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625.30KB ,
资源ID:188096      下载积分:10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880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古代、近代史》必备知识清单)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古代、近代史》必备知识清单

1、高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清单高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清单 专题十 西方民主政治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时空坐标时空坐标 知识线索知识线索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内容、特点及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到现实的发展历程。 议会主权、法律至上、分权制衡、公民自由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四条主线: 线索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 (1)源头: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公元前 6前 5 世纪,在梭伦改革、克 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等相继打击贵族特权、完善民主机构及鼓励公民参政等措施推动下,雅典民 主政治逐渐达到顶峰, 铸就了雅典的辉煌。 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

2、的源头, 其原则被近代西方国家所借鉴, 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古罗马法律体系。在罗马扩张导致的不同民族的尖锐矛盾及 经济社会纠纷日益增多的过程中,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体 系的不断完善过程。罗马法是近现代西方法制建设的基石,很多原则被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所采用。 (2)建立:工业革命前,英、美分别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两种基 本形式,成为以后世界各国民主化建设的蓝本,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3)扩展: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民主政治进一步扩展。法国历经艰难曲折,1875 年通过法兰西第三 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

3、体;1871 年,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英、美、法、德四个国家因国情不同,形成了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体现了世界 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性、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相同的代议制基本特征,即选举、议会立法、权力制 约与平衡等。 线索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1848 年,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 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 次伟大尝试,但昙花一现。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一举成功,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最终 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新的民主政治发

4、展模式。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Part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古希腊民主政治 1形成环境 (1)地理环境:海洋文明、多山靠海、良港众多、海岛棋布、平原狭小。 (2)经济环境:海外贸易条件得天独厚,工商业发达。 (3)政治环境: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使公民可以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 (4)人文环境: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2发展历程 过程 措施 影响 梭伦改革 (奠基) 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分成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权利 越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和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 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 典

5、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提 尼改革 (确立) 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 百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 力等。实行“陶片放逐法”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 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 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伯利克里 改革 (顶峰) 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五百人议 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 关。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 称为“黄金时代” 3民主机构 机构 产生方式或资格 主要职责 性质或地位 公民大会 全体公民参加 决定内政、外交、战争、重要官 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 国家的最高权力

6、机关 五百人议 事会 抽签产生 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 会,监督官员执行大会决议 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兼有政府职能 陪审法庭 抽签产生 负责审理各类案件,监督公职人 员的行为操守,并参与立法 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4评价 (1)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专政,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进步性:促进了雅典奴隶制文明的发展繁荣,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开启了 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局限性:民主性质原始: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范围狭隘:只 是本邦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

7、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运作方式随意:抽签选举 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以及政坛的动荡、对外战争的失利等。 【重点深化】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主权在民: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决策权,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 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几乎一切官职向各级公民开放。 (2)轮番而治:公民轮流担任公职,负责管理国家事务。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经抽签选举产生;十 将军委员会由民主选举产生,都有一定的任期。 (3)权力制约:国家机构权力各有分工,又互相交错。此外还体现在公民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如“陶 片放逐法

8、” 、官吏任期制、民众法庭等。 (4)崇尚法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 (5)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是雅典人的共识。 (6)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的政治活动。 【中外关联】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雅典)政治体制的比较 项目 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 政体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政体 形成 条件 依托大河平原、小农经济、国大民众 依托海洋港湾、工商业经济、小国寡民 政体 特点 皇权至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等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等 政体 之利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各民族 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大

9、规模工程建设 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促进雅典经济 文化的繁荣;开启西方民主政治先河,为近代 西方民主政治奠定了最初基础 政体 之弊 易产生暴政和腐败;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进步 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体制;抽签选举和 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 误用以及政坛的动荡、对外战争的失利等 共同 作用 进入文明时代,中国、希腊和罗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与制度密切相关 认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都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政体的选择必须符合国情等。 二罗马法 1概念:公元前

10、6 世纪末至公元 6 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为习惯法 和成文法,从内容上可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 2发展历程: 阶段 共和国时期:罗马法形成 帝国时期:罗马法发展 东罗马帝国:罗马法完善 概况 公元前 5 世纪中期,由习惯法到成 文法,颁布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 3 世纪中期, 从公民 法到万民法 公元 6 世纪, 民法大全 罗马法体系形成 原因 习惯法的弊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罗马帝国急剧扩张; 巩固帝 国统治需要 历代法律规模庞大,内容 驳杂,使用不便;吸取西 罗马帝国灭亡的教训 特点 内容广泛,条文明晰;实现了有法 可依;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

11、范围 内的一切自由民 内容完备,条理清晰 影响 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激发和调动了平民参政的积极性 ( “平民的胜利” ) 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 治, 促进了帝国的稳定和帝 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 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 的先驱 一语点拨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公民法主要调整罗马公民之 间的关系,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万民法主要调整财产关系,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与万民法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3主要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 ;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渗透着“理

12、性、平等、自由、正 义”等自然法思想。 4评价: (1)实质:保障与维护罗马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属于奴隶制的法律体系。 (2)维系统治: 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有利于缓解社会矛 盾,稳固帝国的统治;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3)影响后世:是欧洲历史 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近代资产阶级 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罗马法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 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中外关联】古罗马法与古代中国法制 项目 古罗马法 古代中

13、国法制 法律观念 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权利 深受宗法群体观念影响 法律结构 私法发达,公法不发达 法律民刑不分,以刑为主 法律内容 有最早的法人制度和人格权制度 无法人制度和人格权制度 法律及法学 家的地位 国家统治的根本, 体现了明显的法治色彩; 法学 家地位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力 君主专制的工具,体现了明显的人治 色彩;完全以官方为主导 历史影响 影响了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 也对近代以来法律 和法学产生重大影响 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 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 Part2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

14、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 身政治权利。 (2)过程:爆发:1640 年开始,胜利后议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复辟: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倒行 逆施,尽失人心。结束:1688 年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史称“光荣革命” 。 (3)影响: “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的局面,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2确立标志:1689 年, 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地位(立法权由国王向议会转移) ,君主立 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标志着英国实现了由“人治”向“法

15、治”的转变。 【新教材 新视觉】英美法系的形成 12 世纪前后,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 形成,这就是普通法。13 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 ,确立了法律至上和主权有限原则。 “光荣革命”后,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 它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 3发展完善: (1)18 世纪前期,开始确立责任制内阁,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转移,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 (2)1832 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 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 内容: 富

16、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 新兴工业城市代表席位增加, 原来被大贵族控制的席位相应减少。 影响: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 ;为 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4主要特点: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 的地位。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议会是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 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5历史意义妥协的艺术,深远的影响 (1)政

17、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 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 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 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 的争夺,18 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 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5)世界:为世界许多国家树立了民主政

18、治的楷模,君主立宪制成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形式。 【新教材 新视觉】英国的文官制度 19 世纪英国进行文官任用制度改革。19 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吏任 用存在严重混乱和舞弊现象。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反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 自由主义者极力主张对官吏的任免制度进行改革。1870 年 6 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 命令,规定以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从此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后来经过不断的补充修正,使 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 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也有利于工

19、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1)经济基础: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前提:17751783 年,北美独立战争,美国 独立。 (3)邦联弊端:独立后的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各州权力很大,导致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加剧。 (4)思想基础: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为 1787 年宪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2确立:1787 年宪法。制宪会议于 1787 年制定宪法,实行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1)内容:美国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管国 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2)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核心原则) 、民

20、主原则(主权在民原则) 、联邦制原则、共和制原则。 (3)评价:1787 年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 方与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宪法使美国率先确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 民主共和制,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宪法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对世界其他地区的 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宪法最初未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没有彻底解决人权问题。它承认黑人奴 隶制,留下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烙印;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和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后来修正恢复) 。 3发展完善: (1) 通过宪法修正案, 适时完善宪法及民主制。 如 1790

21、年通过 10 条宪法修正案 (即美国的 权利法案 ) , 规定了公民的若干基本人权、政教分离等内容,但仍确认奴隶制的合法性。 (2)南北战争(18611865,即美国内战) ,北方获胜,维护了联邦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3)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概况: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垒、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与总统制相结合,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只是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影响:两党控制了国会,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驴象之争” ) 。 三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22、 (1)背景:艰难的共和之路。 1789 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792 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1870 年普法战争后,法国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 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2)确立:1875 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议会 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 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掌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总统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任期七年 掌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 高级官员;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 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特点:是共和派与君主派相

23、互妥协的产物;立法权、行政权由国民议会、总统、内阁分别行使,具有分 权制衡的民主特色;权力中心是议会,是典型的议会制共和制政体。 (3)意义: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德国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经济基础: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前提: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俾斯麦领 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的统一;1871 年初,建立德意志帝国。 (统一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 (2)确立:1871 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规定德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皇帝和首相真正掌 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24、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皇帝 世袭制 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 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 宰相 由皇帝任命 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帝国议 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 准才能生效 特点:立宪是虚,专制是实;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及军国主义 色彩;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权力有限) 。 (3)评价:积极:推动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局限:体制带有浓厚 的专制主义色彩,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25、的保守和不彻底,最终将德国和 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 一语点拨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以代议制为核心,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体现了民 主化、法律化、制度化三大原则。 【重点深化】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 (1)议会是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 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 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 Part3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6、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 1条件 (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2)思想来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3)阶级基础:19 世纪早期,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深入工人群众,指导共产主义者同盟等)和理论研究。 2标志:1848 年,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内容: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 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

27、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 产阶级政权。 (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历史解释】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1)空想性: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 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巴黎公社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1背景:普法战争失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求和,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2 经过: 1871 年 3 月 18 日, 巴黎人民

28、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3 月 28 日, 选举产生巴黎公社。 5 月下旬,巴黎公社被镇压。(失败原因: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大农 民。客观原因: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疯狂进攻。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 段,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成熟。 ) 3措施: (1)政权建设: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 之以国民自卫军等。 (2) 社会经济: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4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

29、主义的学说。 三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1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 激化了国内矛盾。 2 经过: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四月提纲 指明正确方向(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 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社会主义革命)。 3结果:建立政权。 (1)政治: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外交: 通过和平法令 ,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经济:通过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

30、的土地,实现土地国 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4)组织: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 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4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 类历史的新纪元。 一语点拨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来临;巴黎 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两者都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 专题十一专题十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时空坐标时空坐标 知识线索知识线索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31、成发展历程。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 形成发展;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线索一:雏形出现。15、16 世纪的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 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线索二:不断拓展。1618 世纪,荷、英、法等国的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线索三: 初步形成。 19 世纪中叶, 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 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为寻求市场和原料加紧对外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线索三: 最终形成。 19 世纪末

32、20 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接近尾声, 为寻求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场所,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一新航路的开辟(1517 世纪)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背景目的:寻金、传教、拓殖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西欧社会对黄金和香料的狂热追求。 (3)文化因素: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推动。宗教因素:基督教会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4)政治因素:欧洲政局动荡,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对外扩张。 (5)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

33、方商路。 (直接原因) (6)主要条件:客观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中国指南针的传入与应用。 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2过程: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 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向东方向葡萄牙王室支持, 向西方向西班牙王室支持) 3影响: (1)对欧洲: “商业革命” :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 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价格革命” :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

34、主义的发展。 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有利于地理学革命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大批新物种的发 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权威,推动文艺复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2)对中国: 经济上:A物种引进: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传到了亚洲,我国在明清时期引进并推广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突出;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 生重大变化。B白银流入:中国丝织品远销海外,美洲及日本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稳定了中国当时的 白银货币制度,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税制改革;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逐 渐形成了一个围绕白银

35、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 对外关系上:葡萄牙侵占中国澳门,荷兰侵略中国台湾,中国开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清朝建 立后,一度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西交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文化上: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并把西方的天 文、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到中国,开阔了中国部分开明士大夫的视野。 (3)对世界: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 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36、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 种疾病的传播。 二早期殖民扩张(1618 世纪)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1荷兰的殖民扩张 (1)条件:经济条件:素有经商传统,是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之一。地理条件:优越 的地理环境,地处大西洋沿岸。政治条件:1581 年,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成立了荷兰共和国。 (2)表现:成立殖民机构: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商业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在非洲、亚 洲、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3)结果:17 世纪初取代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17 世 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经济条

37、件: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利益;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地理条件:地处大西洋航路的中心。政治条件:较早确立了 资本主义制度。军事条件: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海军,为争夺殖民地提供了武力保障。 (2)表现:16 世纪,进行海盗劫掠且政府鼓励( “海盗国家” )。17 世纪初,组建一批大型商业公司如东 印度公司。1651 年,颁布航海条例 ,矛头直指荷兰。进行商业战争,如英荷战争和英法七年战争, 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3)结果:18 世纪中叶,英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日不落帝国” )

38、;市场的不断扩大, 推动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 3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途径:海外贸易:抢掠和欺诈是惯用手法。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 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将大量非洲黑人掳掠卖到美洲为奴。 (2)影响:对西欧: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殖民地:殖民扩张中断了美 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 打破了原有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造成了亚、 非、拉美地区的落后;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对世界市场:殖民扩

39、张和掠夺是 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一语点拨 殖民扩张分为三个阶段:为资本原始积累而以血腥掠夺为主要手段的早期(工业革命前) ; 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手段的中期(受工业革命影响) ;以资本 输出为主要手段的后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 三两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中期,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2)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3)技术:工

40、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4)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成就 (1)纺织机器:18 世纪 60 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开始标志) 。 (2)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 3影响 (1)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确立了工厂制。 (2)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3)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 工业品销售地。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六七十年代20 世纪中期,电气

41、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背景 (1)政治前提:经过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经济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积累;殖民扩张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 文化条件: 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展, 特别是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为第二次技术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2成就 (1)电的发明与广泛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2)内燃机的发明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3)化学工业的建立与发展:无烟炸药、人造纤维、有机化肥和多种化学合成材料的发明与提炼。 (4)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使用:电话

42、、电报相继问世,电讯事业发展。 (5)传统工业的改进:钢铁工业有了新发展( “钢铁时代” ) 。 (6)传统农业的变革:电力设施、机械设备、化学肥料、农药等发展与应用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3特点 (1)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技术发明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人类真正进入“科学时代” 。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 (3)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 (4)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影响: (1)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自由资 本主义过渡到了

43、垄断资本主义。 (2)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 一语点拨 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表明生产领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工厂取代手工 工场,垄断组织的出现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根据生产力发展进行调整。 【历史解释】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评价 (1)奴役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着这些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2)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旧思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整个世 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 (3)全球化: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封闭孤立的状态,使世界形

44、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 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专题十二专题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时空坐标时空坐标 知识线索知识线索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的历程。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古希腊人文主 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主要包括三条线索: 线索一: 人文主义的起源。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 。 线索二: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

45、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线索三:人文主义的成熟。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倡导科学、自由和 平等, 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 促使近代人文精神发展到高峰阶段, 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Part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背景(公元前 5 世纪,古代希腊) (1)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工商业)的繁荣,平民地位提高。 (2)政治: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公民参政的实际需要。 (3)思想:希腊个人主义的成长(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学者的研究更加关注“人”本身);自然哲学的兴起与发 展。自然哲学(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万

46、物皆由水生成)的兴起,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概况 (1)兴起 代表 主张 评价 智者 学派 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 万物的尺度” ;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社会道德判断标准不统一,不应强求一律。 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 严和权威,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推动 了雅典民众思想的启蒙和解放;推动了雅典民 主政治的发展;忽视道德和法制,过分强调个 人的主观感受,给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苏格 拉底 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提出 “认识你自己” , 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是人类精神觉醒的

47、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 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 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近代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发展 时代特征 雅典民主政治盛极而衰,弊端日益暴露 柏拉图 主张 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理念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理想国的观点; 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评价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精神,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 士多德 主张 追求真理,真理高于一切;创立逻辑学。 评价 集大成的学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使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一语点拨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为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开始用人的眼

48、光观察世界,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了人作为认识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 会人生的作用,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重点深化】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 比较项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相同点 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和人类社会 不 同 点 对道德 的认识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 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 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道 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民主 政治 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 民应该人人平等 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 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 强烈反对 历史 地位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 神的滥觞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使哲学真正 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历史解释】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 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 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Part2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一文艺复兴(1417 世纪,14 世纪发源于意大利,16 世纪盛行于欧洲) 1背景 (1)经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