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4. .2 2 动物的食物动物的食物 【教学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了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后,继续学习动物也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来满足它们生长发育生存和活动的需要。本课引导学生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各种动物吃什么食物并根据食性的不同对动物进行分类,知道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维持牛命需要消释这些食物来获得能量,通过观察动物图片比较动物的牙齿、爪(蹄)等器官认识到这些器官是不同动物捕食的“好帮手”,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知道不同的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维持生命需要消耗这些食物来获得能量:能根据食性的不同对动物进行分类。
2、(2)通过比较发现不同食性的动物,它们的牙齿爪(蹄)等器官明显不同这些器官是动物捕食的“好帮手” (3)学会通过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收集事物的信息。 (4)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不同动物获取不同类型食物的食性资料。 (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能量。 那么动物也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吗? 生:动物也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动物也要活动。 师:是的, 所有的动物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来满足它们生长发育、 生存和活动的需要。大家知道动物们都是从哪些食物中获取能量的
3、吗? 生 1:我知道有的动物吃植物例如兔子、牛、马 生 2:我知道有的动物吃其他动物像老虎、狮子、猫 生 3:我觉得弱小的动物吃植物强壮的动物吃其他动物。 生 4:我觉得不对我家的猫很弱小,但它也吃肉大象很大但它吃草。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觉得大家思考得很好。看样子动物们吃的食物各不相同,我们需要去调查一下。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去调查呢? 生 1:我们可以向养宠物的家庭调查。 生 2:我们可以上网、看书查资料,我家有动物大百科。 生 3:我们可以访问动物园管理员,他们认识的动物更多。 (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通过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各种动物吃什么食物,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记录,课上分享
4、交流) (2)分享交流 师:大家收集了很多关于不同动物吃什么食物的资料。 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一下吧。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生:我向邻居询问他家养的泰迪犬吃什么食物。 泰迪犬特别挑食, 喜欢吃新鲜煮熟的瘦肉,喜欢吃狗粮,如果营养不够,泰迪犬会掉毛。 师:你问了邻居买的狗粮是用什么做的吗? 生 1 我问了主要有牛肉、牛骨粉、鸡肉粉、蛋黄粉鸭油、还加有玉米小麦大豆粉。 生 2:我查找了动物大百科发现动物的食物多种多样,我用表格记录下来了。大家请看。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进行适当补充并把交流结果补充在图表中) (3)活动:根据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师:根据我们记录的图表, 我发
5、现动物的食性是不同的。 有的动物以植物为食,有的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有的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大家能根据它们所吃食物的类型对动物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并填写分类图。 (学生填写分类图,小组代表展示分类图) 师:在分类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 1: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类型的食物。 生 2:弱小的动物并不一定吃草它也可能吃肉而很大的动物也可能吃草。 师:是的。 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类型的食物来获取所需要的能量。 根据获取食物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4)活动:动物捕食的好帮手” 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观察并思考过动物的食性和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关系吗? 生 1:没有关系
6、吧? 生 2:是不是肉食性动物都有爪子? 师: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不同食性动物的牙齿和爪(蹄),看看有什么不同?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食性动物的牙齿和爪(蹄)。 师:从课件里,你得到哪些信息? 生 1:我发现老虎、猫这些肉食性动物的牙齿和爪子更加锋利,植食性动物的牙齿形状利肉食性动物的不一样,它们没有尖锐的爪,但它们有蹄子。 生 2:我觉得动物的牙齿和爪(蹄)跟它们的食性有关系。 生 3:老虎尖利的牙齿便于咬死猎物也便于撕咬食物。 生 4:肉食性动物的利爪还便于抓住猎物。 生 5:马的门牙像镰刀一样可以用来切草。 生 6: 师:同学们都仔细观察,并且认真思考了真棒!看来动物的牙齿、爪(蹄)喙、
7、舌、四肢等是它们捕食的好帮手”,这些器官的差别是与这些动物的不同食性相适应的。 (5)迁移应用。 师:本课快到尾声了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你认为霸王龙是什么食性的动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你的观点。 【教学反思】 动物的食物一课知识内容较多,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授法来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要受到影响。因此,教师改变了教学策略按照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把本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设计成了一个个小的探究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经历了 “制订计划-访问调查-搜集证据-总结规律-交流思考-迁移应用”的认识过程。在课堂中师生互动情况较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思考男于发言团结合作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