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劝学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劝学篇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 ”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 。 5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 。” 6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2、, , , , 。 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9、“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0、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1、 “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3、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
3、的重要性。 老子 中说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14、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 ; , 。”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师说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师说篇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 师说 中, 士大夫之族以地位、 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 4.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 5. 师说 中, 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
4、道, 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_,_?” 6、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_,_,_,_。” 7、 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_, _, _,_,_。 8、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赤壁赋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赤壁赋篇 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 “_,_。”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
5、不变的辩证关系, 来攻破客人 “_。 _, _。 ”的理想,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_,_。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 5、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 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 _,_。 6、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
6、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_,_”,而你我只是 “_,_”;曹操当时是“_,_”,而你我只是“_,_”。这一段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_?”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_,_。 8、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_,_ 9、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_,_。 10、 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 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_,_。 11、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_,_。 12、
7、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_,_。 13、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_,_。 14、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_,_。 15、 形容洞箫声 “_, _, _, _,_。”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必修一理解性默写答司马谏议书篇答司马谏议书篇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_, _, 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
8、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_, _, _。 4、_,_,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5、作者以“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6、_,_,_ , 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 7、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_,_。 8、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面对群起而怨恨的老百姓盘庚是如何做的:_,_,_。 9、“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10、最后作者却
9、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_,_,_”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要害,使其无言以对。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论语十二章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论语十二章篇 1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 2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 3在十二章中,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 懂得了仁义的道理, 就应该用自己
10、的一生去实践它, 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 5在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 6在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 7在十二章中,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 9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和“_”。 10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
11、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 “_” , 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 “_” 。 11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_,_,_。 12在十二章中,孔子谦虚地认为君子之道的三个方面自己一个都做不到,但他的学生子贡说的“_”这句话却认为孔子已经达到“君子”的境界了。 13在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_”。 14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 15在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_,_”,意思是还可以团结
12、群众,抒发不满。 16在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 17在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的:_,_。 18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_,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9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20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_”。 21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 22在十
13、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与别人的句子是:_,_。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涉江采芙蓉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涉江采芙蓉篇 1、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_,_。 2、运用设问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的句子:_,_。 3、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_,_。 4、写两个相思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句子:_,_。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归园田居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归园田居篇 1、写诗人真诚的自我表白的句子:_,_。 2、写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的句子:_,_。 3、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的句子:_,_。 4、写诗人退隐田园的
14、句子:_,_。 5、写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条件的句子:_,_。 6、写诗人房前屋后的环境的句子:_,_。 7、写乡村常见之景的句子:_,_。 8、 写诗人宁静、 闲适的生活状态的句子: _, _。 9、写回归田园的愉悦之情的句子:_,_。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六国论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六国论篇 1.对于战国六国和后来的秦皇朝覆灭的原因,古代许多名家都有其真知灼见,请分别默写出下列名家总结六国或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苏洵六国论:_ 贾谊过秦论: _ 杜牧阿房宫赋:_ 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苏洵六国论最后一段中用六国破灭的教训来对比当今局势,劝诫统治者的一句话是:_。 3.苏洵认为赂秦导致了六国力亏、
15、灭亡,六国论第一段中“_ _,_ _,_ _”概括出了“不赂者”的下场。 4.苏洵在 六国论 结尾处提出了六国联合起来可行的对抗秦国的办法 “_ _,_ _,_ _,_ _”,此举定会让秦人寝食难安。 5. “荆轲刺秦王” 的故事, 苏洵在 六国论 一文中用作论据, 把它高度浓缩为 “_,_”11 个字,说明了燕灭亡的原因。 6.六国论中苏洵批评赵国残害良将,叹息其不能武力对抗秦到底的句子是:_ _,_ _,_ _。 7.六国论中苏洵引用古人之言,用一个比喻句生动地表现出了秦的贪婪,不断割地退让的方法来对付秦人是不可行的, 只会增长他们的气焰。 “_, _ _, _ _,_ _。” 8. 六国
16、论 中表现六国祖辈创业艰辛的句子是_ _, _, _ _,_。而子孙后辈对待国土不珍惜,“_ _,_ _”的态度与先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必修二理必修二理解性默写过秦论篇解性默写过秦论篇 9.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他们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对偶句“_ _,_”就是对此举措成效的概括。 10.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灭诸侯国,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语句是:_,_,_, _。 11.贾谊在 过秦论 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武装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 _ _,_,_,_。 12.过秦论写秦始皇狂妄自大,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 , , 。 13.文中“_,_”一句
17、,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将士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14.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 _”短短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15.作者对比了陈涉起义军与秦所灭的诸侯九国之间的差距,一方面起义军军队力量不算充足_,_”;另一方面是领导者的策略能力不算高明“_,_,_”,但却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推翻了秦王朝。 16.贾谊用 “_,_,_,_”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阿房宫赋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阿房宫赋篇 17.阿房宫赋中,杜牧说“_ _”,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再重演的原因是“_”。
18、 18.阿房宫赋最能表现“秦人”奢侈浪费,对珍宝态度的两个对偶句是_,_。 19.杜牧阿房宫赋中“_ _,_ 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阿房宫占地极广,楼阁极高的特点。概括了阿房宫盛大的规模、宏大的气势。 20.阿房宫赋中运用了比喻,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回环、檐角高挑的句子是“_,_”。 21.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希望后人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_,_;_,_。 22.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 2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 _ _,_ _, _ _ _,_ _。 ” 描写阿房宫宫人美丽的容颜姿
19、态和期盼君王来临的句子。 24.概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 _,_。 25.阿房宫赋中“_ _ _,_ _,_ _, _ _”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有力的抨击了秦统治者自私贪婪,残民以自肥的行为。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篇 2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 27.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轻松地指挥战争取得胜利的
20、句子是:“_,_,_。” 2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 使用明喻承上启下,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人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_,_”。 30.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要形势,从形、声、色三位一体描写赤壁具体景象的名句是:_,_,_。 3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历史人物敬仰中也包含了其对现实的不满。自嘲自己已经年迈, 又不能像周瑜那样遇到明君, 少年功成的句子是: _,_,_。 必修二理解性必修二理解性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篇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篇 32. 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表现其叱咤风云、驰骋疆场
21、的两句是:_,_。 3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写出了繁华殆尽,英雄业绩在历史长河中一去不返。 3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得到重用的两句是:_,_。 3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阙用典讽刺刘义隆北伐抗金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草率出兵,最终失败的句子:_,_,_。 3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阕辛弃疾借“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书愤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书愤篇 37.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 38.书愤中“_,_”一句,采用蒙太奇手法刻画
22、出一副不同时空的军容浩荡、开阔壮盛的战争场面。 39.书愤中“_,_”一句,作者化用典故 ,讽刺朝野碌碌为为的小人 ,追慕先贤业绩,抒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登快阁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登快阁篇 40.登快阁中体现作者想要逃脱公务,有归隐山水之志的诗句是_,_。 41.登快阁中化用两个典故,体现作者黄庭坚孤独无奈,感叹世无知己,以酒自娱的诗句是:_,_。 42.登快阁中“_,_。”一句,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陈情表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陈情表篇 1.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2.陈情表用
23、“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3.陈情表用“ , 。”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4.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5.陈情表中作者用“ , , ,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6.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 , 。” 7.陈情表中李密用“ ,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8.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 。” 9. 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 , 。 ” 10.李密用“ , 。”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11.李密向晋
24、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 。” 12.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项脊轩志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项脊轩志篇 1.项脊轩志中写亡妻,只说: “_,_,_。 ”寥寥数笔, 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 末尾, 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 “_,_,_。 ” 2. 项脊轩志 中起到转承上启下, 使行文思路陡转的过渡句是: ,_,_。 3.项脊轩志中表现项脊轩狭小的句子是: , 。 4. 项脊轩志 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_, _,_。 5.项脊轩志中写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
25、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的句子是: ,_,_。 6.项脊轩志中表现项脊轩阴暗的句子是:_,_,_。 7.项脊轩志中写妻子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并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的句子是: , , , 。 8.项脊轩志中写妻子嫁给我,常到项脊轩中与我谈话的句子是: , , 。 9.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 , 。 10.项脊轩志中写归有光祖母“ , , , ”的垂问,和“ , , 。 ”的自语,以及持象牙朝笏的一段勉励,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长亭送别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长亭送别篇 1.长亭送别的
26、收尾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用夸张的手法实体化,表现痛苦深重的句子: , ? 2.长亭送别的滚绣球用拟人写柳树留人,怨夕阳早落的句子: , 。 3.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临别时崔莺莺因相思煎熬而致形体消瘦的语句是: , : , 。 4.长亭送别【一煞】一曲中借助想象,写张生在离别路上萧瑟凄冷之景的句子是 , 。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屈原列传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屈原列传篇 1.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 , 。 2.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
27、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 , 。” 4. 在 屈原列传节选 中, 作者司马迁连用了 “ , ”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5. 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 中有形象的描述:“ , ” 。 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 ,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
28、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 。 8.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括“ , , ”这三方面。 9.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 , 。 10.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 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 11.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 。 1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
29、子是: , 。 13.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 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 , 。 14.离骚的文风特点是“ , ”。 必修五理解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归去来兮辞篇性默写归去来兮辞篇 1.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自责而回头不迟_,_。 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地欢快舒畅:_,_。 3.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归心似箭的诗句是_,_。 4.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_,_。 5.作者将精神上的富足、 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的句子是: _, _。 6.归去来兮辞中写日光暗淡,日将西沉,诗人流连孤松,象
30、征诗人的耿介之志的句子是_ , _。 7.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_,_。 8.归去来兮辞中描绘作者顺随自然走到生命尽头的诗句是_,_。 9.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_,_。 10.归去来兮辞中体现出游感悟的诗句是_,_。 11. 归去来兮辞 中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_,_。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必修五理解性默写滕王阁序篇滕王阁序篇 1.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传达出渔歌和雁声的几句_,_; _,_。 2.用清新自然的描述,写管弦之胜,歌声之美的诗句是_,_。 3.宇宙高远无穷, 不禁
31、悲从中来的诗句是_, _; _,_。 4.表达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的诗句是_,_。 5. 表达人生越是处境艰难,越要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 _。 6.表现作者在处境艰难中乐观开朗情怀的诗句是_, _。 7.以时空为喻,表现作者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 8.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 人物高雅的句子是: _, _,_,_。 9.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_,_,_,_。 10.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_,_。 11.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_,_,_,_。 12.表达自己不甘沉沦、亡羊补牢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32、_,_,_,_。 13.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_,_,_,_。 14.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两句是:“_,_。”借用冯唐、李广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两句是:“_,_。”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兰亭集序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兰亭集序篇 1.兰亭集序中描绘山、竹风景的句子:_,_ , 2.描写气候宜人的句子_,_。 3.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景象是_,_。 6.王羲之认为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灭的句子_,_。 7.王羲之在 兰亭集序 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 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 8.后代的读者,对兰亭集序有
33、什么感受_,_。 9.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 _,_。 10.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 1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人们各有自己的情趣取向:“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 12.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 13.纵使时代变了, 世事不同了, 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正如王羲之在 兰亭集序中所说:_,_。 14.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_, _ ,_,_。气
34、候宜人的句子_,_。 15.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_,_,_,_,_。 16.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_,_,_,_。 17.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 18.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 , , 。 19.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 , , 。 20.我们
35、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 , 。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逍遥游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逍遥游篇 1.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_,_。 2.逍遥游中用_,_。 两句写出来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3.逍遥游中用_,_。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 4. 逍遥游 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地两句是_,_。 5.逍遥游中_,_。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6. 逍遥游 中写大鹏的翼之大, 能乘羊角而上青天的句子是_,_。 7.逍遥游中作者写斥鷃飞到最高点又回到地面的两句是_,_。 8.逍遥游中写
36、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_,_。 9.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 10.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_,_。 1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_,_,_。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拟行路难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拟行路难篇 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 , ”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 3、 在 拟行路难 中, 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 4、 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是:
37、, ?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春江花月夜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春江花月夜篇 1、春江花月夜“ , ”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2、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了一幅境界深远的图画: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 一轮孤月徘徊中天, 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 却又永远不能如愿; 月光下, 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与此相应的诗句是: , 。 , 。 4、春江花月夜中“ ,
38、 ”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5、春江花月夜中“ , 。 , ” 四句, 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托物寓情,白云飘忽,“扁舟子”的行踪不定。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6、春江花月夜中“ , 。 , ”四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把“月”拟人化,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 、 玉户帘上 、 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 7、春江花月夜中“ , 。 , ”四句,写思妇与离
39、人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以鸿雁 、 鱼龙与自己渴望夫妻团聚的急切心情相比,就更显出了思妇的离愁之深。 8、春江花月夜中“ , 。 , ”四句,诗人用落花、水、月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 9、春江花月夜中“ , 。 , ”四句,写游子的思归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 潇湘,天各一方,道路遥远。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江树。 10、春江花月夜中“ , 。 , ” 四句, 用细腻的笔触, 创造了一个神话般幽美恬静的境界:江水曲曲
40、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11、春江花月夜中“ , ”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 ? ?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山居秋暝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山居秋暝篇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 ” 2、 山居秋暝中描绘山间宁静的夜景“ , ” 3、山居秋暝中用对偶的方式写了月光和泉水的诗句是: , 。 4、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
41、特点被苏轼点评为“诗中有画”,如山居秋暝中的颔联“ , ”就描绘了一幅清幽的自然风景画;颈联“ , ”就勾勒了一幅乡居和谐自然,充满乡村气息的田园生活图。 5、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诗句是: , 。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梦游天姥吟留别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梦游天姥吟留别篇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 3、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 4
4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天姥山的高峻 、挺拔 的诗句是: , 。 , 。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 , 。 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 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 。 , 。 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 。 , 。 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 。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 , ”。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
43、句子是: , 。 10、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1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写山之夜景,诗人正迷恋花石美景,千岩万转,忽然夜幕降临了,诗人耳畔回响着从山谷传来的熊的咆叫声,龙的吟啸声。“ , 。 , ”。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 、 泉水 、 森林 、 峰峦都在发抖。此时“ , ” , 天气也急剧地变化, 黑沉沉的云天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恰似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 1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 , ”几句写仙境的石门轰然打开,放眼望去,青色的高空广阔
44、无边,望不到边际,在日月的光辉照耀下,金银的亭台楼阁发出夺目的光彩。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将进酒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将进酒篇 1、将进酒悲叹时光如水,人生易老“ , ” 2、将进酒接着曹植痛饮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 , 。 3、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 。 4、将进酒“ , 。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慨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5、将进酒中“ , ”两句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后的真言;是诗的豪放,更是诗人的愤激。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燕歌行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燕歌行篇 1、燕歌行
45、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 , 。 2、燕歌行 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 , 。 3、高适的燕歌行中揭露“汉军”中将军与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的句子是: , 。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蜀相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蜀相篇 1、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并抒发凭吊情怀的句子是:_ , _ 。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抱负的句子是: , 。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4、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
46、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的句子是: , 。 5、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 ”。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客至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客至篇 1.客至中“ , 。”两句含蓄地表达出了宾客未至前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2.客至中“ , 。”表达出了诗人迎接客人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3.客至中描写诗人与友人把酒言欢的诗句是 “ , 。” 4.客至语言质朴流畅、自然亲切,其中“ , 。”两句家常话听来十分亲切,形象的写出了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登
47、岳阳楼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登岳阳楼篇 1.洞庭湖浩瀚无际,气势磅礴,自古以来备受称道。孟浩然形容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则有“ , 。” 2.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 。” 3.从登岳阳楼“ , 。”两句中能够看出诗人年老飘零,孤独凄凉的境遇。 4.中国诗歌自古有“诗以言志”的传统,范仲淹望岳阳楼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同样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李凭箜篌引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李凭箜篌引篇 1.李凭箜篌引中写音乐震撼力惊天动地
48、的诗句是“ , 。” 2.李凭箜篌引中侧面描写音乐效果让人沉浸其中,衬托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 , 。” 3.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描写音乐清脆激越,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诗句是“ , 。” 4.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 写音响效果。 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 皇城仙府, 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5.李贺诗歌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以虚写实,并用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菩萨蛮(小山重叠)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菩萨蛮(小山重叠)篇 1.菩萨蛮(小山重叠)中“ ”一句运用比喻手法
49、,写出了女主人公刚刚睡醒,待起未起时的美丽姿态。 2. 女为悦己者容,菩萨蛮(小山重叠)中通过 “ , 。”两句生动地描写出了女主人公因“悦己者”缺席而懒于梳洗的苦闷状态。 3、菩萨蛮(小山重叠)中通过对女主人公服饰图案的描写,侧面反衬其内心空虚寂寞的诗句是“ , 。”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篇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篇 1.情至深时无声胜有声。与恋人生离时,柳永写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苏轼与亡妻梦中相见时,同样也是 “ , 。” 2.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 。”通过设想亡妻的痛苦,虚写其柔肠寸断的悲戚状态
50、,寄寓了苏轼对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 , 。” 三句将作者的现实的印象感受溶于梦中,生动地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中的永恒的印象 4.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苏轼在悼念亡妻之余,也含蓄表达了个人的人生感慨。 “ , , 。”一句将现实与虚想结合,写出了自己的人生浮沉,形体衰败,表达出一种复杂深沉、悲痛无奈的情感。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鹊桥仙(纤云弄巧)篇鹊桥仙(纤云弄巧)篇 1.秦观在鹊桥仙中表达自己独特的爱情观的是“ , 、 。” 2. 鹊桥仙(纤云弄巧)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