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2 ,大小:92.38KB ,
资源ID:202057      下载积分:1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020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年部编版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合集)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年部编版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合集

1、部编版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合集部编版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合集 必修一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原始社会 生产力: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 生产关系:人们不得不共同努力,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2.奴隶社会(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生产力:生产工具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奴隶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

2、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标准: 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大的发展要求。 3.3.封建社会 生产关系: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保留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注: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4.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

3、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过剩,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条件: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创立标志:1848 年 2 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

4、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2.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十月革命意义: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课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

5、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 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3.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 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1 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

6、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中国革命两步走: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世界意义: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

7、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二框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 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1956 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重要意义: 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8、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 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三课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改革开放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意义: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新时期。 2.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2)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3)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4)1984 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5)1988 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6)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标志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10、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1993 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3)2001 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4)2003 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1)201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2013 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3)20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3.意义 (1) “四个面

11、貌”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三个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邓小平理论 主题: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地位:成功开创

12、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主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地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 科学发展观 主题: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地位: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地位: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13、制度、文化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

14、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第四课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进人新时代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在

15、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

16、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原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草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我们必

17、须推进的伟大事业。 (2)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3)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如何在新时代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

18、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近十四亿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4 4. .中国梦 1.中国梦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人民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国梦意味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意味着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

19、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5.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

20、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6.6.: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 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阶 段 时 间 目 标 第一个阶段 2020 年到 2035 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7.7.:习近平新时

21、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要内容“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人柱” 。 “八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 集中反映者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 重要意义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

22、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许多新话,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必必修二修二 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社会 第一课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1.11.1 公有制为主体,

2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地位: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3.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原则:一个公

24、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1.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 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2.习近平

2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1)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4)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5)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1.2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一、毫不动摇巩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1.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 2.2.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二、毫

26、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1)基本态度: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市场环境: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和依法监管;要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3)经营水平: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的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4)权责统一: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 坚持守法经

27、营、 诚信经营, 坚持回报社会、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5)成功经营:措施: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第二课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 第一框第一框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一、资源配置。一、资源配置。计划和市场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二、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二、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积极作用:市场能够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

28、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等固有弊端。 三、市场体系。三、市场体系。 1.1.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性: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公平、 公正的市场秩序, 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2.如何维护:如何维护: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

29、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再干预。 2.2 2.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1.党的领导党的领导 (1)原因: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2.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特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2)

30、优势: 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 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3.共同富裕共同富裕 (1)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2)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能调动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提高,又能避免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4.科学调控科学调控 (1)优势: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2)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

31、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二、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1)地位: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 (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要求: 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目标: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类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 3.13.1 坚持新发

32、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含义:含义: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2.原因:原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2. .内容:

33、内容: (1)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2)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4)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3.2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国家强一、国家强 经济体系必须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1.1.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

34、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3)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2.2.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 含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现总量增长、 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是落实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进步的具体路径。 (2)要求: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三驾马车: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三大产业: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35、协同带动转变,两大依靠: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1.原因: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2.要求: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 (1)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发展开放型经济 (4)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四课第四课 我国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一框第一框 4.1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一、 分配制度:一、 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36、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2.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 主要形式 含义(表现) 意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 素分配 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所得,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推动资

37、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按劳动要 素分配 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 按管理要 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技术、 信息等要 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 按土地要 素分配 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转让金等) :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 1)原因:)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

38、、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2 2)要求:)要求: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4.24.2 我国的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内容:内容:社会保障既有经济保障,也有服务保障。 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组成, 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基本保障外,还

39、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慈善活动、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3.要做到权责清晰。 总之, 要按照兜底线、 织密网、 建机制的要求, 全面建成覆盖全民、 城乡统筹、 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必修三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政治与法治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

40、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决定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中国共产党 诞生: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

41、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又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1.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建立新中国(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

42、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条件。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民主政治的新成就:1954 年,我

43、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1956 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意义: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2.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改革开放的开启: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改革开放的作用和意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

44、民群众的创造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3.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地位: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主要标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

45、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党的领导”与“新时代”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立场: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

46、服务 根本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 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为什么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共产党应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2.党的执政理念 是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7、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为什么?)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如何坚持?) 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

48、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在新时代具有新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3.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课】坚持和

49、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坚持党的领导 1.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领导方式) 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意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2.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健全总

50、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原因: 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 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政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