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5.5.应对地质灾害应对地质灾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课是“地壳”单元的最后一课。 地壳运动对人类最严重、最明显的 影响便是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 了解地质灾害,学会预防与应对措施, 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是调查各种地质灾害。 教材中介绍了四种地质灾害:地震、火 山喷发、 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在资料中,描述了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 时间、 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 从中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地质灾害对人类的 影响。 在小贴士中,教材介绍了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以补充学生相关的知识 空白。 第二部分是利用模拟实验探索预防、躲避地质灾害及逃生的科学方法。 教材
2、给出了两个案例:在“预防泥石流模拟实验”中,可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观察有植被与无植被对土壤的影响。 在“地震模拟实 验”中,主要探究找出有效“避险空间”,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计算哪些地方 石子掉落的频率低,从而更加客观地找出“安全区”。 教材的第三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即是引导学生整理之前收 集到的关于地质灾害的信息,并提取关键信息,而后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方式 梳理出来;启下,即为后续制作海报筛选信息,整理素材。 第四部分是表达交流。 利用海报的形式宣传交流应对地质灾害的方法 和措施,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防灾抗险有更深入的认识。 海报的设计需要 确定主题、设定栏目
3、、选择内容、设计绘制等。 【教学目标】 (1)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调查活动,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 (2)知道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 常识。 (3)能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开展探究活动。 (4)具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泥土、沙子、洒水壶、草皮、塑料板、小石块、纸盒、书 本、木板、平板电脑、资料卡片。 (2)活动场地:科学教室。 【教学过程】 (1)信息获取。 师:经过我们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地球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 是地壳。 地壳运动往往会带来一些地质灾害。 如何防灾抗险是我们需要学 习的。
4、师:今天的任务是收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例如地震、火山喷发、泥 石流、山体滑坡,整理出这些灾害的特征,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 可采用表格 或思维导图进行整理。 (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自主实验) (2)活动展示。 师:通过信息收集与整理,请同学汇报一下整理情况。 生 1:我们小组是分工合作的,我负责收集地震的相关信息。 根据资料我 得知通过实验,我发现 生 2:我是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整理信息的。 一级标题是 “地质灾害” ; 分出了两个二级标题,分别是“火山”“地震”;“地震”的三级标题分别是 “大地摇晃、房屋倒塌”,“在坚固的家具边、墙角避震的安全性较高” (3)海报制作。 师:相信同学们在收
5、集资料的过程中已经学到了许多预防和应对自然灾 害的方法。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都能了解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制作一期 宣传海报。 制作前,先选择其中一种地质灾害作为海报的主题,接下来思考这 个主题下需要做哪些栏目,每个栏目需要留多大的位置,里面填写哪些内容, 是否需要贴图,最后设计和绘制整个海报。 师:现在先开始设计海报草稿,注意每个栏目的位置大小。 (学生设计海报草稿) 师:草稿设计完成后可开始正式填充内容,需要帮助请举手示意。 (学生绘制海报) 师:请同学们将做好的海报粘贴到班级公告栏中,供其他同学阅读和学习。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活动前明确了课堂任务, 规定了完成时间,说明后续成果检验环节活动展示。 另外,教师提前下 载一些相关的资讯,存放在平板电脑里,方便学生获取;有意识地设置了对照 实验,方便学生操作的同时也便于对比观察结果。 【总结点评】 本课教学中,教师能够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消化处理,将 “调查” 与 “实验” 合二为一。 同时,将查找资料环节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体现了资料获取途径 的多样性。 教师为学生指明了搜寻方向;对设置的比实验,不仅使结果一目了 然,更节省学生收集资料的时间。 最后教师在绘制海报前的技术指导,让学生 做到了心中有数。 总之,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活动准备充分,指导细致,达到了 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