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38.52KB ,
资源ID:18783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878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1、 2021 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化学试卷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6 分)分) 1 (2 分)物质世界充满着神奇的变化。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海水晒盐 C苹果榨汁 D棉花纺纱 2 (2 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 个氦原子:2Ne B乙醇的化学式:C2H5OH C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D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O 3 (2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 选项 知识归纳 A.化学与 家居

2、 由含有化学合成纤维的衣料制成的衣服, 牢固耐穿 新装修的房屋中放置活性炭包除异味, 利 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B.化学与 出行 “共享电动车”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减少 了大气污染 高铁车头用到的玻璃钢是应用最广泛的 复合材料 C.化学与 环境 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但废 弃塑料带来“白色污染” 露天焚烧垃圾以保持环境整洁 D.化学与 健康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 防止滥用食品添加剂 人体缺乏维生素 C,会引起坏血病 AA BB CC DD 4 (2 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微观图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

3、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C和分别构成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 D该反应利用了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 5 (2 分)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 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 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无机化合物 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 74 个原子构成 C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7:37:7 6 (2 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所以冶炼金属一定

4、要用一氧化碳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通常情况下,pH7 的溶液呈酸性,所以 pH7 的雨水是酸雨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7 (2 分)分离、检验、鉴别、除杂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分离CaO和 CaCO3的固体 混合物 加适量水溶解、 过滤、 洗涤 固体并烘干 B 检验 Na2CO3溶液中混有 的 Na2SO4 取样,滴加 BaCl2溶液,观 察现象 C 鉴别 NH4Cl 和 NH4NO3固 体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闻气味 D 除去 N2中混有的

5、少量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 热铜网 AA BB CC DD 8 (2 分)读图识图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量的镁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B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 KMnO4固体 C向一定质量的 Cu(NO3)2溶液中加入铁粉 D向稀盐酸和 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9 分)分) 9 (4 分)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水清、草绿、空气清新。回答下列问题: (1)鄂尔多斯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资源,它们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6、” )资源。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造成空气污染,为使我们的空气更清新,应合理利用并积极开发新能源。 (2) “黄河鱼”远近闻名,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3)为了“水更清” ,就得保护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 a.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d 为减少“水华”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4)大草原风光无限,游客自带的食品包装袋中有一小包铁粉(又名双吸剂) ,它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的原因是 。 10 (3 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 1 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 2 是

7、四种粒子的 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2 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硫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 (3)图 2 中与图 1 中 X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 11 (4 分)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出土了华丽的鸟型金饰片,金能被加工成超薄金箔,是因为金具有良好 的 ;同时出土的铜头像、青铜神树等表面有锈迹,铜生锈的主要原理是:2Cu+H2O+O2+XCu2 (OH)2CO3,X 的化学式为 。 (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得到

8、滤渣和滤液。 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 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 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 (填 离子符号) 。 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名称) 。 12 (4 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当温度为 时,甲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 是 。 (4)将 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2,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9、13 (4 分)图中 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通常状况下,B 是物质世界里最轻的气体,A、E 为氧 化物,D、G 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 是制玻璃、瓷砖的原料(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 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化学式为 。 (2)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G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C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4 (5 分)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核心之一

10、。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使用 B 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 是 。 (2)桢桢同学连接装置 B、F、G 进行实验。若往 B 装置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且 在装置 F 和 G 中看到明显的现象,则按气体流向,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a (填 导管口字母) ,装置 F 和 G 中分别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某气体只能用 E 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字母序号) 。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某种物质反应 c.密度与空气的密度非常接近 15 (5 分)同学们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利用所学知识对稀盐酸与如图中的三种物质

11、之间能否 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 示意 图 能否 反应 能 能 能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同学们判断 Ca(OH)2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生成物中有 生成。 【提出问题】 怎样证明 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钙减少(或消失) ,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 生。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 案 一 小羽取少量 Ca(OH)2 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入 23 滴无色酚酞溶液, 再加入稀盐酸

12、 反应物消失,二者发生 了反应 方 案 二 小美向甲组反应后的 溶 液 中 加 入 适 量 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有新物质生成,二者发 生了反应 【实验评价】 小凯认为小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总结归纳】 (1)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 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 从多个角度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拓展延伸】 将少量 CO2通入 NaOH 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写出操作方法和现象)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小题,5 分)分)

13、16 (5 分)某同学取 110g K2CO3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CaCl2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 CaCl2溶液与生 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m 的值是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01%) 2021 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化学试卷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6 分)分) 1 (2 分)物质世界充满着神奇的变化。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海水

14、晒盐 C苹果榨汁 D棉花纺纱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苹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棉花纺纱,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 (2 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 个氦原子:2Ne B乙醇的化学式:C2H5OH C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D保持氧气化学性质

15、的最小微粒:O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 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 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2 个氦原子表示为 2He,故 A 错误。 B.乙醇的化学式为 C2H5OH,故 B 正确。 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氨气中氮元 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故 C 错误。 D.

1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表示为 O2,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 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3 (2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 选项 知识归纳 A.化学与 家居 由含有化学合成纤维的衣料制成的衣服, 牢固耐穿 新装修的房屋中放置活性炭包除异味, 利 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B.化学与 出行 “共享电动车”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减少 了大气污染 高铁车头用到的玻璃钢是应用最广泛的 复合材料 C.化学与 环境 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17、, 但废 弃塑料带来“白色污染” 露天焚烧垃圾以保持环境整洁 D.化学与 健康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 防止滥用食品添加剂 人体缺乏维生素 C,会引起坏血病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材料的应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材料的分类以及减少污染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来分析; D.根据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A.由含有化学合成纤维的衣料制成的衣服,牢固耐穿;新装修的房屋中放置活性炭包 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选项说法完全正确; B.“共享电动车”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减少了大气污染;高铁车头用到的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有 机

18、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是应用最广泛的复合材料,选项说法完全正确; C.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原说法错误; D.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但不能过量加入,以防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为 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滥用食品添加剂;人体缺乏维生素 C,会引起坏血病,选项说法完全正确。 故选:C。 【点评】本考点综合性比较强,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因此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做题时要认 真分析,综合把握。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 (2 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微观图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

19、可分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C和分别构成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 D该反应利用了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图示写出方程式,根据微粒的变化、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变化分析判断有关 说法。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H4+CO22H2+2CO;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故 A 理解正确; B、由方程式的意义和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 B 理解不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故 C 理解正确; D、

20、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利用了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故 D 理解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 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5 (2 分)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 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 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无机化合物 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 74 个原子构成 C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7:3

21、7:7 【分析】A.根据无机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 1 个达芦那韦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达芦那韦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A、达芦那韦含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说法错误; B、1 个达芦那韦分子中含有 27 个碳原子、37 个氢原子、3 个氮原子、7 个氧原子和 1 个硫原子,共含 75 个原子,说法错误; C、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D、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 : (137) : (167)324:37:102,说法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22、,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6 (2 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通常情况下,pH7 的溶液呈酸性,所以 pH7 的雨水是酸雨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分析】A、根据冶炼金属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人类利用的能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正常雨水的 pH 为 5.6,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23、,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但冶炼金属不一定要用一氧化碳,如铁和硫酸 铜溶液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但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如太阳能、风能等, 故选项推理错误。 C、通常情况下,pH7 的溶液呈酸性,但 pH7 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为 5.6,酸雨是 pH 小于 5.6 的雨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甲烷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 方法

24、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7 (2 分)分离、检验、鉴别、除杂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分离CaO和 CaCO3的固体 混合物 加适量水溶解、 过滤、 洗涤 固体并烘干 B 检验 Na2CO3溶液中混有 的 Na2SO4 取样,滴加 BaCl2溶液,观 察现象 C 鉴别 NH4Cl 和 NH4NO3固 体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闻气味 D 除去 N2中混有的少量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 热铜网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检验方法来分析;

25、 C.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鉴别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除杂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 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所以不用水分离氧化钙和碳酸钙, 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B.碳酸钠和硫酸钠均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无法用氯化钡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混有硫酸钠, 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C.NH4Cl 和 NH4NO3固体中均含有铵根离子, 均能与熟石灰反应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现象相同, 无法鉴别,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D.在加热的条件下,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与氧气不反应,因此可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足 量的灼热铜网,从而除去 N2中混有的少量 O2,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26、。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 点, 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 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8 (2 分)读图识图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量的镁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B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 KMnO4固体 C向一定质量的 Cu(NO3)2溶液中加入铁粉 D向稀盐酸和 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 【分析】A、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27、判断。 C、根据 Cu(NO3)2溶液和铁粉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进行分析判断。 D、向稀盐酸和 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先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定量的镁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最终镁全部参加反应, 质量变为 0,故选项图象正确。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一定质量的 Cu(NO3)2溶液中加入铁粉,Cu(NO3)2溶液和铁粉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NO3)2Fe(NO3)2+Cu,每 56 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 64

28、 份质量的铜,溶 液的质量会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D、向稀盐酸和 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反应完, 再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先不变后逐渐减少,最终减少 至 0,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 分析各变化的过程, 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 曲线的起点、 折点及变化趋势, 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29、 19 分)分) 9 (4 分)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水清、草绿、空气清新。回答下列问题: (1)鄂尔多斯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资源,它们属于 不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资 源。化石燃料燃烧时会造成空气污染,为使我们的空气更清新,应合理利用并积极开发新能源。 (2) “黄河鱼”远近闻名,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蛋白质 。 (3)为了“水更清” ,就得保护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填字母序号) 。 a.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d 为减少“水华”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4)大草原风光无

30、限,游客自带的食品包装袋中有一小包铁粉(又名双吸剂) ,它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的原因是 铁粉既可以吸收水分,又可以吸收氧气,食品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中不易变质 。 【分析】 (1)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3)根据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来分析; (4)根据铁的锈蚀原理以及食品变质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 (1)煤炭和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所以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 填:不可再生; (2)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故填:蛋白质; (3)a.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导致地面的塌陷,该说法错误; b.为保护好水资源,要合理使

31、用农药和化肥,但不能禁止使用,该说法错误; c.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该说法正确; d.“水华”现象主要是因为水的氮、磷元素含量过高,水生植物疯狂生长而导致的一种水污染现象。所 以为减少“水华”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该说法正确。 故选:cd; (4)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共存时会发生锈蚀。因此铁粉既可以吸收水分,又可以吸收氧气,食品在 干燥、 无氧的环境中不易变质, 所以食品包装袋中有一小包铁粉 (又名双吸剂) , 它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故填:铁粉既可以吸收水分,又可以吸收氧气,食品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中不易变质。 【点评】本题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

32、关系,解题时根据能源的分类、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爱护 水资源的措施以及食品防腐的原理等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10 (3 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 1 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 2 是四种粒子的 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2 所示粒子共表示 3 种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硫元素的原子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 (3)图 2 中与图 1 中 X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C (填字母序号) 。 【分析】 (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根据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 (3)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33、来分析。 【解答】解: (1)图 2 所示粒子中,质子数有三种,所以共表示 3 种元素;故填:3; (2)硫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多于 4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填:得到; (3)图 1 中 X 元素是氯元素,氯原子的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图 2 所示的 C 粒子是氟原子,其最外层也 是 7 个电子,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以 及原子得失电子的判断方法。 11 (4 分)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出土了华丽的鸟型金饰片,金能被

34、加工成超薄金箔,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 延 展性 ; 同时出土的铜头像、 青铜神树等表面有锈迹, 铜生锈的主要原理是: 2Cu+H2O+O2+XCu2(OH) 2CO3,X 的化学式为 CO2 。 (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 H+、Cu2+ (填离子符号) 。 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铁、铜 (填名称) 。 【分析】 (1)金能被加工成超薄金箔,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2)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

35、硫酸铜和水,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 铁和铜。 【解答】解: (1)金能被加工成超薄金箔,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反应前后铜原子都是 2 个,氢原子都是 2 个,反应后氧原子是 5 个,反应后应该是 5 个,其中 2 个包含 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碳原子是 1 个,反应前应该是 1 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 的化学式为 CO2。 故填:延展性;CO2。 (2)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硫酸,也不含有铜 离子,是因为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量的铁和硫酸铜 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滤液中

36、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 H+、Cu2+。 故填:H+、Cu2+。 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产生气泡,是因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说明铁过量,则滤渣 中一定含有过量的铁和反应生成的铜。 故填:铁、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 (4 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丙、乙、甲 。 (2)当温度为 t1 时,甲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

37、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 丙 。 (4)将 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2,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 D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液质量可以判断温度变化时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解: (1)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 故填:丙、乙、甲。

38、(2)当温度为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故填:t1。 (3) 若采用升温、 恒温蒸发溶剂、 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则该物质是丙, 是因为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故填:丙。 (4)将 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2,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无法确定,是因为不知道饱和 溶液质量。 故填:D。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 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 响不同 13 (4 分)图中 AG 是初中

39、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通常状况下,B 是物质世界里最轻的气体,A、E 为氧 化物,D、G 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 是制玻璃、瓷砖的原料(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 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化学式为 H2 。 (2)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3)G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BaSO4+2HCl 。 (4)FC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分析】根据 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通常状况下,B 是物质世界里最轻的气体,所以 B 是 氢气,A、E 为氧化

40、物,D、G 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 是制玻璃、瓷砖的原料,所以 F 是碳酸钠,A 和 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 A 是水,E 会与氢气反应,所以 E 是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铜或氧化铁等, G 会转化成 D,D、G 都会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 G 是硫酸,D 是盐酸,C 会与盐酸反应,会与碳酸 钠相互转化,所以 C 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 (1)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通常状况下,B 是物质世界里最轻的气体,所以 B 是氢气,A、E 为氧化物,D、G 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 是制玻璃、瓷砖的原料,所以 F 是碳酸钠,A 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 所以 A 是

41、水, E 会与氢气反应, 所以 E 是金属氧化物, 可以是氧化铜或氧化铁等, G 会转化成 D,D、G 都会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 G 是硫酸,D 是盐酸,C 会与盐酸反应,会与碳酸 钠相互转化,所以 C 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B 的化学式为:H2; (2)AB 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GD 的反应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 +2HCl; (4) FC 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1)H

42、2; (2)2H2O2H2+O2; (3)H2SO4+BaCl2BaSO4+2HCl; (4)复分解反应。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 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4 (5 分)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核心之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使用 B 装置制取气 体的优点是 便于添加液体药

43、品 。 (2)桢桢同学连接装置 B、F、G 进行实验。若往 B 装置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且 在装置 F 和 G 中看到明显的现象,则按气体流向,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a bcde (填导管口 字母) ,装置 F 和 G 中分别观察到的现象是 F 中燃着的蜡烛燃烧更旺,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某气体只能用 E 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b、c (填字母序号) 。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某种物质反应 c.密度与空气的密度非常接近 【分析】 (1)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 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

44、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 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按气体流向,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abcde;气体的性质; (3)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解答】解: (1)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 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即 CaCO3+2HClCaCl2+H2O+CO2;使用 B 装置制 取气体的优点是:便于添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CaCO3+2HClCaC

45、l2+H2O+CO2;便于添加液体药 品; (2)若往 B 装置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且在装置 F 和 G 中看到明显的现象,则按 气体流向,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abcde;装置 F 和 G 中分别观察到的现象是:F 中燃着的蜡烛 燃烧更旺,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bcde;F 中燃着的蜡烛燃烧更旺,G 中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3)某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难溶于水;能与空气中某种物质反应;密 度与空气的密度非常接近;故答案为:b、c。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 的书写、气体的

46、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 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5 (5 分)同学们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利用所学知识对稀盐酸与如图中的三种物质之间能否 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 示意 图 能否 反应 能 能 能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同学们判断 Ca(OH)2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生成物中有 水(或 H2O) 生成。 【提出问题】 怎样证明 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 同学们

47、经过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钙减少(或消失) ,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 生。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 案 一 小羽取少量 Ca(OH)2 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入 23 滴无色酚酞溶液, 再加入稀盐酸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 色,然后又由红色变成 无色 反应物消失,二者发生 了反应 方 案 二 小美向甲组反应后的 溶 液 中 加 入 适 量 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有新物质生成,二者发 生了反应 【实验评价】 小凯认为小美的结论不正确, 理由是 无论氢氧化钙与盐酸是否反应,溶液中氯离子都与银离子反应生 成氯化银沉

48、淀(或盐酸中的氯离子也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 【总结归纳】 (1) Ca (OH) 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 (OH)2+2HClCaCl2+2H2O 。 (2)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 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 从多个角度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拓展延伸】 将少量 CO2通入 NaOH 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向反应后 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或稀盐酸等) ,有沉淀产生(或气泡产生) (写出操作方法和现象) 。 【分析】实验验证: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分析; 【实验探究】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