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第 1 节节、大气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知识知识点点 32、大气的组成、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图像理解记忆) 干洁空气的组成及其按体积所占的百分比 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称为干洁空气。25 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 99%,其主要成分氮气占 78%,氧气占 21%,次要成分 是二氧化碳和臭氧。 2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情景联想记忆) 组成成分 作 用 干 洁 空 气 氧 维持人类和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氮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二氧 化碳 绿色植物光
2、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温室气体; 具有“保温效应” 臭氧 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影响大气温度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具有“保温效应”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 削弱太阳辐射; 影响大气质量 知识链接: 大气中的臭氧被誉为地球生物的保护伞,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 思考:水汽和杂质为什么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提示: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固体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周围水汽凝结,才能成云致雨。 3降水的条件:充足的水汽;有凝结核;空气抬升降温凝结。(问答题)(问答题) 4大气污染来源:工农业生产、生活等人类
3、活动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质。 5近现代二氧化碳的成分改变的原因:(问答题)(问答题)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生成多) 工业:交通工具,电厂 农业:农业机械 生活:液化气、天然气、私家车 大量砍伐森林: (吸收少) 毁林(开荒、采矿、获取木材) 知识知识点点 33、大气的垂直、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图像理解记忆)(图像理解记忆) (情景联想记忆情景联想记忆) 分 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 流 层 低纬:1718 千米; 中纬:1012 千米; 高纬:89 千米; (厚度季节变化相似)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递减(0.6 /100m)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人类生活在对
4、流层底 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冷下热,不稳定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 层,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平 流 层 从对流层顶至5055 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 显递增趋势 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 障; 气流水平运动利于航空 飞行; 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无云雨现象 水汽、杂质含量很少,气流平稳 高 层 从平流层顶到 3 000 千米的高空 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 低后升高; 大气密度非常小 距地面远,受到的引力小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 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 要作用;防弹衣。 知识链接:电离层与无线电波
5、 地球外 80500 千米的大气层,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它们就像一面反射无线电波的镜子,使电波在 地面和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思考 1: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这是为什么? 提示: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接近 6000 米) ,因此,山顶气温很低,终年积雪。 思考 2:臭氧空洞的成因、危害及保护措施。(问答题)(问答题) 原因:太阳活动等自然原因影响使平流层臭氧量减少(自然) 。 由于制冷技术落后,人类使用氟氯烃化合物等物质在低空不易分解,上升到平流层,消耗大量臭氧,使臭氧层变薄
6、或出现空洞(人为) ; 危害:臭氧层破坏地面紫外线增强人、生物 措施:管理措施:加强国际协作; (臭氧层是跨国界的) 制定法律法规,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 技术措施: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知识知识点点 34、逆温、逆温(图像理解记忆(图像理解记忆) (关键词记忆(关键词记忆) 1、正常温度: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R,R 为 0.6100 米。 逆温现象:实际上, 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现象,称为气温逆温,简称逆温。出现逆温的大气有一定的厚度, 这层大气称为逆温层。 逆温特征:逆温层温度随
7、高度上升而增高,上热下冷,结构稳定,垂直对流运动缓慢。 逆温条件:多发生在无风,空气稳定,晴朗的夜晚,逆温最严重时往往是在冬季晴朗的夜晚。 2、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一般是在日落前后由地面开始形成,夜间随着辐射冷却的加强,逆温层逐渐加厚, 黎明前达到最大厚度。日出后从地面开始逐步消失。 地区:这种逆温在中高纬地区大陆上都能发生,特别是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时间:多发生在初春季节。 特殊: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厚,消失较慢。甚至在白天也不消失的冬季辐射逆温。 4、其他逆温现象 平流逆温: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由于海陆温差显著,当暖空气运动到冷地面上空时,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
8、响 大,气温降低较快,上层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 特殊:温差越大,逆温越强。 锋面逆温: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冷气团在下部,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差较大, 便形成逆温。 特殊:冬半年有时会形成冻雨 地形逆温: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 倒置现象,即地形逆温。 地区: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 5、逆温的利与弊:(问答题)(问答题) 利:抑制沙尘暴,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利于飞机飞行。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9、弊:环境影响:空气对流运动被抑制,加重大气污染(温度升高,旺盛旺盛的的对流对流运动运动可可以减缓大气污染以减缓大气污染) , 天气影响:易产生大雾天气,阴雨天气(锋面逆温) ,冻雨天气, 交通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 第第 2 节节、大气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知识知识点点 35、大气的受热过程: (默写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默写三遍遍) 1、大气受热过程(图像理解记忆) 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 受热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 地面辐射
10、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 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返还给地面 2、大气的根本热源-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温度越高,辐射波长越短。 温度越高,辐射越强,正相关。温差越大,辐射差值越大。注意:不同于波长 3、大气受热过程在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华北地区农民早春时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深秋农民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知识知识点点 36、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
11、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形式吸收、反射、散射。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CO2吸收红外线,O3吸收紫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和较大的尘埃能把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云反射最强。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对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易被散射 削弱作用例子例子:天空呈现蔚蓝色;夕阳红;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 ; 教室里白天不需要开灯却能看书;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2、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影响因素:行进路程(地面夹角) ;大气密度(海拔、地形、天气) 3、大气的削弱作用的影响因素行进路程: (图像理解记忆) 光线与地面夹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大气削弱得越少,
12、辐射作用越强; 随时刻变化:早晚,夹角小,中午,夹角大; 随季节变化:冬季,夹角小,夏季,夹角大。 随纬度变化:纬度越低,夹角越大;纬度越高,夹角越小。 4、能量密度:光线与地面夹角越大,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越多。 5、四川盆地为什么是太阳辐射最贫乏的地区?(问答题)(问答题) (海拔低,地形封闭,大气不易扩散,多云雾天气,大气削弱作用强。 ) 知识知识点点 37、大气的保温、大气的保温作用作用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的存在。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的存在。 1、大气温室效应原理:(问答题)(问答题) 白天,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地面增温; 地面辐射放出的能量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大气辐射
13、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所以,大气越厚,云层越厚,保温作用越强大气越厚,云层越厚,保温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2、大气的温室效应的三个过程: 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增温通过大气逆辐射将能量返还给地面。 3、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问答题)(问答题) 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弱。 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间有矛盾吗?为什么?(问答题)(问答题) 没有矛盾。因为:虽然太阳辐射强,但是海拔高,大气稀薄,云量少,逆辐射弱,保温作用也弱,温度低。(注:低气 温出现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4、 地球有大气,
14、而月球没有大气。 观察下图, 找出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辐射途径?说明上述辐射途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 解释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为什么比地球表面剧烈? (1)吸收、反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2)白天,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吸收、反射等削弱作用影响,地面温度不会升的太高。 夜晚,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返还给地面,地面温度不会降的太低。 因此,昼夜温差小。 (3)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没有大气。 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月面急剧增温。 夜晚,月面辐射没有被大气吸收,无大气逆辐射补偿月面,月面温度急剧下降。 因此,昼夜温度变化剧烈。 5、玻璃温室详解 思考:玻璃温
15、室对长波辐射(室内辐射) 、短波辐射(太阳辐射)的透射能力?(短波易透射) 思考:解释玻璃温室的保温原理?(问答题)(问答题) 答:阳光可以顺利穿透玻璃,为室内增温;室内辐射难以穿透玻璃,玻璃可以保温;此过程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6、大气保温作用的例子例子(逆辐射大,保温作用强,日较差小;逆辐射小,保温作用弱,日较差大)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小(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 ; 秋冬季节有“十雾九晴”之说(大气云层少,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夜晚温度低) ; 冬季晴朗夜晚的霜(大气云层少,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夜晚温度低) ; 青藏高原上太阳辐射很强,但却气温却很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逆辐射弱,保温
16、作用弱,气温低) 7、削弱、保温作用影响: 削弱作用强、则保温作用( 强 ) 。 削( 白天 ) 、保( 黑夜 ) 。昼夜温差小; 使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知识知识点点 38、气温日较差、年较差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1、日较差 (下图)正午 12 点太阳辐射最强,12 点过后太阳辐射开始减弱,但地面吸收的热量仍然大于释放的热量,地面继续储存热 量。 到 13 时地面吸收的热量与释放的热量相等, 地面温度最高。 地面与大气的热量传递还需要时间, 因此 14 时气温最高。 问:日最低气温可能是什么时候?(下图) 2、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问答(问答题题) 3、大面积的高原山地地区,
17、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例: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地势) : 日较差大。(问答题)(问答题) 原因:海拔高,近地面大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升温快;夜晚 大气保温作用弱,降温快,昼夜温差大。 (例:珠峰攀登视频) 影响 因素 日较差(一天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值) 年较差(一年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值) 影响 原因 影响 原因 纬度 越高越小 太阳高度日变化小 越高越大 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大、昼长变化大 海陆 越远越大 热容量,海大陆小 越远越大 热容量,海大陆小 海拔 越高越小 山峰顶面积小,受地面影响小 越高越小 山峰顶面积小,受地面影
18、响小 天气 越阴越小 云层的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植被 越多越小 与地面潮湿程度有关 越多越小 与地面的潮湿程度有关 年较差小。(问答题)(问答题) 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 低。 知识知识点点 39、热力环流及、热力环流及规律规律(图像理解记忆) 思路思路:冷热不均大气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1、垂直方向上:气温总是下高上低;气压总是下高上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密度越大,气压越高。 2、热力环流总结: (图像理解记忆) a、(水平)近地面,热_低_压,_上升_气流,多_阴雨_天气;冷_高_压
19、,_下沉_气流,多_晴朗_天气。 b、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_高_(高、低)压流向_低_(高、低)压。 c、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气压名称 相反 (相同、相反)。 但实际气压(气温)总是下高上低,海拔越高,气压(气温)越低。 (常见误区常见误区) d、高空等压面与近地面等压面弯曲方向相 反 。 (注意注意表示高空的相关表示高空的相关信息信息。如。如、2000 米米) e、看图可知。等压面往数值增大的方向(地面)凸起对应 低 (高、低)压区,往数值减小的方向(高空)凸起对应 高 (高、低)压区。口诀: “ 高低低高 ” f、温差越大气压差越 大 风力越 大 环流越 强 。 (固定某地)某地气
20、温升高,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_低_。 (例:冬季,英吉利海峡风力强劲。因为冬季北半球高低纬之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大。 ) g、注意:环流箭头方向首尾相接,组成完整的回路环流箭头方向首尾相接,组成完整的回路。 3、山谷风: (图像理解记忆) (关键点发散记忆) 白天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形成谷风。夜间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沿坡下滑,流入谷地, 形成山风形成山风。 (核心核心变量变量:山坡:山坡) (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地, 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 大气稳定, 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 山谷和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山
21、谷地区夜晚气流上升多夜雨。 ) 夜雨的形成原因夜雨的形成原因:(问答题)(问答题) 谷地、 (或盆地) ; (河湖多或者受季风影响)水汽充足; 夜晚,谷底(或盆底)温度高,山坡降温较快,冷空气顺着山坡下沉; 夜晚,谷底的暖湿空气强烈抬升而成云致雨。 4、海陆风: (图像理解记忆) (关键点发散记忆) 白天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面高,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较低,形成高气压,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 形成海风海风;夜间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面低,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较高,形成低气压,下层空气由陆地流 向海洋,形成陆风陆风。 (核心核心变量变量:陆地:陆地) (应用:海陆风
22、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小,夏季气温低,降水增多) 5、城市风:由于城市人们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 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 风。(注意:城市风不随昼夜而变化) 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知识知识点点 40、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1、为什么会有风?直接原因:有气压差;根本原因:冷热不均,有温差。 2 2、风的风的作用作用力:力:(图像理解记忆) (1 1)水平气压梯度力
23、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原动力动力,直接原因直接原因) 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因存在着气压梯度,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原 动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等压差(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 等压距越小(等压线越密) ,风力越大; 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影响:风向、风速; (2 2)水平地转偏向力: (动态演示) 始终与风向垂直;沿着前进方向看上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 3)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与下垫面粗糙度相关。一般越靠近地面越大。减小风速
24、,不改变风向。 (海面海面摩擦力小摩擦力小) 3 3、等压线图上的风向等压线图上的风向(图像理解记忆) ( (1 1)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高空大气中的风向 受力状况:图中 F1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 F2 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 风向: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水平气压带)平行(题中一般只考虑最终风向)。 风压定律: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下图) 练习:北半球有一架在高空向西飞行的飞机,它的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则该飞机是 逆 (顺/逆)风飞行。 ( (2 2) )近地面的风近地面的风 受力状况:右图中 F1 水平气压梯度力;F2 地转偏向力;F3 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风向: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水
25、平气压带)成一锐角。大约 3045角 风压定律: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下图) 知识知识点点 41、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问答题)(问答题)(图像理解记忆) (关键词记忆) (变式:风能资源是否丰富的原因)(变式:风能资源是否丰富的原因) 注:风的来源、风的阻力、地形的加成 (1)风源: a、冬季风:接近大风源地,靠近陆地、海上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 例:蒙古高压、西太平洋副高、内蒙古中西部风能丰富。 b、风带:位于某风带,风速大;位于海上高压、低压无风带上,风速小。 例:南极极地东风、信风、西风。好望角又叫风暴角。 c、温差大(气压梯度力):
26、洋流。例:靠近寒暖流交汇处气压梯度大,等压线密集,风速大。 季节性温差。例:英吉利海峡冬季风强,温差大,气压差大,气压梯度力大。 沿海。例:沿海地区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热带气旋活动。 (低纬台风) (2)摩擦力: (减速) a、海陆:海上摩擦力小,陆地摩擦力大,近海风速大。 例:中国东南沿海风能丰富 b、植被:植被茂盛摩擦力大,植被稀少摩擦力小。 可人为影响地表粗糙程度、影响摩擦力。 例:西北草方格沙障 (3)地形: (加速或减速) a、平原:有利于气流深入,风速加快。 例:欧洲西部的平原利于西风深入; b、山谷:方向与风向基本一致,有狭管效应,增大风速。 例:巴斯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c
27、、山脉:走向与风向一致会加大风的影响范围;地势崎岖风速减缓。 例:欧洲阿尔卑斯山与西风一致;祁连山与西北风一致; 例:云贵高原减缓冬季风; d、坡向:迎风坡风力加大,背风坡风力减弱。 例:秦岭南北坡; 知识知识点点 42、等压线、等压线平面平面图的判读与应用图的判读与应用 1 1基本气压场:基本气压场: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鞍部。 (图像理解记忆) 2 2等压线图的应用等压线图的应用(图像理解记忆) (1)(1)确定风向确定风向 第一步: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第二步: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反反推推: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北半球。
28、 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南半球。 第三步: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高空偏转 90,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偏转 3045,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其他其他风向判读风向判读( (宏观宏观) ):1、纬度位置大气环流;2、风向玫瑰图;3、文字描述; ) ( (2 2) )确定确定风力风力(风(风速)速) 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风风的狭的狭管效应管效应:风在经过狭窄地形时,风速会加强。 例:1、楼房之间;2、两山之间;3、直布罗陀海峡;4、新西兰两岛之间;5、巴斯海峡 (3(3) )判读天气状况判读天气状况: : 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 晴朗 ;高压脊天气晴朗; 低压盛行
29、上升气流天气 阴雨,大风 ;低压槽天气阴雨; ( (4 4) )根据气压中心判断季节(月份)根据气压中心判断季节(月份) 极简极简记忆法:记忆法: 记住大陆。冬季高压,夏季低压。 海洋气压与陆地气压相反。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 (5 5) )注意:注意:陆地上高压、低压往往并存,夏季有高压; 冬季有低压。“热低压、冷高压”往往是两地作比较出现的相对冷高压、热低压; 绝对描述:副热带高压-热高压;副极地低压-冷低压。 问题研究问题研究:何何时时“蓝天蓝天”常在常在? 第第 3 节节、大气环流大气环流 知识知识点点 43、大气大气环流环流三圈环流的形成三圈环流的形成(图像理解记忆) 1
30、 1、概念: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 2、成因:成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促使大气不断地运动。 3 3、主要形式主要形式:三圈环流:三圈环流 亚洲太平洋 1020 1024 1028 1032 1036 (1 1)名称与成因:)名称与成因: 低纬环流(030,热力环流) 中纬环流(3060,动力环流) 高纬环流(6090,热力环流) (2 2)方向:)方向:低纬环流与高纬环流的方向相同,与中纬环流的方向相反; (3 3)上升和下沉气流的成因:)上升和下沉气流的成因: 赤道的上升气流和两极的下沉气流热力原因形成; 30的下沉气流和 60的上升气流动力力原
31、因形成; (4 4)地表与高空的气压、风向相反)地表与高空的气压、风向相反 (5 5)表现:)表现:在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六风七带) 4 4、意义:意义: (1)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水热平衡。 (例:例:极地极地臭臭氧氧空洞空洞) (2)形成天气和气候的基础。 知识知识点点 44、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平面侧视) (图像理解记忆) 1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图像图像理解记忆理解记忆)(记忆起点:热上升低压赤道低气压带;冷下沉高压极地高气压(记忆起点:热上升低压赤道低气压带;冷下沉高压极地高气压 带;带;高压高
32、压流向流向低压形成风带低压形成风带) 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 从气压带来看, 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气压相间分布的, 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问: 如果不是高低压相间分布, 还能不能形成三圈环流?) 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 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多晴朗天气; 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多阴雨天气。 气压带的成因归为两类: 一类是由于冷热不均的热力原因引起的,如: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一类是由于气流被迫上升或堆积下沉的动力原因引起的,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
33、极地低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即南北半球的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北半球:3 撇;箭头指向低压; 南半球:3 捺;箭头指向低压。 风带中风向的确定:根据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风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北半球向 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信风带与东风带的风向相同,与西风带的风向相反; 2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简图(多视角) 3、气压带、风带性质、气压带、风带性质 气压带特征 风带特征 性质 盛行气流 天气 信风带 西风带 东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热湿 对流上升 多雨 风 向 北 东北 西南 东北 副热带高气压带 热干 积聚下沉 少雨 南 东南 西
34、北 东南 副极地低气压带 冷湿 沿锋面爬升 多雨 性质 热干 温湿 冷干 极地高气压带 冷干 收缩下沉 少雨 原因 海洋吹向陆地-湿润;陆地吹向海洋-干燥 高纬度吹来 低纬度吹来 高纬度吹来 知识知识点点 45、季风环流、季风环流(图像理解记忆) (关键点发散记忆) 1 1、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剖面图) 2 2、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侧视图) 。 3 3、气压带和风带极点俯视图 (1)每个气压带约占 10 个纬度,分别以 30、60和赤道为中央纬线;每个风带约占 15-20 个纬度。 (2)12 月 22 日至次年 6 月 22 日,向北移动;6 月 22 日
35、至 12 月 22 日,向南移动。 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要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约 1 个月,即“移动不同步”。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移动 510 个纬度,分别向南北最多摆动 5 度。 北半球夏季向北移 5 个纬度,北半球冬季向南移 5 个纬度。 注:注:以上为理论分布,实际情况以上为理论分布,实际情况要要复杂的多。复杂的多。 4、季风环流、季风环流 a a、概念: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 b b、原因: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容量)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思考:、思考:世界哪个地区季风最典型?为什么? 亚洲
36、东部。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东部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 为显著,形成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 d d、分布: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 注意:注意:澳大利亚北部和东南部沿岸、东非的索马里、西非的几内亚湾沿岸、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巴西东岸等地,也存在 季风现象,但并不是季风气候。 ( (1 1)7)7 月:月: (图像理解记忆) 7 月季风形成过程(原因) : 东亚地区海陆热力差异明显,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由夏威夷高压流向亚洲大陆,在东 亚形成东南季风; 南亚地区因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37、; 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7 月气压特点: A. .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呈块状仅保留在海洋上; B.大陆是低压大陆是低压(亚欧大陆亚欧大陆是亚洲低压也叫印度低压印度低压、北美洲是北美低压) ; C.海洋海洋是高压是高压(太平洋是夏威夷高夏威夷高压、大西洋是亚速尔高压亚速尔高压) ; (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显著) ( (2 2)1)1 月月(图像理解记忆) 1 月季风形成过程(原因) : 东亚、南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由亚洲高压区吹向阿留 申低压区和赤道低压区
38、,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北季风,南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北季风。 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1 月气压特点: A.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副极地低副极地低气压带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呈块状仅保留在海洋上; B.大陆是高压大陆是高压(亚欧大陆亚欧大陆是亚洲高压也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北美洲是北美高压) ; C.海海洋是洋是低低压压(太平洋是阿留申低压阿留申低压、大西洋是冰岛低压冰岛低压) ; 注意:澳大利亚“西北季风”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成因相同。 (上面图中可以观察到) 注意注意:不论夏季,冬季;都是
39、气压带被陆地相反气压中心切断,三圈环流中的理论气压带仅存在于海上。 5 5、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图像(图像理解记忆理解记忆;关键点关键点发发散散记忆;关键点记忆;关键点:陆地温度陆地温度随随季节变化)季节变化)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 冬季 夏季 干(旱)季 湿(雨)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气压 中心 陆地 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亚洲高压 陆地上是亚洲低压 海洋 阿留申低压 夏威夷高压 南部海洋:低压 南半球印度洋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 副热带太平洋 西伯利亚、蒙古 赤道附近
40、的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特点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和、干燥 温暖、湿润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冬季冬季南北温差大南北温差大)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范围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 太平洋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海南岛、西藏 东南部、云南大部、四川西南部 影 响 作物 熟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两熟或三熟 温带季风气候: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 两熟 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三熟 利弊 有利:雨热同期 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 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灾害 注意注意:1 1、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藏东南部 、 云南大部
41、 、 四川西南部地区。 2、云南南部少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西藏东南部 、 云南大部 、 四川西南部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受西南季风影响不一定是热带季风气候。 (例子为 1、2) 4、受季风影响的不一定是季风气候。例:宁夏平原、湟水谷地受东南季风影响。 5、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受大西洋西风影响。 6、秦岭、淮河线。冬季 0等温线、我国南北方分界线、大约与 35N 一致。 我国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知识知识点点 46、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默写) (图像理解记忆)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典型地区 热
42、带 热带雨林 气候 南北纬 10之间 赤道低压带控制,上 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盆地、 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 热带草原 气候 南北纬 1020之间 (湿)赤道低压带和 (干)信风带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干、湿 季明显交替 非洲中部、巴西、 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 热带季风 气候 北纬 1025之间大 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旱);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雨) 全年高温,旱雨两 季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 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中 国南部沿海少部分地区。 热带沙漠气 候 南北纬 2030大陆 内部和西岸 信风带或副热带高 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干旱少 雨 撒哈拉、阿拉
43、伯半岛、澳大利 亚中西部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南北纬 2535大陆 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 季低温(温和)少 雨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日 本南部、朝鲜半岛南部、澳大 利亚东南、南北美洲东南部 (美国密西西比平原、 南美拉 普拉塔平原) 地中海气 候 南北纬 3040大陆 西岸 (夏)副热带高压带和 (冬)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 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沿岸、六大洲都有 温带季风北纬 3550大陆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我国华北、东北; 温 带 气候 岸 季寒冷干燥 朝鲜半岛北部、日本北部 温带大陆性 气候 南北纬 4060大陆 内部 深居内陆,
44、距海较远,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全年少 雨 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的内陆地 区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南北纬 4060大陆 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西欧、南北美洲西部、澳大利 亚东南部 亚寒带大陆 性气候 北纬 5070间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 控制 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短促、温暖; 降水少,集中在夏 季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寒 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纬度高, 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高压控制。 终年严寒,降水少 北冰洋沿岸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纬度最高、地势高 全年酷寒,降水少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45、水热垂直变化显著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2 2、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 3 3、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总结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总结(图像理解记忆)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少的气候类型)有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岛屿外) 。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有 11 种,无热带和温带季风),
46、其次是亚洲(10 种,无热带草原、温带海洋、冰原 气候),欧洲缺少的气候类型:热带气候、季风气候、冰原气候,非洲仅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 (5)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和高山气候(除南极和大洋洲外) 。 (6)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知识知识点点 47、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判断(图像理解记忆) 1、以“形”定“球” ,北凸南凹;7 月气温最高,1 月气温最低,为北半球,7 月气温最低,1 月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2、以“温”定“带” , 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一月均温在 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一月均
47、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0T 热10,苔原气候。 T 热20) ,有明显的干湿季 不同点:雨季降水量多少不同,雨季集中程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 69 月,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在 510 月。 7 或 1 月最高降水量400mm 为热带季风气候。 (2)、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一般情况,温带季风气候 68 月降水会突破 100mm;温带大陆性气候月降水量一般不超过 100mm。 (3)、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最冷月均温:温带大陆性气候最高,亚寒带气候和极地苔原气候其次,极地冰原气候最低。 降水: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要略高于极地苔原
48、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热月均气温高于极地苔原气候) 第第 4 节节、气候类型的特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成因、判断,判断,等温线等温线 知识知识点点 48、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特征的描述(问答题)(问答题)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全年温和,降水均匀) 1 1、气温气温(图像理解记忆) (1