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1.85MB ,
资源ID:205150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051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邂***)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1、20192019 年年江苏江苏省省高考地理试题高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6060 分)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1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计分,共计 36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 2118 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 B. C. D. 2. 一游客于

2、 7 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A. B. C. D. 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 M 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 界面 M 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 是岩层层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界面 M 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 N 的是 A. 沉积物变化 B. 古气候变化 C. 古环境变化 D. 构造运动变化 4. 该区域 A. 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B. 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 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D. 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

3、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源 C. 植被 D. 坡向 6. 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A. B. C. D. 下图为“某月 19 日 18 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该月最可能是 A. 3 月 B. 6 月 C. 8 月 D. 10 月 8. 此时,澳大利亚 A. 地天高云淡 B. 地干热风大 C. 地南风暴雨 D. 地北风酷热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与 2000 年相比,2016 年该城市 A. 人口总数减少 B. 老龄化加剧 C. 平均年龄减小 D. 劳动力增多 10. 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

4、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增长 B. 医疗水平 C. 机械增长 D. 生育观念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1989 年到 2015 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 10-15 千米 B. 15-20 千米 C. 20-25 千米 D. 25-30 千米 12. 不透水面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地下水位上升 地表气温升高 生物多样性增加 地表径流增多 A. B. C. D. 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 PM2.5 和 S02 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13. 两地区的城市大气 PM2.5 浓度一般在 10 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 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 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 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 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14. 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 S0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能源结构 B. 人口密度 C. 资源条件 D. 出行方式 2019 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图 7 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A. 运输时效高 B. 单次

6、运量大 C. 单位运价低 D. 绕行路程远 16. 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A. 完善交通网络 B. 做强能源产业 C. 改善环境质量 D. 增加就业岗位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 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 B. C. D. 18. 2016 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起伏 B. 流域面积 C. 兴修水库 D. 水土保持

7、(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 共计分, 共计 24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 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019 年 1 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下左图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A. B. C. D. 20. 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

8、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上右图中 A. 增大 B. 增大 C. 减小 D. 减小 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下图为“项目位置和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 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C. 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 D. 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22. 杂交构树生态农业有助于当地脱贫的原因有 A. 杂交构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B. 杂交构树可有效提高荒地利用率 C. 沼气制取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D. 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019 年 3 月

9、 31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下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 A. 环境恶化 B. 交通拥堵 C. 资源枯竭 D. 产业萎缩 24. 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A. 优化产业结构 B. 加快工业化进程 C. 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 D. 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 12 万个。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10、5. 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A. 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B. 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C. 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D. 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26. 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A. 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B. 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C. 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 D. 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二、综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 2727 题题 第第 2929 题)和选做题(第题)和选做题(第 3030 题) ,共计题) ,共计 6060 分。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

11、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 170 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 1.3 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 10.6 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图甲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乙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_。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

12、划 ,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 17.5 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 万人,城市化率达 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 图甲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乙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

13、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 2750 人,其中 70%外出就业生活。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其中 60 岁以上占 36%。 近年来, 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 家庭年均收入约 5 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 材料二 图甲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乙为“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 (1)该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有_。 (2)分析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指出该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4)依据当地资源利用状况,为振兴该村经济可积极拓展的产业有_。 【选做

14、题】本题包括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选做题】本题包括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30.阿拉伯海是北印度洋的一部分,面积约 386 万平方千米,是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图甲为“阿拉伯海海底地形图”,图乙为“7 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海底地形为_,判断理由为_。 (2)简析阿拉伯海成为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的原因。 (3)说明 7 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4)乙海区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是_,其危害有_。

15、 31.某县地处平原, 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下图为“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道路网络类型为_,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有_。 (2)图中地最适宜布局的功能区为_,理由有_。 (3)概括甲类功能区布局的相同点。 (4)指出该规划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 32.黄山市某镇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2 处,国家 5A 级和 4A 级景区各 1 处,年接待游客量约 110 万人。下图为“某镇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镇旅游资源的特点有_。 (2)简述该镇发展旅游业所拥有的有利条件。 (3)根据该地资源特点,请设计两个

16、旅游主题。 (4)说明发展旅游业对该镇产生的积极影响。 33.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 A、B 两区进行对比试验。 在作物生长期内, A 区施用农药 2 次, 用量 1259.25g/hm2, 施用 4 种农药; B 区施用农药 5 次,用量 2959.05g/hm2,施用 7 种农药。下表为“A、B 两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下图为“A、B 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密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 A、B 两区水、土环境质量的影响。 (2)据试验结果,比较 A、B 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 (3)简析 A、B

17、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4)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 20192019 年江苏年江苏省省高考高考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6060 分)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1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计分,共计 36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1. B 2. B 【解析】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昼夜长短变化以及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难度较小。 【1 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

18、,昼长为 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点昼长应当接近 12个小时, 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 最接近 12小时的即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昼长为 9小时 36分,昼长为 11小时 44分,昼长为 14 小时 54 分,昼长为 9 小时 27 分,因此正确答案选 B。 【2 题详解】 雾灵山位于北半球,七月份是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排除 C、D。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大于 12 个小时,因此正确答案选 B,本题容易错选 A,注意昼长大于 12 个小时,在该图当中,太阳在正午的时候一定要越过地球的中心点,即位于中心点偏南方向。 【点睛】太阳直射

19、南半球,除极点外,全球日落西南日出东南,直射北半球,全球日落西北日出东北。 【答案】3. D 4. C 【解析】 考查地壳运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所需信息解读材料和图文的能力。难度一般。 【3 题详解】 有材料和图片可知,M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 M 表达的地质意义和 N 不同的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如沉积作用,因此水平方向的岩层是没有经过挤压作用的,正确答案选 D。无法看出古气候的变化和古环境的变化,通过岩层的顺序只可以判断地壳运动的变化,而沉积物的变化也无法判断 ABC错误。 【4 题详解】 岩层位于下方的先沉积,

20、位于上方的后沉积,因此乙形成的时代要早于甲岩层。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岩层覆盖相对密集,外表有明显的侵蚀痕迹,而且最上部的岩层并不是连续的,因此乙形成之后,经历了长期的侵蚀过程。C 正确。甲是水平岩层和弯曲岩层分界面,因此甲在抬升之前经历了外力作用的侵蚀,形成了剥蚀面,因此并不是持续地接受沉积,A错误。丙是地表的沟谷,而且此处不一定是背斜,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表受到流水的侵蚀而形成,也有可能是由于内力作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沟谷。无法判断其形成,D错误。 【点睛】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通常先内力作用再外力作用,地壳抬升,容易被侵蚀,地壳下降容易发生沉积作用。 【答案】5. D 6. B 【解析】 考

21、查通视问题以及等高线的应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5 题详解】 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坐落在甲处,考虑的有可能是坡向问题。 甲面朝太阳方向, 处于阳坡, 采光较好, 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 采光较差, 正确答案选择 D。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 ABC错误。 【6 题详解】 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要看三处变化:靠近 N 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靠近

22、M 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正确答案选择 B。M与 N之间无法通视,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选项 C 错误。 【点睛】等高线变化为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此时两点之间能够通视。但是先缓陂再陡坡,则无法进行通视。 【答案】7. A 8. A 【解析】 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以及等压线的应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7 题详解】 该题可以根据澳大利亚西北部西北部的风向来判断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七月份吹东南风,而一月份吹西北风。根据图中等压线及其分布规律,可知澳大利亚西北部陆地上出现低压中心而海洋上为高

23、压,因此此时吹西北风,应当是南半球的夏季。因此,该月份最有可能为三月份。正确答案选 A ,B C D 错误。该题也可以利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风向进行判断,澳大利亚西南部吹偏南风,也是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不同地区风向不同,可以选取不同位置进行判断。 【8 题详解】 地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第一题可知,此时为澳大利亚夏季,因此天高云淡,气候比较干燥,为澳大利亚内陆沙漠地区气候干热,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多无风天气,B 错误。根据等压线数值变化规律,地区近海为低压,因此该地主要刮南风,并且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响海洋,不可能有暴雨,水气较少。地陆地为低压,因此刮北风

24、,为迎岸风,气候比较凉爽,正确答案选 A ,B C D 错误。 【点睛】澳大利亚西南部吹偏南风,澳大利亚西北部吹西北风,都是南半球夏季。 【答案】9. D 10. C 【解析】 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9 题详解】 该图表示的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量,因此无法判断人口总数的增加或减少 A 错误。人口老龄化指的是 60岁以上人口大于 10%, 65岁以上人口大于 7% 2016 年相对于 2000 年虽有所上升,但是明显没有超过 5%,因此 B 错误。与 2000 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相对来说低于 25 岁人口占

25、比下降,而26至 50 岁人口占比增加,因此整体来说平均年龄成增大趋势,而非减小趋势。C 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是指 16 到 64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增多,D 正确。 【10 题详解】 有第一题可知,2016 年相对于 2000 年人口占比增加最大的主要是 26至 50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就是青壮年,由此可以推测,该城市就业条件好,吸引青壮年前来务工,引起了人口迁移,该城市低于 25岁人口占比下降,有可能是教育因素影响,外出上学引起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增长。而不是自然增长,正确答案选 C。医疗水平改善会延长人的寿命,

26、因此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为中老年人应当增多,与题意不符。生育观念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比重的变化,而图中变化最明显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增加。不符合题意,A B D 错误。 【点睛】人口的机械增长就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增长,自然增长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变化,主要指户籍人口。 【答案】11. B 12. C 【解析】 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11 题详解】 有图可知, 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 1989 年与 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 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 15-20 千米,因此正确

27、答案选择 B。读图判断即可。 【12 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 。 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 水分的交换。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 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

28、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 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 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正确,错误。选 C。 【点睛】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季节变化增大。 【答案】13. C 14. A 【解析】 考查人类活动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题详解】 PM 2.5浓度,在 10:00 以后逐渐下降,有可能是地面温度逐渐身高,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热岛效应增强。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带走了污染物,有利于 PM 2.5浓度的下降,因此正确答案选 C。浓

29、度的下降与户外活动的减少无关,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降水的频率增加。并且并非 10:00 以后才产生降雨,汽车流量减少只会让 PM 2.5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性,而并非下降, A B D错误。 【14 题详解】 华东地区大部分时间段大气的二氧化硫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和人们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关。华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而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和石油为主,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极大的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因此正确答案选 A。二氧化硫的浓度和人口密度、资源条件无关。B C D 错误。出行方式不同,对二氧化硫浓度有影响,主要区别在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

30、相对较高,二氧化硫浓度也应高,说明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同。 【点睛】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答案】15. A 16. D 【解析】 考察交通运输的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的意义。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15 题详解】 铁路运输相对海运来说,速度较快,并且连续性较强,受天气影响较小,海运和铁路运输量都比较大,并且适合长距离运输,但是海运速度较慢,而且受海上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时效要更高,但是铁路运输单位运价要更高。正确答案选 A, B C D错误。 【16 题详解】 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需要更多的务工人员,因此有利于增加

31、就业岗位,正确答案选 D,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需要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的提高,以及交通线路的优化,并非只是货运班列次数增多,A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并不一定是促进了能源产业做大做强,B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跟改善环境质量无任何关系, C 错误。 【点睛】铁路运量大,运速快,受天气影响相对较小。海运运量大,但是运速较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答案】17. B 18. C 【解析】 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题详解】 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流量大小密切相关。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

32、比,1987 年至2015 年潼关输沙量急剧减小,是因为其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固沙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其次,河流流量相对减少,是因为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入黄河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搬运能力减弱,因此,正确,选 B。输沙量急剧减小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和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无关。上游地区并没有削山平地,而且坡面径流减小也不会导致输沙量急剧下降。错误。 【18 题详解】 从第二附图可以看出,2016 年以后黄河下游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是因为三门峡、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等水文站修建了水客,水库可以拦蓄泥沙,中游地区水库大坝相对较少,因此下游水库拦截泥沙作用更加明显,正确答案

33、选 C。下游地区相对于中游地区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人为因素引起的,而非地形的起伏,地形对输沙量影响不大,A错误,流域的面积大,输沙量也应相对较大,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大于中游地区,输沙量应该也大,B错误。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较明显,而非下游地区,因此 D错误。 【点睛】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呈负相关,和流量大小呈正相关。 (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 共计分, 共计 24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有两项是符合题目

34、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 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答案】19. AD 20. BC 【解析】 考查大气热力作用以及热力环流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9 题详解】 云层的本质是小水滴,云层是水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蒸发形成水蒸汽并达到过饱和的状态,又吸附了空气中的的凝结核而产生的。因此,三峡库区云海的形成过程是库区表层的水分受热膨胀上升,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水蒸气,吸附凝结核在高空形成了云海,而库区周围地方则盛行下沉气流。因此正确答案选 A D ,B C错误。注意水的区域对应云海,盛行上升气流。 【20 题详解】 云

35、层会阻挡太阳光,云层多时对太阳的反射增强,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此减小增大,地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减弱,增温减弱,因此地面辐射减弱,减少。云层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增大。正确答案选 B C, A D 错误。 【点睛】该题的热力环流是库区表层水分为热源,而周围地区为冷源,关键在于云海的形成要弄明白对应的是上升气流。 【答案】21. AB 22. BD 【解析】 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材料进行作答,难度较小。 【21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县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较大,交通不便,地无三尺平,贵州地区地形以喀

36、斯特地貌为主,地表水缺乏,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且集中。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明显,生态环境脆弱。云贵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光照条件较弱,并不是全年多雨,冬季有准静止锋带来降雨。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不是人口稠密,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是有利条件。正确答案选 A B, C D 错误。 【22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杂交构树种植在林下可以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而非杂交构树本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 A 错误。有材料可知,杂交构树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并且生态效益显著,可以改善水土流失,因此可以在荒地进行杂交购书的种植,提高荒地的利用率,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杂交构树可以发展沼气池

37、,沼气的制取,可以缓解农村能源不足的问题,但是并不能够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作物的种植可以进行饲料的加工,并且发展养猪场原料充足,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正确答案选 B D ,A C错误。 【答案】23. CD 24. AD 【解析】 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变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木材的产量一开始比较平稳后来呈下降趋势,尤其在 2011 年以后大幅度下降,钢材是呈先大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有材料可知,木材和钢铁是该区域的支柱产业,要瘦身强体意味着规模缩减或者是产量所见,因此可能是

38、由于某些森林资源和铁矿石面临着资源枯竭,可开采量减少的问题。也可能是钢铁产能过剩或者市场达到过饱和的状态,产业发展出现了萎缩,因此需要相应的减少产量。正确答案选择 C D。产量的下降和交通拥堵无关,环境恶化通常是指出现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而支柱产业发生收缩根本原因一定是资源本身或者是受经济社会、市场的影响,而非环境问题。AB 错误。 【24 题详解】 该市的支柱产业发生了收缩应该采取的措施,应当是振兴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优化产业结构,或者是延长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选项 A 正确。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相协调,而不应该盲目加快工业化进程,选项 B 错误,从图中

39、可以看出该城市城镇人口总量下降,有可能出现了城市中心萎缩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城市中心的建设,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相城区集中,振兴中心城市。D 正确。吸引农村人口要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并不是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来吸引农村人口,选项 C 错误。 【点睛】支柱产业瘦身强体意味着产业的发展有可能进入衰退阶段,因此要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寻找新出路,延长产业链。 【答案】25. AC 26. CD 【解析】 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地域文化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5 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川西林盘,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上

40、,地形平坦,该区植被生长旺盛,外层水渠农田占地面积最广,耕地面积广大,可以推断区域相对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灌溉,因此选项 A 正确 B 错误,气候温和,物种丰富与川西林盘的形成无关,该区域是独特的乡村聚落。川西林盘最内层为住宅院落,从图中可以看出林盘与林盘之间的住宅具有较大的空间间隔,每个林盘外围都有水渠农田所环绕,因此每个林盘的住宅之间相对封闭,应当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精耕细作。选项 B 错 C正确。 【26 题详解】 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留其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原型进行发展,不能盲目地进行拆迁合并、扩大规模。选项

41、A错误,集中布局会破坏其原有的分布结构,建设规模化的小区也会破坏其原有的聚落特色。选项 B 错误。可以进行保护性的建设,留存当地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业,发挥区域特色,正确答案选 C D。 【点睛】难度较小,读图并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 2727 题题 第第 2929 题)和选做题(第题)和选做题(第 3030 题) ,共计题) ,共计 6060 分。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 (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 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

42、(3)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 不利:引发洪涝灾害 (4)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解析】 考察水循环相关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河流的补给类型,影响河流流量大小的因素以及水循环的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察,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恒河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靠雨水补给。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地区是我国的雅鲁藏布江,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该流域地区常年最稳定的补给类型是地下水补给,因此共有三种类型,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43、、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 (2)流量的差异可以从流量的总量大小以及流量的季节变化两方面去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大于恒河,尤其是在上半年,并且布拉马普特拉河在七月份流量最大,而恒河在九月份流量最大。布拉马普特拉和出现峰值时间较早,这是因为与流域的补给类型有关,布拉马普特拉河受印度西南季风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并且时间较长,因此月均流量大,出现峰值时间早。 (3)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去谈。 有利影响:河流流量较大,带来泥沙较多,有材料可知,该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 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 1.3 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 10.6 亿吨,形成了

44、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河口处泥沙沉积有利于促进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靠近河流有利于进行灌溉。提供了便利的水源。 不利影响,要结合去的气候特征去谈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容易引发旱涝灾害。 (4)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要从开源和节留两方面去谈。该区域洪涝灾害较多,因此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调节地表径流,改变水的时间分布不均特征。同时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印度,孟加拉国等不同的国家,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流域内水资源。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要节约用水,尤其是要合理利用地下水,防止过度开采。 【点睛】第一题要注意潜在的终年补给类型为地下水补给。容易遗漏地下水补给。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水

45、位、水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以及凌汛等方面去看。而该区域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因此水文特征最突出的主要是水位、水量以及含沙量和汛期的长短以及季节变化特征。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要从开源和节留两方面去谈。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加强 (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 (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4)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 考察城市化相关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城市化的表现区域差异,对于去发展的影响

46、生态脆弱区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治理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难度一般,基础知识考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从图乙可以看出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很多中等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如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国道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有材料可知,常住人口 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 69.3%,城市人口比重较高。这些都是城市化的标志。 (2)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都是能

47、源,因此该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如能源行业、也可以发展化工,尤其是重化工业,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和纺织等轻工业,该区草原广布,饲料充足,适合牛羊放牧养殖,可以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如炼乳等。 (3) 既要面对生态破坏, 又要防止环境污染问题。 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过度放牧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黄河流域特殊的黄土层,以及夏季多暴雨的特点引发的水土流失,该区域发展重化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4)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具有示范作用。不同的区域,根据区域特色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优化产业结构,同时

48、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和优化。从对外开放的作用来说,对于促进内陆地区的开发和开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内蒙古东西跨度广,邻国较多,有利于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 【点睛】拓展延伸: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由于具有不同的空间范围和城市数量,因而形成不同规模大小的城市群。城市群是一个大的区域增长极(或增长区) ,经济增长速度快,具有辐射带动效应。并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城市群也是一个“创新极”,创新能力很强,有利于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不同的区域,根据区域特色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

49、分工与协作,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和优化。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类型多样;以园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较少 (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3)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单一;农业衰退 (4)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 【解析】 考察土地利用结构、 立体农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该村土地利

50、用结构可以从土地利用的类型以及土地利用方式两方面去谈。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村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农林以及交通和村庄建设各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园地和林地原地占有 29.8%,耕地占的比重和他们基本持平,仅有 29.9%,因次耕地相对较少。 (2)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的基本形式是在不同海拔发展不同的农业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多低山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容易产生水土流失,松林和竹林可以有力减缓水土流失,在相对低是较低的饭破处。茶园有利于排水,靠近河流地区,发展种植业,种植水稻,因此该空间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气候和水源。 (3)有材料一可知,该村 70%的人外出就业,大多数都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