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02.79KB ,
资源ID:20993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099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1、第 1 页,共 8 页 2022 年年广州市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模拟考试考试化学试卷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1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24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 医用外科口罩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作

2、熔喷布的主要材料是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 无纺布由涤纶、丙纶等合成纤维构成,耐磨性差 C. 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 D. 铝塑条主要成分是铝板和聚乙烯塑料,是复合材料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的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防止腐蚀 B.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C. 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自制酸碱指示剂 D. 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用明矾净水即得软水 3. 下列居家生活抗击新冠疫情的做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 A. 荤素搭配,平衡膳食 B. 过期食品,尽快食用 C. 吸烟饮酒,

3、预防感染 D. 补锌补铁,多多益善 4. 下列有关空气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B.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不会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 5.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因发生化学变化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 浓盐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石灰水 D. 浓硫酸 6.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8 页 A.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

4、会生成二氧化碳 7. 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 C.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变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 3H2一定条件2NH3 8. 纤维素是棉花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6H10O5)n(n约为103104)。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无机化合物 B. 相对分子质量为(12 6 + 1 10 + 16 5) C.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5126+110+165 100% 9.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

5、错误的是( ) A.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C. 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10.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60 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 g D. 将t1时相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

6、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8 页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MnO2 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Cl Na2CO3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CO2 C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 C CuO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12. “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 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D. 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7、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药品) A 区分硬水和软水 等量的肥皂水 B 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抽丝灼烧闻气味 C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O2点燃 D 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 A B. B C. C D. D 1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得出结论均正确的是( ) 第 4 页,共 8 页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点燃某气体,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气体一定为H2 B 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生成 硫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 把木炭与氧化铜放在试管中混合均匀,加热 试管内黑色固体变红色

8、 生成CO2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该无色气体为O2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6 小题,共小题,共 48 分分,注意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答案写在答卷上。 15. 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生活中常常用到化学知识。 (1)市场上绿色碘盐、补铁酱油中的“碘”、“铁”指的是_(填序号)。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2)“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作用。 (3)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某氟(F)原子中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0,则该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 (

9、4)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天然气三种。 (5)煤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中能引起酸雨的是_。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m3CO和1m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m3CO和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 (6)如图是可燃冰(化学式为CH4 8H2O)燃烧的图片,写出可燃冰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16. 某校学生利用如图所示两个实验探究酸的性质。 (1)试管A中溶液变浑浊的反应是 _ (写化学方程式)。 (2)试管B中铁钉变得光亮且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呈黄色,将此时溶液中和液面上方存在的微观粒子第 5 页,共 8 页 的种类在图中补充完整(粒子数目不作要求:

10、不考虑空气、水)。 (3)将所有学生完成上述两个实验产生的废液收集并处理,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Na2CO3,除去钙、铁元素和过量的酸,可观察到: _ ,产生大量沉淀。静置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经检测pH约为7,取样滴加 _ 溶液,无明显现象,钙已除尽。 (4)若处理废液时共消耗Na2CO3212g,则实验室为本次探究实验至少准备了 _ g盐酸。(已知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 17. 一种“氢氧化锶氯化镁法”制备“牙膏用氯化锶(SrCl2 6H2O)”的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卡片】 锶的相关化合物(如SrO、SrCO3)的化学性质与相应的钙化合物类似,SrSO4、SrCO3不溶于水。 SrCl2、M

11、gCl2溶液皆为无色,呈中性。 (1)煅烧工业碳酸锶发生的反应与煅烧石灰石类似,则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重结晶”是将蒸发结晶得到的无水氢氧化锶粗品溶于适量热水,趁热滤去未溶解的固体后,冷却结晶得到Sr(OH)2 8H2O。为探究蒸馏水用量对Sr(OH)2 8H2O纯度及产率的影响,设计一系列探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最合适的实验条件为 _(填序号),当蒸馏水用量大于该条件时,Sr(OH)2 8H2O产率减小,试推测其原因 _。 序号 1 2 3 4 5 6 7 无水Sr(OH)2粗品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蒸

12、馏水质量/g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 Sr(OH)2 8H2O纯度/% 98.6 98.6 98.6 98.6 98.6 98.6 98.6 Sr(OH)2 8H2O产率% 17.91 53.36 63.50 72.66 92.17 89.65 88.93 (3)将精制氢氧化锶配成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在90时反应一段时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判断MgCl2已经加足的方法是 _。 (4)步骤降温结晶制备SrCl2 H2O,需要40%的SrCl2溶液100g,该溶液可由10%的SrCl2溶液蒸发 _g水获得。 18. 浴室喷头长时间使用会有白色固体附

13、着,俗称水垢。这是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 , 还含有可溶性的碳酸氢镁 【Mg(HCO3)2】 , 它们受热时都会产生难溶性的固体化合物、气体等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中药品均足量) 第 6 页,共 8 页 【提出猜想】 猜想1:产生的难溶性固体可能是CaCO3 猜想2: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CO、CO2 【实验探究】 (1)请你设计实验,帮助该组同学确定难溶物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_ _ 难溶物是CaCO3 (2)该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

14、,继续探究气体的成分。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现象。则碳酸氢钙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是 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3)若加热分解碳酸氢钙另外还生成一种氧化物,则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_。 【讨论交流】 (4)查阅资料:水垢的主要成分有CaCO3、MgCO3和Mg(OH)2三种成分,三种物质加热后均能生成两种氧化物。小组同学提出探究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另取质量为20g的水垢试样,放入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测得二氧化碳9.6g,残留固体10.04g。结合以上数据,确定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_。

15、 19.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第 7 页,共 8 页 (1)实验室里用A装置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 请将A图方框中气体的发生装置补画完整。利用补画完整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 (2)写出在实验室用A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 (3)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 因为它能与C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 (5)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_。 (6)实验室可用无

16、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标号),欲用装置的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甲烷气体,进气口应为_端(填a或b)。 (7)实验室要制取8.8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克?_。 20.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永州江永粽子远近闻名。制作粽子时常用到草木灰,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为探究碳酸钾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溶液变红色,说明碳酸钾溶液呈_性。 (2)B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说明碳酸钾能与盐酸反应。 (3)C试管

17、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除酚酞外,还有哪些溶质? 【分析讨论】同学们对烧杯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最后得出了一致结论。 【反思评价】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还有的溶质是_。 第 8 页,共 8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分类和性质,难度不大,掌握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解题关键。 【解答】 A.聚丙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选项

18、说法正确; B.合成纤维的耐磨性强,选项说法错误; C.棉纤维灼烧时产生烧纸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灼烧时有特殊的气味,因此可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选项说法正确; D.铝塑条主要成分是铝板和聚乙烯塑料,是复合材料,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解:A.金属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所以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的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防止腐蚀,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还能与酸性物质反应,所以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选项说法正确; C.某些植物的花瓣的汁液可作酸碱指示剂,可用酒精浸泡得到溶液,选项说法正

19、确; D.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将硬水软化,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A.根据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锈措施来分析; B.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明矾净化水的原理来分析。 本题体现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难度不大。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3.【答案】A 第 9 页,共 8 页 【解析】解:A、居家生活抗击新冠疫情,需要荤素搭配,平衡膳食,说法正确; B、过期食品不能食用,说法错误; C、吸烟饮酒不是提倡的生活方式,说法错误; D

20、、补锌补铁,合适即可,不能过多,说法错误; 故选:A。 根据日常饮食要均衡营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答案】B 【解析】解: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错误; 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正确,因为空气中有多种成分,故选项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性质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

21、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 A 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故 B 选项错误; C.石灰水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由于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溶液质量减小,故 C 选项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

22、,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 D选项错误。 故选 C。 6.【答案】B 第 10 页,共 8 页 【解析】解: A、可燃物燃烧不但要达到着火点,还要与氧气接触,故错误;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正确; C、 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不能改变,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故错误; D、氢气不含碳,但能够燃烧生成水,不是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B。 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要灭火时,只要使其中一个条件不满足就可灭火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信息的考查,根据微观示

23、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选项分析判断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题意及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方程式是:N2+ 3H2一定条件2NH3,则: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氮气和氢气均为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而生成物为化合物,故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均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 3H2一定条件2NH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

24、选 D。 8.【答案】D 【解析】解:A、(C6H10O5)n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C6H10O5)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6 + 1 10 + 16 5) n = 162n,故选项说法错误。 C、(C6H10O5)n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6n):(1 10n):(16 5n) 6:10:5,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5126+110+165 100%,故选项说法正确。 第 11 页,共 8 页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B

25、 【解析】解: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墨中含有炭黑,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是因为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溶解度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不指明温度,无法对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比较

2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t1C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C、t2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的质量:60g50g100g+50g 20% 60g = 40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t1C时,甲乙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因此溶质质量相等,在升温到t2C时,二者溶质质量未发生改变,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

27、解度 100%。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第 12 页,共 8 页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

28、的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碳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D。 12.【答案】D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甲、乙分别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丙、丁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 + 2

29、CO2CO2+ N2,由此可知: 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四种物质中有三种化合物、一种单质,故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 C、由甲和丁中的微观构成可知,甲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丁属于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所以,甲和丁中的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同,故错误; D、由乙和丙的微粒的构成可知,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所以,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正确。 故选:D。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分析有关的问题 本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掌握

30、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13.【答案】C 第 13 页,共 8 页 【解析】解:A、加入肥皂水,产生浮渣多的是硬水,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该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B、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棉纤维,该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C、 除去CO2中的CO不能用通入O2点燃的方法, 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氧气, 该选项实验方案不正确; 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即加入的稀硫酸恰好和碳酸钠完全反应,除去碳酸钠后得到硫酸钠溶液,该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

31、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D 【解析】解:A、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生成了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含氢元素,但不能说明该气体是氢气,也可能是甲烷等其他含氢元素的气体,故选项 A 实验结论错误; B、“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是: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 B实验结论错误; C、木炭具有还原性,把木炭与氧化铜放在试管中混合均匀,加热,观察到试管内黑色固体变红色,说明生成了铜,不能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 C 实验结论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无色气体的集气

32、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无色气体为O2,故选项 D 实验结论正确。 故选 D。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D 吸附 9 石油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CH4 CH4 8H2O + 2O2点燃CO2+ 10H2O 【解析】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市场上绿色碘盐、补铁酱油中的“碘”、“铁”指的是元素,故选:D;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 (3)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氟(F)原子中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

33、0,该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 (4)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5)煤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中能引起酸雨的是SO2、NO2; 由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 + O2点燃2CO2,CH4+ 2O2点燃CO2+ 2H2O可知: 第 14 页,共 8 页 2COO2、2CH44O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则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O与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甲烷; (6)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8H2O + 2O2点燃CO2+ 10H2O。 故答案为:(1)D; (2)吸附; (3)9; (4

34、)石油; (5)SO2、NO2;甲烷; (6)CH4 8H2O + 2O2点燃CO2+ 10H2O。 (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 (3)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进行分析; (4)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 (5)根据题干信息以及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 (6)根据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 16.【答案】(1)CO2+ Ca(OH)2= CaCO3 +H2O (2) (3)有气泡产生;碳酸钠 (4)2000 【解析】解:(1)二氧

35、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 Ca(OH)2= CaCO3 +H2O;故填:CO2+ Ca(OH)2= CaCO3 +H2O; (2)铁钉表面变得光亮, 溶液呈黄色, 说明铁钉生锈,铁与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所以溶液中有盐酸、氯化铁,有气泡产生,说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因此还有氯化亚铁,液面上方之一氢气,因此溶液中还含有的离子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液面上方含有的是氢分子; 第 15 页,共 8 页 故答案为:; (3)废液中含有过量的酸,向其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先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先看到有气泡冒出,碳酸钠中的碳酸根

36、离子和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若钙离子被除尽,则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故填:有气泡产生;碳酸钠; (4)设需要的盐酸质量为x 用碳酸钠处理废液时,碳酸钠全部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中氯元素全来自于盐酸,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为: Na2CO32NaCl2HCl 106 2 36.5 212g 7.3% x 10673=212g7.3% xx = 2000g 故填:2000。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反应后物质组成补全图像; (3)根据加入试剂用量推断实验现象;根据钙离子与碳酸根生成沉淀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4)根据碳酸钠与盐酸的质量关

37、系计算此题。 此题难度稍大,需要牢固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学习时注意知识的迁移。 17.【答案】SrCO3高温SrO + CO2 5 随着蒸馏水溶剂的增加,在冷却结晶过滤的过程中,部分氢氧化锶留在母液中导致产率过低 Sr(OH)2+ MgCl2= Mg(OH)2 +SrCl2 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 滴加氯化镁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300 【解析】解:(1)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煅烧工业碳酸锶发生的反应与煅烧石灰石类似,因此煅烧工业碳酸锶生成氧化锶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SrCO3高温SrO + CO2;故填:SrCO3高温SrO + CO2; (2)

38、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最合适的实验条件为5;当蒸馏水用量大于该条件时,Sr(OH)2 8H2O产率减小,试第 16 页,共 8 页 推测其原因随着蒸馏水质量的增加,在冷却结晶过滤的过程中,部分氢氧化锶留在母液中导致产率过低;故填:5;随着蒸馏水溶剂的增加,在冷却结晶过滤的过程中,部分氢氧化锶留在母液中导致产率过低; (3)氢氧化锶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锶,化学方程式为Sr(OH)2+ MgCl2= Mg(OH)2 +SrCl2;判断MgCl2已经加足的方法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氯化镁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无沉淀生成,说明氯化镁已经加足;故填:Sr(OH)2+ MgCl2= Mg(O

39、H)2 +SrCl2;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氯化镁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4)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10%的氯化锶溶液的质量为x 40% 100g = x 10% x = 400g 蒸发水的质量为:400g 100g = 300g 故填:300。 (1)根据煅烧工业碳酸锶发生的反应与煅烧石灰石类似分析; (2)根据图表中数据分析;根据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量有关; (3)根据氢氧化锶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锶分析; (4)根据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0、 18.【答案】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生成,固体逐渐消失 二氧化碳 Ca(OH)2+ CO2= CaCO3 +H2O Ca(HCO3)2CaCO3 +H2O + CO2 5.8% 【解析】解:(1)难溶物为CaCO3时,加入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会观察到有大量气泡生成,固体逐渐消失;故答案为:稀盐酸;有大量气泡生成,固体逐渐消失; (2)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现现象,可知碳酸氢钙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装置B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CO2= CaCO3 +H

41、2O;故答案为:二氧化碳;Ca(OH)2+ CO2= CaCO3 +H2O;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 +H2O + CO2;故答案为:Ca(HCO3)2CaCO3+ H2O + CO2; (4)根据题意可知,CaCO3、MgCO3和Mg(OH)2三种物质受热分解除了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外,还是从二氧化碳和水,其中水是由Mg(OH)2分解生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20g 9.6g 10.04g = 0.36g,设生成0.36g水需要分解的Mg(OH)2的质量为x。 Mg(OH)2MgO

42、+ H2O 58 18 第 17 页,共 8 页 x 0.36g 5818=x0.36g 解得x = 1.16g 则试样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1.16g20g 100% = 5.8% 故答案为:5.8%。 (1)根据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3)根据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水的质量,利用水的质量求出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析。 本题以生活化的情景设计,利用碳酸氢钙的分解考查了碳酸盐地检验、质量守恒定律地应用和常见气体的检验等化学基础知识,解题时要审清题意认真思考,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

43、题。 19.【答案】2KMnO4K2MnO4+ MnO2+ O2;2Na2O2+ 2CO2= 2Na2CO3+ O2;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通过b导管通入集气瓶中;A;b;25g 【解析】解:(1)实验室里用A装置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时,发生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2)实验室用A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时,应该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 MnO2+ O2。 故填:2KMnO4K2MnO4+ MnO2+ O2。

44、 (3)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因为它能与C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 2Na2CO3+ O2。 故填:2Na2O2+ 2CO2= 2Na2CO3+ O2。 (4)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故填: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5)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操作步骤是: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通过b导管通入集气瓶中。 故填: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通过b导管通入集

45、气瓶中。 第 18 页,共 8 页 (6)实验室制取甲烷时,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欲用装置的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甲烷气体时,由于甲烷密度比空气小,进气口应为b端。 故填:A;b。 (7)设实验室要制取8.8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质量为x, 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 100 44 x 80% 8.8g 100 x80%=448.8g, x = 25g, 故填:25g。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

46、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 (5)氧气不易溶于水; (6)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状态可以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性质可以选择收集装置; (7)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0.【答案】(1)碱; (2)有气泡产生; (3)K2CO3+ Ca(OH)2= CaCO3 +2KOH; (4)K

47、Cl;CaCl2 【解析】解:(1)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证明溶液显碱性; 故答案为:碱。 (2)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因此会看到气泡; 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 (3)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为K2CO3+ Ca(OH)2= CaCO3 +2KOH; 故答案为:K2CO3+ Ca(OH)2= CaCO3 +2KOH。 第 19 页,共 8 页 (4)此时溶液为无色,说明不存在碱,另外有沉淀生成,说明不存在酸,所以B中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了氯化钾,C中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而溶液不显碱性,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因此氯化钾一定存在,而C中氢氧化钙是否全部反应完全,无法判断,所以若氢氧化钙存在,则氢氧化钙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溶质中可能存在氯化钙; 故答案为:KCl;CaCl2。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