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311.68KB ,
资源ID:18714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871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1、第 1 页,共 23 页 2021 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 1. 下列关于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身高约为 170mm B. 体重约为 50N C.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500Pa D. 体温约为37 2. 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 a 瓶的音调最低 D. d 瓶的音调最低 3.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 B. 压缩冲程:缸内温度降低 C. 做功冲程:气体推动活塞做

2、功 D. 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 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大致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紫外线属于可见光 B. 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C. 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低 D. 可见光与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5.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 图象如图所示,甲、乙密度之比为( ) 第 2 页,共 23 页 A. 2:1 B. 1:2 C. 3:1 D. 1:3 6. 如图中,灯泡1、2分别标有“6 3”“6 6”字样,电源电压不变,开 关 S闭合。只闭合1,灯泡1、L发光;只闭合2,灯泡2、L发光。灯 泡 L在中比在中(设灯丝电阻不变)( ) A. 电功率较大,亮度

3、较亮 B. 电功率较小,亮度较暗 C. 电功率相同,亮度相同 D. 电功率较大,亮度较暗 7. 小明看到清淤作业人员正在将水塘底部的淤泥搬运到船上。 他想: 水面高度会变化吗? 于是进行了探究:首先,将石块 a和不吸水的木块 b 置于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 然后, 将石块 a 从水中拿出并轻轻放在木块 b上, 它们处于漂浮状态, 则水面高度将( ) A. 下降 B. 上升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8. 固态、液态和_ 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乙表示 物质的_ 态。该物质由图甲状态变为图乙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 。 9. 原子由_ 和电子组成,电

4、子带_ 电,用中子轰击轴 235原子核,可使其发生核_ (选 填“聚变”或“製变”)并释放核能。 第 3 页,共 23 页 10. 如图为火箭发射的场景,火箭的燃料使用了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_ 大,火箭发射升空时, 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_ 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这个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_ (选填“守 恒”或“不守恒”)。 11. 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 弟弟在 A 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_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 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_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_ (选填“实”或“虚”)像。 12.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句“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秋风“卷”走“三重茅”主要是由 于屋顶外侧空气相对于屋内空气的流速_ 、压强_ ,从而产生一个向_ 的力。 13.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 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 中用 U形管内液面的_ 反映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通电一段时间 后,容器_ (选填“甲”或“乙”)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较多。 14. 用如图甲的滑轮组提升重 200N 的物体,已知拉力 F为 80N,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 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 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是_ (选填“A”或“B”), 动滑轮重为_ N,3s 内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_ J。 第 4 页,共 23

6、页 15.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 A 所受重力 G 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16. 如图为冰箱工作时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冰箱内照明灯由开关1控制,压缩机 M由开关2控制。根据题 意,将图连接完整,并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17. 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中心 A 在主光轴上距凸透镜光心 O二倍焦距以外。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图甲中标出 A 所成的像的大致位置。 借助辅助线或光路图,在图乙中找到 A 所成的像的确切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第 5 页,共 23 页 18. (1)如图 1 甲中木块的长度为_ cm;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归零后,指针如图 1乙所示,此 时应向_ 调节平衡赚母,使横梁

7、平衡;天平平衡时,放在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1 丙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为_ g。 (2)蹄形磁体附近的导体与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电路,如图 2 所示,现将该导体竖直向上快速移动(沿 图示箭头方向),电路中_ (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产生。 (3)小明家的电能表月初示数如图 3 所示,月底示数为941.4 ,若用电价格为0.7元/度,则小明 家该月电费为_ 元。 (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如图 4 所示,其中图_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沸 腾前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是:气泡上升过程中_ (多选,选填字母)。 A.气泡遇冷收缩 B.气泡遇热膨胀 C.气泡所受水的压强变小

8、 D.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 19. 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根据_ 条件,当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 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如图甲所示。 第 6 页,共 23 页 (2)小明在图甲实验中发现较难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于是,他与同学们一起改 进实验,如图乙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通过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表,则木块所受的滑 动摩擦力大小为_ N。 实验次数 长木板运动情况 弹簧测力计示数/ 1 匀速 2.0 2 由慢到快 2.0 3 由快到慢 2.0 (3)写出用图乙装置的一条优点:_ 。

9、 20.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实物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 阻器(标有“20 2”字样)和开关各一个,定值电阻五个(5、10、15、20、25),导线若干。 (1)将如图甲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最_ 端。 (3)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 图象,其中阴影面积的物理意义是_ ,其数值为 _ 。 21. 如图甲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由 a移动到 b 时,0的电功率和 电流的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电压; 第 7 页,共 23 页 (2)滑动变阻器的

10、最大阻值。 22. 杆秤是从我国古代沿用至今的称量工具,如图是小明制作的杆秤的示 意图, 使用时, 将待称物体挂在秤钩上, 用手提起 B或(相当于支点)处 的秤纽,移动秤砣在秤杆上的位置 D,使秤杆达到水平平衡时可读出 待称物体的质量,此秤最大称量是 10kg,秤砣最远可移至 E 点。秤杆 和秤钩的质量忽略不计,AB、BC、BE的长度如图所示(取10/),求: (1)提起哪处的秤纽,此秤的称量最大? (2)秤砣质量为多少? (3)当提起 C 处秤纽称一袋质量为 2kg的荔枝时,D 与 C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23. 小明发现,晚上坐公交车时在车窗玻璃里看到另一个“自己”,而白天却看不清。结合平面

11、镜成像知 识,他思考以下问题: (1)在车窗玻璃里看到的另一个“自己”是光的_ 形成的像。 (2)如图甲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从光学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 (写出一 条);此外,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被反射到_ (选填“上方”或 “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乙所示。 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_ 。 第 8 页,共 23 页 实验需要记录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需要记录物理量_ 和_ 。 实验中如果将蜡烛 B也点燃,对实验的影响是_ (写出一条)。 24. 如图甲是某品牌家用电吹风,其电路如图乙

12、所示,1、2为电阻丝,M为电动机。通过调节开关,可 使电吹风分别处于“停止”“冷风”“暖风”或“热风”四种状态。 (1)要使电吹风正常工作,图甲中的 A 处应安装_ ,B处应安装_ 。 (选填“电动机”或“电 阻丝”) (2)如图乙,要使电吹风处于“冷风”状态,应闭合开关_ ,要使电吹风处于“暖风”状态,应 闭合开关_ 。 (3)已知电吹风处于“暖风”状态时,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温度升高了20;处于“热风”状态时, 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温度升高了30。假设这两种状态下的热效率相同,相同时间内吹出的空气质量 相同,则1:2= _ 。 (4)电吹风用了几年后,由于电阻丝的升华,实际发热功率会_ (选填

13、“变大”、“变小”或“不 变”)。 25.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 距、测速等。 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 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 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 图象,s表示 第 9 页,共 23 页 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测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

14、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 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 1.0, 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 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 经测速仪测定, 该跑车超速, 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超声波速度取340/) (1)人耳_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 集中、_ 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若0= 0.4,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_ m。 (3)通过计算, 在图丙中, 大致画出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

15、过程的 图象(从第一次发 射信号开始计时), 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_ m, 跑车的速度大小为_ /。 第 10 页,共 23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 A、 成年人的身高在 170cm 左右, 少数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 在170 = 1700左右。 故 A 不符合实际; B、 中学生的质量在 50kg左右, 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 = 50 10/ = 500。 故 B 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体重在 = 500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4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 压强在 = = = 500 0.042 = 1.25 104左

16、右。故 C 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 D符合实际。 故选:D。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 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 理估测的方法。 2.【答案】B 【解析】解: AB、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故 A 错误,B正确; CD、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增多,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振动越来越慢(即振动频率越来越低),所 以声音的音调会变低,即 a 瓶的音

17、调最高,h 瓶的音调最低,故 CD错误。 故选:B。 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振动发声,水柱越高,越难振动。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敲击瓶子和吹瓶子的时候,发声体是不同的。 3.【答案】C 【解析】解: A、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 A 错误; B、在压缩冲程,活塞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的内能变大,温度升高,故 B错误; C、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功,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 C 正确; D、排气冲程中没有能量的转化,故 D 错误。 第 11 页,共 23 页 故选:C。 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压

18、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其中只有做 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还有压缩冲程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要求学生对每个冲程的特点、能量转化等情况十分熟悉才能顺利解答。 4.【答案】D 【解析】解:A、人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故 A错误; B、根据电磁波谱的波长顺序可知,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故 B 错误; C、由图可知,体检胸透用的 X 射线频率比无线电波高,故 C 错误; D、可见光与射线都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 D正确。 故选:D。 (1)人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 (2)根据电磁波谱

19、的波长顺序可知,红外线的波长和可见光的波长关系; (3)体检胸透用的电磁波频率比无线电波高; (4)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多个方面的知识,都是一些记忆型的,难度不大,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多积累。 5.【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当甲= 乙= 103时,甲= 30,乙= 10,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甲 乙 = 甲 甲 乙 乙 = 甲 乙 乙 甲 = 30 10 103 103 = 3:1。 故选:C。 由图可知读出一组等体积的两种物质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 = 求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属

20、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A 【解析】解: 由 = 2 可得两灯的电阻分别为: 1= 2 1 = (6)2 3 = 12,2= 2 2 = (6)2 6 = 6, 第 12 页,共 23 页 比较可知1 2; 在开关 S闭合的前提下,只闭合1,灯泡1、L 串联接入电路,只闭合2,灯泡2、L 串联接入电路, 因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且1 2, 所以总1 总2, 由欧姆定律可知1 2, 即在中 的电流大; 因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所以根据公式 = 2可知,灯泡 L 在中比在中的电功率 大,亮度较亮。 故选:A。 根据电功率公式 = 2 分别计算灯泡1和灯泡2的

21、电阻,并比较两灯的电阻大小; 在开关 S闭合的前提下,只闭合1,灯泡1、L 串联接入电路,只闭合2,灯泡2、L 串联接入电路; 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电路和电路的总电阻的大小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两电路的电流 的大小关系,根据电功率公式 = 2可知灯泡 L 在中与在中的电功率的大小关系,灯泡的亮度是由 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题目有一定难度。 7.【答案】B 【解析】解:由图可知,b 漂浮,浮= ,a沉底,浮 浮+ 浮, 即将石块 a 和不吸水的木块 b置于装有水的烧杯中排开水的体积比原来变大了,则水面高度将升高。 故选:

22、B。 由图可知,b漂浮,浮= ,a 沉底,浮 2,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 用于照相机;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 、 ,即提 B处秤纽时,此秤的称量最大。 (2)由(1)可知,当提着 B 处秤纽、秤砣挂在 E 点、A点秤钩挂着质量为 10kg的物体时,秤杆可以在水平位 置平衡,则可列式: = 秤砣 。 由 = 可得: = 秤砣 , 则秤砣= = 100.02 0.5 = 0.4。 (3)当提起 C 处秤纽称一袋质量为 2kg的荔枝时,阻力臂为 = + = 0.02 + 0.03 = 0.05,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列式:荔枝 = 秤砣 。 由 = 可得:荔枝 = 秤砣 ,

23、则 = 荔枝 秤砣 = 20.05 0.4 = 0.25。 故答案为:(1)提 B处秤纽时,此秤的称量最大。 (2)秤砣的质量为0.4。 (3)与 C 之间的距离为0.25。 【解析】(1)我们可以把杆秤抽象为杠杆,则()为支点,A 点为阻力作用点,阻力臂为();秤砣对 杆秤的力为动力。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臂为()到悬挂秤砣的位置 D点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为11= 22。 (3)作用在 A 点的拉力等于所挂物体所受的重力。 第 21 页,共 23 页 本题中,将杆秤抽象为杠杆是解题的关键。这种将具体事物抽象为物理模型的方法称之为模型法,是解答 物理试题中常见的方法之一。 23

24、.【答案】反射 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 下方 垂直 物距 像距 像会更不清晰 【解析】解:(1)在车窗玻璃里看到的另一个“自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 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 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小汽车前面玻璃是倾斜的, 汽车内物体的像在汽车的上方,司机看前面道路时,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此外,晚上开车时, 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被反射到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 扰; (3)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和确定像的位置,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垂直放置; 实验需要记录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需要记录物理量物距和

25、像距; 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前后对比不明显,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故答案为:(1)反射;(2)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下方;(3)垂直;物距;像距;像会更不 清晰。 (1)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根据平面镜成 像特点进行判断。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在玻璃上会成像,干扰司机视线。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等距。 在实验中,点燃 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证明像与物 的大小相同。在实验中玻璃板起到平面镜的

26、作用,在镜面前的亮度越大,则其成的像越清晰。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得出正确结论,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尤其要注意等效替代 法的应用;本题同时考查了平面镜的应用。 24.【答案】电阻丝 电动机 S S、2 1:2 变小 【解析】解:(1)电吹风是利用电动机将被加热电阻附近的空气吹出而产生热风的,所以 A 处应为电阻丝, B 处应为电动机; (2)要使电吹风处于“冷风”状态,则内部加热电阻不能接入电路,即只闭合开关 S,不闭合其他开关。 要使电吹风处于“加热”状态,需要将加热电阻接入电路,分析图像可知,当 S、2闭合后仅电阻丝1工 作,此时是暖风状态;当 S、2、1闭合后电阻丝1

27、与2并联工作,此时是热风状态; (3)设电阻丝1的功率为1,电阻丝2的功率为2,热风档电阻丝1与2总功率为1+ 2,暖风档电阻丝 第 22 页,共 23 页 总功率为1, 加热 t时间后暖风档消耗电能1= 1,空气吸收热量1= 1, 热风档消耗电能2= (1+ 2),空气吸收热量2= 2, 若加热效率相同, 则 = 1 1 = 2 2, 即 1 2 = ( 1 (1:2) = 1 2 = 1 2 = 1 2, 即 1 1:2 = 20 30, 整理可得1 = 22, 由电功率公式可知1= 2 1,2 = 2 2,将其代入1 = 22可得 2 1 = 22 2 ,即1:2= 1:2。 (4)由于

28、电阻丝的升华,会导致灯丝变细,由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可知电阻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结合电 功率公式 = 2 可知此时电功率减小。 故答案为:(1)电阻丝;电动机;(2);S、2;(3)1:2;(4)变小。 (1)电吹风是利用电动机将被加热电阻附近的空气吹出而产生热风; (2)要使电吹风处于“冷风”状态,则内部加热电阻不能接入电路,即只闭合开关 S,不闭合其他开关。要 使电吹风处于“加热”状态,需要将加热电阻接入电路; (3)通过计算“暖风”和“冷风”状态时的电功率结合吸热公式可求得电阻之比; (4)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本题通过分析常用电器电吹风的电路结构来分析其工作原理,相

29、机考查了吸热公式、电功率的计算,综合 性较强。 25.【答案】不能 反射能力强 68 51 60 【解析】解:(1)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 20000Hz的声波, 故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2)汽车遇到超声波时的时间为: = 0.50= 0.5 0.4 = 0.2, 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 = = 0.2 340/ = 68; (3)第一次超声波传播的距离为:1= 11= 0.6 340/ = 204, 第二次超声波传播的距离为:2= 22= 0.3 340/ = 102, 图像如图所示;

30、 测速过程中,跑车通过的路程为:车= 0.5(1 2) = 0.5 (204 102) = 51, 第 23 页,共 23 页 跑车行驶的时间为:车= 0.5(1+ 2)+ 间 1= 0.5 (0.6 + 0.3) + 1.0 0.6 = 0.85, 跑车的速度为:车= 车 车 = 51 0.85 = 60/。 故答案为:(1)不能;反射能力强;(2)68;(3)图像如图所示;51;60。 (1)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 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 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2)汽车遇到超声波时超声波传播的距离即为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根据公式 = 可得汽车与测速仪之 间的距离; (3)根据公式 = 可得两次超声波传播的路程,由此画出图像; (4)根据测速仪的原理可知,车通过的路程为两次超声波通过路程之差的一半,即车= 0.5(1 2),车的 行驶时间为车= 0.5(1+ 2) + 间 1,根据公式 = 求得车的速度。 本题考查超声波的应用,速度的计算,要求学生理解回声测距的原理以及测速仪的原理,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