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1 ,大小:1.47MB ,
资源ID:189005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890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师版含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师版含解析)

1、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020192019)生物)生物 专题专题 14 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1 (2019全国卷 IIT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 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 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答案】A 【解析】

2、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 数量金字塔,则可能出现正金字塔形,也可能出现倒金字塔形。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 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 ,则牧草的数量比羊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形;森林 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 ,一棵树上可以有很多昆虫,因此,昆虫的数目 比乔木的数量多, 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形。 综上分析, 前者为金字塔形, 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A 正 确,B、C、D 均错误。 2 (2019北京卷T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 N、P 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

3、保工作者 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 3 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 天后测定它们吸收 N、P 的 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 单位水体面积 N 吸收量(g/m2) 单位水体面积 P 吸收量(g/m2) 浮水植物 a 22.30 1.70 浮水植物 b 8.51 0.72 沉水植物 c 14.61 2.22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 N、P 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 响是 A植物 a 和 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植物 a 和 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植物 a 和 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植物 a 和 c,群落中能量流

4、动方向将改变 【答案】C 【解析】三种浮游植物中,a 对 N 的吸收量最大,c 对 P 的吸收量最大,故为达到降低自然水体中的 N、P 的最佳效果,应该投放植物 a 和 c,投放后会增加生物的种类和食物链的数目,这两种植物吸收 N、P 其 种群密度会增大,但不会改变群落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综上所述,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因此, 本题答案选 C。 3 (2019天津卷T5)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 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 Bt56 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 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

5、错误的是 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 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Bt56 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 D开发能水解 Bt56 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 【答案】C 【解析】植物产生挥发性物质,如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可以吸引天敌捕食昆虫,这体现了化学信 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A 正确;由于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因此,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 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B 正确;Bt56 蛋白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 抗虫反应,使烟粉虱

6、数量迅速增长,若 Bt56 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会减少, 而 Bt56 基因表达未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会增加,C 错误;开发能水解 Bt56 蛋白的转基因 植物能够抑制烟粉虱的数量增长,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D 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 C。 4 (2019江苏卷T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 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

7、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早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答案】C 【解析】锁阳叶退化,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营养物质,故二者为寄生关系,A 错误;西北沙漠的生物多 样性较低,故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由于环境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较低,B 错误;沙生植物可以防风固沙, 维持生态平衡,属于间接价值,C 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 错误。故选 C。 5 (2019江苏卷T24)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 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 D增

8、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 【答案】BCD 【解析】曝气可增加溶氧量,进而降低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A 错误;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 物附着的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因此能够提高净化效果,B 正确; 借助植物浮床,可使植物庞大的根系透过小孔牢牢的固定在水体中,植物的根系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物 质,可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生植物生长,从而起到了改善和净化水质的效果,可 见,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过程的目标之一,C、D 正确。 6 (2019浙江 4 月选考T1)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9、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人类活动对大量野生生物的灭绝没有影响 C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答案】B 【解析】臭氧层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 射线和 射线,从而保护人类和其他 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A 选项正确;人类活动曾造成大量野生生物灭绝,B 选项错误;酸雨是燃烧煤、 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故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 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C 选项正确;自工业革命后,主要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致使二氧化碳的全

10、球平衡受到了严重干扰,D 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 B。 7 (2019浙江 4 月选考T3)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 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具有多样性 B生物具有遗传性 C生物能定向变异 D生物具有统一性 【答案】C 【解析】不同的生物组成所需的细胞数量和种类均不同,故生物具有多样性,A 选项正确;在个体发育中, 一定的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从而体现了一定的遗传特性和特征,故生物具有遗 传性,B 选项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 选项错误;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

11、密码,故生物具有统一性, D 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 C。 8 (2018海南卷T19) 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 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 对着镜子中的 “小 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 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 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 【答案】A 【解析】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A 正确;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B 正确;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C 正确;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

12、非生物的物 理信息,D 错误。 9 (2018浙江卷T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B增加化肥的使用 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 【答案】A 【解析】空气中的氟里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能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可见,减少氟 利昂的使用,可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A 正确,B、C、D 均错误。 10 (2018海南卷T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 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

13、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答案】D 【解析】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A 正确;鳜鱼的营养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 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 正确;通气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 正确;藻 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 错误。 11 (2018海南卷T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答案

14、】D 【解析】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A 正确;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 节能力增强,B 正确;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C 正确;生物多样性提高, 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不变,D 错误。 12 (2017海南卷T19)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 了恢复。 数年后, 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 针对该现象, 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

15、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答案】D 【解析】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破坏粮食作物,不能说明野生动物 是人类的忠实朋友,以及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AB 错。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由于食物不 足,正在觅食,不是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C 错。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保护区内资源不足,需要外出觅食,D 正确。 13 (2017江苏卷T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 “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 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

16、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题干信息“生态效应逐渐显现”,说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A 合理;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更为复杂,B 合理;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 类型更为多种多样,C 合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不合理。 14 (2017江苏卷T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

17、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BD 【解析】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择草多的地方,蜘蛛数量多,则结果偏高,A 错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于三北防护林,营养结构复杂,则其自我调节能力强,B 正确;这两只猛禽追逐,是为了争夺食物鼠,表现为竞争关系,C 错误;不同高度均是喜鹊巢,不属于群 落,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D 正确。 15(2016全国卷 IIIT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 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的迁入

18、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鹰迁入后, 形成了食物链植物螳螂蝉黄雀鹰, 据此可知, 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黄雀 (蝉 的天敌)的数量减少,故 A 项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 即细菌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 项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增加该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的方向,D 项错误。 16 (2016江苏卷T2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

19、组成的 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答案】B 【解析】加入菌剂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正确;该菌剂减少了残 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促进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 错误;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 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 正确;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

20、,体现了 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 正确。 17(2016全国卷 IT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 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 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答案】B 【解析】解: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 正确;能量不能反复利用,B

21、 错 误;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 正确;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 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 正确。 18(2015福建卷T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J.m -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 1357J.m -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1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 2.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 能量被下一营养级

22、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3.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 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下一营养级若为多个,应先求和再计算传递效率。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 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幽蚊幼虫太阳鱼鲈鱼,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 错误;第一到第二 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780+4200)/31920=25%,B 正确;太阳鱼消耗的能量主要为呼吸消耗,还有一 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 错误;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生物网中不包括分解 者,D 错误。 19(2015新课标卷T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

23、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难度较小。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A 正确;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输入也就没有生命 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相对稳定阶段,能量的输入和散失处于动态平衡,B 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 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 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 正确。 20(2014天津卷T3)图 a、b 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

24、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 3 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A 【解析】信息传递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 项正确;营 养级是指不同的生物种群,而图 a 和 b 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不确定,无法判断两图中有几个营养级,B 项 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 项错误;图 b 中人的数量明显多于植物 的量,应有外界能量流入,D 项

25、错误。 21(2014江苏卷T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答案】D 【解析】 富营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是大量有机污物排到江湖中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为物质循环的再生利用, 说明物质循环反复性,而能量流是单向的,所以A错误;生态系统的能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 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硫铁细菌等化能自养型生物,所以B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26、是单向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10%20%,即10%20%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故C错误。生态系统的物 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光合作用、根的吸收进入生 物群落被生物利用,故D项正确。 22(2014海南卷T16)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答案】D 【解析】大部分土壤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B 正确;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 无机物,如 CO2、无机盐等可被农作

27、物再利用,C 正确;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化能自养型生物,因属于生 产者,D 错误。 23(2014海南卷T17)用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 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答案】B 【解析】在数量金字塔中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栎树的数量,第三营养级生物数量小于昆虫的数量,第四营 养级生物的数量小于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故选 B 24(2014海南卷T18)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 迁移的习性。下列叙述错误

28、 的是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 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 【答案】B 【解析】一般春夏季水不生物种类较多,冬季较少,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A 正确; 芦苇和藻类属于生产者,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B 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 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量,C 正确;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中含有蛋白质等含 N 有机物, 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D 正确。 25(2014江苏卷T17)下

29、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答案】B 【解析】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它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 , 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A项正确;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降低生物多样性 ,故B错误;无经济价值的物种还有间接价值和潜在 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故C项正确;农田人工生态系统运行的目的不是为维持自身 的平衡,而是为满

30、足人类的需要。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故D正确。 26(2013广东卷T5)图 2 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 a、鱼 b 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 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答案】A 【解析】由于鲈鱼以鱼 a、鱼 b 为食,鲈鱼产量增加,鱼 a、鱼 b 两种土著鱼减少,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 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 少量,故 A 正确;土著鱼与鲈鱼是捕食关系

31、,不是竞争,故 B 错误;根据营养关系,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 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故 C 正确;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 加,故 D 错误。 27(2013四川卷T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 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答案】B 【解析】信息传递对于

32、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 A 正确;在食物链中, 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朝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 是 10%-20%之间,故 B 错误;C 中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有差异,故 C 正 确;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叶螟被性外激素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 过大量捕食褐飞虱维持种群数量,此时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故 D 正确。 28(2013上海卷T18)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 12 头大熊猫体内提取 36 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 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 A

33、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 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 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 【答案】B 【解析】大熊猫只有一个物种,不存在物种多样性,A 错误;蛋白质大部分无区别,说明指导蛋白质合成 的遗传物质差异很小,正说明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B 正确;根据题干无法推测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 比较单一,C 错误;根据题干无法推测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D 错误。 29(2012浙江卷T5)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 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

34、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 K 值上下波动 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 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答案】D 【解析】图中所示的生物可形成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捕食链,且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均在某一范围内 变化,即围绕着 K 值波动;旅鼠的种群数量受到植物及其天敌数量的制约,相互之间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 制。 30(2012江苏卷T24)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

35、性降低 【答案】ACD 【解析】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导致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 趋势的重要原因,A正确;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各个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导致生物 多样性减小,B错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 绝量,C正确;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正确。 31(2011浙江卷T5)是调查某野山羊种族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 ,存活曲线图 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年龄(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存活数 (只) 1000

36、 801 789 776 764 734 688 640 571 439 252 96 6 3 死亡数 (只) 199 12 13 12 30 46 48 69 132 187 156 90 3 3 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来源于存活数 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图呈凹形(类型 III) 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答案】B 【解析】以存活数量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绘制的曲线即存活曲线,A 正确;种群的存活曲线有 三种,分别是凸形,对角线形和凹形,从数值看,该曲线类型属于凸型,早期死亡率低,但一旦达到

37、一定 生理年龄时,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B 错误;该野山羊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其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属于 相对比较高等的动物,故 C 正确;根据题目表中数据分析,早期死亡率较低,反映出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 能力较强,故 D 正确。 32(2011福建卷T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答案】A 【解析】A、如该图代表碳元素的流向,甲、丙都指向乙,乙为 CO2库,生产者光合作用能固定 CO2,所以 丙为生产者,甲为消费者,丙到甲的箭头为(CH2O) ;A 正确;如该图代表内环境成分中,血浆和组织液可 相互渗透,且淋巴只能进入血浆,所以乙为血浆,丙为组织液,甲为淋巴; B 错误;

38、如该图代表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为单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量都可流向分解者,所以丙不可能是分解者,也不可能有相互流 动; C 错误;如该图代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应 激素,所以丙为甲状腺,D 错误。 33(2011海南生物卷T21)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 C.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答案】A 【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

39、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10%20%,所 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A 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不可 能都对捕食者有利,有的对于被捕食者有利,如:鸟的叫声,提醒同伴有捕食者等,B 错误;生态系统的 食物链中,动物的体型与营养级的高低关系不大,如大象比狮子体型大,但是它的营养级比狮子低,C 错 误;与 C 选项同理,动物的体型与营养级的高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D 错误。 34(2011海南生物卷T22) 某地区常年栖息着 30 万只鸟类,其中灰掠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 10 万 只之多。灰掠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

40、壮观的风景。 该地区为打造灰掠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掠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 20 万只 以上灰掠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 A. 灰掠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 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C. 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 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该项措施会使树种减少,会使灰椋鸟种群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加剧,A 错误;划在林区大规模清 除其他树种,因此鸟类的种类将减少,B 错误;在一段时间内灰椋鸟种群数量增加,大量捕食害虫将导致 农林害虫大量减少,C 错误;物种数量减少,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D 正确。 35(2011江苏卷T1

41、7)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 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答案】D 【解析】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气候不同引起的结果,A 错误;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不是反 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这不是一个群落的内部空间上的配置,而是许多不同群落的垂直分布,B 错误; 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动物的垂直结构,所以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C 错误;蝶类物种

42、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如光照、温度)有关,D 正确。 36(2011江苏卷T20)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 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答案】B 【解析】互花米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在与本地物种的竟争中占优势,

43、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 胁,属于生物入侵,A 正确;小龙虾由日本引入后,在与本地生物的竟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并迅速扩散, 属于生物入侵,B 错误;麋鹿原产我国,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起来, 属于迁地保护,C 正确;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保护,D 正确。 37(2010山东卷T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为 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答案】C 【解析】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

44、量()较少,其/一般高于变 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未获取量)的值一般为 10%-20%。肉食动 物与草食动物的/大小无法比较。/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 提高动物的生长量。 38(2010全国卷T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 力 和获取信息能力。在该农业生

45、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 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 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 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 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 C 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39(2010江苏卷T11)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 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臂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

46、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答案】C 【解析】本题借助食物结构改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规律。生态系统能量传递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吃肉时人的营养级比吃素食时的营养级高,因此能量消耗多,消耗的粮食多。 40(2010浙江卷T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 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选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 a 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 a 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 b 点

47、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 bc 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 cd 段相似 【答案】A 【解析】从图中个体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在 K 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外界环境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天敌的捕食、年龄结构的变动, 种群个体数量还是在 K 值附近左右波动,所以 a 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个体数量变化还是符合逻辑斯 谛增长。 41(2010江苏卷T15)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 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

48、错误的是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及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表中看出,改造后的生 态系统水生植物较多,应是增加了湿地面积,从而使植物多样性加大,气候条件得到改善,其目的并不是 为了提供生产、生活物质,正确先项为 D。 42(2010全国卷T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答案】C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单一。热带雨林气温较高,分解者代谢活动强,土壤 有机物不易积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下来,碳进入到生物群落中,通过呼吸作 用把体内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 43(2010北京卷T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 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