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16.70KB ,
资源ID:20453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045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1、第 1 页,共 18 页 2020-2021 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九年级上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提出原子论的是哪位科学家() A. 侯德榜 B. 门捷列夫 C. 道尔顿 D. 拉瓦锡 2.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酒精燃烧 B. 植物光合作用 C. 粮食酿酒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 化学变化一定存在:状态和颜色的变化发光,放热生成新物质气体的放出能量的变化() A. B. C. D.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2、B. 汽水 C. 液态氧 D. 水泥砂浆 6.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A. 氢气 B. 天然气 C. 酒精 D. 汽油 7.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区别在于() A.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核电荷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8. 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属于同一种元素微粒的是() A. B. C. D. 9. 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第 2 页,共 18 页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O B. Al C. Si D. Fe

3、11. 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 HCl B. 2 C. 3 D. 4 12. 2017年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大余,方便了大余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子停止运动 B. 分子质量变大 C. 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 石油液化气用作燃料 C.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D. 铜用于制造导线 14.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4、()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 C. 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无法确定 15.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甲烷 B. 氮气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16.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该反应的反应物分别属于单质和化合物 D. 反应前后原子、分子都没有改变 第 3 页,共 18 页 17. 现将 10g A和足量 B 混合加热,A和 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 8g C和 4g D,则参加反应的 A和 B的质量比

5、是() A. 1:1 B. 2:1 C. 4:1 D. 5:1 18. 已知原子核内有 6个质子和 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 mkg,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n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12 D. 12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0. 为比较 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 B. C. , D.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铝离子 _ ; (2)氖气 _

6、 ; (3)2个二氧化硫分子 _ ; (4)碳酸根离子 _ ;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_ ; (6)“煤气”中含 _ 会使人中毒。 22. 如图是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A、B、C 是初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组成中有相同的一种元素,请根据此图推断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名称: (1)_ ;(2)_ ;(3)_ 。 23.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第 4 页,共 18 页 (1)电解水实验(图)揭示了水的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图 B 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 其中活性炭不仅可以 _ (填操作名称, 下同)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 _ 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3)硬水和软水可以用 _ 来

7、区分,生活中常用 _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在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几种净水方法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_ 。 (5)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相符的是 _ 。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24. 如图是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药品的取用和给物质加热的操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向试管中加入药品使用了药匙, _ (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纸槽。 (2)进行步骤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_ (写出一点)。 (3)指出

8、步骤三中的两处错误操作: _ 、 _ 。 第 5 页,共 18 页 25. 某学习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_ ;b _ 。 (2)装置 B中仪器 b 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 _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该反应属于 _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 (填字母,下同),用 C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内的水变为紫红色,原因是 _ 。 (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_ 。已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因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

9、置的组合是 _ 。 26. 如图 1 为实验室用于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主要现象是 _ 。 (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是因为: _ 。 (3)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15,那么原因可能是 _ 。 (4)该实验后来瓶中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请推测氮气的化学性质(一条即可)_ 。 (5)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 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_ 。 27. 2019年 3 月 10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 6C”卫星发射升空, 至此, 长征系列运载

10、火箭完成第 300次飞行任务。 科学家发现的(2)3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的相对分子质量 _ ; (2)(2)3中 N、O原子的个数比为 _ ; (3)(2)3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 。 第 6 页,共 18 页 28.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得该生铁样品6.0,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5.0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及其中物质的质量 97.0 96.8 请你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放出的氢气是多少? (2)生铁样品

11、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故 A 错; B、门捷列夫制作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 B 错。 C、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 C 正确。 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 D 错。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答案】D 【解析】解:A、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植物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

12、化;故选项错误;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酒精燃烧、植物光合作用、粮食酿酒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第 7 页,共 18 页 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B 【解析】解:化学变化不一定有状态和颜色的变化; 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化学变化中不一定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有

13、的化学变化吸热; 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伴还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故正确。 故选:B。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A 错; B、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段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 B 正确; C、取用药品的方法: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不能用手拿,故 C 错; D、胶头滴管要垂悬

14、在试管口上方,故 D错。 故选:B。 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 B、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考虑; C、根据取用药品的方法考虑;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5.【答案】C 【解析】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汽水中含有碳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液态氧中只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第 8 页,共 18 页 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砂子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C。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

15、。 6.【答案】A 【解析】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 A 正确; B、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B错误; C、酒精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C 错误; D、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D错误; 故选. 氢气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水,不会造成污染,而且放出的热量是燃烧汽油放出热量的2.8倍 本题考查常见的能源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清洁能源 7.【答案】B 【解析】解:不同元素之间电子数中子数可以相同,但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一定不同。故选:B。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之间

16、的区别应该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不同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8.【答案】B 【解析】解:A、中两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B、中两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正确。 C、中三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D、中两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是解题的关键

17、第 9 页,共 18 页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明确该实验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因在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时,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所以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故选 C。 10.【答案】A 【解析】解: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所以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 故选:A。 根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解答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多 记住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是解答本题关健 11.【答案】D

18、 【解析】解:A、氢元素显+1价,设 HCl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 0,则 = 1价。 B、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2属于单质,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0。 C、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 + (2) 4 = 0,则 = +5价。 D、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 + (2) 4 = 0,则 = +7价。 故选:D。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19、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 12.【答案】D 【解析】解:夏天温度高,分子间的间隔要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会使轮胎发生爆胎。 故选:D。 第 10 页,共 18 页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不需要通

20、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 A 错; B、石油液化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石油液化气的可燃性,利用了化学性质,故 B 正确; C、金刚石加工成钻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 C错; D、铜用于制造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 D 错。 故选:B。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

21、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4.【答案】C 【解析】解:反应物水由 H、O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 C、O元素组成,反应前为 C、H、O 三种元素;生成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不变,推断淀粉中一定含 C、H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选: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通过对比反应前后物质水、二氧化碳以及生成的氧气的组成元素,推断淀粉的元素组成。 此题只能定性进行分析, 不能明确判断淀粉中是否含有 O 元素, 要确定 O元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探究。 1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爆炸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

22、爆炸的条件进行 爆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第 11 页,共 18 页 【解答】 A、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故 A 可能发生爆炸; B、氮气不是可燃性气体,不与氧气反应,故 B不可能发生爆炸; C、氧气是助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不可能发生爆炸; D、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不能和氧气反应,不可能发生爆炸; 故选:A。 16.【答案】D 【解析】解:可得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A、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得到该反应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分成的原子的再重新组合而形成一种化合物的分子

23、,故为化合反应,故 A 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 B 正确; C、由图示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分别属于单质和化合物,故 C 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原子没有发生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D。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把反应后剩余的分子与反应前抵消,可得到该反应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分成的原子的再重新组合而形成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进行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分清分子的原子构成

24、和反应特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7.【答案】D 【解析】解: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 8gC 和 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为 2g,故参加反应的 A 和 B的质量比是 10g:2 = 5:1。 故选:D。 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 A和 B,生成物是 C和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 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 A 和 B的质量比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 18.【答案】D 第 12 页,共 18 页 【解析】解:已知原子核内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 mkg,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n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5、112=12. 故选:. 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D 【解析】解:A、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 A 不正确。 B、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果不点燃铁就不能燃烧,故 B 不正确。 C、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故 C 不正确。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 D 正确。 故选:D。 A、运用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解答。 B、运用燃烧的条件解答。 C、运用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解答。 D、运用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解答。 有些认识不

26、注意辨别时容易被误判误记, 比如本题中的几项错误认识, 仅仅是一字之差或顺序颠倒造成的,学习中要注意这一点。 20.【答案】D 【解析】解:将 X加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说明活动性 ; 将 Y加入稀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 ; 将 Y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说明活动性 ; 将 Z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 ; 综上所述,金属活动性为: ; 故选:.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第 13 页,共 18 页 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

27、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1.【答案】33+ 22 32 4 CO 【解析】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 正负符号在后, 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 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个铝离子可表示为:33+。 (2)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Ne。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 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22

28、。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要省略。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2。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4。 (6)“煤气”中含一氧化碳,有毒,其化学式为:CO。 故答案为: (1)33+; (2); (3)22; (4)32; (5)4; (6)。 (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3

29、)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进行分析解答。 (6)“煤气”中含一氧化碳,有毒,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第 14 页,共 18 页 22.【答案】氧气 碳 一氧化碳 【解析】解:A、B、C是初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组成中有相同的一种元素,碳与氧气可以生成二

30、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下可以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推断 X为氧气,A为碳,B 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1)氧气; (2)碳; (3)一氧化碳。 根据 A、B、C 是初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组成中有相同的一种元素,碳与氧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下可以生成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所以可以推断 X、 A、B、C的名称。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3.【答案】过滤 吸附 肥皂水 煮沸

31、蒸馏 ABCD 【解析】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2)其中活性炭不仅可以过滤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故填:过滤;吸附。 (3)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肥皂水;煮沸。 (4)在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几种净水方法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是因为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 故填:蒸馏。 (5).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 B.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可以节约用水;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可以保护水资源;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

32、排放,可以保护水资源。 故填:ABCD。 (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 (2)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第 15 页,共 18 页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4)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 (5).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 B.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可以节约用水;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可以保护水资源; D.加强工业

33、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可以保护水资源。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4.【答案】可以 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或标签向着手心或瓶塞倒立在桌上)用酒精灯焰心加热 稀硫酸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解析】解:(1)取用粉末状药品可以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 (2)取用液体时注意: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溶液体积不能超过试管的1/3,否则液体易溅出而伤人;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外焰温度最高

34、。 答案为:(1)可以; (2)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或标签向着手心或瓶塞倒立在桌上); (3)用酒精灯焰心加热;稀硫酸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根据药品取用方法考虑; (2)倾倒液体时注意: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桌面上; (3)根据加热液体的方法分析。 本题涉及实验基本操作,明确实验操作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25.【答案】铁架台 长颈漏斗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424+ 2+ 2分解 A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3+ 2 = 2+ 2 + 2 【解析】解:(1)是铁架台;b 是长颈漏斗。 故填:铁架台;长颈漏斗。 (2)装置 B中仪器 b 的下端要伸入液面

35、以下,原因是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第 16 页,共 18 页 故填: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424+ 2+ 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用 C 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内的水变为紫红色, 原因是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导致高锰酸钾进入水槽中。 故填:2424+ 2+ 2;分解;A;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应该用 B 作为发生装置, 其化学方程式为: 3+ 2 =2+ 2 + 2;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 D 装置收集。

36、故填:3+ 2 = 2+ 2 + 2;BD。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为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末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 (3)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4)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6.【答案】

37、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广口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木炭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点燃红磷后加入瓶中的速率慢(或没有用止水夹)不支持燃烧 减少了点燃磷时产生的污染(或减小了向瓶内放入燃烧的磷时产生的误差或便于操作减少了误差) 【解析】解:(1)图 1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广口瓶容积的五分之一;故填: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广口瓶容

38、积的五分之一; (2)由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都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装置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水不会进入集气瓶故填:木炭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3)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15,那么原因可能是点燃红磷后加入瓶中的速率慢或没有用止水夹;故填:点燃红磷后加入瓶中的速率慢(或没有用止水夹); (4)瓶中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红磷熄灭,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故填:不支持燃烧; (5)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 2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减少了点燃磷时产生的污染第 17 页,共 18 页 或减小了向瓶内放入燃

39、烧的磷时产生的误差或便于操作减少了误差;故填:减少了点燃磷时产生的污染(或减小了向瓶内放入燃烧的磷时产生的误差或便于操作减少了误差)。 (1)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 (2)根据碳燃烧的产物来分析; (3)根据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来分析; (4)根据实验现象来推断; (5)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结论的应用, 综合性较强。 27.【答案】152 2:3 7:12 【解析】解:(1)(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4 + 16 6 = 152;故填:152; (2)1个(2)3分子是由 4个氮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

40、成的,则(2)3中 N、O 原子的个数比为 4:6 = 2:3;故填:2:3; (3)(2)3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 4):(16 6) = 7:12;故填:7:12。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 1 个(2)3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8.【答案】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97.0 96.8 = 0.2 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x + 24= 4+ 2 56 2 0.2 562=0.2 = 5.6 则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6.0 100% 93.3% 答:(1)反应放出的氢气是0.2.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93.3%. 【解析】 第 18 页,共 18 页 【分析】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 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解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烧杯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氢气,所以可以求算氢气的质量。 (2)根据氢气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铁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