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3.18KB ,
资源ID:189923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899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1、第三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得分: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 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 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 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 “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 远无法契

2、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 ,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 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比较多,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 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 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 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 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 “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 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 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

3、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 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 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 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 “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 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 ”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 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 远无法杜绝, 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 “文如其人” 的传统, 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 (

4、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诗品与人品 ,有删改) 材料二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 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 ,也有“忧国忧民” 。 “边塞况味” ,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 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 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 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

5、添几分忧思,而更 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 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 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 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 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 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 忧国, 既有曹植 “捐 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更 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 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 ,陆

6、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 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 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 ,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 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 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 吏” “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的年轻人,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 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

7、。它深隐于华夏灵魂 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不 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 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 2018 年 2 月 12 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材料三 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前正处于价值转型期,诗歌的 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人性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都在变化,如何创造高格 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命题。 有一些路径有助于诗人提高境界,创造高格。比如,人可在“事”上磨,从 “自我”走向“人类喉舌” 。21 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

8、口水化写作, 以及“梨花体”“乌青体”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这些诗有“合乎自 然”的一面,容易引发热潮,但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转眼烟消云散,谈不 上“人类喉舌”。 “人类喉舌”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 事。王阳明说:“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诗的意义、价值、梦想都诞生在 诗人做“事情”的过程中。 “事”中有“情”, 有“生命意志”, 有“欲”。 “事 情”关乎实践,关乎意境之“意”。王国维“境界说”提出的“合乎自然,邻于 理想”的两个维度,要求诗歌不仅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写出 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 “合乎自然” ,即合乎“人性的本然” ,

9、“邻于理想” , 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会” 。只有契合这两个维度,才能写出“历 史的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 。诗人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 , “邻于理想”就要 求诗人永远行走在路上,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摘编自宋湘绮新时代诗歌应提高境界,创造高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 说明我们一直在倡导诗品与人 品的统一。 B.21 世纪以来出现的诗歌都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往往缺乏对千千万万人 的事的关注。 C.材料二中提到的杜甫的“君子”品格和创作的诗歌,所体现出的人品与诗品, 可以全面论证

10、材料一中的观点。 D.材料三认为诗人诗歌创作既要“合乎自然”,又要“邻于理想”。这里“理 想”的含义与材料二中的“君子”品格是相同的。 解析 B 项,曲解文意, “21 世纪以来出现的诗歌”说法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 “21 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 垃圾派、 口水化写作, 以及梨花体乌青体 等”。C 项,“全面论证”错,只能从正面论证。D 项,“理想”的含义与材料 二中的“君子”品格是不相同的。“理想”,即“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 会”;“君子”品格,意为“高尚品格”、“磊磊落落”的高尚人格。二者的含 义范围是不同的。 答案 A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1、 A.诗歌史上诗品与人品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有很多,以致出现了创作与 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 B.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 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 C.材料二中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 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D.材料二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 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解析 B 项,逻辑有误。据原文“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 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可见, “言非心声” 的现象并非只

12、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就可以解决的。 “只要就”过 于绝对。 答案 B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词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表现为比个人的乡 愁更为强烈的家国荣誉。 B.朱熹认为杜甫等“君子”尽管遭遇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磊磊落落”,在诗词 中体现出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C.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诗句,主要表达诗人王昌 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 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 相传,它孕育了家国情怀。 解析 B 项,“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忧国忧民”只是

13、杜甫的突出特征,不 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C 项,文中引用出塞的目的是证明“边 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而不是赞美李广的英雄气概。D 项,文意倒置, 根据文意,应是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 扬的自信。 答案 A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答案 以张载名言开篇,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采用总 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 两个方面并列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最后一段总结照应。论证中综合 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主要是例证法、引证法等等。(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 答案,

14、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创造诗歌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高品质诗歌?请结合 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案 欲醇诗品,先正人品。继承“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优良传统,不 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成为品格高尚的“君子”,才能真正提 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继承诗歌书写家国情怀的主题传统,有家国荣誉, 忧国忧民,坚持文化自信,点亮时代精神,辉映未来。诗人要从“自我”走向 “人类喉舌” ,创作诗歌契合“合乎自然、邻于理想”两个维度,关注的不仅仅 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事,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 【注】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 事了。 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 亦极整洁的平屋。同事夏丏尊、朱佩弦、刘薰宇诸人和我都与子恺是吃酒谈天的 朋友,常在一块儿聚会。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概,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 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后来我们都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 园。大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又不大干净的小巷里。学校初办,我们奔走筹备,都 显得很忙碌,子恺仍是那副雍容恬静的样子,而事情却不比旁人做得少。虽然由 山林搬到城

16、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但我们还保持着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 习惯。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 刻都在片刻完成, 我们传看, 心中各自欢喜, 也不多加评语, 在文艺中领取乐趣。 当时的朋友中浙江人居多,那一批浙江朋友都有一股清气,即使日常生活也 别有一般趣味,却不像普通文人风雅相高。子恺于“清”字之外又加一个“和” 字。他的儿女环坐一室,时有憨态,他见着欣然微笑;他自己画成一幅画,刻成 一块木刻,拿着看看,欣然微笑;在人生世相中他偶然遇见一件有趣的事,也还 是欣然微笑。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黄山谷 尝称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

17、月” ,我的朋友中只有子恺庶几有这种气象。 当时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人弘一法师。 他是 子恺的先生。在许多地方,子恺都得益于这位老师。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 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在我初识他时,他就已随弘一信持佛法。不过 他始终没有出家,他不忍离开他的家庭。他通常吃素,不过做客时怕给人家添麻 烦,也随人吃肉边菜。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他的性情向来 深挚, 待人无论尊卑大小, 一律蔼然可亲, 也偶露侠义风味。 弘一法师近来圆寂, 他不远千里,亲自到嘉定来,请马蠲叟先生替他老师作传。 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是因为要了解他的画品,必先了解他的人

18、 品。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 家, 他的胸襟、 他的言动笑貌都是艺术的。 他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 就是他有至性深情的流露。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 于他的作风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些只是浮面的形象,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 的,或者说,是东方的。我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 旧画。他的底本大半是实际人生一片段,他看得准,察觉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 毫,一挥而就。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 我二十年前看过他的一些画稿例如指冷玉笙寒 月上柳梢头 ,到如今脑 里还有很清晰的印象。

19、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 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人物装 饰都是现代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 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 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人。 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时下一般画 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他们自 以为超逸空灵,其实是画家所谓“败笔” ,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是生命力微弱 的征候。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尽管他用笔疾如飘风,但笔笔稳重沉着,像 箭头钉入坚石似

20、的。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 法上所下的功夫。 (有删改) 文本二 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能产生诗意。现在有些散文似乎蛮有 诗意,但那不是真正的诗意。如有些诗每一句似乎都有诗意,但通篇读完后,味 似嚼蜡, 它是先有一两个好句子然后才衍变成诗的。 而有些诗每一句都平白如话, 但整体却留给了我们东西,这才真正称作诗。我害怕那些表面上有诗意的浮华的 散文。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 品多但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试想想,你有多少诗意要发?有多少情要感慨?其 实许多作者并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

21、 了传世的散文之作。说到趣味,散文要想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语言、节奏等 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的,是他们在写 作时常常在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 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节选自贾平凹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 【注】 朱光潜(18971986),现当代著名美学家.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 为作者为嘉定丰子恺画展所作。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丰子恺兴之所至提笔作画,体现出他高超的技艺。同时也让朋友们感受到文艺 中的真正乐趣。 B.丰子恺的画作平易深刻,用笔沉着,深受人们喜

22、爱,这得益于他的性格和他深 厚的艺术功底。 C.这篇散文通过介绍丰子恺的人品进而让人了解其画品, 作者赞美他是基于其画 展宣传的需要。 D.这篇散文通过对丰子恺的神态、行为等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人品与画品相统一 的画家形象。 解析 C 项,“作者赞美他是基于其画展宣传的需要”理解错误,本文虽是为丰 子恺的画展所作,但作者与丰子恺相交多年,了解丰子恺且敬重其为人,文中作 者对丰子恺的赞美皆是发自真心,并非仅为满足画展宣传的需要。 答案 C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朱佩弦即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具有民族气节。和丰子恺的 画一样,朱自清的散文也充满了诗

23、意。 B.黄山谷即黄庭坚,“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形容一个人的个性如春风般和煦, 朱光潜借此赞美丰子恺的品格。 C.“月上柳梢头”是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中的句子,描绘的是八月十五中秋 节赏灯时年轻人约会的情景。 D.文本一中所写诸人,热爱文艺,情趣高雅,虽然性格各异,却有“竹林七贤” 那种不羁的性格特征,颇具魏晋风度。 解析 B 项, “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的意思是人的胸怀洒脱就如同雨过天晴的 明净景象,形容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C 项,“八月十五中秋节”错,“元 夕”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D 项,历史上的“竹林七贤”放荡不羁,且魏晋风 度表现为率直任诞、清俊通脱,而文本一中所写诸人的表现并非如

24、此,他们更多 的是有一股清气,其中丰子恺更是“清”中有“和” 。 答案 A 8.贾平凹对当今的散文创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其心目中好 散文的特点。(4 分) 解析 文本二中,贾平凹从“情感”和“趣味”两个方面,阐述了他心目中好散 文的特点。首先,开篇就提到“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能产生诗 意”,后又说不能“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说明好散文要有感 而发且不可有太强的功利性;接着,贾平凹又谈到“趣味”,他认为散文要想写 得有趣味有“形式、语言、节奏等方面的许多原因” ,还要“会说闲话” ,这些闲 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根据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25、答案 要有真情。散文应是有感而发,不可有太强的功利性。要有趣味。要 关注散文的形式、语言、节奏等,可用闲笔。 9.某中学组织学习名家优秀散文,欲对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进行评论, 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 分) 解析 解答本题,可以文本二的观点为基础,结合文本一的内容进行评论,即从 “情感” “趣味” “语言”等方面分析文本一的写作特色。从情感上看,文本一中 丰子恺先生人品与画品相统一的画家形象之所以真实动人, 源于作者在与他长期 交往过程中的观察感受,如此写就的散文表达的是真情实感;从趣味上看,文本 一所叙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有趣味;从语言上看,文本一的叙事语言 平易朴实,

26、娓娓道来,少有华丽的辞藻,却饶有趣味,引人入胜。 答案 丰子恺形象的呈现都出于作者平时的观察感受, 出于作者对友人的真挚 情意,真实动人。所写都是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有趣味。语言平易,较 少有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与元微之书 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 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 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 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 ,各 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

27、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且云:危慑之际,不 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 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 夕闻君谪 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 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 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 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 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

28、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 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 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 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 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 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 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 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 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

29、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 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 年! ”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 (选自白氏长庆集 ,有删节) 【注】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 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牵挛乖隔:牵制隔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 B.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 C.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 D.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

30、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 解析 “万里”是形容“去我”的距离,“去”意思是“距离”,故二者不能断 开,排除 B、D 两项;“瞥然”意思是“忽然”,此处修饰“尘念”,即“一时 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故二者不能断开,排除 C 项。 答案 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B.胡越,胡与越,北方称胡,南方称越。亦泛指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 C.谪,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有很少的时候用于表示升 职。 D.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

31、头叩地即举而 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 解析 C 项,“有很少的时候用于表示升职”错误。 答案 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白居易与元稹虽然身处南北异地,但是彼此牵念,情谊深厚,心志相通。而三 年之别,近两年未接书信,让白居易不禁悲叹人生短暂,对命运、未来深感凄楚 无奈。 B.白居易被贬时,元稹用诗叙述了他在凄寒雨夜残灯之下,听闻消息病体惊起而 坐,伤痛之情溢于言表,而白居易每次吟诵此诗,也因担忧元稹病况悲伤不已。 C.白居易家里人丁不少,其俸禄不多,节俭用度,亦能衣食自给。而所居江州环 境宜人、酒食美妙、所住草堂风景秀丽的

32、细致描绘也显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旷达 情怀。 D.白居易在拂晓之际,为元稹回赠诗篇,诗中以往昔之富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 “笼鸟槛猿”比喻自己和好友均遭贬谪的困顿处境,寄寓了作者抑郁不平之气。 解析 B 项,“而白居易每次吟诵此诗,也因担忧元稹病况悲伤不已”错误,文 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意思是“这样的 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 文中只是说白居易悲伤不已,但并没有说是因“担忧元稹病况” 。 答案 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

33、二十二郎, 便请以代书。”(4 分) (2)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 云云。(4 分) 答案 (1)病危之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 上面题字: “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书信。 ” (2)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 安适的事来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情,我以后逐条写在后面吧。 14.作者在信的第三段向友人报告了在江州的三件值得宽慰的事,有何作用?(3 分) 答案 作者以“三泰”相告,让好友放心,表现出两人情谊深厚,也表现出作者 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参考译文】 四月

34、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 多少时日,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连的两颗心,分放 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内心牵挂,身 体分离,各自的头发都要白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确实造成这 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还说:病 危之时, 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 只收集了几包文章, 封起来, 在它上面题字: “日 后送交白二十二郎, 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书信。 ” 悲伤啊! 微之对待我, 怎么如此(信 任)啊!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

35、的诗写道: “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 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 雨进入寒窗。 ”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 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 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我大哥去年 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牵 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 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湓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其他 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

36、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 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 是第二件安适的事。 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 到东林寺、 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 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 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 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 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 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 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

37、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 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来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情,我以后 逐条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 写这封信的夜晚, 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 随手拿笔, 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 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 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 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 “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 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 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 ”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

38、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上枢密韩公 诗二首(其二) 李清照 想见皇华过二京 ,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 里桃应在,花萼楼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注】 韩公:南宋绍兴三年,尚书吏部侍郎韩肖胄奉表出使金国。二京: 指北宋时的东京(今河南开封)和南京(今河南商丘),为南京使者出使金朝的必经 之路。连昌宫:唐宫殿。花萼楼:唐玄宗时期的花萼相辉楼。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皇华”出自诗经 ,意谓极大的光华,后以“皇华”

39、作为使者或出使的典 故,在此指“韩公”。 B.在这首赠予韩公的诗里,诗人首先想象了韩公出使金国、受到旧都百姓夹道欢 迎的情景。 C.颔联中写连昌宫和宫内桃花,借指北宋宫殿满目荒败及人去楼空、花自开自谢 的凄凉景象。 D.颈联写皇帝对百姓的怜悯和上天顾念苍生, 意在表明恢复宋朝江山社稷本就是 众望所归。 解析 C 项,“借指北宋宫殿满目荒败及人去楼空、花自开自谢的凄凉景象”错 误,此联承上所云使者过二京时,上万人夹道欢迎的情景,进一步拟想旧时宫殿 的花木、鸟鹊也将以惊喜的心情迎候韩肖胄大使。 答案 C 16.“花萼楼前鹊定惊”表达了哪些感情?如何表现?请加以分析。(6 分) 解析 首先点明情感“

40、惊喜”“渴盼收复故土、南北统一”,然后结合诗句“花 萼楼”“鹊”“惊”,手法“拟人、想象”分析情感。 答案 旧都百姓看见南宋使者时的惊喜之情。诗人久盼南北统一的爱国之情。 诗人将“鹊”比作旧都百姓,写“鹊惊”是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旧都百姓见 到南宋使者出使金国的惊喜之情。 诗人通过想象鸟鹊以惊喜的心情迎候南宋使 者的场景,表达渴盼收复故土、南北统一的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 是: , 。 (2)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 将装束;“ ”一句

41、,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 , ” 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答案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2)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3)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济南因泉水闻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老残游记中的八个字,清 代刘鹗道出了济南多泉水。泉水是济南的灵魂。趵突泉作为群泉之首,其水位的 变化牵动着济南人的心: 水位上涨, 人们面露喜色; 水位下降, 全城人跟着心急。 ( )“诗圣”杜甫

42、曾用“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感叹济南文化底蕴深 厚,人才济济,著名词人李清照就是其中的代表。相传李清照曾在漱玉泉(位于 今济南趵突泉公园内)边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她的词集漱玉集即以此泉命 名。 泉水与济南人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黑虎泉边前来打水做饭的人络绎不绝, 水壶、矿泉水瓶、塑料桶等各式各样的容器悉数登场,令前来赏泉的外地游客艳 羡不已。泉水已成为济南人的生命之水,它滋养着济南人的身体,涵养着济南人 的心性。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泉水不仅滋养了这座城,还孕育了这里的文化。 B.泉水滋养了这座城,这里的文化也被泉水孕育。 C.泉水可以滋养这

43、座城,除了孕育这里的文化外。 D.除了孕育文化外,泉水还具有滋养城市的功能。 解析 作答本题,需要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括号前写的是泉水和济南这座 城市的关系,括号后讲的是泉水对济南文化的影响,因此括号内应强调泉水对城 市文化的影响,据此排除 C、D 两项。B 项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从句子的连 贯性来看,不如 A 项,故选 A。 答案 A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解析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

44、人的修辞手法。 A 项, 出自李白的 秋浦歌 , 诗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白发有三千丈之长。B 项,出自白居易的暮江 吟 ,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珠比作珍珠,将弯月比作弓。C 项,出 自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羌笛以人的 情感。D 项,出自崔颢的黄鹤楼 ,诗句工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答案 C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解析 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中途易辙,前面说的是“ 老残游记中 的八个字” ,后面却另起话题,可将“ 老残游记中的八个字,清代刘鹗道出 了”改为“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用八个字道出了” ;二是成分残

45、 缺, “道出”后缺少宾语,可在“多泉水”后加上“的特点” 。 答案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用八个字道出了济 南多泉水的特点。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叶酸是一种维生素,是蝶啶的衍生物。叶酸 ,还存在于肉制品和奶制 品中,但因为它是从绿叶蔬菜中被发现的,所以被命名为叶酸。 叶酸可用于治疗由叶酸缺乏症引起的贫血,是 。因为在新生儿的神经 管畸形病例中,超过一半病例是孕妇怀孕初期叶酸不足造成的。另外,衡量身体 是否健康的指标参数同型半胱氨酸(HCY)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相关, HCY 浓度高, ,适量地补充叶

46、酸,可降低血液中 HCY 的浓度,大大降低罹患 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 但叶酸的摄入是需要一定量的,研究表明,叶酸摄入过多可能会产生一些不 好的影响,如会导致一些与自闭症相关的神经组织的损伤,还会增加患癌症的风 险。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解析 第处,语段的陈述对象是叶酸,根据横线后的“还存在于”可知, 横线处应填“不仅存在于”这样的句式, 根据横线后的“但因为它是从绿叶 蔬菜中被发现的”可知,此处可填写“不仅存在于绿叶蔬菜中”之类的内容。第 处,根据横线后的“因为在新生儿的叶酸不足造成的” ,可推知所

47、补写的 内容应是叶酸对孕妇的作用,故此处可填写“孕妇怀孕初期必须补充的维生素” 之类的内容。第处,根据横线前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 生概率相关”和横线后的“适量地补充叶酸大大降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 概率”,可推知此处应填写“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就高”之类的内容。作答 时还应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不仅存在于绿叶蔬菜中 孕妇怀孕初期必须补充的维生素 人患 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就高(意对即可) 2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解析 作答本题,应通读文段,根据每段的具体内容对答案进行整合。第一段介 绍了叶酸名字的由来;第二段介绍了适

48、量补充叶酸的好处,即治疗由叶酸缺乏症 引起的贫血、降低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概率和降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第 三段介绍了过度摄入叶酸的不良影响。据此即可得出答案,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 第一段:叶酸因从绿叶蔬菜中被发现得名。第二段:适量补充叶酸对人体 有益。第三段:过多摄入叶酸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书法、印章、京剧、武术、茶 道、乐器、国画、对联,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传统节日、民间习俗,服饰文化、 美食文化这些文化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以上材料触发了

49、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 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材料作文。从材料来看,关键词是中 国传统文化,话题是怎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 扬。那么,作文立意就应该尊重材料的指向和意图。 参考立意:审视题目,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文章要回答为什么要传承和发 扬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怎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可以从整体的角度 来谈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挖掘或展开。由此,我们可从如下 角度立意:传统文化魅力无穷;让传统文

50、化绽放新的光彩;抢救传统艺术 势在必行;传承和发扬不是复古;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自信和自立之本;传 承是必须的,发扬更重要。 【佳作赏读】 传中华文化,承传统血脉 中国,这个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大国,正一步步苏醒。在物质战车碾压一 切的今天, 文化软实力成为决定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真正让文化原野郁郁葱葱, 让传统河流碧波荡漾,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当下的年轻人面对传统文化,颇有些“雾里看花”之感。一方面,在全球化 浪潮以及多元化文化的挑战和冲击之下,有一些人对经典艺术、民间曲艺心存疑 虑。另一方面,不少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一些优秀文化形式正在不断流失。面对 这一现状,我们需要保持强大的传统文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