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水到哪里去了教案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 1“观察水到哪里去了”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建构水蒸发的概念。活动 2“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认识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应用与拓展“水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观察等活动,进一步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探究水的蒸发现象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尊重证据,主动
2、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尊重他人、综合考虑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 本课重点是认识水的蒸发现象。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温度越高,暴露面越大,液面附近该物质的蒸气密度越小,蒸发越快(即一定时间内蒸发量大)。在相同条件下,各种液体蒸发的快慢不一样。从分子运动观点看,蒸发是由于在相同时间内从液面逸出的分子数多于由液面外进入液体的分子数所致。学生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学生对水结冰、冰融化成水比较熟悉,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科学知识 1.能归纳出什么是蒸发。 2.能说出水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
3、热。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1.能根据蒸发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根据生活经验对影响蒸发的因素作出假设。 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水蒸发、蒸发吸热等信息。 4.能运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5.能用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 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科学态度 1.能对蒸发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温度计示数变化的数据。 3.能采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影响水蒸发因素的实验设计。 4.能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STSE) 能举例说明蒸发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4、【教师准备】【教师准备】 课件、湿布、烧杯、温度计、温水、玻璃片、滴管、秒表等。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导入:(课件出示晾晒衣服和地上积水消失的图片) 用水洗过的衣服,晾晒之后会变干;雨后水泥路面上的积水,天晴后便很快消失了。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呢? 2.提问:衣服和路面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观察水到哪里去了。 (1)引导:请你想一想路面上的雨水都渗到路面下了吗?衣服上的水飞到空气中了吗? (2)假设:我认为路面上的雨水和衣服上的水可能变成了水蒸气。 (3) 观察: 指导学生在黑板上用水写一个“水”
5、字, 其他学生观察“水”字的变化。 (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思考:这种变化是在什么温度下发生的?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6)小结: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7)解释:湿衣服和路面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2.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1)引导:请你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额头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 (2)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3)出示实验方法:选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分别记下当时的温度;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液泡在水中蘸一下,然后取出放置在空气中;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4)提示:杯中的水要放置在室内 1 个小时以上;要测
6、量烧杯中水的初始温度,使杯中水与空气温度相同。 (5)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 页中。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7)讨论:温度计的示数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 (8)小结: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提出问题。 提问: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2)作出假设。 引导: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要让衣服干得更快些,你有哪些方法? 假设:我认为水可能在温度高、水面上空气流动快、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的情况下蒸发得更快。 (3)设计实验。 设计:学生分组设
7、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 页中。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设计的实验方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形成比较完善、统一的实验方案。 (4)实验观察。 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 页中。(此环节建议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5)得出结论。 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并相互补充与评价。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总结:水的温度越高,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越大,水面上空气流动越快,水就蒸发得越快。 2.应用知识,解释现象。 (1)出示:教材第 4 页中的两幅图。 (2)讨论:为什么洒些水,会感觉凉快些?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在树林里会感到凉快些? (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4)小结:夏天教室洒水、待在树林里感觉凉快,是因为水在蒸发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觉凉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