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 (1)生产力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2)生产力的内容: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生 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2)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起决定性作用)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 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 &
2、nbsp;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 促进生产力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二、五种社会形态二、五种社会形态 1、原始社会(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生产关系的特点: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共同劳动,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平均 分配劳动产品。 (2)私有制的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2、奴隶社会 (1)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3、,在奴隶主 的强制下劳动; 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一一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 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 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 的门槛,这是历史的
4、进步。 3、封建社会 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 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 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4、资本主义 (1)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 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重点) 基本特征: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 剩是相对过剩,
5、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 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 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以及个别 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含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nbs
6、p;表现: 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统治, 采取了 一些缓和措施,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实质: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 是资本主 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 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 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5、社会主义 社会生产关系: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
7、程中建立起 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三、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 正义等原则出发, 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 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四、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条件条件)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8、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五、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五、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 21 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第二课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近代中国的历
9、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5、新民主主义“新”在那里: 领导权:无产阶级领导(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 革命前途: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合阶级的联合专政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所属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重点)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为实现由新民 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为实现国家 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新中国的诞生,是 20 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 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1、。 二、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二、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 是“化三改” 。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他们初步的社会 主义改造。 (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4
12、)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3、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意义 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 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社会 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 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为什么只有社会
13、主义才能救中国 近代中国国情决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人民从马列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 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 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彻底 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 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
14、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救中国。 三、在艰辛探索中前进三、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党的八大的重要贡献 (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 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三课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伟大的改革
15、开放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开启: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2、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村率先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4 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 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
16、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001 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13 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013 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3、改革开放的意义(重点) (1) “四个面貌” :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 “三个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 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