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630.50KB ,
资源ID:192234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922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06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教师版含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06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教师版含解析)

1、 20192019 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 专题专题 0 06 6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点穿透】【考点穿透】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凡是考查诗歌的中考试卷,都会直接和间接地考查到。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第一,第一,常见常见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1

2、)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述、议论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2)描写技巧:动静、虚实、点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远近高低不同角度、多种感官相、烘托、 渲染、细节描写、白描等。可使用各种修辞。 (3)抒情技巧: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借 事抒情、借古讽今等。可使用各种修辞。 (4)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对偶、反复、双关、设问、反问、通感、对比、衬托等。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欲扬先抑、伏笔铺垫、承上启下、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结构对比、首尾 照应等。 第第二,试题设问方式二,试题设问方式 (1)诗中运用了哪种表

3、达技巧(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请赏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 (3)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4)某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5)请从某手法的角度赏析某联。 第三,基本答题步骤第三,基本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 的效果等。 ) 第四,解答真第四,解答真题题示范示范 (1)注意审题,看清题干要求。 (2)熟记常见的表达技巧术语。 (见常识整合) (3)掌握常见表达技巧的特点及效果。 (4

4、)熟悉基本的答题步骤。注意贴近诗句分析。 第五,第五,诗歌阅读思路诗歌阅读思路 古代诗词鉴赏之原则: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 1写什么(人、事、物、景) 。 2怎样写(艺术手法、语言特色) 。 3为什么写(知人论世、目的意图、思想感情) 。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再结合诗句内容分 析乐或哀的原因,入景而悟情。 (顺序:意象想象画面意境情感)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 了什么,再弄清怎样写法,最后读懂为何而写。通过诵读(默读) ,深入体察作品,鉴赏古诗才会有正确的 方向。反之,就可能步入误区。 第六,中考答题要领第六,中考答题要领 做到三练:练判断,练理解,练表述。 (1)我们说“诗言志” “一

5、切景语皆情语”表达的是作者的志向、思想和情感,鉴赏重在领悟诗歌的 意境,应当从景情关系方面去探寻和体味。写景是抒情的基础与铺垫,抒情是写景的目的和升华。要善于 “体其情” ,从而“知其意” 。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 (2)分辨把握四种类别诗词的答题规律和不同特点:写景抒情、咏物言志咏史怀古、即事感怀、边塞 征战(送友、思乡、闲情、人生感悟等,也称杂感) 。写景抒情诗(如王维山居秋暝 、杜甫登高 登 岳阳楼 ) ;咏物言志(情)诗(如李商隐锦瑟 、杜甫春夜喜雨 、贺知章咏柳 ) ;怀古咏史诗(如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杜甫蜀相

6、 、刘禹锡石头城 ) ;即事 感怀诗(如李煜虞美人 、柳永雨霖铃 、李清照一剪梅 、姜夔扬州慢 ;边塞征战诗(如王昌龄 出塞 、高适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有时还可说“山水田园诗” 。 (3)把握诗词起承转合(尤其七绝)的结构、思路和脉络及大多数先景后情的特点。 (4) “情” “志”的区别:在诗歌里, “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 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 “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叙写 表达出来的。 (5) “情” “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 来。 “

7、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 ,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 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真题精讲】【真题精讲】 一、 (2018山东泰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 1819 题。(6 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 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8.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 A.衡阳雁去 B.四面边声 C.

8、长烟落日 D.孤城紧闭 【答案】A 19.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 “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 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思是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 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和征夫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士兵

9、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 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 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并不是“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于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 判”。所以 C 项错误。 20.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答案】D 二、 (2018四川内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 1617 题。(8 分)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6.首联中的“五津”是指蜀州岷江的五个渡口,诗人在长安是无法望见五津的,这里却说“风烟望五津” , 为什么?(4 分) 答:_ _ 【答案】作者以无法望见的“五津”表明友人将要远去的地点,以“风烟”喻指友人远去旅途的艰难。所 以作者用想象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怀、送别之意以及牵挂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既要从眼前之景来考虑“五津” ,代表着友人远去的地点,同时理解“风烟 ”是作者的想象之景,透过“弥漫的风烟”来理解作者对友人旅途的想象。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出作者通过 “

11、风烟” “五津”所表达出的对朋友去远方的送别之意,关怀、牵挂之情。学科网 17.离别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这首诗和大多数送别诗在情感基调上有何不同?(4 分) 答:_ _ 【答案】这首诗不同于其他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大多数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 间体现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分析概括诗歌的情感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 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够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诗人的创作意图。而本诗主要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与其他的送别诗的区别在于本诗表现出一般诗歌的悲苦缠绵与依依

12、不舍,诗句还透露出“天涯虽远” 却有“知己” ,更多的是对朋友的安慰和鼓励。 三、 (2018湖北随州)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112 题。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 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 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多写羁旅、思人之苦。望极:极目远望。会: 理解。阑:同“栏” 。强(qi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消得: 值得。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上片写凭栏望远,以景物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抒发愁思

13、苦绪。 B “拟把”三句,写诗人狂饮高歌, “一醉”而“春愁”尽消。 C最后两句为千古名句,反映出诗人对心上人忠贞执着的感情。 D全词语言新颖工巧、清新流畅,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答案】B 来源:学*科*网Z*X*X*K 12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他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第二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由此获得的启示。 (2 分) 答:_ _ 【答案】要点: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 (意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农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是我日渐消瘦下去却 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

14、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 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 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柳永的这两句词 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在学习生活中,也要有坚定的信念、执著的精神。 四、 (2018浙江乐清)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 12 题。 同州 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 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选自全唐诗 注释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殷尧藩:浙江嘉兴人。鹤发:白发。 12.诗中“鹤发”与“儿童

15、”前后对应,耐人寻味。结合全诗,从这个角度揣摩诗人的情感。(4 分) 答:_ _ 【答案】诗人长年漂泊异乡,又逢端午,乡愁满腹。 “鹤发垂肩” ,可见诗人历尽沧桑。他叙说乡愁,但儿 童未谙世事,惊讶发问“何方是故乡” ,更触动了诗人心中无限的苦痛。 “鹤发”与“儿童”年龄跨度巨大, 形象差异鲜明,形成对应,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深沉愁思和无法言说的悲凉。 五.(2018甘肃兰州)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5 分)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

16、河西行数月,在 河源头“见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大夫牵牛饮河” ,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 8.诗歌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的特点。(2 分) 【答案】黄沙滚滚 源远流长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归纳概括能力。从“万里沙”可见黄河里黄沙多,从“九曲” “自天涯”可见黄 河源远流长。学科#网 9.对诗歌后两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 ,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 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诗人在叙写离开

17、黄河“直上银河去”的愿望中,流露出了消极避世的思想。 【答案】D 六、 (2018山东滨州)阅读下面宋词,完成 89 题。 (6 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8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3 分) 答:_ _ 【答案】 “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梨枣,一边 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 情。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18、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 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题的一般思路:解释该字在 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儿 童偷把长竿”中“偷”字,就儿童而言,则表现其顽皮、天真、可爱;就词人而言,则表达了词人对孩子 们的喜爱之情。 9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 分) 答:_ _ 【答案】 (1)对松竹的赞赏之情; (2)对生活的满足之情; (3)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 (4)对丰收 的喜悦之情; (5)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6)闲适之情。 七、 (2018湖北荆门)阅读下面这

19、首词,完成下列各题。(5 分)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气节为时人所重。 (1) 词 人 从 听 雨 这 一 独 特 视 角 , 描 绘 了 自 己 人 生 三 个 阶 段 的 不 同 境 遇 , 分 别 流 露 出 少 年 潇 酒、 、 的心境。 (2 分) 【答案】1)壮年漂泊(飘零) 暮年孤冷(孤寂、凄冷、凄凉等)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传达出春风骀荡

20、的欢乐情怀。少年时不识愁滋味,体现出一种潇洒的心境;中年时,“客舟”及其四周点缀的“江阔”、 “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映现出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所以, 有一种的漂泊悲凉的心境;老年时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 历尽离乱后的憔悴枯槁的悲欢离合会,有一种孤苦伶仃的凄凉。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3 分) 答:_ _ 【答案】虚写:上片回忆少年歌楼听雨时红烛罗帐的温馨欢愉的画面,以及中年客舟听雨时江阔云低、 西风萧瑟的漂泊落寞的场景。 实写:下片实写而今暮年独在僧庐下听雨时凄凉孤寂的处境。虚实结合, 感怀已逝岁月,感

21、叹目前境况,表达时光易逝、一生漂泊孤苦的情感,并暗含对国家由兴而衰而亡的叹惋。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红烛昏罗帐”写尽温馨、欢怡、缠绵的情怀,作者想象出一个红烛高烧,罗帐春暖,甜蜜至极的气氛, 壮年听雨用江阔、云低、孤雁、西风渲染衰瑟意象。作者想象中的这些景物主要用以渲染气氛,不是在于 描写景物本身,是虚写。在僧庐下听雨是作者当时的真实处境,是实写。作者感怀已逝的岁月是虚写, 写眼前的生存状态是实写,虚实结合,写出了风雨飘摇中流亡江海的悲凉心境。 【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东坡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

22、然曳杖声。 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荦(lu)确:山多 大石。 1请简要说明前一、二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答:_ _ 【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雨后东坡的清幽,宁静。 ,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 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2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 _ 【答案】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达观,洒脱的思想情感。 【解析】评价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 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了对 世俗名利的不屑的开

23、朗乐观、意气昂扬之意。来源:学科网ZXXK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来源:Z。xx。k.Com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指出本首诗中运用的一个典故,并说出借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感受。 答:_ _ 【答案】“闻笛赋”,表现诗人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回京城,许多旧友已经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 笛赋”表示怀念。 (或者:“烂柯人”,诗人以烂柯人自比,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 觉得人事全非,表现了岁月流逝、世

24、态变迁的怅惘之情。 ) 2请谈谈你对“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精神”的理解。 答:_ _ 【答案】“长精神”,即增长精神,振作精神。诗人在朋友的关怀下,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 中 去。 【解析】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 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虽有惆怅,更多的却是达观和坚韧,所以才有 了尾联“长精神”的词句,“长”意为振作,“长精神”,即增长精神,振作精神。学科%网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 浣溪沙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25、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 答:_ _ 【答案】“独”字写出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随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 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 _ 【答案】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感慨对物是人非、聚散不定的惆怅。 【解析】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要通过分析具体诗句来概括情感。特别是对“夕阳西下几时回”“无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等句的分析。本词表达了作者的伤春怀旧之情,以及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

26、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本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前两句虽然也是写景,但这仅仅作为后两句议论的铺垫。 B“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D本诗借景说理,语义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了他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答案】D 【解析】鉴赏技诗歌表达的巧。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 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D 项表述错误,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

27、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 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励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_,实则指_。 【答案】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野野 菊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解)糗粮:干粮 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答:_ _ 【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 洁形象来源:学|科|网

28、 Z|X|X|K 【解析】考查对野菊形象的分析。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描绘分析作答。“政缘在野 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两句,既写形态又写精神,对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动的描绘。作答 时要从“在野”“幽色”“妙香”上理解分析。学科网 2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答:_ _ 【答案】化用:采菊东篱下 志趣: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解析】考查对诗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陶渊明酷爱菊花,于宅边东篱下种菊颇多,还有“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由“东篱”可以看出是化用了“采菊东篱下”的诗句。尾联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溢 于言表,可以看出作者于陶渊明类似的“率性自然、超凡脱俗”志趣。据此理解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