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756.69KB ,
资源ID:203097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030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秦**)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

1、 一、选择题 盘吉尔怪石林(如右图所示)处于吐鲁番西部的“三十里风区”内, 岩体多为石炭纪火山岩和角砾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呈青灰或褐红色,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在欣赏盘吉尔怪石林的过程中,需要沿铺设好的木栈道天梯拾级而上。据此回答 13 题。 1形成盘吉尔怪石林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波浪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2铺设木栈道主要是为了( ) A减少游客破坏 B降低地面坡度 C增加木材销售量 D减缓石林的生长 3组成盘吉尔怪石林岩体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解析:第 1 题,根据材料可知,盘吉尔怪石林处于吐鲁番西部的“三十里风

2、区”内,这里风力强劲,风速快,风力侵蚀作用强。故形成盘吉尔怪石林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第 2 题,铺设木栈道,可以减少游客踩踏、触摸盘吉尔怪石林,减少人为破坏。第 3 题,组成盘吉尔怪石林的岩体多为石炭纪火山岩和角砾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均为岩浆岩,其来源于地球内部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答案:1.B 2.A 3.B (2020 衡水十三中质检)山西黑是一种黑色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辉绿辉长岩,呈深黑色,以斜长石和辉石为主。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 46 题。 4山西黑属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5山西黑的形成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地壳运动

3、、风化剥蚀 B地壳运动、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固结成岩、岩浆侵入、侵蚀搬运 D岩浆侵入、风化剥蚀、地壳运动 6每年夏季,随着降水增多,山西黑表层形成青苔,青苔会( ) A加速岩石成土过程 B产生分泌物延缓风化 C挤占生物生存空间 D破坏植物生长的土壤 解析:第 4 题,由材料可知,山西黑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读图可知,甲由沉积物堆积形成,为沉积岩,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变质岩。第 5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山西黑为侵入型岩浆岩,应是岩浆上升后侵入岩石,然后冷凝形成岩浆岩,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岩石上升出露地表,受到风化剥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的。第 6 题,青苔在岩石表面会加速风化

4、过程,使岩石的成土过程变快,但不会挤占生物生存空间和破坏植物生长的土壤。 答案:4.B 5.A 6.A (2020 湘赣十四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回答 78题。 7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8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

5、,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解析:第 7 题,由“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可判断先有流水沉积过程;后经风化、流水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图中地貌形态;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表会较平坦,则 D 正确。第 8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大风的地区,迎风坡因风力强而侵蚀作用强,破坏更严重而残留物少,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背风坡因风力小而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 答案:7.D 8.B (2020 郑州一模)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

6、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状沙丘示意图,回答 911题。 9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10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11抛物线状沙丘表面常有耐旱植被着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盖度各不相同,植被覆盖度往往与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图示沙丘植被覆盖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 9 题,结合材料“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可知,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风,故选 B。第 10 题,抛物线状沙丘凹进一侧为迎风坡,风力侵蚀作用强,故位于凹进部位的甲、丁两处以侵

7、蚀作用为主;风力作用可将凹进区域的风沙物质侵蚀,搬运至背风坡堆积,背风坡呈弧形凸出,故乙、丙两处以堆积作用为主,故选 D。第 11 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区域盛行西风,迎风坡风力强劲,水汽蒸发量大,地表土壤十分干燥,加上侵蚀作用强,不利于植物生长,故位于迎风坡凹进区域的甲、丁两处植被覆盖度低于背风坡的乙、丙两处,B、C 错;甲、丁两处虽然都位于迎风坡凹进区域,但丁处坡面与风向近于平行,甲处坡面与风向近于垂直,甲处侵蚀作用更强,故甲处植被覆盖度低于丁处,故 D错,A 对。 答案:9.B 10.D 11.A (2020 辽宁朝阳凌源抽测)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 M 点的湖底沉

8、积物剖面,湖泊附近陆地砂砾较多。据此回答 1214 题。 12图中 M 点的湖底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季节分别是( ) A风力作用 春季 B流水作用 夏季 C海浪作用 秋季 D冰川作用 冬季 13图中湖泊 N 点附近的水深较浅,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青藏高原的抬升 B区域降水量稀少 C泥沙的大量沉积 D断层使湖水渗漏 14近些年连续观测发现,M 点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其原因可能是( ) A青藏高原风力减小 B入湖水量逐渐增加 C全球变暖,气温上升 D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解析:第 12 题,库赛湖位于青藏高原,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力搬运作用使大量的陆地砂砾在冰面沉积;春季

9、气温回升,湖泊解冻,冰面上的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沉积层。夏季流水搬运的粗颗粒泥沙在湖泊边缘沉积,细颗粒泥沙在湖泊中心沉积;冰川前沿不可能进入湖泊中心。第 13 题,湖泊中 N 点位于河流入湖口附近,河流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湖口沉积,N 点湖底地形不断抬高,所以其湖水深度较浅。第 14 题,M 点湖底的粗颗粒沉积层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说明风力搬运、沉积作用减弱。青藏高原的风力在短期内变化不大;粗颗粒沉积层厚度变薄最可能是该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风力搬运的粗颗粒物变少。 答案:12.A 13.C 14.D (2020 长沙模拟)善卷洞是

10、著名石灰岩溶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城西南约 25 千米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 5 000 平方米,长约 800 米,全洞由上、中、下、水四层洞穴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长 120 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 1 000 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高达 7 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抵柱峰。据此回答 1517 题。 15溶洞内石钟乳、石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溶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沉积 D流水搬运 16每一层石灰岩洞穴形成时( ) A地壳持续上升 B地壳间歇性上升 C地壳持续下降 D地壳稳定 17善卷洞的四层洞穴形成,经历了几次地

11、壳运动( ) A三次上升运动 B四次上升运动 C三次下降运动 D四次下降运动 解析:第 15 题,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溶洞,而溶洞内的各种钟乳石和石笋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选 C。第 16 题,石灰岩洞穴是石灰岩被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出现不同层次的洞穴,说明每一层洞穴被溶蚀期间地壳稳定,没有受外界干扰而中断,D 正确。若同层洞穴形成期间地壳运动活跃,石灰岩溶蚀过程被中断,又重新溶蚀,便无法形成连续的洞穴层,故 A、B、C 不选。第 17 题,善卷洞形成过程中若没有发生地壳运动,石灰岩被溶蚀后只形成一层洞穴。入口在中洞,最下面是水洞,上洞的规模最大,形成时间最长,说明经历了地壳抬升,流

12、水往地势更低的地区溶蚀。目前洞穴分四层,说明地壳抬升了三次,A 正确,B 错误。地壳下降,流水继续往低处溶蚀,则洞穴不会分层,排除 C、D。 答案:15.C 16.D 17.A 二、非选择题 18(2020 广东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使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 20 )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6CO26H2O叶绿

13、体C6H12O66O2 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 CO2CaCO3H2OCa22HCO3 材料三 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观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响钙华的沉积与溶解。 (2)说明横断山区形成钙华景观的条件。 (3)同样是石灰岩被溶蚀,为什么华南地区多形成峰丛、峰林,而横断山区不能形成?试分析原因。 (4)与中国南方相比,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

14、观稳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说明原因。 解析:(1)由公式 6CO26H2O叶绿体C6H12O66O2及 CO2CaCO3H2OCa22HCO3可知,钙华的沉积与溶解与CO2的含量有关;而水中CO2的含量受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较大。当水中 CO2含量少时,化学式 CO2CaCO3H2OCa22HCO3向左进行,钙华沉淀;当水中 CO2含量多时,化学式 CO2CaCO3H2OCa22HCO3向右进行,钙华溶解。由化学式 6CO26H2O叶绿体C6H12O66O2可知,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 CO2,放出 O2,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 O2,

15、产生 CO2,让钙华溶解。(2)由材料一可知,钙华的形成条件主要有石灰岩、水分与 CO2、植物作用、低温,再结合横断山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即可。(3)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总称峰林地貌,它们是岩溶地区的正地形,都是在高温多雨的湿热气候条件下,长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其成因复杂,是岩性纯、厚度大、产状平缓、分布广泛的碳酸盐岩地区,经过地表流水的侵蚀,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溶蚀,以及沿节理裂隙所进行的机械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华南地区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由于流水溶蚀常期稳定的作用,形成峰丛、峰林地貌。横断山区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

16、,山体就被快速抬升,因而难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4)横断山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岩层疏松;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当地山高谷深,多地震、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答案:(1)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 CO2,放出 O2,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 O2,产生 CO2,让钙华溶解。 (2)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横断山区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有丰富的水生植物;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净光合作用大,钙华沉积多(地势起伏大,水流快,且多断裂或裂隙,来自深处的地下水涌出后,压力骤差,水中 CO2易逸出)。 (3)因为横断山区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喀斯特的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而华南地区地壳比较稳定,由于流水溶蚀长期稳定的作用,所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 (4)因为横断山区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地震、滑坡、崩塌多发,所以更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