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 学年安徽省铜陵市九年级学年安徽省铜陵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上期末化学试卷 1. 2020年,多地开展“守护好一江碧水,保护母亲河,致敬世界地球日”的活动。下列对于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B. 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C. 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D. 我国地大物博,人均水量居世界前列 2. 2020年底,铜陵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三连冠”目标,垃圾分类回收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 A. 废易拉罐-可回收垃圾 B. 大棒骨-厨余垃圾(湿垃圾) C. 旧荧光灯管-有害垃圾
2、 D. 卫生废纸-其他垃圾(干垃圾) 3. 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与涉及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是() A.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物理变化 B.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化学变化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物理变化 D.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学变化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液氮-冷冻麻醉 B. 焦炭-冶炼金属 C. 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D.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5.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先燃烧后熔化 B. 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C.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
3、 熄灭后产生白烟 6. 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欲加热烧杯中的液体,预热完毕后,即可直接加热 B. 用滴管吸取液体,为防止液体流出,应将胶帽向下 C. 酒精灯盖灭后,要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D. 吸取药品后,将滴管放回原滴瓶前,须用水清洗 7. 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的容器内的冷却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B. 可表示为干冷玻璃片检验水的过程 C.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D. 状态中的水分子因高温已分解 8. 国产化 5G通信芯片所用的氮化镓材料日前在西电芜湖研究院试制成功,这标志着今后国各
4、大芯片企业生产 5G通信芯片,有望用上国产材料。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 GaN B. 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图中 = 8 D. 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9. 2020年,罕见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各种消毒剂被广泛使用,过氧乙酸(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溶液是常用消毒液的一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234 B. 过氧乙酸的分子质量为 76 C.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2:1:16 D. 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10. 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
5、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各项对比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共性 差异性 A 金刚石、石墨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2、2 含氧元素 分子构成不同 C CO、2 可使人窒息,有毒 相同条件下,密度大小不同 D 2、22 可分解产生氧气 分解的条件不同 A. A B. B C. C D. D 11. 科学家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个甲醇分子中含 1个碳原子 B.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222 12. 小明课下在家
6、做了一个趣味实验: 他先将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碾碎装入气球, 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将碎蛋壳加入后,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醋酸挥发 B. 该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C. 冷却至室温时,气球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降低 D. 该反应可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13. 三氧化二碳(23)是金星大气的成分之一,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的草酸可与氢氧化钙反应, 其他化学性质与 CO相似。 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7、23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B. 23的密度比空气大 C. 23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23能用来灭火 14. 下列有关粒子知识的认知,正确的是()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 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由分子保持 C. 原子的体积大小主要由原子核决定 D.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5. 鉴别空气、二氧化碳、氧气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 带火星的木条 B. 澄清石灰水 C. 燃着的木条 D. 干冷玻璃片 16.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分类 C. 地壳中元素含量型 D. 净化方法 17.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
8、表示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一段时间 B. 通电分解水 C. 室温下,向盐酸中放入镁条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仅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 想得到热量,只能通过燃烧来实现 C. 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但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来自化学反应 19. 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 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相同状况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
9、气 a b A. 本实验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 B. 人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C. 呼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相等 D.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呼吸前后体积几乎无变化 20. 某兴趣小组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等体积两瓶2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如图),然后换算出瓶内空气体积分数(2占空气的体积以15计)最后推算出实际收集的气体中2体积分数。依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的验满方法很可靠 B. 两种方法收集到的气体中2含量较高的是向上排空气法 C. 两种方法收集到的气体中2的体积分数相差3.3% D. 用
10、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2的体积分数为87.5% 21.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_ ; (2)三个硅原子 _ ; (3)氦气 _ ; (4)三个亚铁离子 _ ; (5)四个碳酸根离子 _ ; (6)硫酸锌 _ ; (7)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_ ; (8)构成硫酸铜的阳离子 _ 。 22. 有下列物质:液氧;铁粉;过氧化氢;干冰;活性炭;冰水共存物;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净化后的空气;汽油。请按要求填写序号: 属于混合物的有 _ ; 属于单质的有 _ ; 属于化合物的有 _ ; 属于氧化物的有 _ 。 23.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回
11、答下列问题: (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以此强调饮食对于民众生计的重要性。 自热米饭是一种常见的快餐食品(如图1),该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作为热源,使用时要将“发热用水”与“发热包”混合在一起,其利用的原理是 _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_ 。 市场上出售的另一种自热米饭的“自热”原理是:铁粉、氧气、水共同作用,化合生成氢氧化亚铁,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取少量自热米饭中的米饭放在燃烧匙中燃烧后,可得到部分炭黑,此现象说明米饭中含有的元素是 _ (填元素符号)。 (2)良好的家居环境带来美好的生活。 美化居室时,往往挂上一些水墨字画,而字
12、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 _ 。 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减少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_ 性。 (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保障我们的生活。 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190, 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 如图3所示, 在温度计示数保持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该实验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_ 。 A.隔绝空气或氧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发生火险或遭遇火灾,逃生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逃离着火区域。小张同学用一烧杯将两支长短不同、 燃着的蜡烛罩住(如图4)来模拟火灾现场。 请问烧杯内 _ (填“长”或“短
13、”)蜡烛先熄灭。 24.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 _ ; _ 。 (2)若用 F装置代替 D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_ (填“a”或“b”,下同)处通入,某同学利用 F装置探究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2的结论,他预先在瓶内装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先由 _ 处吸气,再由 _ 处呼气即可达到实验结论,请写出鉴定2的化学方程式 _ 。 (3)实验室利用装置 B 和装置 _ (填字母,F除外)可制取并收集2;B装置的优点是 _ ,请写出实验室制取2的化学方程式 _ 。实验室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通常不选用 B装置,主要原因是 _ 。 (4)欲
14、在实验室中选用两种固体共热制备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_ 进行组装,请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 。实验结束时,某同学因错误操作导致水槽中的水开始进入导管,这时可采用的补救措施是 _ (写出一种即可)。 25. 合成氨(3)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为制碱工业奠定了基础,如图是合成氨制碱工业的工艺流程图。 (1)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此过程属于 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操作的名称是 _ ,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漏斗、 _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 。 (3)请写出过程 a的化学方程式 _ (无须标注条件)。 (4)上
15、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_ (填化学式)。 26. 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再认识。 某校化学兴趣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出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连接仪器,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 c,集气瓶里装入适量 a 体积的水,在燃烧匙里放入足量红磷,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 利用凸透镜对红磷加热,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 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有 _ ,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_ 。 (2)利用 a、b、c三个数据,写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表达式为 _
16、 。 (3)组内成员小明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入适量 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组长后,他终于明白“实验前装入水”的作用,其一是 _ ;其二是 _ 。 该兴趣小组同学继续改进实验,通过查询资料,利用四硫化钠(24)固体替代红磷进行实验,其反应原理为:224+ 2+ 22 = 8 +4。实验过程如下: 将足量的四硫化钠(24)固体置于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并立即塞紧橡胶塞,再充分振荡; 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1(如图 2所示); 将该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如图 3 所示),在水中取下橡胶塞; 当现象稳定后在水下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如图 4 所示
17、)记录数据2。 按照再重复实验 2次,3 次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1/ 11.0 11.4 11.6 2/ 9.6 9.1 9.2 (1)步骤中进行充分振荡的目的是 _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_ ; (2)分析 3 次实验数据,你认为第 _ 次实验数据应舍弃,利用数据计算本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_ %(结果精确到0.1%)。 27. 安徽铜陵海螺水泥厂为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 特对12.5石灰石样品充分煅烧(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参与反应),最终得到8.1剩余物: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 t。 (2)求这
18、份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答案答案解析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故 A 正确; B、纯净水不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故 B正确; C、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减少水污染,故 C正确; D、我国水资源总量 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 2300 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所以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各国之首是错误的,故 D错误。 故选:D。 根据水资源的现状和我国水资源在全世界的排名来回答本
19、题。 地球上水的面积虽然含量多,但淡水量太少,所以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答案】B 【解析】解:A、废易拉罐,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垃圾归类合理。 B、大棒骨,属于厨余垃圾,但不属于湿垃圾,故选项垃圾归类不合理。 C、废荧光灯管,属于有害垃圾,故选项垃圾归类合理。 D、卫生废纸,属于其他垃圾,且是干垃圾,故选项垃圾归类合理。 故选:B。 通常情况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进行分析
20、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常见垃圾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碳酸钙高温煅烧属于化学变化,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
21、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答案】B 【解析】解:A、液氮-冷冻麻醉,是利用液氮汽化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焦炭-冶炼金属,属于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做电光源,属于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22、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氮气、碳、稀有气体、干冰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A 【解析】解:A、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时先熔化后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故选项说法正确。 D、熄灭后产生一缕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
23、石蜡固体小颗粒,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结合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石蜡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6.【答案】C 【解析】解:A、烧杯不能直接进行加热,应垫上石棉网,不需要预热,故选项操作方法错误。 B、胶头滴管用来吸取液体,胶头朝上,以免腐蚀胶头,故选项操作方法错误。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后,应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防止温度降低压强变小,下次使用不易打开,故选项操作方法正确。 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
24、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故选项操作方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烧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滴瓶上的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由图示可知,是气态的水,即水蒸气;是液态的水;是固态的水,即冰。 A.是气态的水,即水蒸气;是液态的水,所以水分子之间的间隔:,选项说法错误; D.是气态的水,即水蒸气,水分子并没有分解,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水
25、分子在不同状态时的性质以及间隔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 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答案】C 【解析】解:A、由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3,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带三个正电荷的离子;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7,表示原子序数为 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7;核外有 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5 个电子。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5,易得到三个电子形成带三个负电荷的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
26、值, 且符号一致, 则 Ga为+3价, N 为3价, 故氮化镓的化学式是 GaN,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1 = 2 + 8 + + 3, = 18,故选项说法错误。 D、 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由镓、氮原子结构示意图确定其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进而确定其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 B、若最外层电子数 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27、,若最外层电子数 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1 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 2 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243,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2 + 1 4 + 16 3 = 76,而不是其分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乙酸中
28、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 2):(1 4):(16 3) = 6:1:8,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分子结构模型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解:.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石墨中的碳原子是
29、正六边形结构,并且分层排布,该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氧气中都含有氧元素,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3个原子,每个氧分子中含有 2个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毒,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物质的性质、组成及结构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答案】D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过氧化氢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30、:。 A.由甲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一个甲醇分子中含 1 个碳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分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C.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 该反应是甲烷和过氧化氢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 反应的方程式是:,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本题为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图示得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
31、答案】A 【解析】 解: A、 醋酸具有挥发性, 但不足以引起内部压强变化, 气球膨胀是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气体,使压强发生变化,气球膨胀,选项 A不正确; B、反应后气体生成,气球变大,浮力变大,装置质量表现出的质量就减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B正确; C、冷却至室温,内部温度降低,气体遇冷收缩,造成气球体积缩小,选项 C正确; D、醋酸酸性比碳酸强,因此可以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所以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选项 D 正确; 故选:A。 A、根据醋酸性质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B、根据反应前后受力情况不同分析回答此题; C、根据温度影响气体体积变化分
32、析回答此题; D、根据醋酸酸性比碳酸强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3.【答案】D 【解析】解:A、根据 CO具有还原性,而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23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正确; B、23的密度比空气大,正确; C、草酸钙不溶于水,可判断2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 D、 根据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可判断2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2; 判断23不能用来灭火,故错误。 故选:D。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而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33、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利用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的提示信息,对选项中的判断进行评。 提取典型信息,迁移已有知识对新的物质性质进行推断,是解决本题的基本方法。 14.【答案】A 【解析】解:.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离子来保持,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也可以再分,原子
34、可以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B.根据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来分析; C.根据决定原子体积大小的因素来分析; D.根据原子的结构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5.【答案】C 【解析】解:A、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若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和空气,无法鉴别二氧化碳、空气,故选项方法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但无法鉴别空气、氧气,故选项方法错误。 C、插入燃着的木条,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
35、;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方法正确。 D、 空气、 二氧化碳、 氧气三种气体遇到干冷玻璃片后, 都不会出现水雾现象, 无法鉴别, 故选项方法错误。 故选:C。 在鉴别气体时,应利用各气体的不同性质,来进行鉴别我们所选的方法,必须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根据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 在鉴定二氧化碳气体时,不能利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定,因为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还有氮气我们在鉴定二氧化碳气体时只能用澄清的石灰水 16.【答案】A 【解析】解:A、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该选项归纳正确; B、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
36、,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即化合物包含于纯净物中,该选项归纳不正确;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该选项归纳不正确; D、电解不是净化水的方法,该选项归纳不正确。 故选:A。 A、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 D、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反应类型、元素含量,反应实质粉末的知识,比较简单。 17.【答案】C 【解析】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37、,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锰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 2:1,故选项图象错误 C、镁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温度与反应前相等,故选项图象正确。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A、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
38、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8.【答案】C 【解析】解: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是仅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还伴随着光能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想得到热量,不是只能通过燃烧来实现,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但沼气能用粪便、杂草等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是都来自化学反应,还来自于太阳能、风能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化学反
39、应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C、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D、根据人类利用的能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类利用的能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C 【解析】解:A、人呼吸时吸入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同时带出水蒸气,则本实验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 ,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人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与水蒸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氮气的含量小于吸入气体中氮气的含量,所以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大于吸入空
40、气的总体积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没有参与反应,在呼吸前后体积几乎无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呼吸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呼吸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表,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D 【解析】解:.根据图示可知收集的二氧化碳不可能纯度为100%,所以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小木条置于瓶口,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但不是一定满了,选项说法错误; B.
41、根据图示可知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的含量较低,说明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更纯,选项说法错误; C.两种方法收集到的气体中2的体积分数相差: (1 2.5% 5) (1 5.8% 5) = 16.5%, 选项说法错误; 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2体积分数为1 2.5% 5 = 87.5%,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氧气的助燃性来分析; B.根据图象信息来分析; C.根据题干数据来分析; D.根据题干数据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收集气体的方法比较等,难度不大。 21.【答案】332+ 432 4 +22 2+ 【解析】解:(1)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
42、素,其元素符号为 O;故填:O;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硅原子表示为 3Si;故填:3Si; (3)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所以氦气的化学式为 He;故填:He;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 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故三个亚铁离子符号为: 32+;故填:32+; (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
43、正负符号在后, 带1个电荷时, 1要省略 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 故四个碳酸根离子符号为: 432; 故填:432; (6)硫酸锌中,锌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所以其化学式为4;故填:4; (7)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22;故填:+22; (8)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其中的阳离子是铜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铜离子表示为2+;故填:
44、2+。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 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 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22.【答案】 【解析】解:液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铁粉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干冰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既属于化
45、合物,又属于氧化物;活性炭中含有碳和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冰水共存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汽油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
46、、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答案】 + 2 = ()2 化合反应 2 + 22 + 2= 2()2 C 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吸附 B 长 【解析】解:(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 2 = ()2,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填: + 2 =()2;化合反应; “自热”的原理之一是: 铁粉、 氧气、 水共同作用, 化合生成氢氧化亚铁()2, 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 22 + 2= 2()2.故填:
47、2 + 22 + 2= 2()2; 取少量米饭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完全烧焦,得到黑色的残渣,此现象说明米饭中含有碳元素;故填:C; (2)美化居室时, 往往挂上一些水墨字画, 而字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常温下,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填: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减少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故填:吸附; (3)因推动活塞,喷出的热量上升,速度快,可将蜡烛的蒸汽快速带走,是清除可燃物。故选:B; 发生火灾时,会生成大量的有毒气体,火灾产生的浓烟总是向上升腾,所以要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因此推测在两支长
48、短不同的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一只烧杯,长蜡烛先熄灭;故填:长。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3)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24.【答案】长颈漏斗 集气瓶 ()2+ 2= 3 +2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3+2 = 2+ 2 + 2二氧化锰是粉末, 不能放在多孔隔板上面 2322 + 32拔出橡皮塞等 【解析】解:(1)是长颈漏斗;是集气瓶。 故填:长颈漏斗;集气瓶。 (2)若用 F装置代替 D来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则氧气应从 b处通入,某同
49、学利用 F装置探究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2的结论,他预先在瓶内装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先由 a处吸气,再由 b 处呼气即可达到实验结论,鉴定二氧化碳,应该用澄清石灰水, 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2= 3 +2; 故填:b;a;b;()2+ 2= 3 +2。 (3)实验室利用装置 B 和装置 D 可制取并收集2; B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实验室制取2的化学方程式:3+ 2 = 2+ 2 + 2; 实验室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通常不选用 B装置,主要原因是二氧化锰是粉末,不能放在多孔隔板上面。 故填:D;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3+ 2
50、 = 2+ 2 + 2;二氧化锰是粉末,不能放在多孔隔板上面。 (4)欲在实验室中选用两种固体共热制备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AE 进行组装,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322 + 32; 实验结束时,某同学因错误操作导致水槽中的水开始进入导管,这时可采用的补救措施是拔出橡皮塞等。 故填:AE;2322 + 32;拔出橡皮塞等。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锰是粉末; 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