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479.48KB ,
资源ID:196085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960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的主体已经不是官府、贵族或官僚商人,而是平民商人,此时的平民 商人已经是完全以经商为职业之人,而且商人与其他社会职业还处在频繁的流动之中,这与 殷商西周时期商人子弟永远经商的封闭状态截然不同。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 A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遭到了否定 B市民阶层已经形成 C商业群体及其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D各诸侯国普遍重商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 体,而且商人与其他社会职业流动频繁,这

2、反映了商业群体及其经营方式的变化,故答案为 C 项。 2 秦律规定: 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工商业者, 收钱时必须立即把钱投进“蛎”(一 种容器)里,使买者看到其投入,违反法令则要被罚款;别国客商来做生意,如没有把通行凭 证先交给官吏,与之交易者则也要被罚款。这些规定是为了( ) A打击工商业者 B限制农民经商 C协调官商关系 D规范商业行为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使买者看到其投入,违反法令则要被罚款;别国客商来做生意,如没有把 通行凭证先交给官吏,与之交易者则也要被罚款”可知,为了规范商业行为,秦律对市场交 易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监督,故 D 项正确。 3据史料记载,公元 810 世纪

3、时,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超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专门供外 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还出现了一些将舶来的商品进行加工的新型行业。据此可知, 这一时期( ) A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并得到发展 B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C中国的海外贸易地域更加辽阔 D广州外贸发达已成为国际化都市 答案 D 解析 这一时期的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和一些新型行业,说明作为海 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广州已成为国际化都市,故 D 项符合题意;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 时期,故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提及中国南方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故排除 B 项;C 项没有体 现材料主旨,故排除。 4下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

4、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 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 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据此可推知( )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没有信息表明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并且也与历史史实不符,故 A 项 错误;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处于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中国人与美洲等地尚缺乏联系,故 B 项错误;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亚许多地区,同时唐代纹锦中的图案也反映出当时 中国在吸收欧亚等国家和

5、地区的文化,故 C 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当时中国丝织技术中吸收 了一些外来的文化和技术,但不能由此推断出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故 D 项错误。 5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田赋、 盐 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这反映出( ) A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 B明代已经出现货币经济 C银本位货币制度逐渐形成 D传统货币制度已经崩溃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明代后期公私交易大部分用白银来完成,可知银本位制度已经基本建立,C 选项正确;白银并不是明代唯一的交易凭证,A 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供相关货币经济 形成的分析和说明,B 选项错误;材

6、料中白银大量作为公私交易的凭证,并不能说明传统货 币制度已经崩溃,D 选项错误。 6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 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 A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政府对商业买卖诉讼要依契约办事, 反映出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故 A 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故 B 项不符合题意;秦汉时期国家 对商业管理严格,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的主旨不在于商人的冲突矛盾,而在于对市

7、场 的管理,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7下表反映了( ) 国别 代表 主张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提出交换正义的概念。 交换正义是人们进行交易的行 为准则 古罗马 盖尤斯 把债划分为契约与私权两大类 荷兰 格劳秀斯 传播了经院学者的契约理论; 恪守契约至上性的原则 英国 霍布斯 国家起源于契约 德国 康德 通过国家契约建立欧洲的统一与和平及全世界的统 一与和平 A.契约精神是古今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B契约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丰富 C契约精神自古以来就是西方的主流思想 D契约是关于国家和国家权力起源的学说 答案 B 解析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 从古罗马到德国, 契约精神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展和丰富,

8、故选 B。 材料信息并不只是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也体现了政治的内容,故 A 项排除;材料并未罗 列出其他的思想,没有对比,无法知道其是否是主流思想,排除 C;契约不仅是关于国家和 国家权力起源的学说,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特征,D 项不能反映材料整体,排除。 8“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 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 C富尔敦发明汽船 D丝绸之路的开通 答案 B 解析 郑和下西洋没有到达美洲地区,因此不能得出“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A 选项错 误;新航路的开辟符合题意,B 选项

9、正确;C 选项错误,汽船的发明是为航海事业提供了便 利,但是没有实现真正的航行,不能得出题干中这一结论;D 选项主要针对的是陆上文明, 即便是海上也没有涉及“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D 选项错误。 9表:西欧金银出口量,16011780 年(吨,银当量) 时间 到波罗的海岸 到地中海岸 从荷兰 到亚洲 从英国 到亚洲 合计 16011650 2 475 2 500 425 250 5 650 16511700 2 800 2 500 775 1 050 7 125 17011750 2 800 2 500 2 200 2 450 9 950 17511780 1 980 1 500 1 445

10、 1 450 6 375 由上表可推知( ) A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B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C西方殖民扩张遭到抵制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地位 答案 A 解析 从图表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后,西欧金银出口到波罗的海岸、地中海岸、亚洲,说 明世界间的经济联系增强,表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A 正确;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 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但 B 项“世界经济中心”的表述错误,排除 B;西欧金银出口 反映的是欧洲从外部商品输入的情况,无法体现西方殖民扩张遭到抵制,排除 C;材料没有 涉及中国,排除 D。 10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

11、 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应该是工业革命以后的列强对外经济侵略的方式特征;应该是早 期殖民扩张时期的特点;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外侵略扩张的表现;应该是新航 路开辟时期的特点。故正确的顺序是,故选 C。 11某座城市被誉为“17 世纪的华尔街”,1609 年,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此成立。到 17 世纪中叶,该城市已经成长为欧洲的股票交易中心,其证券交易所已经类似于现代证券交 易所。这座城市最有可能是( ) A伦敦 B华盛顿 C巴黎 D阿姆斯特丹 答案 D 解析 17 世纪荷兰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 易所在荷兰的

12、阿姆斯特丹成立,故 D 正确。 12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 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 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 19 世纪初,这 一数字已上升至 8 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 甘蔗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 需要大量劳动力, 而且劳动条件恶劣。 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人在征服美洲后建立了大批甘蔗种植园,为降低劳动力成本,适应恶劣 条件下的劳动强度,

13、 大量使用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进行甘蔗种植, 使得甘蔗的生产成本下降, 产量提高,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而逐渐普及,因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 的兴盛,答案为 B。 13 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 %), 表中信息表明( ) 年份 地区 16991701 17721774 18041806 18341836 18541856 欧洲 83.6 45.0 37.3 36.3 28.9 美国、 加拿大 和西印度 13.3 46.9 46.4 34.7 28.1 非洲、近东、 亚洲、 澳大利 亚和拉美 3.1 8.1 16.3 29.0 43.0 A.英国产品

14、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B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 C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 D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 答案 C 解析 据表格中数据变化可以看出英国出口欧洲、美国、加拿大、西印度的制成品百分比在 1804 年之后不断降低,说明英国产品的竞争力在降低,故 A 项排除;表格中亚非拉地区进口 的英国制成品呈不断增长趋势,说明该地区经济水平不高,且说明了英国殖民地化程度在逐 渐加深,故 B 项排除,C 项正确;表格中数据仅是制成品的出口情况,无法说明“英国在欧 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故 D 项排除。 1419 世纪末美国由于铁路重复铺设过多,互相竞争导致运价下跌。在 1893 年的危机中,

15、全国 1/4 以上的铁路宣告破产,纽约金融界乘机大肆兼并。到 20 世纪初,4 个大集团掌握了 全国铁路总收入的 85%。这反映了( ) A技术改造推动旧工业部门的发展 B自由放任不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C生产力发展导致了垄断组织产生 D国家干预经济避免了生产盲目性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19 世纪末纽约金融界乘机大肆兼并。 到 20 世纪初, 4 个大集团掌握了全 国铁路总收入的 85%”等信息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进而出现了垄 断组织,C 正确。 15下表为 1750 年至 1900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据此判断表中四个国家依次 是( ) 1750 年 18

16、30 年 1860 年 1900 年 甲 1.9 9.5 19.9 18.5 乙 2.9 3.5 4.9 13.2 丙 0.1 2.4 7.2 23.6 丁 32.8 29.8 19.7 6.2 A.德国、英国、美国、中国 B英国、德国、美国、中国 C英国、中国、美国、德国 D美国、中国、德国、英国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手工业在世界上处于高水平,因此占比较 高。鸦片战争后,受到工业文明冲击,传统手工业破产,产量下降,丁为中国。英国首先开 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其在鸦片战争前占比较高,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技术升 级迟缓,未能保持优势,因此甲是英国。美国在

17、 1750 年尚未独立,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因此 其当时的制造业占比低于欧洲,美国独立后,资本主义逐渐发展,与当时尚未统一的德国相 比,其制造业水平较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是中心之一,发展较快,超越了英国, 因此丙是美国,乙是德国。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 B 正确。 161928 年,苏联通过了培养大量技术专家的决议,要求在生产中要采用本国和外国的科学 和技术的最高成就;19281929 学年度苏联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的数量从 32 所增至 1929 1930 学年度的 96 所。这是苏联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经济体制调整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18、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 苏联自 1928 年开始实施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 而培养技术专家以及 发展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很明显是为工业化服务,故 D 项正确;外交政策转变与文化教育 改革明显与材料内容无关,故 A、C 两项错误;此时苏联没有施行经济体制的调整,故 B 项 错误。 17观察 1913 年1937 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年份 项目 1913 年 1928 年 1932 年 1937 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 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不详 4 2 1 2 1 电力

19、15 10 7 4 3 2 石油 3 2 2 1 2 1 钢 5 5 5 4 3 2 对上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 B1932 年苏联形成了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数据客观上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由图表可知, 1928 年后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都大大提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7 年,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 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强国, 国防力量大为加强。 因此, 导致 1928 年后苏联工业产值排名变化的主

20、要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 积极作用,故 D 选项正确。 181932 年,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 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 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 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 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C“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统治的危险 D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认为罗斯福实行新政以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将会促使美国抛弃资本主义道路, 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显然美国在摆脱经济危机的道路选

21、择上存在严重分歧,故 D 项正确。 19 富兰克林 D 罗斯福时代中写道:“垄断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发展到顶点,使它面 临崩溃之时,要挽救它并延长它的生命,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办法。这就是大力加强向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解决经济危机的临时措施 B限制恶意竞争的所有制变革 C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 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答案 D 解析 “这就是大力加强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说明罗斯福新政是推进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局部调整,从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D 正确;A 和 B 不属于罗斯福新 政的实质;C 中“根本解决”说法绝对,排除。

22、 20厉以宁说:“1929 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 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 A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 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 年美国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美国 实行罗斯福新政,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打破计划经济模式, 注重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两者都使得本国的经济体制更加合理、更加有张力和活 力,故 A 项正确。 2120

23、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 1990 年和 2003 年不同类型国 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时间 国家地区 1990 年 2003 年 1990 年 2003 年 1990 年 2003 年 低收入 32 24 28 27 40 49 中等收入 14 9 39 36 47 55 高收入 3 2 33 27 64 71 表中数据表明( )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答案 D 解析 表格显示 1990

24、2003 年, 低收入、 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都是服务业比 重增加,农业、工业比重减少,变革趋势基本相同,故 D 项正确。 22 阅读下列 19782006 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表, 该表数据的变 化能够说明( ) 年份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 100% 国家定价 国家指导价 市场调节价 1978 97% 0% 3% 1985 47% 19% 34% 1990 30% 25% 45% 2006 4.63% 0% 95.37% A.政府停止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作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带动作用 答案

25、C 解析 据材料“19782006 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表”可知, 国家 指导价逐渐减少至消失,市场调节价逐渐增加至占绝大多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故 C 正确。 231975 年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通过的利马纲领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 紧紧地束缚在以初级产品同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制成品的“垂直的”交换关系中。这一认 识促使不结盟运动( )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加强内部合作和交流,发展经济 C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解决内部矛盾和冲突,一致对外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紧紧地束缚在以

26、初级产品同来自发达国家 的资本和制成品的垂直的交换关系中”可知这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换关系。这一认识促使 不结盟运动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故 C 项正确; 这种关系不是霸权主义, 故 A 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 不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关系, 故 B、 D 项错误。 24某西方学者说:“1945 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 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 A美苏两极对峙取代原有的世界格局 B德日意法西斯势力被清除 C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 D欧洲经济一体化正式开始 答案 C 解析

27、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 度化、规范化,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美国对世界的经济侵略,但是世界经济体 制从此趋向制度化、规范化却是毋庸置疑的,故 C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25 题 25 分,26 题 12 分,27 题 15 分,共 52 分。) 25(25 分)对外贸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近代以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 场从雏形到最终形成,极大促进了世界各地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纵观明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可以说是限制、防范多于鼓励、支持。早期的朝贡贸易 偏重政治利益。 中期以后, 外国

28、货品免税政策虽然改为按比例征税, 倭寇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由于不堪滋扰,明朝的对外政策趋于保守。到了隆庆、万历年间再度开海以后,外国商 船来华已不受限制,基本是往来自由,只要按比例纳税后便可入市交易。由于来华外商必须 通过官牙行的中介才能进行买卖,不可以与民间商人直接交易,因此这还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贸易。明朝末年,口岸的执法官员在贸易过程中恣意抽税,对中外贸易的正常发展造成 了极大的损害。民间私人海外贸易的开放也只是在禁而不止的情况下采取的被迫措施,并且 限制颇多,根本谈不上支持和鼓励。这与当时西方国家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 材料二 马尼拉(菲律宾)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1815年西班牙殖民地墨

29、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 垄断贸易。西班牙人致力发展对中国的贸易,(中国商人先把商品卖到马尼拉)他们把中国商 品从菲律宾运往墨西哥。 马尼拉大帆船运来了中国的生丝、 绸缎, 它们质量精美、 价格低廉。 1600 年,西班牙当局对当地的养蚕业加以限制,断绝了本地蚕丝的供应,源源不断输入的中 国生丝,成为墨西哥工厂的原料,遍销西班牙本土及其殖民地,深受欢迎。18 世纪,垄 断性的大帆船贸易走向衰落,1815 年西班牙国王废除此项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对外贸易的特征并分析其背景。(1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明朝对外贸易相比,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有何不同。(6 分)

30、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外贸易的意义。(6 分) 答案 (1)特征:朝贡贸易发达;贸易政策呈现保守趋势。 背景: 自然经济为主体;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天朝上国观念浓厚; 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薄来厚往”的朝贡体系;海防松弛,倭寇骚扰的加剧;西方殖民主 义者东来等。 (2)不同: 目的上, 以盈利的商业目的为主;政策上, 推行重商主义, 促进鼓励为主; 时间上, 较为长久,具有稳定性。 (3)意义:加强地区间经济联系;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促进文化交流。 2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算起,国际贸易理论发

31、展至今,已经有 200 多年的历史了。 国际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的基本准则。工业革命以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 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再到分散化发展的变化趋势。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中国际贸易主要倡导国的三种变化趋势,任选一种分 析其出现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答案 示例一:工业革命后至一战前后,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是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 成为“世界工厂”,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外侵略 扩张提供了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示例二: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主要倡

32、导国家是美国。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经济 实力急剧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两极格局下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通 过第三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布雷 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通过对西欧、日本等地区经济的扶持和控制,扩大对外贸易。 示例三:两极格局瓦解前后,多个国家积极倡导自由贸易。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 发展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动;新兴市场国家积极推动国际贸易 格局的变革;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27(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在隋唐有了全面的发展

33、,有着贸易路发展的自身规律。首先,贸易路往往 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开始而产生, 中国与周边各族的贸易主要是通过西北草原民族(匈奴、 突厥、 蒙古人)、中亚粟特人、伊朗高原的伊兰民族由长安经关陇、河西走廊、西域去中亚、西 亚、欧洲的贸易路称为“丝绸之路”;由长安经甘肃青海去逻些的“青海路”又称为“麝香 之路”;由蒙古草原至伏尔加河流域、南俄草原、地中海的“草原之路”又被称为“毛皮之 路”;由华中、华南、华北的景德镇、磁州、定州、龙泉、洛阳、耀州等陶瓷生产中心经西 北去索格狄亚那、波斯、萨拉森帝国、埃及、地中海世界的贸易路在 9 世纪之后被称为“陶 瓷之路”。 材料二 (17 世纪)与世界人种的全球迁

34、徙同时发生的,是不同地区的商品物产、动植物、矿 产资源的全球流动扩散,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丝绸被称为国际贸 易中的重要商品。国际贸易总量显著增长了。旧大陆的马、牛、羊扩散到了欧洲、亚洲和非 洲,亚洲的稻米、小麦、甘蔗、香蕉也扩散到美洲大陆、热带非洲和南太平洋。 材料三 在 17 世纪中叶, 利物浦的人口不到 4 000, 一年上交的船税只有可怜的 12 英镑。 1709 年, 利物浦的第一艘运奴船从非洲向美洲的巴巴罗斯种植园运送了 200 多名奴隶, 获利 4 000 多英镑。此后,利物浦逐渐成了英国乃至欧洲最大的贩奴港口。按照英国人自己的说法,利 物浦“没有一块砖不浸透

35、着奴隶的鲜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丝绸之路贸易与 17 世纪西欧贸易的异同点。(9 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影响。(6 分) 答案 (1)相同:都沟通了中西交通的路上要道,都有利于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不同:丝绸之路贸易以中国长安为中心,以陆路为主;以中国为主导,呈放射状展开,属于 朝贡式贸易等; 西方贸易的范围更广, 以太平洋为中心; 行程远及中南美州; 航线自西向东; 西班牙殖民者主导;属于垄断性贸易的一种;白银等贵金属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更大规模 的华人外迁。 (2)积极影响:密切了各大洲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的整体性;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 交流,推动了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合作的深化;带动了一些港口城市的 发展繁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