事变解放战争 【16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成果之一。长征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开展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项正确;国共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排除 A 项;渡江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阶段,处于
39、国共对抗关系中。排除 C 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导致国共关系破裂的重要事件。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7. 在 1972 年中美两国发表的公报中写道: “两国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会对缓和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作出贡献。 ”这份公报表明 A.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中美两国意识形态趋同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打开 【17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两国关系正常化”可知,1972 年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表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 项正确;中美两国分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不相同。排除 B 项;1979
40、 年中美正式建交。排除 C 项;1971 年 4 月 10 日,美国乒乓球队顺利抵达北京,推开了两国尘封多年的交往大门。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8. 有学者对古罗马的某一历史事件评价说: “对平民来说,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 ”它评价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雅典的民主政治 C. 十二铜表法 D. 独立宣言 【18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古罗马”、“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滥解,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权力。
41、C 项正确;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颁布的法律。排除 A 项;雅典是古希腊的城邦之一。排除 B 项; 独立宣言是宣告美国独立的重要文献。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9.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下列关于基督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公元 1 世纪诞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B. 相传创立者是耶稣 C. 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D. 他们宣扬“众生平等” ,反对罗马帝国的压迫和剥削 【19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教创立于公元 1 世纪,创立地区
42、是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基督教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才可以在死后进入天堂。而宣扬“众生平等”的是佛教,D 项关于基督教的表述错误,符合题意,D 项正确;“公元 1 世纪诞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A项;“相传创立者是耶”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0. 关于下图反映的四股思潮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一蒙娜丽莎 图二孟德斯鸠 图三共产党宣言 图四青年杂志 A. 图一和图四对文化的态度相同 B. 图二是图一反映的思潮的发展和深化 C. 图二和图三分别代表了反动和
43、进步的思潮 D. 四幅图所反映的思潮互为因果关系 【20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图一蒙娜丽莎 、图二孟德斯鸠、 图三共产党宣言 、图四青年杂志分别对应的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据此分析,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思想,是对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深化,两者都代表了近代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B 项正确;图一对应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旗帜,而图四对应的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传统儒家文化,两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相反,排除 A 项;图二启蒙思想和图三马克思主义分别代表了世界近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进步思潮,排除 C 项;四幅图所反映
44、的思潮有的属于资产阶级思潮,有的属于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是互为因果关系,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1.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A. 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B. 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D. 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21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权利法案建立起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787 年宪法建立起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民主共和国。 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
45、则。因此四个文献综合反映了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D 项正确;A 项只概括到了1787 年宪法 ,概括不完整。排除 A 项; 1787 年宪法诞生于北美洲,排除 B 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于意大利。与题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2.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关于中外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B.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C. 1861年亚历山大三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 【22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
46、】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引领俄国进行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领导人是亚历山大二世。 C 项符合题意。C 项正确;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排除 A 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排除 B 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增强了自身实力,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3. “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他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 ”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 A. 共产党宣言 B. 开罗宣言
47、C. 中美联合公报 D. 联合国家宣言 【23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 年 1 月 1 日,美、英、苏、中等 26 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共同抗击法西斯势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 项正确: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与题不符。排除 A 项; 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中英美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与题不符。排除 B 项;中美联合公报宣告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题
48、不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4. 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在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元宇宙”概念,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沉浸式的、连接的共享虚拟世界。用户能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互动、协作和创造。随着 5G、VR、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看到这种科幻“未来”到来的可能。以上技术反映了( ) A.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B. 生物技术的突破 C.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D. 航天技术的进步 【24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题干“元宇宙”、“一个沉浸式的、连接的共享虚拟世界”、“随着 5G、VR、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
49、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连成一个整体, 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因此这种科幻“未来”到来的可能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C 项正确;新材料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的突破、航天技术的进步与题干无关,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点睛】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2626 分)分) 25.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适时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兴衰治乱周而复始,不外乎两种结局:一种是统治者励精图治,吏治清廉,使国家呈现出治世和盛世的繁荣景象;另一种是统治者沉湎享乐,吏治腐败,使国家呈现出乱世和衰世的败落景象。两
50、种结局诱因多样,究其一点,即吏治清廉和吏治腐败。吏治清廉则开创文治武功彪炳于千秋的治世与盛世,吏治腐败则导致人亡政息遗臭于万年的乱世与衰世。 中国古代治世、盛世与乱世、衰世的现代启示廉政大视野 (1)材料一认为盛世和乱世两种结局的主要诱因是什么?列举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盛世”名称。 材料二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据材料,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