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667.14KB ,
资源ID:201043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010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章 城镇与乡村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2021年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章 城镇与乡村 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2021年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1、第二章第二章 城镇与乡村城镇与乡村 一、选择题 读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布图,图中的海防堤是为应对海平面上升 1 m 而设计的。据此回答 13题。 1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功能分区最合理的布局是( ) A居住区 工业区 商业区 B工业区 居住区 商业区 C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D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 2随着城市功能区的分化,高级居住区最可能出现在( ) A城市西南部 B城市东南部 C城市东北部 D城市西北部 3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各功能区是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的 B城市功能区是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断集中的体现 C城市功能区中,工业区的用地

2、面积比例是最大的 D城市的商业区只形成于城市中心位置 解析:1.C 2.A 3.B 第 1 题,根据城市各功能区分布特点进行判断,功能区位于城市中心,应该是商业区;功能区分布于商业区外围,且面积大,应该是居住区;功能区位于城市边缘,应该是工业区。第 2 题,高级居住区要求环境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该城市为欧洲西部沿海城市,西南部靠近沿海,位于上风向地带,有公园,因此最可能形成高级居住区。第 3 题,随着城市功能增多,规模扩大,各类功能用地日趋分化,从而形成较为明显的功能区;在各功能区中,居住区的面积比例是最大的;城市中心区往往形成商业区,但并不是所有的商业区只形成于城市中心区。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

3、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 45 题。 4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土地价格 发展历史 交通条件 生活习惯 A B C D 5目前,一般城市选择在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 解析:4.B 5.A 第 4 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影响因素。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第 5 题,经济适用房等区位选择,其主导因素在于土地价格低廉,一般在远郊地价低廉。 读下图,完成

4、67 题。 6图甲中,直接反映出来的从阶段到阶段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 ) A非农业人口增加 B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扩大 C城市规模增大 D城市等级扩大 7据图乙推断,该城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交通拥挤 C城市内涝 D住房紧张 解析:6.C 7.C 第 6 题,由图甲可知,直接反映出来的是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规模增大,而耕地面积减少。第 7 题,由图乙可知,城镇化主要对降水量、径流量产生影响,由于城镇化致使地表硬化面积、建筑面积增加,植被减少,降水下渗减少,使降水在短时间汇集,造成城市内涝。 读近 20 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回答 89 题。 年份 江西(城

5、镇人口比重) 安徽(城镇人口比重) 1990 20.40% 17.84% 2000 27.67% 27.81% 2010 44.06% 43.01% 8与安徽省相比,20 年来江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和速度是( ) A城镇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 B城镇化速度一直较快,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 C城镇化水平一直较低,城镇化速度一直较慢 D前十年城镇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镇化速度较快 9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拉力”因素主要是( ) A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B城市就业机会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解析:8.D 9.B 第 8 题,从表中资料可知,与安徽省相比,江西省

6、前十年城镇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镇化速度较快。第 9 题,城市就业机会多是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拉力”因素。 2017 年 6 月 23 日,北京市设置了更多的“潮汐车道”。“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则反之。读图完成 1011 题。 10“潮汐车道”一般不宜设置在( ) A交通拥堵的路段 B道路的中央车道 C车道较多的路段 D车流量较少路段 11有关“潮汐车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通过可变隔离护栏改变车道 B可以拆除道路中央的隔离设施 C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 D可以减轻北京市城市交通污染 解析:10.D 1

7、1.A 第 10 题,“潮汐车道”主要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车流量较少的路段不宜设置,故选 D。第 11 题,“潮汐车道”既可以通过可变隔离护栏改变车道,也可以不设置隔离护栏,车辆运行速度加快,有利于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故选 A。 12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时代 B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 C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地点 D地域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之处 解析:选 B 地域文化形成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其形成要受到地域内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 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

8、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 1314 题。 13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 B C D 14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解析:13.C 14.A 第 13 题,罗马是

9、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第 14 题,西安的风格是古朴,苏杭的风格是灵秀,桂林的风格是奇逸,拉萨的风格是神秘。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 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 B)。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

10、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解析:第(1)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众多,河网密布,靠近河流,交通便利,取水方便,因此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第(2)题,山区地区,地形崎岖,坡度大。聚落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主要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发育,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聚落的分布。第(3)题,雅鲁藏布江谷地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地势低平、 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聚落的分布。 答案:(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2)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较肥沃。 (3)高

11、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材料二 如图。 (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主要有_。 (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漫画提示“入托难”“房价高”“堵车”“就医难”“幸福感”,可分析得出答案。第(2)题,“城市病”的产生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因素有关。第(3)题,抓住材料一中“生态城市”的含义即可正确作答。 答案:(1)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幸福感下降 (2)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 (3)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