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13 ,大小:596.01KB ,
资源ID:194146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941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ppt课 件(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ppt课 件(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1、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通通过本单元学习过本单元学习,了解古代中国法律了解古代中国法律、礼教并用的礼教并用的 治理手段治理手段,了解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和基本特征了解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和基本特征,以及以及 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法法律与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法律着眼于防范律与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法律着眼于防范 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两者相辅相成。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两者相辅相成。 中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

2、确立于秦,成熟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 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 西西方法律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方法律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 新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知知识结构识结构】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1、夏商时期:、夏商时期: 2、西周时期、西周时期: 3、东周时期:、东周时期: 4、早期国家的法律:、早期国家的法律: 5、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 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殄灭民命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殄灭民命, “人殉”就是例证。“人殉”就是例证。 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

4、制,同时提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出 “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周王朝礼制社会秩序崩溃。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找治国周王朝礼制社会秩序崩溃。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找治国新新 思思想想,而,而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 周周朝有九刑,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朝有九刑,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 是是中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并引发早期的德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并引发早期的德治治 与与法治之争。法治之争。 一、先秦

5、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1、夏商时期、夏商时期: 2、西周时期、西周时期: 3、东周时期、东周时期:4、早期国家的法律、早期国家的法律: 5、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 (1)春春秋战国时秋战国时期德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 (2)儒儒家认为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徳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人性善,主张徳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 法法家认为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与韩非。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与韩非。 (3)儒儒家主张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

6、,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但并不并不适适 用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相相反,反,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国 君君主专制的愿望。主专制的愿望。 (4)正正是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 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1、秦汉时期:、秦汉时期: 2、魏晋时期:、魏

7、晋时期: 3、唐朝时期:、唐朝时期: (1) 秦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商鞅在魏国李悝法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商鞅在魏国李悝法 经的基础上,“改法为律”。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经的基础上,“改法为律”。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 (2)汉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会发布法律文告,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会发布法律文告, 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3)汉汉朝律令后来变得繁乱庞杂,条目字数都很多。朝律令后来变得繁乱庞杂,条目字数都很多。 (1)魏魏明帝减省明帝减省律令,律令,司马昭司马昭主政时对魏律又进一

8、步主政时对魏律又进一步减省减省。 (2)魏魏晋时期,晋时期,律令儒家化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是最重要的变化化:原因?原因? 影响?影响? (1 1)法律:)法律: (2 2)教化:)教化: 唐初对律多次删减;唐初对律多次删减; 唐高宗:唐高宗:永徽律永徽律、唐律疏议唐律疏议:地位、影响地位、影响 大唐开元礼大唐开元礼:内容、地位内容、地位 推广魏晋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推广魏晋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20142014年课表卷年课表卷)4545. .( (1515分分) ) 材料材料 西汉建立后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约

9、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 形成形成九章律九章律。汉武帝时汉武帝时,九章律九章律之外的之外的“旁章科条旁章科条”迅速增至迅速增至359359“章章”,仅仅 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1000多条多条,“律令颇多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具有法律意义的案 例汇编越编越多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三国魏初沿用的沿用的 “秦汉旧律秦汉旧律”竟多选竟多选906906卷卷,770770余万宇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东汉以来马融、郑玄

10、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 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令”,由由 具体行政部门掌握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共2020篇篇、620620条条、2760027600字字,大大降低大大降低 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新律不少条文突出 上下尊卑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中国法制通史

11、 (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 8分分) ( (2 2) )根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响(7 7分分)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法与行政法规分离; 突突出伦理犯罪。出伦理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 东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

12、 魏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20172017年课表卷年课表卷)4444 (1515分分) 材料材料 北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大律“凡二十五篇凡二十五篇”,制罪制罪“二十五等二十五等”,定罪定罪 15371537条条,“条流苛密条流苛密,比于齐比于齐(北齐北齐)法法,烦而不要烦而不要”、宣帝宣帝“更峻其法更峻其法”,导致导致 “上下愁怨上下愁怨”、“内外离心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用建立隋朝隋文帝取代北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更定新 律律”,史谓史谓开皇律开皇律。隋隋朝统治者鉴于朝统

13、治者鉴于北齐律北齐律“法令明审法令明审,科条简要科条简要”,将其将其 作为制定作为制定开皇律开皇律的主要参考的主要参考,并并“采魏采魏、晋刑典晋刑典,下至齐下至齐、粱粱,沿革轻重沿革轻重,取其取其 折衷折衷”,成文成文“十二卷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新律制罪二十等,度除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前代鞭刑及枭首”等等“苛惨之苛惨之 法法”,“以轻代重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化死为生”;定罪;定罪500500条条,删繁就简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比旧律减少死刑8181条条、流放流放 刑刑154154条条、劳役刑等一千佘条劳役刑等一千佘条。唐朝官修支书评价唐朝官修支书评价开皇律开皇律“刑网简要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14、疏而不失”。 据据隋书隋书 (1 1)根据材料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 7分分) (2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简析隋代开皇律开皇律制定的意义制定的意义。(8 8分分) (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减轻刑罚; 对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历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总结和发展了前代历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 为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隋朝发展与强盛提

15、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1、法律法律: 2、教化:、教化: 宋宋朝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天圣令)。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天圣令)。 元元朝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广却广泛援引唐律。泛援引唐律。 明明朝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 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

16、为正文,例为附注” 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清清朝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1、法律法律: 2、教化:、教化: 宋朝宋朝 元朝元朝 明朝明朝 清朝清朝 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并发展出理学。南宋后期南宋后期通过授徒通过授徒家训家训 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宋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朝

17、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 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明明朝后期,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朝后期,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 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 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族规、乡约处罚,甚至被递解官府治罪。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族规、乡约处罚,甚至被递解官府治罪。 清清朝乡约基本

18、延续了明朝的模式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但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 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由儒学士人发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由儒学士人发 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2018年课表卷年课表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中

19、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 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 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

20、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重农桑 以足衣食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训子弟以禁非为”等。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年,清政府颁 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 互选充任。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材料三

21、料三 2020世纪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 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22、,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1 1)变化:)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圣谕”的的 内容;(内容;(3 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

23、由地方官吏推动设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 立。(立。(3 3分)分) 积积极作用: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2 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 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 的传播。(的传播。(2 2分)分) (2 2)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内内忧外患;(忧外患;(3 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 3 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 3分)分) (3 3)意义:意义:乡村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

24、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 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 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每项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每项2 2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满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满 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过(4 4分)分)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夏商时期、夏商时期: 2、西周时期西周时期: 3、东周时期、东周时期: 4、早期国家的法律、早

25、期国家的法律: 5、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争:(1)(4) 1、秦汉时期、秦汉时期:(:(1)()(2)()(3) 2、魏晋时期:、魏晋时期: 3、唐朝时期:、唐朝时期: (1) 减省减省 (2) 律律令儒家令儒家化化 :原因?:原因? 影响?影响? (1 1)法律:)法律: (2 2)教化:)教化: 删减;删减; 唐律疏议唐律疏议:地位、影响地位、影响 大唐开元礼大唐开元礼:内容、地位内容、地位 强化基层教化。强化基层教化。 1、法律法律: 2、教化:、教化: 宋朝宋朝 元朝元朝 明朝明朝 清朝清朝 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 宋宋朝以后,儒学士朝以后,儒学士人,人,以乡约教化乡里以乡约教化乡里。 明明朝后期,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朝后期,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清清朝乡朝乡约约:内容、宣讲主体等特点。:内容、宣讲主体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