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议论文阅读(2018.莆田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阅读旅程中拥有“心力量”朱永新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智慧。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
2、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 “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 “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
3、人生。 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开始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的古人对于书籍、阅读、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
4、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在朱子 24 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不去读书。把阅读当作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 ,必然创造新未
5、来。 (原载人民日报 ,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阅读带有个人色彩。B.阅读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C.批评式的阅读是不可取的,因为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和错误。D.阅读可以成为一种习惯,它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2.文章认为阅读能给人哪些“心力量”?3.文章认为如何才能将阅读转化为力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答案】1.C2.阅读可以重建信仰; 阅读可以创新创造; 阅读可以探索世界; 阅读可以反思自我。3.把阅读当作习惯。保持对文化(书籍、阅读、读书人)的尊敬。要提高标准,自我超越。注
6、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2018.泉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古代社会,有知识、有文化、有名望、有社会地位的“士”这一阶层最为人推崇的品质有三点:一是风骨,二是风雅,三是风流。其中,风骨是指士人有刚健气质和耿介性格,风流指其出众才华和不拘于世俗的放逸洒脱。而风雅则相对中道一些,它处于三种人格中间地带:它强化骨鲠、端正之气就是风骨,增加超迈、俊爽之气则为风流。孔子讲“温柔敦厚,诗教也” 。这是讲“温柔敦厚”是风雅所应具备的最重要品质。但孔子以“温柔敦厚”为风雅定调,并不意味着人性因此柔顺软弱,而恰恰是要由此彰显人超越世俗价值之上的雄强和果敢,面对世间种种不平和险境,
7、以泰然心态面对方为真勇者和大丈夫。如公元前 202 年,刘邦率大军围困鲁国曲阜,面对行将降临的屠城灾难, “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 ,这种对文明价值的无畏坚守,显然是一种大风雅和大勇敢。同时,儒家的温柔敦厚,也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外圆内方,怨刺不失善意,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待人接物不伤大雅。在中国文明以教化为本的传统中,奠基于诗教的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孔子之所以将诗教排在“三教”首位,原因无非在于诗总是传达关于自然和人生的美好情愫,能够使人在受教育之初,就因感悟世界美好而兴发良善心志,进而使人性变得积极、健康、乐观。风雅之教,从而具有了在人性源头处发蒙人性、重建人性的性质。在中
8、华文明史上,风雅不仅关乎士人个体的精神养成,而且更关乎家国天下的风尚再造。它是一个从个体修身逐步向国家等宏大问题蔓延的价值连续体。其中,在个体层面,风雅表现为士人文质一体、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在家族层面,它表现为对人文教养和知识文化学习的重视,古人所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论,无一不是将良好家风的养成作为家族延续最重要支撑力量。在国家层面,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数千年风雅传统的开端,此后的中国史,就是对这一传统不断追忆、回溯、复归并发扬的历史。孔子讲:“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种对风雅传统的不断复归,有效保证了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同时也使中华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竞合中,
9、始终保持着文化优越性。这种具有鲜明审美特质的立人、立国之道,在世界文明史中显现其独特性。我们今天提倡的“美丽中国”建设,不仅应指自然界山川秀美,当然也应将风雅纳入其中。(摘编自刘成纪走向风雅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段将风雅与风骨、风流进行比较,让读者对“风雅”这一概念有了初步认识。B.第段引用孔子的话和举“鲁中诸儒”的例子进一步阐释风雅“温柔敦厚”的品质。C.第段着重分析了“风雅”在中国文明史上具有的重大价值及风雅传统的意义。D.第段高度肯定了“美丽中国”建设中自然界山川秀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独特性。2.“温柔敦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文章认为我们
10、今天提倡的“美丽中国”建设, “也应将风雅纳入其中” ,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1.D2.超越世俗价值之上的雄强和果敢,以泰然心态面对不平与险境;外圆内方,怨刺不失善意,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待人接物。3.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能发蒙人性,重建人性。风雅关乎家国天下风尚再造,能有效保证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并始终保持文化优越性。(2018.三明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以“拙诚”赢“百巧” 郝启荣“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 ”现实生活中,一个质朴拙诚的人,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往往容易获取信任;经常自作聪明的人,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圆俗奸滑,不能不防。为人,
11、贵在朴讷诚笃。 韩非子记载,魏文侯与守山的人约定了打猎时间,临出发前刮起大风,遭随从劝阻。文侯说:“不可。以疾风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于是他亲自驾车前去,告知守山之人作罢。守诚,是做人之根本,做事的前提。翻阅史书,晏子为何能被齐景公委以重任?周勃何以被汉高祖托付大事?一个“诚”字,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对个人来说,诚信重千钧,因拙诚赢得的公信力与感召力,不仅能感染人、打动人,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与拙诚对应的是“百巧” 。这种行为,看似精明、实则愚笨,时常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国时,李康在运命论中专为巧伪的滑头画过群像:“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 ”
12、投机取巧之人,多善于利用花言巧语来苦心钻营,处心积虑谋求私利。 郁离子记载,越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但他偷偷掺假导致漆料变质,结果弄巧成拙、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可见, “取巧”实则“巧取” ,尽管占了一时的便宜,但失去的却是众人的信任。现实中,坚守拙诚,殊为不易。在我们身边,有些人虽然在道理上很清楚,但行动上还是喜巧厌拙、外诚内滑。有的当“两面人” ,把忠诚喊得山响,表态时信誓旦旦,暗地里却腐化堕落,直至身陷囹圄;有的在工作中媚上欺下、虚多实少、阳奉阴违,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玩数字游戏“兵法”太多、 “机谋”太深、过度“包装” 。其本质上是诚信不足,缺乏实干与担
13、当精神,其结果,也只能是自欺欺人、适得其反。没有诚信,人生的高楼便会地基不稳,事业的巅峰也只能昙花一现。做人如此,为官从政更是如此。A 讲诚信,向来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 ” B 大道至简,与其热衷搞花活、玩心计,不如静心干事,以徙木立信的拙诚、愚公移山的韧劲克服困难、创造奇迹。周恩来同志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老练人” ,讲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个人才能把做事的原则内化为做
14、人的准则,成就真正的自己。 1.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段列举“魏文侯” “齐景公” “汉高祖”事例阐明为人做事应拙诚的道理。B第段列举了种种“取巧”行为,从反面论证了“坚守拙诚”的重要性。C第段认为有些人难以坚守拙诚,是因为诚信不足,缺乏实干和担当精神。D这篇文章多处引用名言警句作为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有力。2.以下事例,更适合放在第段 AB 两处中的哪一处?请简述理由。杨善洲恪守“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退休第三天就走进大山,绿了荒岭,也造就了一片精神绿洲;黄大发动员村民修渠, “修不通,我拿命来换” ,绝壁中凿通一道“天渠” 。3.文末提及“要
15、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老练人 ”,怎样做“老实人”?请结合全文概括回答。【答案】1.A2.更适合放在 B 处,首先,杨善洲和黄大发恪守诺言的事例与本段的观点“讲诚信向来是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是一致的;其次,B 处后的总结句内容与之是相呼应的。3.答案要点:待人接物老实可靠 为人处世讲诚信,不取巧 言行一致,工作实干有担当 静心干事,不搞花活,玩心计 讲求实事求是,把做事的原则内化为做人的准则,做真正的自己(2018.漳州质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作为教师“祖师爷” ,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尊师的传统,但这一传统并不始于孔子。孔子以身作则,以己示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6、他好学的精神、博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敬佩和爱戴,而且赢得了全社会和后世的尊重和礼敬。战国末期的荀子,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序列。在他看来,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师是政治的根本。这三者缺少其中之一,就不会有社会的秩序、人民的安宁,更谈不上生活的幸福。高度尊崇礼法的荀子认为,如果没有教师,世人就不懂得礼法,只能是偏离正道,遭致灾难和祸害;相反,人有了教师、懂了礼法,就会通达事理,明辨是非。所以在荀子看来,是否尊重教师,是一个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于是他指出:“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先秦诸子在很多重大的问题上观点冲突,相互争鸣,但在尊师这个问题上,却
17、难得地一致。道家的道德经强调:“不尊重教师,不是聪明的人。 ”墨家的墨子也说:“夫为弟子,必修其言,法其行。 ”法家的管子收录的弟子职一篇说:“先生施教,弟子遵照学习;谦恭虚心,所学自能彻底;见善就跟着去做,见义就身体力行;性情温柔孝悌,不要骄横而自恃勇力;心志不可虚邪,行为必须正直;出外居家都要遵守常规,一定要接近有德之士;容色保持端正,内心必合于规范;早起迟眠;衣带必须整齐。 ”它详细地规定了学生对教师恭敬的态度和服侍的礼仪。杂家的吕氏春秋不仅说明了尊师的必要,而且指出了尊师的具体方法,提出“经常探望老师”的主张。此外,学生能够勤奋学习,虚心求教,也是对教师最大的尊敬。尊师的传统是中华民族
18、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尊师是重学、重道的表现,只有在重教的社会风气中,在重道的文化氛围里,“教”的实施者和“道”的守护者的价值才能凸显,才能赢得世人的理解和敬重。另一方面,尊师也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加笃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读书能够优化素质、提升境界,进一步促进了全社会的向学之风;尊师也强化了整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并满怀温情和敬意,自觉地守护和弘扬。当然,我们也不必忌讳,尊师的片面化和极端化,也对我们民族及其文化具有负面影响。比如,恪守师法,不许学生自出机杼,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后人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了一定的阻滞作用。(摘自徐梓中国文化的尊师传统 ,有删改)1.下列理
19、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虽然不是中国尊师传统的创始者,却为后世树立了为人师表的榜样。B.荀子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序列,他认为天地、亲、君师三者缺一不可。C.是否尊重教师是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因此,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一定会人人尊重教师,反之亦然。D.文章充分肯定尊师传统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明了将尊师片面化、极端化的负面影响。2.为何说“尊师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3.文章认为学生怎样做才是尊师?请结合文本概括。【答案】1.C2.尊师是重学、重道的表现。尊师使我们的民族更加笃信教育,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向学之风。强化整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 (答出两点即可)3.要亲师信道。要遵守学生规范。感恩老师,对老师有礼貌。经常探望老师。勤奋学习,虚心求教。 (至少答出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