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8.38KB ,
资源ID:190123      下载积分:5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901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教案)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教案

1、第第三三单元单元 计量时间计量时间 3.1.3.1.时间在流逝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 2.通过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3.通过观察、研究与“一柱香”的时间,懂得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一些事物进行计时。 4.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古人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搜集阅读资料,交流古人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判断时间的方法,了解古人利用太 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这一活动,明白,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一些事物进行计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2、、课本插图、线香、计时器、打火机、实验记录表、蜡烛、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1.教师询问: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时间? 学生看一下手表,告诉老师具体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精确到几时几分。 2.教师对学生表示感谢,然后引导:现在我们问几点了,只要看一下钟表就知道了,可要是我 们没有钟表呢。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钟表一下子全都坏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3.大家不要惊慌,钟表是后来才发明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人类确实经历了一段没有钟表 的时期。 那段时期人们又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钟表又是如何被人们发明出来的?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钟表的世界,去计量我们

3、的时间。 二、聚焦 1.当我们吃饭、睡觉、学习、做游戏的时候,时间一分一秒的悄悄流逝。正如朱自清所说的那 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 的双眼前过去。” 2.我们现在只要看一眼钟表就知道是几点钟,可是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又是怎样安排生活和 劳作的呢?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 1 课时间在流逝 4.板书课题:3.1.时间在流逝 三、探索 活动一: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 1.教师引导:假如世界上没有任何计时工具,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呢? 2.出示课本 41 页的太阳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图片的内容。 预设:

4、图片上出示的是太阳升起,到太阳落山的整个过程。 3.出示旁边的一段文字,教师讲解: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昼夜交替,太阳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4.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人类早期利用太阳计时的方法。 活动 2:交流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1.教师引导:早期古人只能利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利用太阳制造出了一些计时的工具。这些计时的工具又有哪些呢? 2.出示课本 41 页下面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初步了解古人 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3.学

5、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圭表和日晷的知识。 4.教师相机补充一些圭表和太阳日晷的知识。 预设: 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和日晷一样, 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所谓高表测影法,通俗的说,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 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 , 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 。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 器,又称“日规”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 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

6、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 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5.出示一些圭表和日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圭表和日晷,体会古人的聪明 才智。 活动 3: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1.教师引导: 我们在看古代电视剧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台词: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就可以了。 ” 那么一炷香的时间究竟是多长时间呢?下面我们就来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2.出示课本 42 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本次探究活动所 需的材料、要求以及方法。 全班交流 3.所需材料:一根香、插香的盘子、打火机、秒表等等。 4.活动要求以及方法: 取一支香分别在香的

7、1/4、1/2、3/4 处做标记。 点燃这根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填写燃香时间记录表。 5.出示课本 42 页的燃香时间记录表。 6.教师强调: 香点燃的时候让其自然燃烧,不可加进外力因素。 做好标记,准确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7.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全班交流 8.指生说一说本小组记录的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9.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有没有一些发现? 预设: 一根香平均分成了 4 部分,每一部分燃烧所花的时间基本相同。 10.教师小结:一炷香燃烧的时间为半个小时。通常情况下一炷香燃烧的时间都是均匀

8、的,因 此在古时候没有钟表的时代里,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大概计量时间。 11.除了可以用香点燃的时间来记录时间,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记录时间吗?蜡烛可以 吗? 12.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预设: 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因为蜡烛燃烧也是均匀的。一只大小、长短、粗细、材料相同的蜡烛燃烧 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 13.教师小结:古人为了计量时间可谓是用尽了办法,从天上的太阳到小小的一根香,一支蜡 烛都是古人计量时间的工具,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 三、研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在没有钟表的年代里古人计量时间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讨 论一下几个问题: 问题 1

9、: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帮助古人计时? 方法一, 利用太阳计时,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因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时间变化是有规律的。 方法二, 利用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制作成日晷来计时。 因为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也是有规 律可循的,因此人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制作成可以计量时间的日晷。 方法三,利用燃烧香来计时。因为燃烧相同长短、粗细的香所需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因此可 以用它来计量时间。 问题 2: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 可以,因为蜡烛和香一样,燃烧相同长短、粗细、等量的蜡烛所需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因此 可以大致的计量时间。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在没有钟表的

10、时代里,古人是怎样计量时间的。课后,有兴趣的 同学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古人计量时间的方法,体会古人的聪明才智。 3.2.3.2.用水计量时间用水计量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古人除了使用日昝、燃香和蜡烛来计量时间之外,还曾经利用水来计时。 2.通过观察水流的速度,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等活动,探索古人是怎样利用水来计量时间的。 3.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观察古代水钟等方式,了解古代水钟的结构,懂得水钟计量时间 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水流的速度,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观察古代水钟的结构等活动,了解水钟的工作原 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水钟的结构,思考水钟是怎

11、样用来计时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古代水钟的模型、塑料瓶、自来水、量桶、计时器、烧杯、学生活动 手册、水流速度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古人为了计时想了很多方法, 他们利用太阳的影子、 燃烧线香、 燃烧蜡烛等方法计量时间。除了这些方法之外,古人还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计量时间呢? 学生回答:用水。 2.是的,除了以上方法之外,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水来计量时间。 3.那么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3.2.用水计量时间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水流的速度 1.教师引导:大家都知道人往高处走

12、,水往低处流。那么水在向下流动的时候,速度是怎样的 呢? 2.出示课本 43 页中间的一幅插图,提出要求: 把一个透明塑料饮料瓶去掉瓶底倒过来盛一些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 缓流出。注意仔细观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 3.学生分小组动手进行操作活动,观察水流的速度。 4.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且强调在水流的过程中,切不可用手挤压塑料瓶,而是要 让水自然的流出来,同时要仔细观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 全班交流 5.学生根据活动情况说一说自己观察的结果。 预设: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水流的速度是保持均匀的。 活动 2: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 1.教师引导:既然水流速度是保持均匀

13、的,那么我们来具体测一测,流出 50 毫升的水需要多 长时间? 2.出示课本 43 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活 动所需的材料以及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全班交流 3.活动材料:铁架台、烧杯、量桶、塑料瓶(去掉底部,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 、铁圈(用来 固定塑料瓶) 、计时器、自来水等等。 4.活动方法: 按照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用刚才的瓶子装 200 毫升的水,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流出,并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流出的 水。 用计时器测量量杯里的水集聚到 50 毫升时用了多长时间?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利用同样的方法测一测积聚到 100 毫升、150 毫升

14、的水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5.出示水流速度记录表,引导学生先预测一下杯子里的水集聚到 50 毫升时需要多长时间?再 预测集聚到 100 毫升、150 毫升时需要多长时间?然后记录在水流速度记录表中。 6.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安装好实验装置,并且动手测量杯子里的水集聚到 50 毫升时需要多 长时间。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全班交流 7.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杯子里的水集聚到 50 毫升时所需要的时间,并且再把自己测量的实际 时间与自己推测的时间比较一下,看一看自己的推测是否准确。 活动说明:因为每一个小组塑料瓶盖子上的小孔扎的大小不一有的大,有的小,因此测量的时 间不一定相同

15、。 8.教师继续引导:杯子中集聚 50 毫升的水,需要这么长的时间,那么集聚 100 毫升、150 毫 升的水, 又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大家可以再次预测一下,并且把自己的预测填写在水流速度 记录表中。 9.学生再预测,并填写在水流速度记录表中。 这一次大家的预测是否准确呢?下面我们仍然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一下。 10.学生再次分小组活动,利用相同的方法继续测量,看一看杯子中的水积聚到 100 毫升、150 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并把测量的实际时间记录在水流速度记录表中。 全班交流 11.各小组汇报本小组测得的实际时间。 12.大家比较一下自己三次测得的实际时间,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 预设: 我们

16、发现杯子中的水集聚到 100 毫升所需的时间差不多是集聚 50 毫升水所需时间的两倍。 杯子中的水集聚到 150 毫升时,所需的时间是 50 毫升水的大概三倍。 我们发现杯子中的水每增加 50 毫升,需要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换一句话说,杯子中集聚 50 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都是基本相同的。这说明水的流动速度是均匀的,不存在忽快忽慢的现 象。 13.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已经发现了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没有出现忽快忽慢的 现象。每集聚 50 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也是基本相同的。 活动 3:观察古代水钟 1.出示几张古代水钟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且初步了解古代水钟的外部特点。激发学生的 探究

17、兴趣。 2.这是古代水钟的外部形态,那么古代水钟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我们也来看一看。 3.出示课本 44 页古代水钟示意图,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古代水钟的内部结构。 4.教师根据古代水钟示意图讲解古代水钟的结构,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古代水钟的内部结构。 5.探讨古代水钟的工作原理 教师引导: 古代水钟是怎样用来计时的呢?它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样的?谁能够根据我们刚才所 学的知识对此做出自己的推测。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古代水钟的工作原理,教师加以评价并且做适当的补充, 进一步引导 学生了解古代水钟的工作原理。 预设: 水钟的工作原理:等时性原理。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

18、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这就 是等时性原理。 6.教师小结:古人为了计量时间真是想出了无数的办法,水钟的发明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创造精神。 三、研讨 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古人是怎样利用水来计量时间的,下面我们来研讨以下几个问 题: 问题 1: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吗?怎样才能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 预设: 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 水的流速快慢主要受水钟水压大小的影响,也就是水的多少。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就要做到保 证水压的平稳,可以给水钟进水中加一个分水槽,让多余的水流到分水槽内,并保持一致呈加 水状态。也可以给水

19、钟加一个调节水速的开关,例如我们在医院输液时的那种开关。另外,水 钟滴孔要小,水量要相等。 问题 2:古代的水钟用水滴有什么好处?人们是怎样控制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的? 预设: 水流具有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 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因为水的流动和香的燃烧都 是一种运动,时间和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表现出流逝的时间。因此,量度时 间离不开运动。 人们为了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水钟的设计非常巧妙:贮水壶上部一侧有个小孔,多余的 水可以从这个小孔溢出,这样就能保持固定的水平面,保持恒定的压力。水从贮

20、水壶下部的小 孔流出,注入受水壶,这个孔非常小,可以使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在古代人们曾经利用水来计时。为了计量时间,他们利用水的 等时性原理设计出了水钟。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古人用水计量时间的 知识。 3.3.3.3.我们的水我们的水钟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曾经用一个底部钻有小孔的碗放在水中,让碗慢慢下沉来计量时间。 2.引导学生利用这一原理来做一个类似的计时器。 3.根据制作要求,先画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且相互讨论,不断的完善这个方案。 4.按照自己的设计寻找适当的材料加工制作我们的计时器。 5.计时器制作完成之后

21、用钟表测试自己制作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并能够根据测试的结果适当 的改进我们的水钟,使我们制作的水钟更加完善。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根据规定的要求按照设计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这样的步骤来制作我们自己的水钟。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按照要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计时 10 分钟的水钟,并对我们自己制作的水钟进行测试与改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引导: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古人曾经利用水来计时,他们发明了水钟。今天 让我们也学着古人的样子,来制作一个我们的计时器。 2.板书课题:3.3.我们的水钟 二、任务 1.出示课本 45 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这幅图的内容。

22、2.教师讲解:这是古人制作的一个计时器,在古代,人们曾经用一个底部钻有小孔的碗放在水 中,让碗慢慢下沉来计量时间。 3.提出制作要求:本节课,让我们动手制作一个计时 10 分钟的水钟。 4.指导:要想制作一个计时 10 分钟的水钟,我们要考虑到哪些问题呢? 预设: 在制作前,需要有一个设计方案。 制作水钟需要哪些材料? 怎样控制水钟漏水的速度? 如何划分 10 分钟的时间刻度? 5.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设计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拿到任务不要急着动手制作,而是同 小组的同学坐下来认真讨论,先拿出设计方案。 三、制作过程 第 1 步:设计方案 1.出示课本 45 页的设计方案范例, 学生认真的看

23、一看, 初步了解这份设计方案是怎样设计的。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用画图的方法把自己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3.教师提示:我们的设计方案可以在课本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补充,然后变成我们自 己的设计方案。 全班交流 4.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其他同学对此作出评价,提出自己的建议。 5.各小组继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方案。 第 2 步:制作 1.教师引导:设计方案我们已经完善和优化好了,下面让我们来动手制作我们的水钟。 2.制作方法: 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 按照设计方案加工,组装我们的水钟。 确定制作的流程。 分别标出 1-10 分钟的时间刻度。 3.出示课本 46 页上面制

24、作水钟的步骤图,学生仔细观察,并且动手制作自己的水钟。 4.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水钟制作的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同时强调在水钟制作的过程中, 使用剪刀、钻小孔等行为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 3 步:测试 1.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相信每小组的水钟都已经制作好了,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大家制作的 水钟。 2.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水钟。 3.教师引导:每小组的水钟看上去制作的很完美,那么大家制作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呢?下面 我们来测试一下。 4.学生分小组用钟表测试自制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第 4 步:评估与改进 全班交流 1.选 2-3 个小组制作的水钟在全班展示,小组成员首先介绍一下制作的水钟的结构,然

25、后用钟 表测试自制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2.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且适当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改进的建议。 3.各小组根据测试的结果改进本小组的水钟。 4.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佳设计奖。 四、研讨 1.我们刚刚利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水钟,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的制作 过程,想一想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制作简单吗? 预设: 水钟虽然能够计时,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计时很难十分精确。 2.除了水可以制作计时工具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哪些能够流动的物体来制作计时工具呢? 出示课本 46 页沙漏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且说一说沙漏能够用来制作计时工具的原因 和原理。 预设: 沙漏能够用来

26、制作计时工具,是因为它具有流动性,它像水一样能够匀速流动并且流下一定量 的沙子所需的时间是基本相同的。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水钟计时器,通过制作,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水钟的工 作原理。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计量时间的方 法。 3.4.3.4.机械摆钟机械摆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2.观察钟摆的运动,知道钟摆具有左右摆动、匀速进行、等时性、保持摆方向不变等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观察钟摆的运动,思考钟摆的

27、特点,知道钟摆具有等时性摆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钟摆运动,总结钟摆运动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活动记录表、钟摆、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制作摆钟的工具材料:铁架台、重物、一根线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经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古代人们为了计量时间发明出了日昝、水钟、沙漏等简易 的时钟,这些简易的时钟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 2.但是利用这些仪器计时的时候,时间总是不是太精确。人们总是希望有更精确的钟表出现。 在人们不停的研究、创造中,终于发明出了机械摆钟。 3.出示机械摆钟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机械摆钟的外形特点。 4.关于机械摆钟

28、,大家知道哪些知识呢? 5.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机械摆钟的历史知识。 预设: 15821583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1657 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了摆钟。后经 不断改进,沿用至今。 6.教师小结: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那么, 摆钟是怎样计时的呢?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研究摆钟。 7.板书课题:3.4.机械摆钟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 1.出示钟摆,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钟摆的外形特点。 2.教师引导:这样一个小小的钟摆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下面请大家观察钟摆运 动的特点

29、。 3.提出要求: 测量钟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并记录下来。 重复测量钟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并记录下来。 4.出示课本 48 页的“钟摆一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5.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测量钟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初步了解钟摆运动的特点。 全班交流 6.各小组汇报本小组测量的钟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 预设:钟摆一分钟摆动 60 次。 7.根据测量的结果,想一想钟摆运动的特点。 预设: 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都是 60 次。 钟摆摆动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左右摆动。 钟摆摆动时是匀速摆动,不会忽快忽慢。 8.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初步了解了钟摆摆动的特点。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索钟摆运动 的特点。

30、活动二:自制一个摆,观察摆运动的特点 1.提出要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摆,并且运用自制的摆观察摆的运动,进一步观察摆运动的特 点。 2.出示课本 48 页下面的这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上面的文字,初步了解自制一个 摆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 全班交流 3.所需材料:一根细绳、一个小重物、铁架台等等。 4.制作方法及活动要求: 拿一根细绳,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做成一个简单的摆。 让我们的摆自由摆动,幅度不要太大,测量并记录他一分钟摆动的次数。 重复多次活动,测量并记录我们的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 5.出示课本 49 页“自制摆一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6.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自

31、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摆,并且利用这个简单的摆观察摆运动的特 点。 全班交流 7.各小组汇报自制摆一分钟摆动次数,并说一说自己测量三次,摆动的次数是否一致? 摆动的次数是一致的。 8.通过观察钟摆的运动和自制摆的运动,大家能够看出摆运动的特点吗? 预设:同样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不同的摆动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一样的。 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方向会保持一致,不会变化。 摆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重力等等因素的影响,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会 停止下来。 9.教师小结:通过刚刚的活动,大家观察了摆的运动,初步了解了摆运动的特点。 三、研讨 1.刚刚大家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摆,并且观察了摆的

32、运动,测量了一分钟钟摆摆动的次数。根 据大家的统计结果,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我发现小组使用同样的摆,摆动的快慢是一样的,每分钟测得的次数是一致的。 不同小组由于摆不一样,摆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所以测得的次数是不一样的。 2.除了次数上的不一样,我们还观察到摆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方向保持一致,不会发生变化。 摆在运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四、课堂总结 有关摆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 课后,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 了解更多的关于钟摆的知识。 3.5.3.5.摆的快慢摆的快慢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各不相同。 2.讨论交流影响

33、摆的快慢的因素,并且做出自己的预测。 3.通过实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摆成长度之间的关系。 4.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论,懂得摆的快慢与摆的长短有关而与摆锤的质量没有关系。 5.继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实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摆的快慢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 懂得摆的快慢与摆的长短有关而与摆锤的质量没 有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懂得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铁架台、摆、实验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上一节课我们对摆的运动进行了观察,

34、明白了不同的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各不相同。 为什么有的摆摆动的快, 有的摆摆动的慢?摆的快慢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 来探讨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3.5.摆的快慢 二、探索 活动一:思考讨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1.教师引导: 摆的快慢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大家根据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知识对这个问 题做出自己的推测。 预测 1:摆动快慢可能与摆锤的质量有关。 预测 2:摆动快慢可能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预测 3:摆动快慢可能与摆幅的大小有关。 2.大家的预测究竟是否准确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大家的预测。 活动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1.教师引导:我们首先来探究摆

35、的快慢与摆锤质量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 又有什么关 系? 2.出示课本 51 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读一读 50 到 51 页的实验方法,初步了解 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及要求。 全班交流 3.实验要求: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4.实验材料:铁架台、摆锤质量不等的摆、计时器等。 5.实验方法: 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 下端挂一个摆锤, 让摆小幅度的自由改动, 观察摆 30 秒摆动的次数。 保持摆绳长度不变,依次增加摆锤的质量,测量不同质量的摆 30 秒摆动的次数。 6.教师引导: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会改变?哪些条件不会改变? 会改变的条件:摆锤的质量分别是

36、原来的质量两倍质量、三倍质量。 不会改变的条件:摆长度不变、30 秒时间不变、摆动幅度不变。 7.出示课本 50 页“不同质量的摆锤 30 秒摆动次数”记录表,学生阅读这个记录表,进一步了 解本次实验的要求。 8.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记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针对个别情况加以 指导。 全班交流 9.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实验情况,以及测得的实验数据。 10.通过本次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通过本次实验,我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没有关系。 活动三: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 1.教师引导:我们通过刚刚的实验,明白了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没有关系。那么摆的快慢与摆 绳长短有关系吗

37、?下面我们继续进行实验。 2.出示课本 51 页下面的一幅图片以及“不同绳长的摆 30 秒摆动次数”记录表。 全班交流 3.实验材料:铁架台、摆绳长短不同的摆、计时器、实验记录表等。 4.实验方法: 利用最长摆绳的摆,测量 30 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利用中等长度摆绳的摆,测量 30 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利用最短摆绳的摆,测量 30 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5.实验注意点: 在本次实验中不会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发生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预设: 不会改变的条件:摆锤的质量、摆幅的大小。 会改变的条件:摆绳的长短。 6.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思考实验结论。 全班交流 7.各小组

38、展示本小组测得的数据,并且说一说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 预设: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8.教师小结:通过刚刚两个实验,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没有关系,与摆绳的长短有 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摆的快慢,与摆的幅度有没有关系呢?课后 大家可以继续利用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三、研讨 教师引导: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初步探究了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下面我们来讨论以下 几个问题: 问题 1: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这一结论是我们通过实验得知的。 问题 2: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什么关系? 摆绳

39、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 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摆的快慢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懂得了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3.6.3.6.制作制作钟钟摆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按照要求制作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钟摆。 2.在制作钟摆之前,引导学生首先设计出一个方案,并且不断的修改和优化自己的设计方案。 3.选择合适的材料组装一个简易的钟摆,并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使制作完成的摆正好 一分钟摆动 60 次。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材料制作一个

40、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经过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使制作完成的钟摆正好一分钟摆动 60 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 制作简易钟摆的材料:如铁架台、一根细线、摆锤、计时器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我们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个机械摆钟,里面的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为 60 次。我们 能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钟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试一试。 2.板书课题:3.6.制作钟摆 二、任务 1.出示本节课制作钟摆的任务: 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 60 次,让我们制作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

41、摆。 2.分析任务要求:制作出的摆每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 3.教师引导:我们怎样才能制作出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呢?在制作之前,我们先来 复习一个知识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预设:摆的快慢与摆绳有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4.我们怎样才能制作出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呢?首先我们小组成员要共同讨论交流, 设计出一个方案,并且不停的修改和优化我们的设计方案。 三、设计方案 1.出示课本 52 页设计方案的范例,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范例中的设计方案。 2.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讨论交流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3.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在课本设计方案范例的基础上加以

42、改进,形成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全班交流 4.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并且介绍本小组的设计方案。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自己 的意见和建议。 5.各小组修改本小组的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四、制作与测试 1.教师引导:我们的设计方案已经成功,下面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的设计方案选择所需的材料 来制作钟摆了。 2.各小组按照设计方案,选择所需材料制作钟摆。 3.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钟摆。 4.教师引导:我们已经初步制作出我们的钟摆,我们的钟摆是不是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呢? 下面我们还要对我们制作的钟摆进行不断的测试和调试。 5.提出测试要求: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

43、使制作完成的钟摆正好一分钟摆动 60 次。 6.出示课本 53 页的“一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7.教师指导测试方法: 问题 1: 我们怎样测试和调整我们的钟摆呢?如果摆动过快, 我们该怎样调整?如果摆动过慢, 我们又该怎样调整? 预设: 如果摆动过快,我们可以调整摆线的长度,将摆线长度加长。 如果摆动过慢,我们可以将摆线长度缩短。 问题 2:我们是不是每次测试都需要测试一分钟摆动的次数?怎样才能节约测试的时间呢? 预设:不需要,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测试摆在 10 秒钟里是否摆了 10 次,不需要每次都测 试一分钟。 8.学生继续分小组活动对本小组的摆进行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使制作完成

44、的摆正好一 分钟摆动 60 次。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测试情况并适当的加以指导。 9.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测试完成的摆,并且当场测试是否是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 五、研讨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绝大多数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的制作出了一个一分钟 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一分钟摆动 60 次的钟摆,他 的摆绳长短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用直尺测量本小组制作的摆的摆绳的长度并交流。 预设:25 厘米左右。 3.教师小结:根据多次实验,一般来讲单摆一分钟摆动 60 次,摆长大约为 25 厘米。不过由于 测量误差,实验材料缺陷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在

45、测量摆长时,摆长在 24-26 厘米之间都是 正常的。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复习 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越快;摆长越短,摆的越慢。 3.7.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总结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懂得古人使用的日昝、水钟和我们现代人使用的摆钟、手 表等等计时工具各有各的特点。 2.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计量时间的事例,懂得精确计算时间的重要性。 3.懂得在钟表的演变历史过程中,人们对精确计时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4.认识到科技的进步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更好的造

46、福人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我们现代的计时工具的特点,懂得精确计时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列举实际事例,懂得精确计时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精确计时的重要性记录表等 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同学们,老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每天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需要关注时间? 学生列举生活中关注时间的事例。 预设: 什么时候到学校? 什么时候起床? 早上读书读读了多长什么时间? 什么时候上什么课? 晚上什么时候放学? 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和小伙伴们约好什么时候出去踢球? 2.是的,我们每天很多事情都要关注时间,而且我

47、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这些时间,安排 工作或者做出决定。 那么在现代生活里,人们为了精确计时又做出了哪些努力呢?今天我们就 来探讨计量时间和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3.板书课题: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二、探索 活动一:总结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 1.教师引导: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 我们知道计时工具经过了漫长的演变, 从最初的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到后来的日昝、水钟、燃香、蜡烛,再到后来的机械钟,到现在我们使用的各种各 样的计时工具。这些计时工具各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对这些计时工具做一个比较。 2.出示课本 55 页的“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 3.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各种各样

48、的计时工具并填写这张记录表。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记录表填写情况。 4.全班交流,共同完成这张表格的填写。 计时工具的比较计时工具的比较 日昝 水钟 摆钟 手表 使用材料 石头 水 金属 石英 准确性 不准确 不太准确 比较准确 准确 计时原理 太阳下物体 影子变化的规律 水滴的 等时性原理 摆的等时性原理 机械原理 方便程度 不方便 不太方便 比较方便 很方便 缺陷 不太准确 比较笨重 晚上不好用 不太准确 要有人看守 要加水 比较笨重 携带不方便 造价昂贵 技术要求高 5.教师小结:通过刚刚的的比较,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一种计时工具都有自己的特点,既有自己 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不过随着科技的

49、发展,人们制作出来的计时工具越来越方便,越来 越准确。 活动二:调查和了解精确计时的重要性 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一个现象: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精确的时间,最好要 精确到分和秒,而有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知道大概的时间就可以了。那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 精确的时间呢? 2.出示课本 65 页三幅图片,学生认真观察三幅图片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了解我们需要精确 计时的事例。 图片 1:航天器的发射过程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 图片 2:百米赛跑的时候需要精确计时,才能知道是否打破了记录。 图片 3: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运行,提醒我们准时到达。 3.除了书上列举的三个事例之外,我

50、们还有哪些时候需要精确计时呢? 4.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且填写课本 55 页下面的“精确计时的重要性”记录表。 5.全班交流讨论,预设: 生活中用微波炉加热食物,需要精确计时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不利于食物的加热。 公交车、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交通的有序运行。 电视台的节目需要精确计时,不然电视节目容易产生混乱。 GPS 定位系统需要精确计时,如果产生时间上的误差,就会反映到空间上产生更大的差距。 6.教师小结: 通过刚刚大家例举的事例, 我们可以发现, 精确计时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在有的时候, 一分一秒的差距, 将会带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