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8.94KB ,
资源ID:19238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923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4.古代诗歌四首 导学案(附答案))为本站会员(达美)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古代诗歌四首 导学案(附答案)

1、4. 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难点: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课时安排:4 第一课时 观沧海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挟天子 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

2、术,建安五年(200 年) ,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二年(207 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 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其诗气魄雄伟、 慷慨悲壮, 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步出夏门行 蒿 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2.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 一年(206 年) ,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 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

3、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 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 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 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 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 神融会到诗里, 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

4、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 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 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 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ng( )海 ji( )石 sng zh( ) 水何 dn dn( ) xio s( )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 竦峙: 星汉: 萧瑟:

5、至: 何: 若: 临: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呢?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

6、襟” “抱负” “志趣”的诗句。 第二课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李白(?约 756)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仙” 。其诗风 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 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2.诗歌大意 这首诗中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杨花、子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3.背景链接 王昌龄早年家贫,不惑之年才中进士,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任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后来因事 贬至岭南,一生遭遇坎

7、坷。王昌龄天宝年间被贬到龙标尉,与其交情深厚的李白当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 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友人。 【预习导学】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2.该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就是诗人自己。 ”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请展开合理的 想象和联想,描写诗人此时的形象。 4.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请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 作分析。 【课

8、后作业】【课后作业】 请查找资料写出李白借月抒怀的诗歌。 第三课时 次北固山下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 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2.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 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次: 客路: 风正: 悬: 残夜: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

9、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1.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 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 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歌。 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歌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 ,一个套 在中华儿女身上的“结” 。在你所积累的诗歌中,哪些诗句抒写了乡愁? 第四课时 天净沙秋思

10、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 “元杂剧四大家” 。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 3.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 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 【预习导学】 一、自由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

11、思乡之情。 二、整体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观沧海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沧 碣 竦峙 澹澹 萧瑟 2.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耸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达到极点。 何:多么

12、。 若:好像。 临:到达,登上。 二、整体感知 1.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出了 3 层意思。 第 1 层(12 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 2 层(38 句) :描写海水与山岛。 (实景) 第 3 层(912 句) :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1) “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 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

13、,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 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课堂探究】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 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 开,写登山所见。 2.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 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 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虚实结合,借景抒情,

14、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课后作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 第二课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预习导学】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

15、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 月亮,希望它陪着您一直到夜郎以西。 【课堂探究】 1.描写了“杨花”和“子规” 。写“落尽的杨花” ,点明了时令是“暮春” 。 “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 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又因为“杨花”是漂泊无定的,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 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 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 想感情。 3.李白正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着遥远天边那一轮明月,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友人

16、,这个月明之夜啊,又 将彻夜难眠!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把明月人格化,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 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不仅表现出诗 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还含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课后作业】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玉阶怨 )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 秋浦歌(十三)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 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

17、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月下独酌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 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关山月 ) 第三课时 次北固山下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 次:停留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风正:风顺。 悬:挂。 残夜:夜将尽未尽。 二、整体感知 1.首联: 点题。 “青山” 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 “平” “阔” “正” “悬”四字用得好: “潮平” ,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 ,帆才有 悬

18、空的态势。 “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做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 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途他乡,久不得归, 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2.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课堂探究】 1.“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 开阔。此句写得恢宏阔大。 “风正一帆

19、悬”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 而用“风正” ,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 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 ,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2.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 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 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 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

20、舞力量。 【课后作业】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小雅采薇 )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汉乐府民歌悲歌 )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 第四课时 天净沙秋思 【预习导学】 一、自由朗读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

21、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 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 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 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整体感知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 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 老树、 乌鸦, 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 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

22、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 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 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连缀, 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 “昏鸦” “人家” “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图画,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3.前三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 “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串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 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 “夕阳”如血, 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

23、鸦, 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 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 “天 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 无限的愁闷。 4.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课堂探究】 1.语言极为精练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 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 9 个形象,9 个小 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 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

24、 。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 2.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 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 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 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课后作业】 夕阳已渐西下,只在山顶留下半张无精打采的脸,无奈地看着这无精打采的人间。 一抹余晖暗淡地斜洒在枝桠斑驳的老树的枝头。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凉的哀鸣,划 破黄昏的寂寥,斜阳为乌鸦黑亮的羽翼镀上一层金黄。 潺潺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还映出几处人家。一座小石桥静静地站在流水上,像一个老态龙钟 的百岁老人,再也经不起岁月的践踏了。 古道漫漫,西风凛冽。路,看不到尽头。在这荒凉古道上,我骑着马,缓缓地行进。几年来,与我朝夕相 处的那匹马,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早已骨瘦如柴。经过多年的流浪,它和我都已疲惫不堪。 此时,夕阳正西沉,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我,却仍在外 漂泊未归,独自一人浪迹天涯海角,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