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776.82KB ,
资源ID:18851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885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1 有关光的思考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1 有关光的思考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1、 光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光是一种电磁波,按照波长可以将光分为无 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 射线等几个波谱区。其中, 可见光区又可细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光既具有波动性, 又具有粒子性。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 1 课,感受光的作用。光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由于过于熟悉反而会 忽略光的重要性。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体验一次没有光的世界,从而真切地感受 到光的重要性,激发对光深入探究的兴趣。 第 26 课,先后研究了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和反射现象。首先研究光的直线 传播,因为只有在理解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光的折射和反射 现象。接着进一步

2、探讨光遇到不同障碍物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如当白光通过三 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被分散成七种色光;当光 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被阻碍并发生反射,根据光的反射规律,进而对光进行了 一系列的应用。这样的设计逻辑缜密、严谨,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 第 7 课,利用光的反射特点设计制作潜望镜,并解释其工作原理。在制作的 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光的反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每天与光接触, 在生活中也接触了一些利用光的原理制作的玩具或仪器, 因此对本单元的内容是有一定认知基础的。但是,五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有限, 没有必要指导学生从光的本质去认识光,而

3、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光沿直线传 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认识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可以经三棱镜分散成 七种单色光。 1围绕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反射进行教学,注重概念的连贯性。本单元的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透明、 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时传播路线发生变化等现象作为线索,逐步探究光的传播规 律。因此,在教学时,应注重这些概念的连贯性,温故而知新。 2依托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等推进教学,注重探索的递进性。由于本单 元的知识概念具有很强的连贯性,所以在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首先通过回顾旧 知识、小游戏或“头脑风暴”式讨论等形式聚焦课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 再通过大量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光的传播特点;然后通过研 讨交流,总结归纳光的传播规律;最后通过拓展,运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生产生 活中的一些光现象或制作有用的光学器具。 1 1 光光 第第 1 课课 有关光的思考有关光的思考 (教材 P24) 授课时间:_ 累计_1_课时 课题 有关光的思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 如月光。 2.能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 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5、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光源,并会判断哪些物体是光源。 难点:认识到没有光就看不到物体。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红苹果、带小孔的黑色盒子、黑布、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单元首页阳光照射树林的图片。)你们看 到图片后想到了什么?(预设:阳光;清晨;树林;雾气;) 2.讲解:光,我们都很熟悉

6、,我们每天都能见到各种各样的光。但是你 们了解光吗?它是怎样传播的?它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本单元 将带领大家认识奇妙的光世界! 3.布置任务:发放调查表并展示汇总结果。 4.揭题:大家对光的了解可真不少!虽然光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但 它也包含了很多奥秘,本节课让我们先来进行一些有关光的思考。 (板 书:有关光的思考) 探索 与研讨 【设计意图】利用调查表先梳理学生对光的已有认知,再汇总他们还 想知道的有关光的知识,进而聚焦到对光源的研究上。 探索:哪些物体是光源探索:哪些物体是光源 1.讲解讲解:我们先来认识光源。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 源,比如太阳,而且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7、。但是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 直视太阳,因为它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2.布置任务布置任务:出示本课教材中的部分图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图片中的 物体,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并简单说明理由。 3.展示:展示:课件出示“哪些物体是光源”班级记录表。 4.提问:提问:仔细观察班级记录表,你们有什么发现?(预设:第 3 组和第 4 组认为月亮是光源,其他小组都认为不是。 ) 5.交流:交流:指导学生再次分组讨论月亮是不是光源,并说明理由。 (预设: 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了太阳的光。 ) 判断月亮是不是光源,学生容易出错,在这个环节让小组再次讨论, 加深学生对光源

8、的理解。 6.追问:追问:没有点燃的蜡烛还是光源吗?请说明理由。 (预设:不是光源, 因为没有点燃的蜡烛不能发光。 ) 探索 与研讨 7.7.小结:小结: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前提是该物体要能发光,然后正 在发光且是自身发出的光,而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这样的物体才 是光源。如蜡烛本身不是光源,而燃着的蜡烛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因为它的光不是自身发出的,而是反射了太阳的光。 研讨: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研讨: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 1.1.讲解:讲解:光源自身能发光,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光源。而我们能看见不 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到物体上,物体再将这些光反射到了我们的眼 睛里。 2.2.提问:提

9、问: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我们还能看见物体吗?(预设: 如果没有光,我们将什么都看不到。 ) 3.3.布置任务: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体验“能否看到黑暗中的红苹果”活动, 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4.研讨汇报。 探索 与研讨 5.小结:只有在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后,我们才能 见光源或该物体。没有光,我们将什么也看不见。 拓展 与小结 1.过渡:在黑暗的环境中,由于光线不足,我们会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 中的物体。人们为了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够看清物体,便发明了夜视 仪。(教学提示:出示夜视仪图片。) 2.讲解: 夜视仪一般是安装在照相机中的一种发光仪, 它可以在“黑暗” 的环境中发出人

10、眼看不见的光,这种光能被照相机感知并照亮物体, 夜视仪再将其转换成电子信号,我们便看到了“黑暗”中的物体。 3.布置任务: 生活中还有什么跟光相关的设计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相 关资料。 【设计意图】生活中跟光相关的设计有很多,如无影灯、额镜、透镜、 平面镜等。夜视仪弥补了夜间光线不足造成的视线模糊,刚好承接研 讨环节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对光的广泛应用。 4.小结: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我们想要看到物体必须 要有光,如果没有光,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无法看见物体,绿色植物也 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光对人类、对所有的生命体、对世间万物都是不 可或缺的。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五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光源和光已经有所了解,但他们根 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的认知可能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而这种已有 的认知又是很难纠正的。因此,本节课首先用阳光照射树林的情境, 通过“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到对光源的研究上,并 了解他们对光已有的认知。再结合生活现象,通过比较不同的发光物 体,引出光源的概念,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培养 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的能力。最后通过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 感悟光对人类、对生命、对世间万物都是不可或缺的,从而突破本课 教学重难点,圆满地完成了本课各项教学任务。 课后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