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53.77KB ,
资源ID:21172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117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1.古诗三首 教案)为本站会员(有***)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1.古诗三首 教案

1、21 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诵读这三首诗,并能背诵。默写枫桥夜泊 。 3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体会这首诗的意思,领会诗中所描写的情境及诗人的情感。 4培养自己对古诗的兴趣,并能在课后去搜集更多自己喜欢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领悟意境,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诗人生平简介。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第 1 课时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导语设计 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他们的山水田园诗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到了唐代,它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2、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 。 二、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人。开元九年(721)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 。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其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三、课文讲解 (一)讲解近体诗的相关知识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时间分界为唐代,唐以后的诗称为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等几种,在字数上有五言、七言两种。近体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每一个节奏单位相

3、当于一个双音节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一致。 三、课文讲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续)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根据注释,疏通文意,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三)诗歌解析,以整体把握诗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时间、地点、天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松、泉、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归、渔舟下)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愿望) (四)品味鉴赏,具体分析诗歌 1品味鉴赏,感受诗中图画美。 (1)意象作为一首诗的主题和作者思想的载体,在历来的诗词鉴赏中占有相当

4、重要的地位。何谓意象呢?意象是指在作品中饱含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 提问:找出诗中有哪些意象。 明确:空山 新雨 明月 松林 清泉 竹林 莲 石 浣女 渔舟 (2)感受此诗的图画美(先请同学简单叙述,再由教师描述)。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秋雨图。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明月松林图。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明月清泉图。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5、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浣洗晚归图。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 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 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月夜采莲图。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这五幅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 松间明月的清光, 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2具体分析,领悟诗歌主旨。 (1)诗歌第一句说“空山新雨后”,诗

6、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说它是空山? 明确:因为山林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道山中有人了,所以更显得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在王维诗中“空”字出现频率之高,如: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哭孟浩然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酬张少府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桃源行 三、课文讲解 (续) “空”理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所谓“空”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虚幻不实。王维受其

7、母的影响,通过接触禅宗,对佛教有了深刻的理解。佛教讲究“四大皆空”, 在诗人的眼里, 一切胜景浮名都不过是一“空”而已! (2)颈联的词序可以作怎样的改动?改了好还是不改好?为什么? 明确:可以改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改了不如原来的好,因为一来是为押韵的需要, 二来这样才符合生活的实际, 因为浣女是隐在竹林中,渔舟被莲叶遮蔽, 听到竹林内的喧闹声才知道浣女, 看到莲动才看到渔舟,这样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三是可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增添情趣,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 (3)颔联和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和作者要创造的寂静、宁谧的环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明确:和谐。浣女、渔舟

8、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 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 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4)尾联运用典故,而取其相反之义,我们怎么理解这一句?它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王孙自可留”关于王孙的典故: 楚辞 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意谓任它春芳尽,王孙也可久留。诗人被雨后秋山诗情画意的景物深深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感叹:芳菲的春天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吧,眼前这秋天的山野也别有一番景象,也一样的美好。“随意春芳歇”只是作陪衬,而真正的重点则是“王孙自可

9、留” 。这句话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之感,深化了主题,同时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课堂小结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雨后山村图,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清幽的山景,淳厚的民风,这正是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他不忍离开,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 陶醉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厌恶官场,想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五、作业设计 尝试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 新雨 明月 松林自然美 清泉 竹林 莲 石诗中画 浣女 渔舟生活美 第第 2 课时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

10、音乐引入 1.放古乐磁带,带学生入情入境。 2教师语言导入,板书课文题目,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者。 张继,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是描写旅途感受和自然风光,写得自然朴素,情味深远。 枫桥夜泊是诗人夜泊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有感而发所写。由于枫桥夜泊这首绝句,枫桥和寒山寺成了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 二、感知课文 1.教师配乐,示范诵读这首古诗。 2学生自由读诗,将不懂的字、词勾出。 3同桌互相帮助,解决不懂的字词。 4质疑答疑。 5同桌互相讲一讲诗句的意思。 6师根据挂图相机纠正、指导。 今译:月亮慢慢落下去,乌鸦啼声阵阵,秋霜仿佛铺天盖地。伴着江边的枫树,对着江中的渔灯,漂泊思乡的忧愁使

11、我难以入眠。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三、朗读课文, 深入领会 1.自由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用笔勾画出来。 2 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在这些词语下面作上记号。 3 这时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感情? 4理解“愁”,诗人究竟“愁”什么?为什么而“愁”? 5 看到的、 听到的和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关系?边读边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 6说诗意境,加深领会诗表达的感情。 师小结:这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这幅画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和夜泊的“客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枫桥夜泊

12、”图啊!诗人很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火是鲜艳的,二者遥相辉映。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得远景和近景交织成章,连成一片,使得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除了色彩以外,还有声音,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敲在旅客的心上。这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鲜明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这首诗有情意,有境界。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立体图画,我们就像坐在电影院里看立体电影一样。难怪这首诗很早就广泛流传,并且传到国外。确实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

13、诗啊! 7根据对诗歌的领会,再诵读。 8评议、指导。(用低沉、压抑、缓慢的语气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要突出“霜”“愁”“到”等词语。 9放音乐磁带,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味意境,自己诵读。 10请生配乐诵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头脑中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 11再次配乐自由诵读,最好入情入境达到陶醉的境地。 12根据板书背诵;抽生表演背诵;齐背。 四、课堂延伸 你喜欢这首诗吗?可以用图画来表现这首诗的意境,可谓“诗中有画”。你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把它写成一首白话诗,配乐朗诵,或几人合作集体表演配乐背诵。 枫桥夜泊 (看、听) 月

14、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 夜半钟声 借景抒情 第第 3 课时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以诗引题 (出示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 二、学生初读词 1.要求: (1)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2)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自由读长相思 。 2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词句:注意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3学生反复读,边读教师边指导停顿。 三、初读后想象 1.

15、让学生说说词给自己什么印象? 2要求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四、悟词意 1.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 2教师提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作者的“身”在哪里? (2)作者的“心”在哪里? 3学生再谈体会。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 五、想象画面 1.教师放音乐指一学生读,学生想象画面。 2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练习朗读。 4写片段: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5再读。 六、课堂延伸 1.出示“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2创设情景,感情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