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41.62KB ,
资源ID:204830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048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桓台市2022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桓台市2022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1、山东省桓台市山东省桓台市 2022 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本题共 5 小题,小题,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法经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编撰的,开中华法系之先河,但由于法典的制定还处于中华法系的启蒙时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人类早期法律文化的共同特点。 根据现有文献,最早提到法经的史料是由晋书刑法志记录下来的三国时期陈群、刘劭等人撰写的魏律序,其中有旧律因秦法经这样的话。晋书刑法志对法经有更加确切的说明:是时(指魏明帝制定魏新律之前)承用秦

2、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随后唐律疏议唐六典注中也有类似的论述。至明末,董说在其编著的七国考的魏刑法一篇中,引用了东汉桓谭新论中关于法经的一段论述,对法经作了更加详细的阐述。自此之后,战国时代李悝著法经,便被大多数学者认可。 李悝师从子夏。子夏作为孔子的弟子,其思想核心主要是重礼和博学。李悝虽然跳出了子夏的儒家门墙,但还是继承了其师的重礼思想。如法经在废除世卿世禄的同时,却又正式确认了与封建等级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宣布大夫之家有侯物,是逾制,自一以上者诛,表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此外,丞相受金,左右伏诛,也是保护特权者的一项具体规定。按董说注云:刑不上大夫,故诛

3、左右。以上种种无不反映了李悝在立法时思想深处受到的儒学羁绊。 法经是身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改革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使其君生无废事,死无遗忧。法经的内容有六篇,即盗法贼法网(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法经的指导思想就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再结合法经在杂律中对于逾制等罪名的规定,可以看出法经反映了当时的贵族及新兴的封建士大夫加强、维护其地位的意志。 古代法律规范体系并无科学的分类,体现在法典的体例上就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实体法程序法不分。从现存有关法经的史料来看, 法经的主要内容是以罪名为基础的刑法条文,但是也并不完全只是刑法,唐律疏议中说:囚法今断狱律是也,捕法今捕亡律也。可见法

4、经中也有相当于刑事诉讼法的内容。而且法经把维护私有财产权的盗法立为首篇,其中就不可能不涉及到对某些民事关系的法律调整,只不过一如我国古代法律的特点,是以刑事手段来调整而已。 法经继承了周礼及尚书吕刑中的各种肉刑,如笞、诛、膑、刖、宫等,还规定了大量的连坐刑,如夷族、夷乡等。另外,法经重刑而轻罪,规定盗符者诛,籍其家。 盗玺者诛。 议国法令者诛, 籍其家, 及其妻氏 群相居一日以上则问, 三日四日五日则诛 。以上表现,无疑使法经抹上了浓厚的暴力杀戮的色彩,散发出原始氏族征战与统治的血腥气息。 虽然李悝在变法中提出了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方针,并且在法经中演变为不别亲疏

5、,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治原则,并为后来商鞅、韩非等法家代表人物奉为信条。但是这些法治措施击溃了奴隶制等级秩序,却又带来封建等级秩序,而封建社会仍是等级特权社会。法家的法治观最终仍是为人治服务,毫无民主性、平等性可言。 (摘编自百度百科法经) 材料二: 这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2020 年 5 月 28 日下午,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

6、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为民商事活动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行为规则和基本遵循,进一步健全了我国现代产权制度、合同制度等,充分调动民事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对保护网络虚拟财产作出规定、细化网络侵权责任、明确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规则民法典全面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充分反映人民意愿,聚焦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加强了对公民人身

7、权、财产权、人格权的保护,形成更加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 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实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和现代民事法律规范的融合,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注入强大的道德力量。通过民法典的施行,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社会根基。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以民法典的编纂和颁行为契机,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8、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新华社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写在民法典通过之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法经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编撰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既体现了法家重刑的思想,也继承了儒家重礼的思想。 B.根据现有文献记载,特别是明末董说在七国考中对法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后,“李悝著法经”便被大多数学者认可。 C.李悝变法改革的目的是“使其君生无废事,死无遗忧”,主张“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盗法排在法经之首即是印证。 D.法经提出“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治”原则,但从“丞相受金

9、左右伏诛”的规定看,它仍是为“人治”服务的。 2下列对民法典编纂必要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民法典的编纂作为全面依法治国、法律体系完善的标志性事件,象征着我国走向繁荣昌盛,文明进步。 B.民法典的编纂有利于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力量。 C.民法典的编纂全面回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使公民权力保护机制更加规范有效。 D.民法典的编纂融合了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和现代民事法律规范,“法”“德”相融,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法经“重刑而轻罪”观点的一项

10、是( )(3 分) A.罪人年十五以下,罪高三减,罪卑一减;年六十以上,小罪情减,大罪理减。 B.太子博戏则笞;不止,则特笞;不止,则更立。 C.上以无法使,下以无度行故百事废,财物诎,而祸乱起。 D.窥宫者膑,拾遗者刖。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4 分) 5与法经相比,民法典有哪些进步性?请依据材料比较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本题共 4 小题,小题,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小题。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箩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似的,却不住地

11、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啥用呢?正发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倒吓了一跳。展眼儿接着一连又是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平儿与周瑞家的忙起身说:姥姥只管坐着,等是时候儿,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她。只见那凤姐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 围着那攒珠勒子, 穿着桃红撒花袄, 石青刻丝灰鼠披风, 大红洋绉银鼠皮裙, 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一个小小的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儿。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地问道:怎么

12、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头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立在面前了,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满面春风地问好,又嗔周瑞家的: 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住不拜罢。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下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给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儿管事的来回话。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儿,二奶奶陪着也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

13、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红了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勉强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的,只是大远地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得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 只因他爹娘在家里, 连吃的都没有。 如今天又冷了, 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了?打发咱们做啥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她不会说话,因笑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便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馔 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

14、儿过来,舔唇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待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里杂事太多,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大知道这些个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这里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了。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和我张口,怎好叫你空手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想头了;后来听见给她二十两,喜得眉开眼笑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

15、,比我们的腰还粗哩!周瑞家的在旁听她说得粗鄙,只管使眼色止她。凤姐听了,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至刘姥姥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 若不拿着, 可真是怪我了。 这串钱雇了车子坐罢。 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拿了银钱,随周瑞家的走到外边,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 B. 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

16、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 C. 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D. 刘姥姥说到为难之处,推出板儿说话,作者刻意安排他成为行乞的幌子,缓解了刘姥姥的窘态,让人不觉得她的话语那么突兀。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运用了“忙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 B. 运用“不接茶”“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等动作描写,说明凤姐确实不知道刘姥姥已经来了,衣着描写体现

17、了凤姐的俗气。 C. 运用了“嗔周瑞家的”等语言描写表现了凤姐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 D. 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自鸣警钟,凤姐珠光宝气的打扮,传来的一桌客馔,都写出了荣府的豪奢。 8. 小说中刘姥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 分) 9. 小说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 “匣子” 的细节,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 (一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

18、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徵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

19、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 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徵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少不为难。然就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

20、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徵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B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C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D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21、是( )(3 分) A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文中“梁武帝”“隋炀帝”则分别是萧衍、杨广的尊号。 B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成为臣子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唐虞,是唐尧、虞舜的并称。相传尧帝因年轻时曾被封为唐侯,所以称为唐尧;舜帝,国号叫有虞,所以称为虞舜。 D仆射,古代官职名。始于秦,汉代后职权渐重,属尚书省。至唐时,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南宋后废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唐太宗认为伤身子的不是身外之物,而是声色滋味,如吃喝、音乐,女色,一旦沉迷其中,就会酿成灾祸。欲

22、望越多,伤害越大。 B唐太宗认为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自身,戒骄奢淫逸,谏议大夫魏徵与詹何都认为太宗所说的,符合古人的道理。 C魏徵认为君主应该多方面听取和采纳臣下建议,不偏听偏信。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都因偏信而被蒙蔽,太宗很赞赏他讲的话。 D魏徵认为新帝王的兴起,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百姓乐于推翻旧朝,四海之内都会先后归顺,是天授人与,并不是很艰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2)魏徵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 14本文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文中唐太宗君臣讨论了哪些为君之道,请简要概括。(

23、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516 题。 羌 村(其三) 杜 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前四句写“客至”时群鸡斗争,诗人只好驱鸡上树后接待客人。 B.五至八句写父老携酒来看望我,表现了父老看重情礼,民风淳朴。 C.“酒味薄”是诗人斟酒的谦辞,巧妙地引出了对当时社会现实

24、的描写。 D.后四句诗写诗人为答谢父老而歌,“歌罢”仰天长叹,四座父老泪流满面。 16. 杜甫有仁者情怀对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体察入微。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杜甫这种情怀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小题,6 分)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劝学中告诫我们要广博地学习并且加强自我反省的句子是:“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四子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_,_。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25、(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题。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宣示抵制违法失德人员, 坚决反对和抵制“唯流量论”、 泛娱乐化、 高价片酬, 对于“流量至上”现象坚决说“不”,让主旋律和正能量充盈文艺创作、视听空间,才能_净化行业生态。 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明星的生成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明星效应也会对作品的社会传播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以牺牲文化艺术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明星效应,就是_ 了。 一段时间以来,业界有时对流量明星过度依赖、过度追捧,体现为影视剧集为其量身定制、综艺晚会为其打造

26、秀场、网络平台为其热搜霸榜,滋生出“作品服务于个人”的错误倾向。如果任由这种“要阵容不要内容.要颜值不要价值,要热度不要深度”的倾向泛滥,将带来创作脱离文化艺术逻辑和规律.违背正确轨道。 因此,以流量明星为中心的作品生产机制必须被整治。流量明星本是商业逻辑运作的产物,( )一味追求通过明星展示、粉丝聚集等方式获得流量和收益,仅仅满足感官刺激而忽视观众真正的精神文化需求,以_、竭泽而渔的心态进行创作生产,只会助长粗制滥造、畸形审美之风,_, “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逻辑必然会严重阻碍行业的发展。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一项是( )(3 分) A正本清源南辕北辙好高骛远假以时日 B追

27、根溯源南辕北辙好高骛远长此以往 C追根溯源舍本逐末急功近利假以时日 D正本清源舍本逐末急功近利长此以往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不仅“流量至上”的价值观横行,而且影视剧集生产容易演变为彻底的市场投机行为。 B不仅影视剧集生产容易演变为彻底的市场投机行为,而且“流量至上”的价值观就会横行。 C如果“流最至上”的价值观横行,影视剧集生产就容易演变为彻底的市场投机行为。 D如果影视剧集生产演变为彻底的市场投机行为,“流量至上”的价值观就会横行。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将导致创作背弃文化艺术逻辑和规律,脱离正确轨

28、道。 B将导致创作脱离文化艺术逻辑和规律,违背正确轨道的弊病。 C将带来创作脱离文化艺术逻辑和规律,违背正确轨道的弊病。 D将带来创作背弃文化艺术逻辑和规律,脱离正确轨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题。 决定胖瘦的是能量供应与消耗差。科学研究证实,人体并不会完全根据外界环境温度,来调节皮下脂肪厚度。 皮下脂肪厚度的决定因素是能量供应和消耗差, 也就是说, 当摄入大于消耗时, ,反之则会减少。 当然,环境温度确实会影响体内能量代谢,但它只是众多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如果在冬季没事就“吃吃吃”,而且不经常运动,那么无论穿多还是穿少,都会胖起来。但是,如

29、果均衡饮食、 ,那么则不会因为气温变化而影响身材。更重要的是,正常情况下人也不会长期处于寒冷状态下,尤其是在供暖技术已广泛普及的今天,短暂的户外低温并不会对身体脂肪分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8 个字。(6 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两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20 字。(5 分) 四、写作(四、写作(60 分)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力行出自书泰誓中,意思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 中庸记载: 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 中庸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

30、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等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 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周易中蕴含的生生之德崇德广业思想已然表明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 建功立业、 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 仁德 大德 。 上述材料能给人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C (“变法改革”扩大范围;“盗法排在法经之首即是印证”有误,印证的对象错。) 2.A 这是编纂法典的意义,并非必要性。B,经济发展的需求。C,人民生活发展的需求。

31、D,法德相融的需求。 3.D A 为减刑,B 体现太子犯法与民一视同仁,C 强调法的重要性,D 体现了法的暴力杀戮。 4.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指出民法典的里程碑意义,接着从经济建设、民生福祉、社会风尚等不同角度分析其关系,最后照应开篇强化意义。(1 点 1 分,共 4 分) 5.从立法目的来看:民法典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维护的是人民的权益;法经是维护特权阶层利益的。 从法典本身来看:民法典是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法经体例上就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实体法程序法不分。 从立法思想来看:民法典是为了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法经则是法家

32、重刑主义的思想,重刑而轻罪,有浓厚的暴力杀戮的色彩。(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共 6分) 6. C 7. B 8. 刘姥姥是一个贫穷质朴、没见过世面、言语粗俗,但又有些自尊、求人难以启齿的农村老妇人形象。 9. 为王熙凤的出场做铺垫;反衬了刘姥姥初入贾府的心情;渲染环境氛围;这一细节描写通过刘姥姥的听觉和视觉来渲染王熙凤的出场,由此可见贾府盛极一时的荣华富贵。 10B 11A梁武帝、隋炀帝是谥号。 12B“昔楚聘詹何”,詹何是楚庄王时的人。 13(1)因此君主只有通过多方面听取和采纳臣下的建议,才能使显贵大臣不能阻塞蒙蔽,这样下情就一定能上达。(“兼”“壅蔽”“通”各 1 分,句意 1 分)

33、 (2)魏徵与我安定天下,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定陷入危亡的境地。(“虑”“端”“践”各 1 分,句意 1 分) 14正身修身;兼听纳下;戒骄逸享乐 (每点 1 分) 【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必须首先存活百姓。如果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那就好比是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自身,绝不会有身子端正了而影子弯曲,上头治理好了而下边发生动乱的事。我常想能伤身子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而都是由于自身追求耳目口鼻之好才酿成灾祸。如一味讲究吃喝,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如果再说出一些不合事

34、理的话来,就更会弄得人心涣散,怨言四起,众叛亲离。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取乐贪图安逸。谏议大夫魏徵对答说:古代圣明的君主,也都是先就近从自身入手,才能远而推及一切事物。过去楚庄王聘用詹何,问他治理好国家的要领,詹何却用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来回答。楚庄王再问他治理国家该怎么办, 詹何说: 没有听到过自身治理好而国家会发生动乱的。 陛下所明白的, 实在符合古人的道理。 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徵说:什么叫做圣明君主、昏暗君主?魏徵答道:君主之所以能圣明,是因为能够兼听各方面的话;其所以会昏暗,是因为偏听偏信。诗经说:古人说过这样的话,要向割草砍柴的人征求意见。过去唐尧、虞舜治理天下,广开四方门路,招

35、纳贤才;广开视听,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因而圣明的君主能无所不知,所以像共工、鲧这样的坏人不能蒙蔽他,花言巧语也不能迷惑他。秦二世却深居宫中,隔绝贤臣,疏远百姓,偏信赵高,到天下大乱、百姓背叛,他还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到侯景兴兵作乱举兵围攻都城,他竟然不知道。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到各路反隋兵马攻掠城邑时,他还是不知道。因此,君主只有通过多方面听取和采纳臣下的建议,才能使显贵大臣不能阻塞蒙蔽,这样下情就一定能上达。太宗很赞赏他讲的话。 贞观十年时,唐太宗问侍从的大臣: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业哪件事比较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答说: 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 各地豪杰竞起, 你攻破他

36、他才投降, 你战胜他他才屈服,这样看来,还是创业艰难。魏徵对答说:帝王的兴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乱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戴,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天授人与,如此看来创业并不艰难。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骄傲放纵,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徭役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务还仍然不停,国家的衰败,常常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样看来,守业更难。太宗说:玄龄当初跟随我平定天下,历尽了艰难困苦,多次死里逃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徵与我安定天下,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定陷入危亡的境地,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如今创业的艰难既已过去,守业这一难事就得和诸公一道慎之才是。 15.【答案】C 【

37、解析】“酒味薄是诗人斟酒的谦辞”错,“酒味薄”是实话,因为黍地无人耕种,收成不好,酒味自然不浓。故选 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16.【答案】 诗人借父老之口,用“黍地无人耕”反映了战乱给人民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破坏。(3 分)诗人用“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反映了时世的艰难,人民长时间生活在动荡的战乱之中。(3 分) 【解析】

38、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应整体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句意思,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作答。 仁者情怀是指题干中提到 “对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 体察人微” 。诗歌中“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这四句写百姓的遭遇。“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由于战乱,田地无人耕种,战乱给人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给人民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受战乱影响,人民长时间生活在动乱之中,年轻人离开家园,家中只剩下老弱病残,时事艰难。 17.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为国以礼,

39、其言不让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8D(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追根溯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含贬义。舍本逐末: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假以时日:如果再给一定的时间的话就更怎么样,一般是褒义夸奖。长此以往:老这样下去,多含有变得更坏的意思) 19C(从前后逻辑看,更适合假设关系。“流量至上”呼应上文“流量明星”的相关内容,而“影视剧集”那一句是最终结果,放后面更合适)

40、 20 A(“带来”后面必须有宾语, 故排除 D 项。 而“违背”与“轨道”搭配不当, 故排除 BC。“导致”和“弊病”也不能搭配) 21皮下脂肪就会增多 并不起决定作用 适当运动 【解题】处,根据前文“皮下脂肪厚熙的决定因素是能量供应和消耗差,也就是说,当摄入大于消耗时”可知,应填“皮下脂肪就会增多”之意的句子。处,根据后文“那么无论穿多还是穿少,都会胖起来”可知,“环境温度确实会影响体内能量代谢”,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因此应填“并不起决定作用”之意的句子, 处, 根据前文“如果在冬季没事就吃吃吃,而且不经常运动”“如果均衡饮食”可知、应填“适当运动”之意的句子。 22环境温度不能不能完全调节皮下脂肪厚度。环境温度不会不会对身体脂肪分布产生实质性影响。 【解题】解答此题,先通读文段,找到核心语句,根据表达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 23.【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材料包含两段话。第一段着重解释“力行”的出处及含意;第二段强调“力行”的作用、力行与德行的关系,以及“力行品格”的主要内容。写作任务是联系自身发展深入思考、认真规划,写一篇文章。 【立意】 (1)用行动诠释责任,以力行彰显担当 (2)在激情力行中绽放青春光芒 (3)力行,让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