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是紧扣“最实保障”目标,推进水安全提升保障。按照流域向X 年一遇过渡、区域和市域向 X 年一遇过渡、城市中心区总体 X 年一遇、城市中心区大包围 X 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和 X 年一遇的治涝标准,配合推进吴淞江整治、太浦河后续等流域工程,加快实施二干河、元和塘等区域骨干河道整治和徐六泾、浏河等沿江强排工程,扎实建设圩堤达标、联保共治等圩区工程和闸站扩容、管网改扩建等城市排涝工程。 以 X 市高品质供水三年行动计划 为抓手, 按照 “全网优质”的技术路径,系统开展水源保护、出厂水质提升、供水管网更新、末梢合理保障、终端用户引导、试点和直饮水点建设等工作,逐步推进高品质水“出厂、进区、入户、到龙头”
2、。 二是紧扣“最严管理”目标,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强化“四水四定”“三条红线”要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落实 X 市可用水量确定方案 , 完成所有跨县重要河湖的水量分配; 编制完成X 市地下水规划,完善地下水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X 市节约用水条例落实落地,重点开展城乡节水降损、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推进节水型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企业、单位、小区、学校,以及省级水效领跑者等节水载体扩面提升; 推进污水厂尾水生态湿地建设,发挥优质生态尾水的水源补充效能。 三是紧扣“最优质量”目标,推进水环境优化改善。有序推进排水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 “责任明确、 边
3、界清晰、 监管严格、 运转高效”的排水管理体系。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 X 行动,落实X市污水治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城市水环境改善、建设管护质效提升等四大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X 万吨/日,完成 X 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建成 X 个污水治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强化“消劣争优”攻坚,消除国省考断面、 河长断面、 水源地关联的X条乡镇劣V类支浜支河。 四是紧扣“最好生境”目标,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河湖长制工作抓手,全面落实“下管一级”要求,持续提升河湖长主动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 创新“河湖长制+”模式,推进“+检察长”“+警长”以及
4、“+除黑消劣”“+生态美丽河湖建设”新机制,不断改善河湖面貌。全域开展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建成 X 条生态美丽河湖。协力推进张家港湾、铁黄沙、 淀山湖生态涵养区, 望虞河、 吴淞江、 太浦河等骨干生态廊道,以及金墅水源地和渔洋山水源地水下森林、 太湖生态岛金庭环湖湿地带等项目建设。 五是紧扣 “最美故事” 目标, 推进水文化传承弘扬。 协同推进 “运河十景”配套项目建设,完成苏城门户节点建设,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一段”; 突出以点带面, 加快推进与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合作的太湖水文化馆建设,以及 X 市水文化公园建设,打造更多的水文化载体; 推进沿长江、沿太湖、沿运河国家级、省级水管单位提标升级,建成更多水情教育、水知识普及、水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阵地,传承好 X 水故事。 六是紧扣“最活资源”目标,推进水经济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平江河、山塘河、干将河、上塘河等 X 条历史水街,配合做好古城区河道恢复,探索更多的水网串联,推进文旅水融合发展。加强与头部企业、大院大所合作,培育更多的水经济增长点。加快落实总投资 X 亿元的淤(污)泥资源化利用(吴中区)项目,进一步提升淤泥、城市污泥、工业污泥、建筑废弃土、农林固废、污染土壤的资源化处置能力,实现绿色建材(陶粒)生产、二氧化碳固定、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