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47.05KB ,
资源ID:204438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044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重庆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九年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重庆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九年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1、第 1 页,共 18 页 2020-2021 学年重庆市江北区九年级学年重庆市江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成冰 B. 玻璃破碎 C. 葡萄酿酒 D. 汽油挥发 2.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量液体体积 C. 收集气体 D. 稀释浓硫酸 3.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将空牛奶盒放进可回收垃圾桶 B. 将空饮料瓶放入厨余垃圾桶 C. 用活性炭放冰箱中除异味 D. 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白酒 B. 矿泉水 C. 纯净的空气 D. 冰水

2、混合物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耀眼白光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6. 铜与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 + 83= 3(3)2+ 2 +42,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A. NO B. 2 C. 2 D. 2 7. 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钇属于金属元素 B. 钇原子的质量是88.91 C. 钇原子的中子数是 50 D. 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9 8.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第 2 页,共 18 页 A. 液氧

3、 B. 臭氧 C. 双氧水 D. 二氧化碳 9.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10. 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高能燃料 B.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C. 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石油产品 D. 由于新能源开发,可以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 11. 在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中,常用过氧乙酸(化学式3)进行杀消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氧乙酸是由 2个碳原子、3 个氧原子和 4 个氢原子组

4、成 B. 过氧乙酸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2:4:3 C. 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g 12. 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的化学式为4 B. 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2 C. 丁物质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组成 D. 该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数没有发生改变 13. 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2) 加水溶解 B 4() 点燃混合气体 C 2(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铜粉(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 第 3 页,共 18 页

5、A. A B. B C. C D. D 14. 将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及铁粉,加入足量的水中,过滤,下列情形可能存在的是() A. 滤纸上有 Ag、Cu、Fe,滤液中有2:、2: B. 滤纸上有 Ag、Cu,滤液中有2:、2:、2: C. 滤纸上有 Ag、Cu、Fe,滤液中有2:、2:、2: D. 滤纸上有 Ag、Fe,滤液中有2:、2:、2:、: 15. 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加热一定质量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 C. 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 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密度、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稀盐酸 16.

6、 对比学习法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已知,木炭与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第 4 页,共 18 页 A. 两个实验都属于置换反应 B. 两个实验中澄清石灰水都会变浑浊 C. 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都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D. 两个实验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7. 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亚铁离子 _ 。 (2)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 _ 。 (3)食盐中阴离子的结构意图 _ 。 (4)铁与空气中的 _ 同时接触易生锈。 18.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7、。 (1)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_ ,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 _ 两种元素组成的。 (2)生活中常用 _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 _ 方法使硬水软化。 19.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2,加剧了大气层的 _ 效应。 (2)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_ 。 (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_ 。 (4)用铁制作炊具是利用其良好的延展性和 _ 性。 2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2。在通常情况下,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含有2%的2和0.085%

8、23的水溶液特性优良, 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 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2取代氯气(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_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 _ (填字母序号)。 A.84 消毒液(含) B.双氧水 C.氯气 第 5 页,共 18 页 D.过氧乙酸(243) (3)2遇热水生成次氯酸()、氯气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21.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 。 (2)实验 B中水的作用是 _ 。 (3)实验 C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

9、量和 _ 。 (4)实验 D中加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 _ 。 (5)实验 E中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2.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_ 。 (2)写出实验室用 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 。 (3)实验室可选用 _ 装置(填序号)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 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 F中, 根据现象, 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_ 的物理性质。 2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

10、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溶液(一种红色色素)褪色。 【提出猜想】甲:气体是2;乙:气体是2;丙:气体是2和2。 【实验探究】针对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第 6 页,共 18 页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 A 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 _ 。 (2)装置的作用是 _ 。 (3)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 _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_ 现象,证明气体中含有2。 (4)该实验装置存在一个缺点,请你进行改进: _ 。 【讨论】锌和

11、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用文字简述原因 _ 。 24. 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某校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除去黄铜合金里的铁,得到纯净的铜,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2)此黄铜合金中铜的质量是多少克? (3)稀硫酸中,硫酸与水的质量比是多少? 答案答案解析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第 7 页,共 18 页

12、 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示操作错误

13、C、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为利于空气的排出,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空

14、牛奶盒属于可回收垃圾,所以将空牛奶盒放进可回收垃圾桶,选项说法正确; B.空饮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选项说法不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活性炭放冰箱中除异味,选项说法正确; D.用洗菜的水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第 8 页,共 18 页 D.根据节约用水的做法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4.【答案】D 【解析】解:A、白酒中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矿泉

15、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纯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白酒、矿泉水、纯净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D 【解析】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6、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

17、验现象的区别。 6.【答案】A 第 9 页,共 18 页 【解析】 解: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 83= 3(3)2+ 2 +42, 反应前 3Cu、 83中含 Cu、H、N、O 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 3、8、8、24,反应后3(3)2、42中含 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 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 2X中含 2个 N 原子和 2 个O 原子,则每个 X分子由 1 个 N原子、1 个 O原子构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NO; 故选:A。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 83= 3(3)2+ 2 +42,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推断反应生成物

18、 X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 X 的化学式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 7.【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钇,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而不是钇原子的质量是88.91,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19、39;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89,则钇原子的中子数是89 39 = 50,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9,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8.【答案】A 【解析】解:A、液

20、氧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液氧中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 B、3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C、双氧水中含有双氧水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第 10 页,共 18 页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 A 说法正确; 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

21、故 B 说法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 C说法正确; D、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 D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分子的构成回答本题; 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根据原子的特点考虑; D、根据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10.【答案】D 【解析】解:A、获取氢气的最佳途径是利用太阳能使海水(或)水分解生成2,氢气的燃烧值高,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是一种理想的高能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

22、化石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油资源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能因为新能源开发而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氢能源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石油加工的产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石油资源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分析判断。 第 11 页,共 18 页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能源的优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石油加工的产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

23、:.过氧乙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B.由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3,则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1 4):(16 3) = 6:1:12,选项说法错误; C.3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1 4):(16 3) = 6:1:12,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说法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分析。

24、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B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4和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Si 和 HCl,化学方程式为。 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 每个甲的分子是由 1个硅原子和 4 个氯原子构成的, 所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4,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乙(2)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4 = 1:2,选项说法正确; C.D 物质是 HCl,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每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的,氯化氢是由氢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25、,该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数增多了,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等。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第 12 页,共 18 页 13.【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量不大,不能完全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4均具有可燃性,点燃混合气体,均能燃烧,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

26、误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碳粉和铜粉在空气中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

27、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A、滤纸上有 Ag、Cu、Fe,说明铁过量,则滤液中不会有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滤纸上有 Ag、 Cu, 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 如果硝酸铜没有或部分反应时, 滤液中有2:、 2:、 2:, 该选项说法正确; C、滤纸上有 Ag、Cu、Fe,说明铁过量,则滤液中不会有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渣中含有铁,说明铁过量,则滤纸上一定有银、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要会利用金

28、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 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5.【答案】B 【解析】解: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总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最终固体质量不是 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第 13 页,共 18 页 C、加热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锰元素、钾元素的质量都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钾元素的质量比始终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锌比铁活泼,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比铁快,最终铁和稀盐酸反应生

29、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B、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加热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D、锌比铁活泼,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B 【解析】解:A、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

30、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两个反应均有二氧化碳生成,两个实验中澄清石灰水都会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两个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学方程式分别是、,不是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铜元素和铁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B、根据两个反应均有二氧化碳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

31、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木炭均具有还原性、反应的现象、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 14 页,共 18 页 17.【答案】22: 22 2、2 【解析】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 正负符号在后, 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 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2:。 (2)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22。 (3)氯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17,核外电子数为 18,核外

32、有 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 8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 (4)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同时接触易生锈,其化学式为:2、2。 故答案为: (1)22:; (2)22; (3); (4)2、2。 (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是过氧化氢,进行分析解答。 (3)食盐中阴离子是氯离子,氯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17,核外电子数为 18,核外有 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 个电子,第二

33、层上有 8 个电子,第三层上有 8 个电子,进行分析解答。 (4)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同时接触易生锈,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答案】2:1 氢、氧 肥皂水 煮沸 第 15 页,共 18 页 【解析】解:(1)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故填:2:1;氢、氧。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煮沸方法使硬水软化。 故填:肥皂水;煮沸。 (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

34、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 (2)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9.【答案】温室 隔绝氧气 石墨 导热 【解析】解:(1)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2,加剧了大气层的温室效应。 (2)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3)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电极。 (4)铁制作炊具,能加热锅中的饭菜,是利用其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热性。 故答案为:

35、(1)温室; (2)隔绝氧气; (3)石墨; (4)导热。 (1)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可作干电池电极的物质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温室效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答案】+447.4%62+ 22;4 + 2+ 52 第 16 页,共 18 页 【解析】解:(1)2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2中,氧

36、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6235.5:162 100% 47.4%;故填:+4;47.4%; (2).84消毒液(含)中含有氯元素,属于“含氯消毒剂”; B.双氧水中不含氯元素,不属于“含氯消毒剂”; C.氯气中含有氯元素,属于“含氯消毒剂”; D.过氧乙酸(243)中含有氯元素,属于“含氯消毒剂”; 故填:BD; (3)二氧化氯和热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氯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62+ 22;4 + 2+ 52,故填:62+ 22;4 + 2+ 52。 (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化学来

37、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21.【答案】 引流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 炸裂瓶底 隔绝空气 完全消耗瓶内空气中的氧气 3+ 2 =2+ 2 + 2 【解析】解:(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温度很高,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需要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故填: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实验 C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故填:隔绝空气; (4)实验 D中加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完全消耗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故填:完全消耗瓶内

38、空气中的氧气; (5)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 2 = 2+ 2 + 2;故填:3+ 2 = 2+ 2 + 2。 (1)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来分析;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实验设计来分析; (4)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来分析; (5)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课本中的几个基础的实验,难度不大,加强实验的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第 17 页,共 18 页 22.【答案】酒精灯 23;2

39、2 + 32 3+ 2 = 2+ 2 + 2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解:(1)标号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 (2)装置 A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棉花,适合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 + 32;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 B作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可用装置 D收集;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 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2 = 2+ 2 + 2;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装置 F中,看到燃着的蜡烛下面的先灭,上面的后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

40、为: (1)酒精灯; (2)23;22 + 32; (3);3+ 2 = 2+ 2 + 2;密度比空气大。 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

41、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3.【答案】2 吸收水分 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将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被消耗,浓硫酸浓度降低形成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解析】解:(1)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溶液(一种红色色素)褪色,则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 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2,故填:2;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 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故填:吸收水分; (3)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会分发生爆炸,则 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 氢气与氧化铜在加

42、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水,则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的现象,证明气体中含有2;故填: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4)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则该实验装置存在一个缺点,没有进行尾气处理,改进方法将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故填:将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第 18 页,共 18 页 【讨论】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锌和浓硫酸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被消耗,浓硫酸浓度降低形成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被消耗,浓硫酸浓度降低形成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43、氢气;故填: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被消耗,浓硫酸浓度降低形成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1)依据资料信息和实验现象分析; (2)依据浓硫酸的性质分析; (3)依据氢气的性质分析,依据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原理分析; (4)依据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 【讨论】依据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能力,主要是利用实验装置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4.【答案】解:(1)黄铜中的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 + 93.7 103.5 = 0.2。 (2)解:设黄铜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x,参加反应的硫

44、酸的质量为 y + 24= 4+ 2 65 98 2 0.2 652=0.2 = 6.5 982=0.2 = 9.8 此黄铜合金中铜的质量是10 6.5 = 3.5。 (3)93.7稀硫酸中水的质量为93.7 9.8 = 83.9, 稀硫酸中硫酸与水的质量比是9.8: 83.9 = 98: 839。 答:(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 (2)此黄铜合金中铜的质量是3.5 (3)稀硫酸中,硫酸与水的质量比是 98:839。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此黄铜合金中铜的质量是、稀硫酸中硫酸与水的质量比。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氢气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