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45 ,大小:5.84MB ,
资源ID:19413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941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ppt课 件(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ppt课 件(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不发展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通通过本单元学习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变化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变化,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与演变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与演变 的过程的过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第一单元 政治体制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单元政治体制:第一单元政治体制: 国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 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人类自进入文明社

2、会以来,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各国都是通过以某种特定的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特征的政各国都是通过以某种特定的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特征的政 治体制来实现社会治理的。治体制来实现社会治理的。 东东西方的政治体制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说,西方的政治体制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说, 贵族制、君主制、民主和共和制是集中主要形式。贵族制、君主制、民主和共和制是集中主要形式。 每每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有其独特性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 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

3、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期演进的结果。 一、先前时期的政治体制: 二、秦朝君主与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三、两汉之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不发展 【知知识结构识结构】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夏朝(一)夏朝: (二)商朝(二)商朝: (三)西周:(三)西周: 夏夏朝朝(约(约BC2070BC2070约约BC1600)BC1600) 建建立了立了王王位继承的位继承的世袭世袭制制 (打破了原始民主之下的(打破了原始民主之下的禅禅让制让制) 约BC21世纨约BC17世纨 “益干启位,启杀

4、之”。竹书纨年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商(二)商朝朝: :内外服制度内外服制度( (约约BC1600BC1600- -BC1046)BC1046) 商王直商王直接接控制控制的王畿地区的王畿地区 附属国管理的区域附属国管理的区域 (1 1)内服:)内服: (2 2)外服:)外服: 材料二材料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左传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礼记 材料一“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材料一“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史记 (3)(3)根据材料指出商朝政

5、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a.a.商王在丌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 b.b.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c.c.神权色彩浓厚,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外外 服服 内内 服服 外外 服服 外外 服服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西周:(三)西周: 公元前公元前10461046年年,武王伐纣武王伐纣,灭了殷商,灭了殷商,建立周朝建立周朝,定,定 都镐京,史称西周。都镐京,史称西周。 内外服制度不适应新形势,而发内外服制度不适应新形势,而发 生短暂的混乱生短暂的混乱三监之乱。三监之乱。 西周镐京遗址。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西周:(三)西周: 西周政治

6、制度的总设计师西周政治制度的总设计师 周公周公 周公的困境与智慧周公的困境与智慧 “周公摄政,一 年救乱,二年克殷 ,三年践奄,四年 建侯卫,五年营成 周,六年制作礼乐 ,七年致政成王。 ”天下大服。 尚书大传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西(三)西周周(BC1046BC1046BC771BC771): 1 1、贵族等级分封制:、贵族等级分封制: 卿卿 大夫大夫 士士 天子天子 诸诸侯侯 同姓贵族 异姓功臣 旧贵族 纲要上回顾: (1)含义 (2)目的 (3)对象 (4)积极影响 (5)消极影响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西(三)西周周(BC1046BC104

7、6BC771BC771): 2 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小宗小宗 小宗小宗 小宗小宗 大宗大宗 ( (宗主宗主) ) 卿卿 大夫大夫 大宗大宗 士士 大宗大宗 天子天子 庶庶 小宗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嫡长子(嫡长孙) 嫡长子(嫡长孙嫡长子(嫡长孙) 嫡长子(嫡长孙嫡长子(嫡长孙) 嫡长子嫡长子 诸诸侯侯 大宗大宗 嫡嫡长长子子 余余嫡子及庶子嫡子及庶子 纲要上 回顾: (1)性质 (2)最大特点 (3)作用 (4)注意 3、礼礼乐制度乐制度: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生活准则。将宗法等级制具体化将宗法等级制具体化、生活化生活化。

8、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约(约BC2070BC2070约约BC1600BC1600) ) 建立世袭制打破了禅让制建立世袭制打破了禅让制 (约(约BC1600BC1600约约BC1046) BC1046) 内外服制度:含义、特点内外服制度:含义、特点 1 1、贵族等级分封制:、贵族等级分封制: (1)含义(2)目的(3)对象(4)积极影响(5)消极影响 2 2、宗法制宗法制: (约(约BC1046BC1046约约BC770) BC770) (1)性质 (2)最大特点 (3)作用 (4)注意 3、礼礼乐制度乐制度: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生活准则。 将将宗

9、法等级制具体化宗法等级制具体化、生活化生活化。 4、商周政体的特征:、商周政体的特征: 政治权力和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政治权力和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周政政体体的基本特征的基本特征。 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夏朝(一)夏朝: (二)商朝(二)商朝: (三)西周:(三)西周: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在当时对巩固国家政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在当时对巩固国家政 权、扩大统治范围,都起了重大作用,发

10、挥了权、扩大统治范围,都起了重大作用,发挥了 显著效能。但作为早期政治制度,它也有其无显著效能。但作为早期政治制度,它也有其无 法避免的弱点和弊端。到东周法避免的弱点和弊端。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春秋战国时 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缘关系的松弛,宗法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缘关系的松弛,宗法 分封制遭到了破坏。在此基础上,中央集权制分封制遭到了破坏。在此基础上,中央集权制 度确立。度确立。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秦朝君主与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一(一)背景背景: (二(二)概况:概况: 春春秋战国时秋战国时期期(BC770-BC221),西西周贵

11、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各各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封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 面对广阔的领土,秦始皇建立什么政面对广阔的领土,秦始皇建立什么政 治制度来加强统治,保证统一呢?治制度来加强统治,保证统一呢?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 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 权至上、皇帝独裁;权至上、皇帝独裁;(矛盾:皇权与相权)(矛盾:皇权与相权)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 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 地方绝对

12、服从中央。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矛盾:中央与地方)(矛盾:中央与地方)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秦朝君主与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一(一)背景背景: (二(二)概况:概况: 春春秋战国时秋战国时期期(BC770-BC221),西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各各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封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 1 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制度(中央):制度(中央): 3、郡县制(地方):、郡县制(地方): 4、文书行政:、文书行政: “天下之

13、事无小大,皆决亍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亍万 世,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皇位世袭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皇帝独尊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皇权至上 材料反映出皇帝制度有何特点?其实质是? 实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的权力中心。实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的权力中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秦朝君主与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一(一)背景背景: (二(二)概况:概况: 春春秋战国时秋战国时期期(BC770-BC221),西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各各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

14、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封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 1 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制度(中央):制度(中央): 3、郡县制(地方):、郡县制(地方): 4、文书行政:、文书行政: 1、关亍秦始皇定“皇帝”制度的说法,丌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秦始皇效法古代明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与制主义倾向 B 我统一天下一天下 德德盖三皇三皇 功功过五帝五帝 特点 、实质 、名称由来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秦朝君主与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一(一)背景背景: (二

15、(二)概况:概况: 春春秋战国时秋战国时期期(BC770-BC221),西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各各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封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 1 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制度(中央):制度(中央): 3、郡县制(地方):、郡县制(地方): 4、文书行政:、文书行政: 特点 、实质 、名称由来 名称职责、运作/特点 概况、如何评价、与分封制的比较 概况、作用 皇 帝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御 史 大 夫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16、太 仆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三公 九卿 副丞相副丞相 律令图籍律令图籍 监察百官监察百官 百官之首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全国政务 军务军务 (虚有其位)虚有其位) 互不相属互不相属相互配合相互配合互相牵制互相牵制 皇帝掌权皇帝掌权 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1、秦朝时三公之下有九、秦朝时三公之下有九 卿:奉常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掌管宗庙祭祀礼 仪;仪;郎中令郎中令,掌管掌管. 这反映了九卿(这反映了九卿( ) A . 职权细化,各负其责职权细化,各负其责 B . 服务皇室

17、,君权至上服务皇室,君权至上 C . 政务繁杂,中央集权政务繁杂,中央集权 D . 官员众多,权力分化官员众多,权力分化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结果结果: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比较点 分封制分封制 郡县制郡县制 官员产生官员产生 官员权利官员权利 与中央关与中央关 系系 历史作用历史作用 相同点 郡县绝对服从中央 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按地域划分 世袭

18、; 由皇帝任免 有利亍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亍国家统一。 建立基础 丌 同 点 一定时期内发挥积极作 用,但易发展成割据势力 有封地 只有俸禄无封地 血缘关系 最大丌同 废分封、置郡县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特征是中央 垂直管理地方。郡县制有利亍国家统一,有利亍加强中央集权;是官 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基本原则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影响深远;但郡县制下,地方听命亍中央,缺少独立性。 【课堂课堂探究探究】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专制主专制主 义中央义中央 集权制集权制 度度 特点特点 制度制度 中央集中央集 权权 中央中央 集权集权 君主专君主专 制制 君主专

19、君主专 制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 特征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特征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两汉之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二二)地方地方行行政体制:政体制: (一)中央行政体制:(一)中央行政体制: 1 1、西汉:、西汉: 2 2、东汉:、东汉: 3 3、魏晋:、魏晋: 4 4、隋唐:、隋唐: 5 5、宋代:、宋代: 6 6、元代:、元代: 7 7、明朝:、明朝: 8 8、清朝:、清朝: 小小结:趋势结:趋势 1 1、西汉:、西汉: 2 2、东汉:、东汉: 3 3、魏晋:、魏晋: 4 4、隋朝:、隋朝: 5 5、唐朝:、唐朝:

20、 6 6、宋代:、宋代: 7 7、元代:、元代: 8 8、明朝:、明朝: 9 9、清朝:、清朝: 小结:趋势小结:趋势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两汉之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体制:(一)中央行政体制: 1 1、西汉:、西汉: 2 2、东汉:、东汉: 3 3、魏晋:、魏晋: 4 4、隋唐:、隋唐: 5 5、宋代:、宋代: 6 6、元代:、元代: 7 7、明朝:、明朝: 8 8、清朝:、清朝: 小小结:趋势结:趋势 汉武汉武帝设帝设立“中朝立“中朝”削弱相权”削弱相权;西汉晚期后西汉晚期后,中,中朝尚书朝尚书的增大的增大。 刘刘秀将尚书秀将尚书台确台确立为新的行政

21、中立为新的行政中枢枢。 三省体制逐渐形成。三省体制逐渐形成。 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制制确立:确立: 回顾:回顾:名称职责、特点、运行、评价名称职责、特点、运行、评价 二府三司二府三司制制:相权分割:相权分割 一省制,只设中书省,相权加强一省制,只设中书省,相权加强 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设内阁(票拟与批红)明成祖:设内阁(票拟与批红) 雍正皇帝设军机雍正皇帝设军机 : 特点、地位、影响特点、地位、影响 中枢权力机构随着君权的强化而不断变化;中枢权力机构随着君权的强化而不断变化;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22、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皇皇 帝帝 尚 书 令 尚 书 令 侍侍 中中 常常 侍侍 丞丞 相相 御 史 大 夫 御 史 大 夫 太太 尉尉 九九 卿卿 中中( (内内) ) 朝朝 外外 朝朝 有事上报有事上报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决策机构 出身低微 亲信侍从 西汉晚期后西汉晚期后, 中中朝尚书的增大朝尚书的增大 东汉:东汉:刘秀将尚书刘秀将尚书台台 确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魏晋魏晋:逐渐形成三省制逐渐形成三省制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皇帝(皇权至上)皇帝(皇权至上) 尚书省 执行机构 中书省 决策机构 门下省 审议机构 吏吏 部部 户户 部部

23、 礼礼 部部 兵兵 部部 刑刑 部部 工工 部部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运行运行:中书门下尚书六部 回顾回顾: 名名称职责称职责、 特特点点、 运运行行、 评评价价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皇皇 帝帝 中书省中书省 尚书省尚书省 门下省门下省 吏吏 部部 户户 部部 礼礼 部部 兵兵 部部 刑刑 部部 工工 部部 枢枢 密密 院院 度度 支支 盐盐 铁铁 户户 部部 中书门下中书门下 军政 行政 财政 隋隋 唐唐 三 省 六 部 制 三 省 六 部 制 丌参不政事 丌参不政事 宋:二府三司制宋:二府三司制 三三 司司 1) 1) 进一步分割相权,进一

24、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加强了皇权 2 2)职权分散,效率低,“冗官”职权分散,效率低,“冗官”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皇皇 帝帝 中中书省书省 吏吏 部部 户户 部部 礼礼 部部 兵兵 部部 刑刑 部部 工工 部部 元代只设中书省,相权加强 明代废丞相,亲掌六部 皇皇 帝帝 吏吏 部部 户户 部部 礼礼 部部 兵兵 部部 刑刑 部部 工工 部部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皇皇 帝帝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明 朝: 废丞相、亲自掌管废丞相、亲自掌管 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位低权轻 明成祖:位高权重 内内 阁阁 同:都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

25、务同:都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异:异:丞相丞相有决策权,地位明确,牢固;有决策权,地位明确,牢固; 内阁内阁阁臣无决策权,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阁臣无决策权,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只是内侍咨询机构,其地位职权完全取决于皇帝。只是内侍咨询机构,其地位职权完全取决于皇帝。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顺治顺治 康熙康熙 雍正雍正 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军国大事 内阁内阁日常事务日常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内阁 皇权受限皇权受限 南书房南书房 皇权得以加强皇权得以加强 军机处军机处 皇权高度发展皇权高度发展 清朝

26、:清朝: 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外景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军机处内景 原因:原因: 直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直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根因:加强皇权根因:加强皇权 特点:特点: 跪奏笔录,上传下达。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作用:作用: 简化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简化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 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品级不高、跪奏笔录、品级不高、跪奏笔录、 完全听命于皇帝。完全听命于皇帝。 职责:职责: 清代:军机处清代:军机处 明清皇权强化,实质反明清皇权强化,实质反 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秦 汉 唐 宋 元 明 清 外

27、 朝 外 朝 丞 相 丞 相 内 朝 内 朝 尚 书 省 尚 书 省 - - 门 下 省 门 下 省 中 书 省 中 书 省 参 知 政 事 参 知 政 事 枢 密 院 枢 密 院 三 司 三 司 中 书 省 一 省 制 中 书 省 一 省 制 废 丞 相 废 丞 相 重用亲信重用亲信 削弱相权削弱相权 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 分割宰相行分割宰相行 政权政权, ,军权军权, , 财权财权 相相 权权 扩扩 大大 相相 权权 消消 失失 君主专制的演进示意图君主专制的演进示意图 君权君权 相权相权 六部 军 机 处 军 机 处 顶顶 峰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两汉之明清时

28、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二二)地方地方行行政体制:政体制: 1 1、西汉:、西汉: 2 2、东汉:、东汉: 3 3、魏晋:、魏晋: 4 4、隋朝:、隋朝: 5 5、唐朝:、唐朝: 6 6、宋代:、宋代: 7 7、元代:、元代: 8 8、明朝:、明朝: 9 9、清朝:、清朝: 小结:趋势小结:趋势 郡县两级郡县两级制制(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 太守太守 郡丞郡丞 郡尉郡尉 (军事)(军事) (行政)(行政) 原来的监察区原来的监察区“州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郡下设县(或道),县设令或长,之下有丞、尉及分曹属吏郡下设县(或道),县设令或长,之下有丞、尉及分曹属吏 汉初地方行

29、政体制还包括王国和诸侯国汉初地方行政体制还包括王国和诸侯国 景帝、武帝后,诸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不的不断被削弱,诸侯国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断被削弱,诸侯国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到东汉晚期,原来的检查区到东汉晚期,原来的检查区“州州”变为一级行政机变为一级行政机构。构。 汉承秦制汉承秦制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两汉之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二二)地方地方行行政体制:政体制: 1 1、西汉:、西汉: 2 2、东汉:、东汉: 3 3、魏晋:、魏晋: 4 4、隋朝:、隋朝: 5 5、唐朝:、唐朝: 6 6、宋代:、宋代: 7 7、元代:、元代: 8 8、明朝:、明朝: 9

30、 9、清朝:、清朝: 小结:趋势小结:趋势 郡县两级郡县两级制制(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 原来的监察区原来的监察区“州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有领兵权,内轻外重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有领兵权,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干弱枝强的局面。 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唐继隋继隋制制,把,把全国划分为全国划分为1010道道(后增至后增至1515道道 ),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安安史之乱后,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史之乱后,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唐唐中期后,设节

31、度中期后,设节度使拥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期的期的府变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路、府、县三级制。府变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路、府、县三级制。 地方地方设行设行中书省,掌管一省政中书省,掌管一省政务务,形形成省、路、成省、路、 府、州、县的多级行政体制。府、州、县的多级行政体制。 废废行省,行省,设三设三司: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司: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使,但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省的格局并未改变。 明明朝后期,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朝后期,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

32、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 形形成省、府、成省、府、县县 三三级级行政体制。级级行政体制。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朝代 地方行政体制 郡县制时代 州制时代 道路制时代 省制时代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 郡县两级制郡县两级制 (郡国并存)(郡国并存) 东汉晚期、东汉晚期、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州郡县三级制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 道州县或路府道州县或路府 县三级制县三级制 元明清元明清 省路府州县多级省路府州县多级 或省府县三级制或省府县三级制 三、两汉之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

33、演变: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2013年年课表卷课表卷)41.(12分分)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 历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比较图9、图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课堂课堂探究探究】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示例一:信息: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

34、展。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说明: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示例三:信息:示例三:信息:汉代北方地区的州比唐代北方地区的道密集;唐代北方地区的道比汉代北方地区的州少。汉代北方地区的州比唐代北方地区的道密集;唐代北方地区的道比汉代北方地区的州少。 说明:说明:中央集权程度加深;地方控制力减弱;唐代裁撤合并行政区域,减少了行政支出,缓解经济负担。中央集权程度加深;地方控制力减弱;唐代裁撤合并行政区域,减少了行政支出,缓解经济负担。 示示例四:信息

35、:例四:信息:吐蕃、南诏不见于汉代。吐蕃、南诏不见于汉代。 说说明: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密切中央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密切中央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唐唐代少数民族政策效果明显;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缓和民族矛盾。代少数民族政策效果明显;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缓和民族矛盾。 示例五:信息示例五:信息: 汉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 说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说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示例六:信息示例六:信息: 州州、道开始都是监察区,后来演变成行政

36、区、道开始都是监察区,后来演变成行政区 。 说说明:明: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地方与中央关系不断调整,机构设置随形势而变化)。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地方与中央关系不断调整,机构设置随形势而变化)。 2(12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刓要求。 材料一 年代年代 省数省数 道、路数道、路数 州数州数 郡(府、国)数郡(府、国)数 县(侯国)县(侯国) 数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二十六年 36 不详不详 西汉平帝(西汉平帝(15年)年)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东汉顺帝(126144年)年)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隋大业五年(609年)年) 190 1255 唐

37、开元二十八年(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年) 15道道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宋宣和四年(1122年)年) 26路路 288 1234 元朝元朝 12省省 183路路 97 1425 摘编自历代地理志 材料二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 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丌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丌变 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 要处则仍可丌变,亍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 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问题: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动”不 “丌变”的共同目的,

38、并说明材料一中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不 “丌变”的具体表现。(12分) 共同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与制统治。(2分) 变动表现: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戒四级制; 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丌断缩小,行政权力丌断萎缩; 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 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 (4分) 丌变表现: 中央对地方层层的严密控制丌变; 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丌变; 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丌变。(6分) 【课堂课堂探究探究】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前时期的政治体制: 二、秦朝君主与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三、

39、两汉之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不发展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约(约BC2070BC2070约约BC1600BC1600) ) 建立世袭制打破了禅让制建立世袭制打破了禅让制 (约(约BC1600BC1600约约BC1046) BC1046) 内外服制度:含义、特点内外服制度:含义、特点 1 1、贵族等级分封制:、贵族等级分封制: (1)含义(2)目的(3)对象(4)积极影响(5)消极影响 2 2、宗法制宗法制: (约(约BC1046BC1046约约BC770) BC770) (1)性质 (2)最大特点 (3)作用 (4)注意 3、礼礼乐制度乐制度

40、: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生活准则。 将将宗法等级制具体化宗法等级制具体化、生活化生活化。 4、商周政体的特征:、商周政体的特征: 政治权力和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政治权力和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周政政体体的基本特征的基本特征。 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夏朝(一)夏朝: (二)商朝(二)商朝: (三)西周:(三)西周: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秦

41、朝君主与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一(一)背景背景: (二(二)概况:概况: 春春秋战国时秋战国时期期(BC770-BC221),西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各各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封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 1 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制度(中央):制度(中央): 3、郡县制(地方):、郡县制(地方): 4、文书行政:、文书行政: 特点 、实质 、名称由来 名称职责、运作/特点 概况、如何评价、与分封制的比较 概况、作用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

42、与发展 三、两汉之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体制:(一)中央行政体制: 1 1、西汉:、西汉: 2 2、东汉:、东汉: 3 3、魏晋:、魏晋: 4 4、隋唐:、隋唐: 5 5、宋代:、宋代: 6 6、元代:、元代: 7 7、明朝:、明朝: 8 8、清朝:、清朝: 小小结:趋势结:趋势 汉武汉武帝设帝设立“中朝立“中朝”削弱相权”削弱相权;西汉晚期后西汉晚期后,中,中朝尚书朝尚书的增大的增大。 刘刘秀将尚书秀将尚书台确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立为新的行政中枢枢。 三省体制逐渐形成。三省体制逐渐形成。 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制制确立:确立: 回顾:回顾:名称职责、特点、运行、评价名称职责、特点、

43、运行、评价 二府三司二府三司制制:相权分割:相权分割 一省制,只设中书省,相权加强一省制,只设中书省,相权加强 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设内阁(票拟与批红)明成祖:设内阁(票拟与批红) 雍正皇帝设军机雍正皇帝设军机 : 特点、地位、影响特点、地位、影响 中枢权力机构随着君权的强化而不断变化;中枢权力机构随着君权的强化而不断变化;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两汉之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二二)地方地方行行政体制:政体制: 1 1、西汉:、西汉: 2 2、东汉

44、:、东汉: 3 3、魏晋:、魏晋: 4 4、隋朝:、隋朝: 5 5、唐朝:、唐朝: 6 6、宋代:、宋代: 7 7、元代:、元代: 8 8、明朝:、明朝: 9 9、清朝:、清朝: 小结:趋势小结:趋势 郡县两级郡县两级制制(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 原来的监察区原来的监察区“州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有领兵权,内轻外重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有领兵权,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干弱枝强的局面。 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唐继隋继隋制制,把,把全国划分为全国划分为1010道道(后增至后增至1515道道 )

45、,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安安史之乱后,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史之乱后,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唐唐中期后,设节度中期后,设节度使拥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期的期的府变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路、府、县三级制。府变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路、府、县三级制。 地方地方设行设行中书省,掌管一省政中书省,掌管一省政务务,形形成省、路、成省、路、 府、州、县的多级行政体制。府、州、县的多级行政体制。 废废行省,行省,设三设三司: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司: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使,但但省的格

46、局并未改变。省的格局并未改变。 明明朝后期,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朝后期,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 形形成省、府、成省、府、县县 三三级级行政体制。级级行政体制。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监察百官监察百官 辅佐皇帝辅佐皇帝 处理政务处理政务 军事军事 皇帝皇帝 太尉太尉 丞相丞相 御史大御史大 夫夫 奉奉 常常 卫卫 尉尉 郎郎 中中 令令 廷廷 尉尉 典典 客客 宗宗 正正 治治 粟粟 内内 史史 太太 仆仆 中 央 行 政

47、机 构 中 央 行 政 机 构 三公九卿,三公九卿, 各司其职,各司其职, 互相牵制,互相牵制, 保证皇权。保证皇权。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中央中央 郡郡 县(道)县(道) 乡、亭、里乡、亭、里 郡守郡守 县令、县长县令、县长 三老、啬夫三老、啬夫 等等 地方分权地方分权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 制度创新制度创新 历代沿用历代沿用 地 方 行 政 机 构 政事堂 中书门下 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来改称中书门下提高 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 ,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强干

48、弱枝,自是立国大体。 明上智深谋远虑 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 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宋代就太差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三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三三、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 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卷91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大部分解运京师上供 朝廷,少部分各省留用,比例为7:3人事权方 面,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 责,二品以上则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 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 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 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 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