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94.58KB ,
资源ID:204093      下载积分:1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040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1、 1 中外历史纲要 (下)中外历史纲要 (下)知识点知识点复习提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第 1 1 课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文明产生的条件:农耕畜牧的产生 影响:社会分工出现贸易发展艺术和科学产生早期城市形成 2.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 (1)阶级的出现(2)国家形成(3)文字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自然地理环境: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土地肥沃。 (2)古巴比伦王国 统一:汉谟拉比 政治制度:君主

2、专制。 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吉尔伽美什什史诗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 2.古代埃及文明 (1)地理环境:尼罗河定期泛滥,泛滥而不成灾。 (2)专制统治:法老作为神权的象征,王权神圣,权威至上。 (3)文明成果: 神话和文学故事。 象形文字。 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 建造金字塔,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 3.古代印度文明 (1)文明产生: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 (2)种姓制度 2 内容: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首陀罗

3、地位最低。 特点:贵贱分明 (3)文化成就: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史诗。 4.古代希腊文明(地位: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 (1)地理环境:巴尔干半岛多山少平原。 (2)城邦制度(希腊城邦成为古代民主政治的摇篮) 特征:小国寡民 雅典的民主政治: 评价: 积极: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局限:但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 (3)文化成就 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称为“史学之父”。 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苏格拉底、柏拉

4、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第第 2 2 课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农耕文明的扩展 埃及文明的扩展: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西亚文明的扩展: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不仅统一了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2.海洋文明的扩展(希腊文明) (1)方式:移民。 (2)范围: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 (3)影响: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3 1.波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建立地

5、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亚历山大帝国 (1)帝国建立: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成功灭亡了波斯帝国后, 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3)政治统治: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3.罗马帝国 (1)征服扩张: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2)确立国教:1 世纪,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 (5)帝国灭亡:4 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 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三、文明的交流的概况 (1)技术: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 (2)思想: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都模仿埃及。 (3)文化: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

6、的腓尼基。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 (4)丝绸之路: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大秦)通过丝绸之路建立了经济文化联系。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第 3 3 课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1.封君封臣制度 (1)内涵: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2)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3)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 2.庄园与农奴制度 (1)庄园: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

7、经济组织形式。 (2)农奴制度 农奴和自由农民: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 4 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王权集中: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中古中后期,有不同程度加强。 2.城市自治 (1)背景 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1011 世纪兴起,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 (2)方式: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自治权。 (3)意义: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

8、统一事业。 3.教会专权(教权高于王权) (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3)精神: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1)由来: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2)强盛:都城君士坦丁堡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3)查士丁尼统治 对外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法律编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 ,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 2.俄罗斯 (1)基辅罗斯:9 世纪建立。13 世纪上半期,

9、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2)莫斯科公国 兴起:16 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 强盛:1547 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5 第第 4 4 课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阿拉伯帝国一、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 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到其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阿拉伯帝国的鼎盛(的表现) 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经济繁荣: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文化灿烂: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

10、成就。 (阿拉伯数字) 3.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二、奥斯曼帝国二、奥斯曼帝国 1强盛的奥斯曼帝国 (1)奥斯曼帝国的建立:1453 年,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 (2)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到 16 世纪后期,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3)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政治:最高统治者是苏丹 经济:1516 世纪,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南亚 (1)笈

11、多帝国:是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2)德里苏丹国 兴起:11 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 统治:最高统治者称苏丹。 宗教: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2.东亚 (1)日本 大化改新: 背景:67 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过程:646 年,孝德天皇改革,内容: 6 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将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幕府统治:12 世纪末,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军事机构幕府,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 内容:天皇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2)朝鲜 新罗统一:7 世纪末,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高丽王朝:10 世纪初,新

12、罗人王建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建立高丽王朝。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词章之学广为传播。 第第 5 5 课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古代非洲与美洲 一、古代非洲文明 (1)东北非:阿克苏姆王国。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 (2)东非:1015 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有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3)西非 马里: 征服加纳后, 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盛产黄金, 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桑海:攻灭马里,确立西非的霸主地位;16 世纪达于极盛; (4)南非:11 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意为石头城。 二、古代美洲文明 1.古代美洲文明的代表

13、 (1)玛雅文明 政治统治: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农业和手工业: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制造精美陶器。 建筑及艺术:城市建筑精美,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2)阿兹特克文明: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 政治统治: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 经济基础: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 ,扩大了耕地面积。 (3)印加文明 兴起:12 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今天秘鲁) ,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印第安人国家。 7 统治: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迁移被征服地区的居民。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第 6 6 课课

14、全球航路的开辟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 (1)历史原因:寻找资源和可开垦的土地 (2)经济根源:1415 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3)社会原因: 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 (4)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 (5)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 2.条件 (1)主观: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 (2)客观: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和地理知识取得了长足进步。 二、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 航海家 方向 航线 1487 年 迪亚士 向东 好望角 1492 年 哥伦布 向西 从欧洲

15、到美洲的新航路 14971498 年 达伽马 向东 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15191522 年 麦哲伦 向西 其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第第 7 7 课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人口的迁移的表现: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 2.动植物交流的表现: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物种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 3.疾病的传播的表现: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 (3)影响: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原有社会解体;使得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16、。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印度洋贸易 8 2.大西洋贸易(的过程) 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换取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 3.白银输入中国 三、早期殖民扩张 1.表现 (1)葡萄牙:16 世纪,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 (2)西班牙:以美洲为主,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3)荷兰、英国和法国:17 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2.影响 (1)对殖民地: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

17、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2)对欧洲: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 引发商业革命: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引发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资本主义发展: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人类社会: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欧洲崛起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

18、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第 8 8 课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 9 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优势: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2.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 阶级需要的新文化运动。 3.内容 (1)核心: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主张: 反对禁欲主义, 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 崇尚理性;

19、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4.成就 领域 人物 特点 文学 三杰 薄伽丘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但丁 彼特拉克 美术 三杰 达芬奇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5.扩展:15 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李尔王 。 6.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二、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2)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0、 (1)兴起:1517 年,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内容 改革教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改革教会: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3)结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新教。 10 3.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 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4.宗教改革的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 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时间:1617 世纪。 2.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

21、深入发展。 3.成就 (1)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光学、热学、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4.意义 (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四、启蒙运动 1.背景: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2.实质:是一次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3.历程:18 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

22、动的中心。 4.核心:“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5.主张 思想家 观点 共性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对未来社会提出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都反对君主专制 孟德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亚当斯密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11 康德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6.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

23、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第第 9 9 课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6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2)过程 1640 年,英国爆发革命。 1688 年,发生“光荣革命” ,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3)成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内容: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01 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 ,规定此后

24、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4)意义: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2.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8 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 13 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独立的呼声高涨。 (2)历程 来克星顿枪声:1775 年 4 月,来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独立宣言发表: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签署巴黎和约 (3)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3.法国资产阶级革

25、命 (1)背景:18 世纪,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12 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2)进程 1789 年 7 月 14 日,法国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8 月,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1791 年,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1799 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 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实行帝制,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1815 年,拿破仑帝国覆灭。 (4)意义: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26、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2)实质: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1)政治制度的类型 君主立宪制:英国是其代表,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共和制:1787 年,美国颁布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还规定美国是联 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19 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共和制度。 (2)资本主义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

27、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俄国农奴制改革 (1)举措:1861 年,废除农奴制,随后沙皇又进行其他改革。 (2)形式:自上而下的改革。 统治阶级以尽量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 (3)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2.美国内战 13 (1)背景: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斗争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2)爆发:1861 年,美国内战爆发。 (3)历程: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南方分裂势力。1865 年,内战结束。 (4)影响:维护了美国的

28、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但黑人仍备受歧视 3.德意志统一:18641871 年,普鲁士在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完成统一,1871 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5.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9 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1868 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2)内容: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3)影响: 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 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 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第第五单元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

29、思主义的诞生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第 1010 课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内涵: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2.国家:英国。 3.条件 (1)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2)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3)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4)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技术革新: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

30、力织布机 (2)工厂出现:1771 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3)蒸汽机的改进 14 改进:1782 年,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 。 意义: 能产生巨大的动力, 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汽船、火车先后问世 (4)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9 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19 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成就 电力技术

31、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 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3)特点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 (1)建

32、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2)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 3.社会阶级结构 (1)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2)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4.社会生活大变化 (1)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现代工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 (3)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15 (4)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人口增加明显。 5.社会问题凸现: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

33、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6.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 (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第第 1111 课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早期工人运动 (1)代表: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2)意义: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背景: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 (2)代表: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

34、文。 (3)内容: 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 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 主张建立合作、 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4)认识: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创立人:德国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 2.条件 (1)思想条件: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 (2)社会条件: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3)阶级条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终于从无产阶级身上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 3.标志: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内容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

35、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 16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 (1)背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2)成立: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第一国际”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 (1)背

36、景:1870 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的激化。 (2)成立: 1871 年 3 月, 法国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 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3) 举 措 : 打 碎 旧 的 国 家 机 器 , 建 立 立 法 与 行 政 合 一 的 政 权 机 关 和 司 法 机 构 ; 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4)结果:1871 年 5 月 28 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 (5)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 际工人运动

37、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 12 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概况 (1)西班牙:1496 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 16 世纪中叶,西班牙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2)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2.统治 (1)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引发黑奴贸易 17 (3)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

38、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亚洲殖民 (1)葡萄牙:建立商站,控制商路。到 16 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2)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2.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1)南亚(英国) 时间:17 世纪初。 手段: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 并走私鸦片等手段。 殖民印度:剥夺印度,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或直接武力侵略。 (2)东南亚(荷兰、英国、美国和法国) 荷兰:17 世纪初,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巴达维亚殖民地。后来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 英国

39、:到 19 世纪末,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 法国: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通过美西战争取代西班牙。 (3)西亚(英国、法国和俄国) 对奥斯曼帝国: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 对伊朗:俄国和英国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4)东亚(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和日本) 对中国: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朝鲜:1910 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15 世纪19 世纪中叶的殖民侵略:

40、欧洲殖民者在西非、 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 2.工业革命后的殖民侵略 (1)英法在北非的殖民侵略 18 英法争夺埃及:英法重点争夺埃及,两国控制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的经济政治大 权。1882 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法国的殖民侵略:从 19 世纪 30 年代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2)“柏林会议” 背景: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 目的: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召开:1884 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 内容: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

41、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影响: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形成 (1)时间: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2)表现:亚非拉国家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原因: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3.影响 (1)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3)世界联系: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资本主

42、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世界格局: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5)斗争高涨: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第第 1313 课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历程 (1)序幕:1804 年海地的独立。 (2)完成: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于 1826 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19 1822 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2.拉美人民的反帝反封建 (1)原因 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政治经济发展停滞

43、不前。 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1823 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对拉丁美洲进行所谓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 (2)历程: 巴西共和国:1898 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墨西哥革命:1910 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1917 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二、亚洲的觉醒 1.表现 (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背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大党” 。 历程:1905 年,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实现民族独立。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引发了孟买 10 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

44、的舞台。 (2)伊朗立宪革命 爆发:19051911 年,伊朗爆发了立宪革命。 成果: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3)中国辛亥革命 爆发:1911 年 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 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三、非洲的抗争 1.埃及抗英斗争 (1)特点: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 (2)结果:1882 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爆发,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英勇无畏的抵抗。 20

45、 后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2.苏丹马赫迪起义 (1)爆发:1881 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 。 (2)特点:这次武装起义,持续近 20 年。 (3)结果:起义最终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背景:1894 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2)特点: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 。 (3)结果:1896 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第 1414 课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与

46、战后国际秩序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一战的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19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列强矛盾激化 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表现 英德矛盾 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法德矛盾 法国与德国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 德俄矛盾 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奥俄矛盾 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成了欧洲“火药桶” (3)两大集团形成 目的 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表现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

47、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影响 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 2.一战的爆发 (1)导火线: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 21 普林西普枪杀。 (2)全面爆发:1914 年 7 月 28 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3)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条战线 表现 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西线是决定性战场 影响 这场战争是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

48、,迅速取胜极为困难 2.战争进程 (1)马恩河战役:1914 年,德军进攻法国,德军失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2)日本参战:1914 年,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第二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3)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 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4)日德兰海战:1916 年,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5)后期战况:1917 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 于 1918 年退出了战争。 (6)大战结束:1918 年 11 月 11 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体系建立 (1)主要会

49、议:1919 年和 19211922 年分别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2)缔结条约: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3)性质: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主要内容 (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2)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3)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4)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5)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22 3.国际联盟 性质 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评

50、价 (1)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 (2)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3)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大战的影响 (1)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第第 1515 课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